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观赏石或称玩石、奇石、珍石、雅石和欣赏石,属宝石家族成员,是天然形成的有欣赏价值和商品价值的矿物岩石艺术品,又称艺石。它包括矿物晶体、造型石、纹理石、工艺石、生物化石、文房石和盆景石等。它以奇特的造型、美丽的色彩及花纹、细腻的质地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们“物以稀为贵”,它又以天然形成为主,一般不作加工,注重形态、纹理,兼顾色彩、质地及产量,主要用于陈列、收藏及造园等。观赏石大致分为三个类型。一类是矿物晶体型,即强调矿物的颜色及组合晶体的完整性和晶体的名贵性。首先是名贵矿物晶体,如钢灰色放射状辉锑矿晶簇,黄色放射状锑赭石晶簇,赤如鸡冠短柱状雄黄与方解石晶簇,柠檬黄或金黄色放射状雌黄与方解石晶簇,多色彩长柱状电气石水晶晶簇,海蓝色柱状海蓝宝石与水晶晶簇,鲜红色箭簇状穿插双晶辰砂与方解石白云石晶簇,钢灰色柱状针状放射状辉铋矿晶簇,等等。其次是矿物以色、形或组合惊人,即矿物本身并不名贵,主要  相似文献   

2.
观赏石又称石玩、雅石、珍石、欣赏石等,泛指天然形成的,具有观赏、玩味、陈列和收藏价值的各种石质艺术品。广西平桂地区观赏石大致分为矿物观赏石、岩石观赏石和化石观赏石三类。矿物观赏石又分为单晶和晶簇两类,其晶簇再细分为单矿物晶簇和多种矿物组成的晶簇。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宝石热的兴起,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对天工造美的宝石、矿物晶体及晶簇等观赏石的欣赏,收藏新潮流。本文是从地质和经济的角度来讨论关于某些重要类型观赏石的一些问题。天工造美的各类观赏石是在地质营力作用下自然形成的具有观赏意义和收藏价值的自然产物,即具备了色泽艳丽,造型美观、纹饰奇特,结构构造独居一格的岩石、矿物晶体和晶簇及古生物化石标本等地质体。其质量标准可概括为“美、特、奇”三个字。所谓“美”就是天然颜色、外观漂亮,给人以自然美的感受;“特”是说在天然地质营力作用下形  相似文献   

4.
李碧茹 《广西地质》1997,10(4):71-76
石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内容,观赏石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及商品经济价值。广西观赏石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较好的利用前景。根据观赏石的形态特征、产出地质条件划盼为造形石类,纹理石类,矿物晶体类,古生物化石类、特殊石类等,各类观赏石其形成地质环境各异,在大自然的雕塑下展现出的欣赏价值各放异彩。在商品经济中具有较大的潜力及较高收藏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5.
观赏石,是指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可采集移动的。且具有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石体;它蕴含着自然的奥秘和人文积淀,并以天然的美观性、奇特性和稀有性为其特征。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构造活动和岩石分布纷繁复杂,观赏石资源丰富,全国各地命名的石种不下千余。中国观赏石协会综合各地石种类型,归并划分为造型石、图纹石、矿物晶体、化石四大类型:既引入了国外关注的具有科学价值与自然美的矿物晶体和化石类石种,又将我国传统的造型石、图纹石类观赏石推向了世界,用中国的赏石文化推动世界石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瓦西乡产出的南红玉中的红色点状及火焰纹典型包裹体分别是石英中的红色球粒与红色管状包裹体。鏡下及扫描电镜(SEM)研究,红色球粒分布在"三色"层水晶的菱面体单形晶面的间歇层面中,由红色核、黑色壳和红色表层组成;火焰纹管状包裹体主要出现在条带水晶中,管的方向垂直水晶的菱面体晶面,管的内壁呈黑色,外壳为红色。其球粒表层或管外壳的颜色、厚度及透光性则直接影响南红的颜色质量与润泽性。研究表明,球粒状和火焰状包裹体主要由片状、鳞片状或板片状赤铁矿组成;球粒圈层中的赤铁矿晶体c轴取向呈规律变化,可能与其V2O5含量有关。据水晶晶体中的球粒、管及共生矿物绿帘石、黄铜矿包裹体的红外光谱(IR)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法测温与激光拉曼(LRS)分析,球或管的赤铁矿属含有机质的低温热液(约160℃)成因,成矿溶液中的有机质也是促使铁氧化物凝聚形成具不同圈层结构的红色球粒与管的主要原因。有机质可能来自下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  相似文献   

