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博士研究生姓名}题,。一{、林宗坚…多重信息多重半lJ据影象匹。{.指导教师王之卓教授硕士研究生姓名一{题目…指导教师周秋生李清泉胡一鸣奚长元熊永良架卫东张苏芬…工程控制网机助法优化没计系统的建立陈顺清樊启斌黄桂兰张文波盛乐山张立群陀螺经纬仪观测方法及数据处理陀螺经纬仪记时法模型及定向手薄程序设计变形模型识辨与参数估计变形监测网的二类优化设计研究解析摄影测量在滑波中应用机助法近景摄影测量网设计系统SNOD一C的建立和研究微机测量数据库的探讨MINQUE方差分量估计及其在摄影测量中的应用DTM及其在公路设计中的应…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摄影测量由十九世纪发展至今,已由模拟摄影测量阶段、解析摄影测量阶段正在向数字摄影测量阶段发展。但是数字摄影测量究竟有些什么特点,它与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对现有的摄影测量仪器或系统怎样改造,如何构成一个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又如何理解自动化与人的干预,怎样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怎样分析数字摄影测量之基本标法等问题均涉及到数字摄影测量之发展,均需要深入地讨论与研究。木文就对这些问题,提出作者一此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本书是武汉测绘学院王之卓教授编著的一部关于摄影测量理论、方法、技术、仪器和应用方面的重要著作,重点是航空摄影测量的原理。全书共分二十六章,系统地讲述了摄影测量的解析基础、单象、双象、单航线、区域网解析原理,象片纠正和正射象片微分纠正原理,立体测图仪结构及其测图原理,以及摄影测量的自动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微波天线近景摄影测量校准和变形观测的原理及方法。并对直径为15米的天线计算了校准量和不同状态下的变形值,绘制了变形等值线图。结果表明:采用解析法进行微波天线的近景摄影测量可以满足校准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岩体结构面的识别和特征参数的表征对于岩体特性及失稳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本文基于无人机航测、GPS-RTK,以及地面近景摄影组成的摄影测量系统对甘肃北山不同尺度岩体结构面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利用不同视角摄影得到的地物照片建立了场区数字正射影像模型和露头三维重构数字表面模型,通过数字化的识别和统计方法实现了岩体结构面信息的有效解译和特征参数的表征。对典型露头和区域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的摄影测量系统可从不同维度和尺度进行岩体结构面的精细化调查和识别。根据结构面特征参数的变异性,对场区大断裂F31断层的断裂影响带进行了评估,初步得到F31断层对上盘岩体完整性的影响范围约为150~200m,影响形式为负指数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利用鱼眼镜头相机,对带有局部凹陷的薄壁圆钢管轴压极限承载变形的试验原理及方法。并对薄壁圆钢管在不同轴压力的状态下计算了变形值。结果表明,采用鱼眼象片解析法近景摄影测量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摄影测量中的共角条件导出了严密平差的函数模型,给出了计算平差必要条件数的公式,提出了两种直接列出最大独立共角条件方程的方法——“扇形法”和“王冠法”,从而解决了找独立条件难的问题。然后对利用“王冠法”得到的条件方程进行条件转换,得到了便于实用的参数平差模型,从而解决了条件平差计算工作量大和不利于质量分析的困难,并以一个典型网为例讨论了该方法的法方程矩阵结构,通过编程计算验证了该平差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近景摄影测量中大角度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义  陆珏  郑波 《测绘学报》2008,37(4):0-520
应用摄影测量中的解析算法,研究倾斜摄影和交向摄影中大角度摄影情况下的解算方法对经典解析算法的影响,推导大角度摄影情况下从相对定向至绝对定向这一解析过程的算法,通过算例证明在大倾角摄影条件下利用该算法能够准确计算出地面点坐标以及反算出像片的外方位元素,从而验证本算法在大倾角近景摄影测量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国产海鸥4A型普通照相机用于双介质摄影测量,解析求定隧道模型地层移动动态。在实验中尝试了在玻璃板两侧布设控制点解析求定玻璃板折光差的方法,推导出在正直摄影条件下关于折光差Δr的严密方程,提出根据摄影测量共线条件,采用多项式最小二乘拟合原理求定双介质折光差的实用方法。该法由于不需要测定折光系数因而可使某些应用问题简化。实验结果表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同时对利用普通照相机进行近景摄影测量系统误差的验后补偿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次实验测定位移在x,y两个方向上的精度为±0.13和±0.17mm,大约为摄影距离的一万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括了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第Ⅲ委员会在芬兰罗瓦尼美召开的讨论会和笔者在西欧的访问活动,叙述目前摄影测量科学研究如:联合平差、在线象片三角测量、数字地面模型、影象分析和模式识别以及摄影测量和遥感数据联合处理的数学方法等方面的发展。这些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和试验,将有力地推动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从解析法向全数字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晓刚 《测绘学报》2012,41(2):315-315
研究了GOCE卫星测量恢复地球重力场模型的理论与方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有: (1) 建立了扰动重力梯度张量各分量没有奇异性的详细计算模型,解决了重力梯度张量Txx分量在两极地区计算的奇异性难题。 (2) 系统研究了卫星重力梯度数据向下延拓的解析法、泊松积分迭代法和卫星重力梯度数据格网化的移动平均法、反距离加权法、普通克里金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导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并采用“直接法”和“移去-恢复法”两种方案对其向下延拓和格网化效果进行了测试。 (3) 分析了能量守恒方程中各项误差对沿轨扰动位计算结果的影响,建立了利用GOCE模拟数据确定地球重力场的最小二乘直接法、调和分析法、最小二乘配置法的实用数学模型,并做了大量的模拟计算。 (4) 建立了利用扰动引力梯度张量各单分量和组合分量确定地球重力场的最小二乘直接法去奇异性计算模型;推导了利用扰动引力梯度张量单分量和组合分量解算地球重力场的调和分析法模型;进一步推导了扰动引力梯度张量各个分量之间的自协方差和互协方差函数及其与引力位系数之间协方差函数的具体计算公式。 (5) 推导了利用不同类型重力测量数据确定地球重力场的联合平差法数学模型,介绍并分析了模型中各类数据最优定权的参数协方差法和方差分量估计法。 (6) 论述了谱组合法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多种类型重力测量数据联合处理的谱权及谱组合的通用表达式,基于调和分析方法推导了SST+SGG、SST+SGG+Δg和SST+SGG+Δg+N恢复地球重力场模型的谱组合公式及对应谱权的具体形式。 (7) 推导了利用迭代法联合不同类型重力测量数据反演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基本原理公式,并给出了其具体实现步骤。 (8) 分析并计算了重力卫星轨道高度、卫星星间距离和卫星轨道倾角的设计指标;讨论了双星轨道长半轴的一致性要求、双星姿态俯仰角的控制要求以及双星编队保持机动的时间间隔要求。 (9) 确定了KBR系统的星间距离、星间距离变化率和星间加速度的精度指标;设计了星载GPS系统的卫星轨道位置和速度以及加速度计测量的精度指标;计算了加速度计检验质量质心到卫星质心的调整距离精度指标;分析了恒星敏感器的姿态角测量精度和稳定度;计算了参考重力场模型对于累计大地水准面精度和积分卫星轨道的影响。 (10) 研制了一套利用卫星重力测量数据反演地球重力场模型的软件平台,可对卫星重力测量数据处理及其精度评估提供一些基本方法,并为我国卫星重力测量系统的总体战技指标和主要有效载荷技术指标的量化分析、论证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为我国未来的卫星重力测量系统提供可能的积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探索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阐述了应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建立航空摄影测量系统的关键技术与方法。介绍了无人机摄影平台的设计与研制,通过对外业控制点布设、解析空三、内判测图等航测生产工序中技术要点的研究,以及试验成果的精度检验与分析,论证了采用该系统进行航空摄影测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正> 本书论及了近年来近景摄影测量重大发展的状况。近景摄影测量并不仅仅涉及地形测图,而是有着广泛应用领域的测量技术。本书在向从事测量和数据获取的专业人员讲述近景摄影测量原理及用途。第一章概述近景摄影测量的起源,早期模拟方法的应用和近期解析技术的发展。当读者将注意力转向实用领域时便知,过去在近景摄影测量精度方面的研究限多,而对时间和费用两个“参数”的考虑则不足。为此,作者强调指出,要使近景摄影测量普遍用于生产过程,则应把研究重点转到时间和  相似文献   