7.
广西观赏石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按观赏石产出的地质背景,形态特征及所含意义等特点将区内观赏石划分为6种类型,即造型石类,纹理石类,矿物晶体类,古生物化石类,事件石类,纪念石类,不同类型各具特色,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观赏石贸易中注意保护资源,合理评估品级和价值,努力与国际接轨,不断提高广西的石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观赏石的分类与审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观赏石是自然形成的具有观赏价值的石质艺术品这一认识出发,将观赏石分为造型石、图纹石、矿物晶体石、古生物化石、纪念石和特殊石6大类。又以观赏石的地域审美观为指导,从色泽、形态、图纹、质感、组合、使巧、命名和意境8个方面对观赏石的审美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江苏观赏石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其华 《地质学刊》2004,28(1):62-64
观赏石,又称奇石、雅石、供石、石玩等,指天然形成的具有观赏、玩味、陈列和收藏价值的各种石体,具有独特的形态、色泽、质地、纹理。包括一般未经琢磨而直接用于陈列、收藏、教学或装盆、造园的岩石、矿物和化石等。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1979年,我们在湖南省临武县香花岭锡矿区采得一些结晶完好的萤石晶体。该晶体产于泥盆纪石灰岩与花岗岩接触带的萤石晶洞中,呈晶簇产出,在部分萤石晶体面上覆盖有细小的石英晶簇。香花岭的萤石与香花石、黑鳞云母等共生,为热液产物。萤石是一种较常见的最重要的氟化物。晶体常呈立方体,其次为八面体,少数为菱形十二面  相似文献   

11.
白云石具有很强的生长成菱面体晶体的习性,不少白云岩是由这种白云石菱面体疏松地组合而成。与灰岩相比,较灰岩更利于孔隙的产生,更有利于油气的储集。白云岩中存在多种孔隙,如溶蚀孔、粒间孔、粒内孔等,这些较大的孔隙,无疑对油气的储集起着重要的作用。经扫描电镜对不同地区,不同时代200多个白云岩样品的观察,见到白云岩中普遍存在一种晶问孔隙,即白云岩中自云石晶体之间存在的孔隙。它是白云岩中的基本孔隙,这种孔隙虽然较小,但在白云岩中普遍存在,数量多,对油气的储集和渗滤同样研也是相当重要的。笔者利用扫描电镜对白云岩中白云石晶间孔隙的发育情况以及晶间孔隙的发育程度与白云石晶粒的结晶好坏,晶粒大小及白云石间的接触形式的关系等,进行了一些究,得到一些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2.
冰洲石     
1 性质 冰洲石是一种结晶完整和完全透明的方解石,又称光学方解石,也有人称复晶石。由于最初发现于冰岛的一处玄武岩中,故又称冰岛石。冰洲石呈单晶或连晶产出。三方晶系,复三方偏三角面体对称形式,晶体外形复杂,在多形晶体中,最常见的有菱面体、偏三角体、六方柱状和轴面体。  相似文献   

13.
奇石,又称观赏石,雅石,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包括奇特的化石,矿物晶体和岩石等。奇石具有独特的形态、色泽、质地、纹理。奇石具有观赏、收藏及科研价值。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观赏奇石,要讲究瘦、漏、透、皱、清、丑、顽、拙、奇、秀、  相似文献   

14.
不同成因类型水晶晶体形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成因类型的水晶品体的形貌特征的研究,表明水晶的晶体形貌差异主要与围岩的组成性质有关,而晶体上的大菱面体单形晶面上的微形貌特征则与品体生长时的温度及热动力环境条件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岩的原始定义指底栖微生物主导形成的沉积体或岩石体。笔者对该概念进行了扩充,认为微生物岩除了包括叠层石、凝块石、纹层石、核形石、均一石之外,还应该包括微生物骨架岩、微生物粘结岩、非钙化浮游或漂浮微生物形成的模铸岩、矿化浮游或漂浮微生物形成的颗粒岩和泥粒岩。P-T界线地层微生物岩的特征是具有由较粗矿物晶体(主要是方解石,其次是白云石)组成的斑点状、树枝状、网状结构的灰岩。这3种结构分别称为斑点状体、树枝状体、网状体,在露头上呈暗色,在薄片中呈浅色,一般由无定形的亮晶充填体和其间的微亮晶组成。亮晶充填体是指无定形的孔洞被不同成岩期形成的矿物充填形成的结构体,因成岩作用各异,造成不同层位、不同地点的亮晶充填体内部的矿物类型和充填顺序存在差异;所有的亮晶充填体都不具有壁,故不是钙化化石。通过形态、大小和生态比较,以及形成演化分析,认为亮晶充填体的前身是漂浮蓝细菌微囊菌,胶鞘是微囊菌形成模铸化石的关键因素。亮晶充填体是表层水漂浮生活的微囊菌沉入海底后,被泥晶沉积物掩埋或者被早期海底胶结物胶结,在泥晶沉积物半固结或固结之后腐烂留下的孔洞被后期成岩作用形成的矿物充填形成的。P-T界线地层微生物岩段顶部遭受成岩作用程度高,树枝状体和网状体中的亮晶充填体的轮廓基本都被破坏,变成微亮晶和亮晶,以前被学者解释为凝块石;但斑点状体、树枝状体、网状体是成岩流体沿着亮晶充填体或其他化石丰富的地方运移形成较粗的晶体而造成的,并不符合凝块石的定义。同时,少数学者把树枝状体本身当成底栖生物,也是没有充分认识树枝状体的矿物组成而做的解释。该微生物岩段含有钙化的小球状化石和同心层状化石,但它们不是组成微生物岩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岩的原始定义指底栖微生物主导形成的沉积体或岩石体。笔者对该概念进行了扩充,认为微生物岩除了包括叠层石、凝块石、纹层石、核形石、均一石之外,还应该包括微生物骨架岩、微生物粘结岩、非钙化浮游或漂浮微生物形成的模铸岩、矿化浮游或漂浮微生物形成的颗粒岩和泥粒岩。P-T界线地层微生物岩的特征是具有由较粗矿物晶体(主要是方解石,其次是白云石)组成的斑点状、树枝状、网状结构的灰岩。这3种结构分别称为斑点状体、树枝状体、网状体,在露头上呈暗色,在薄片中呈浅色,一般由无定形的亮晶充填体和其间的微亮晶组成。亮晶充填体是指无定形的孔洞被不同成岩期形成的矿物充填形成的结构体,因成岩作用各异,造成不同层位、不同地点的亮晶充填体内部的矿物类型和充填顺序存在差异;所有的亮晶充填体都不具有壁,故不是钙化化石。通过形态、大小和生态比较,以及形成演化分析,认为亮晶充填体的前身是漂浮蓝细菌微囊菌,胶鞘是微囊菌形成模铸化石的关键因素。亮晶充填体是表层水漂浮生活的微囊菌沉入海底后,被泥晶沉积物掩埋或者被早期海底胶结物胶结,在泥晶沉积物半固结或固结之后腐烂留下的孔洞被后期成岩作用形成的矿物充填形成的。P-T界线地层微生物岩段顶部遭受成岩作用程度高,树枝状体和网状体中的亮晶充填体的轮廓基本都被破坏,变成微亮晶和亮晶,以前被学者解释为凝块石;但斑点状体、树枝状体、网状体是成岩流体沿着亮晶充填体或其他化石丰富的地方运移形成较粗的晶体而造成的,并不符合凝块石的定义。同时,少数学者把树枝状体本身当成底栖生物,也是没有充分认识树枝状体的矿物组成而做的解释。该微生物岩段含有钙化的小球状化石和同心层状化石,但它们不是组成微生物岩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浅议观赏石     
观赏石(又称石玩、雅石、供石、奇石、珍石、欣赏石)主要是指天然形成有观赏价值的石质艺术品,包括造型石、纹理石、矿物晶体、生物化石、纪念石、盆景石、工艺石、文房石等.它们以奇特的造型、美丽的色彩及花纹、细腻的质地、产量又比较稀少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在体量上可有大中小之分,据造型、纹理、色彩、质地及产出量多少又有高中低档之别.观赏石基本上是一种发现艺术,是科学与文化共同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郭贤才  张永杰 《陕西地质》2005,23(1):94-102
陕西省观赏石资源分为单矿物玉石类、岩石玉类、卵石与水冲石及古生物化石四大类。著名的观赏石有水晶、萤石、绿松石、五彩石、芙蓉石、商洛翠玉、粉翠、菊花石、蓝田玉、洛南翠、黄陵石、磬玉石、墨玉、汉江石、秦岭石、泾河石、洛河源头石、陕西省黄河石、嘉陵江石及古生物化石等。  相似文献   

19.
湖南凤凰县猴子坪汞矿床地质特征及辰砂晶体的观赏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猴子坪汞矿床主要赋存于中寒武统敖溪组上部微粒细晶纹层状、微细粒状白云岩内,产于轴向120°的平缓开阔的半背斜轴部,延伸深度大于1100 m,是湘黔汞矿带诸矿床中矿体延伸深度最大的汞矿床.产于其中的辰砂晶体,以其迷人的色泽和玲珑剔透、多彩多姿的形态,在观赏石矿物的晶体中价值不菲.研究表明,汞矿与古油气藏有着密切的空间关系,形成于油气藏演化的湿气阶段,二者具有同源同储的特点,在成矿机理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矿床最终就位于有利的沉积相区.  相似文献   

20.
浅谈观赏石     
沈才卿 《铀矿地质》2000,16(2):125-126,128
通常,凡具有观赏、玩味、陈列、装饰价值,能使人的感官产生美感、舒适、联想、激情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石体统称为观赏石。1 观赏石的分类我国观赏石的产出形式多样、种类繁多。但国内对观赏石的分类尚不统一,目前有李饶(1990)、袁奎荣等(1991)和宋魁昌等(1991)3种分类方案;本文仅以李饶的分类方案为例对观赏石的分类作简单介绍。李饶(1990)按观赏石的产出特征将其分为3类18型。(1)岩石造型类①地表风蚀作用为主形成的奇特造型。如新疆和内蒙的“风陵石”;②由海蚀或河流冲涮作用形成的自然造型。如南京雨花石、山东长岛鹅卵石等;③淋积作用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