14.
070501增量法地形可视计算与分析/应申(武汉大学)…//测绘学报.-2007,36(2).-192~197利用了双增量地形可视计算方法,以水平方向矢量叉乘增量计算来判断点的可视性,采用垂直方向高程增量的谷地凹处盲区测试,根据地形高程的变化来消除不可视点,其计算复杂度低、计算速度得以提高。070502从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到数字摄影测量网格/张祖勋(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32(7).-565~571总结了当今数字摄影测量理论的发展,引出了由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发展到数字摄影测量网格的理念,阐述了数字摄影测量网格的结构、功能等,讨论了数字…  相似文献   

15.
由于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已逐步取代解析测图仪和模拟测图仪,因此希望航摄负片的压平检测工作也能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上进行。主要介绍了利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航摄负片压平检测的实验原理及过程,并对此实验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得出了肯定的结论,并指出采用该方法进行压平检测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6.
摄影测量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摄影测量发展的三个阶段,即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介绍摄影测量与遥感“3S”的集成等摄影测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详细地介绍了时分制视频立体观察的原理及其在摄影测量领域的具体应用,同时对“基于微机的数字视频立体测图系统”从原理到实践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Wrob.  BP 周月琴 《测绘译丛》1993,(6):21-27,20
本文概括了从解析摄影测量到数字摄影测量的进展,部分地考虑了所采用的方法,但主要强调数学和物理原理。解析摄影测量的原始信息量测数据是影像坐标,而数字摄影测量原始信息量测数据是数字影像灰度值。从这两种原始数据的本质可以明显地看出解析摄影测量与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区别。对这两种技术,比较了它们的高斯-马尔柯夫估计过程,提出了影像空间和目标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辐射的考虑比以前起了更重要的作用。数字摄影测量  相似文献   

19.
航测解析法很早就有人作过系统的研究,但由于计算工具本身性能和效率的限制,始终没有在生产上起到应有的作用。随着电子计算技术的飞跃发展,特别是高速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这一边缘科学就引进了航测控制加密的领域,利用电子计算机解决空中三角测量的问题,就成了国际摄影测量的研究重心,因而也就改变了这一方法的原有面貌。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先进的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其缺点之一是LIDAR测高数据存在系统偏差。介绍了系统偏差补偿的传统方法思路,如附加系统参数法和最小二乘配置法等。论述了神经网络BP算法的思想及其补偿系统偏差的原理,并列出了BP算法的具体网络模型结构与计算步骤。结合一个具体工程实例,在系统偏差利用神经网络方法补偿之后,LIDAR测高精度有较大提高。最后,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