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自1979年3月至1996年11月,历时18年。1995年1月列为中国气象局科技课题,主持单位为喀左县气象局,参加单位有喀左县科委、喀左县植保站、辽宁省气象学校及有关乡镇农业站、气象哨技术人员,先后有15名同志参加课题试验和田间调查及技术推广。本项研究包括收集整理资料、调研分析、田间试验、模式设计计算、应用效果等几个阶段,涉及高粱蚜虫发生和天气、气候及生态环境关系,发生程度的定量分析和数学方法预测及防治实用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由喀左县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孙立德主持 ,喀左县植保站、县科委等单位参加的高粱主要病虫发生预测防治技术研究课题 ,最近通过了辽宁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该项研究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经过课题组2 2年的长期刻苦工作 ,圆满地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以喀左县为辽西高粱产区的代表区 ,明确了高粱蚜虫田间发生规律及危害程度 ,研究总结高粱蚜虫点片发生期、蚜群上升期、盛发期和消退期 4个时期与气象的相关性 ,肯定了干旱是影响高粱蚜虫消长的重要因子。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模糊数学等多种方法 ,从诸多相关因子中 ,找到了影响高粱蚜虫流…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高粱蚜虫是东北地区高粱主要害虫之一,历年均有发生。高粱是喀左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最高可占总面积27.6%;高粱的丰歉对粮食产量影响较大。近年来,我国昆虫、植保、气象工作者对害虫种群预测预报、昆虫生长发育模拟模型、损害水平和经济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由喀左县气象局主持的,朝阳市气象局、喀左县植保站、朝阳市植保站等参加的《农作物主要害虫发生中、长期预报模式及防治决策的研究》课题,最近通过了辽宁省科委委托朝阳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该项研究来自生产实践,选题准确,数据可靠,技术方法先进,将昆  相似文献   

5.
小麦穗蚜发生发展与天气气候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菏泽地区19年麦蚜发生程度的调查和两年定点观测数据的分析,得出小麦穗期蚜虫发生程度与冬季的气温和降水有密切关系。进而确定穗蚜发生发展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指标。  相似文献   

6.
仪清菊 《气象》1992,18(4):1-1
“北太平洋温带气旋发生发展和预报方法研究”课题,于1988年4月由国家气象局科教司下达,经过3年研究,已结题,并于1991年12月27日通过了专家鉴定。课题由丁一汇研究员负责和指导,参加单位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天动所、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  相似文献   

7.
在辽宁气象部门提起喀左蒙古族自治县气象局,人们无不为他们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所折服;在喀左县提起气象局,兄弟单位也都会伸出大拇指:“气象局。一流单位,我们的样板!”早在2001年5月,中国气象局文明创建工作检查验收组对这个局就有过高度评价:“喀左县气象局的先进事迹值得在全国气象系统推广和学习,其中人工防雹、开发云水资源、中长期天气预报等经验对西部大开发和三北地区起到示范作用。”喀左县气象局为何能得到同行和县里如此高度的评价?最近,记者专程到这个县局采访,才找到了令人信服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首届第四次全国台风及海洋气象专家组工作会议于1993年12月25~27日在辽宁省科技活动中心举行。会议主题有:总结和交流1993年热带气旋业务和服务工作;“热带气旋警报系统效益和灾害分析研究”课题;交流国际台风特别试验部分科研成果;介绍热带气旋和海洋气象国际活动等。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  相似文献   

9.
16年研发人工增雨气球焰弹技术,18年深入温室大棚开展人工观测,33年提供长期降水预报和农事建议,39年潜心钻研病虫害气象学……在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喀左县”)这片并不富饶的土地上,喀左县气象部门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着美好生活,为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上,这里曾是辽西走廊北通道的要冲,北方农牧交错带;如今则是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之一。2018年11月,喀左县又被科技部列入首批创新型县(市)。  相似文献   

10.
记者李昌杰报道由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主持、辽宁省防汛调度中心参加的“辽宁省洪涝长期预报方法研究”课题,经过课题组科研人员近5年的努力,圆满地完成了研究任务.1990年11月24日省局受省科委委托在沈阳组织水文、水利、气象等部门专家进行了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1.
由大连复州湾盐场主持的“大连复州湾盐场春晒期关键性降水过程预报专家系统”于1991年12月通过专家鉴定。该课题是辽宁省轻工业厅1989年下达的气象科研课题。由大连市海洋气象科学研究所和辽宁省气象学校有关同志协助完成。科研人员经过近3年的努力,已全部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各项技术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课题任务书的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10月10~13日,全省气象局长会议在辽宁省气象局召开。来自省内14个市局和省局各直属单位领导及机关各处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中国气象局驻朝阳扶贫组领导应邀参加会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肖作福,省人大副主任冯友松,省政府副秘书长吕炳华专程出席了全省防汛抗灾气象服务表彰大会向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并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今年我省发生了严重旱灾,春旱连夏旱,其干旱和高温的程度为历史上罕见。这次旱灾在两年前就由原辽宁省气候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退休干部顾节经等利用他们研究的科研成果《辽宁省气候灾害影响粮食产量的规律及预测》提前报出。此项成果获辽宁省档案局科技进步一等奖。项节经潜心研究气候年景与粮食产量预测多年。早在1990年他就提前报准了1994年的暴雨洪涝灾害。1995年3月,他写出《辽宁省“九五”期间气候年景与粮食产量预测》和《1954~2000年辽宁省粮食总产量演变与预测》两文。上述两篇论文中都对1997年的严重干旱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蚜虫是油菜的主要虫害,其发生的轻、重对油菜的产量影响很大,而蚜虫发生的轻、重又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本文在没点观测和历史资料收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油菜础出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采用判别分析法对蚜虫发生预报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5.
紫外UV-B辐射增强对麦田蚜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测分析了大田条件下UV—B辐射增强对麦田中麦蚜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强,蚜虫发生总量、小麦植株发生的百分率显著降低,蚜虫在穗部和植株上部叶片的发生概率下降,但蚜虫在叶片背光面发生数量增多,小麦植株的虫害发生概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在辽宁气象部门提起喀左蒙古族自治县气象局,人们无不为他们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所折服;在喀左县提起气象局,兄弟单位也都会伸出大拇指:“气象局,一流单位,我们的样板!”早在2001年5月,中国气象局文明创建工作检查验收组对这个局就有过高度评价:“喀左县气象局的先进事迹值得在全国气象系统推广和学习,其中人工防雹、开发云水资源、中长期天气预报等经验对西部大开发和三北地区起到示范作用。”喀左县气象局为何能得到同行和县里如此高度的评价?最近,记者专程到这个县局采访,才找到了令人信服的答案。文明建设谱新篇全国优秀青年气象工作者…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81—2015年辽宁省54个气象站降水观测资料,采用气候趋势系数、Morlet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分析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辽宁省夏季不同历时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1—2015年夏季辽宁省西南部沿海、渤海北部沿海、黄海北部沿岸地区及大连市区为极端降水阈值大值区,辽宁省西部地区和东部山区极端降水阈值较小,极端降水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极端降水的阈值相似。辽宁省夏季不同历时极端降水发生频次的分布特征基本相同,时间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年际变化,存在3 a、5 a和8 a的变化周期,东部山区极端降水发生频次较多,环渤海沿岸和朝阳地区极端降水发生频次较少。近35 a夏季辽宁省24 h、12 h、6 h、3 h和1 h降水量极值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差1.2、1.6、1.6、2.4倍和1.8倍。极端湿期长度最大值出现在新宾地区,为11.3 d;极端干期长度最大值出现在大石桥地区,为24.3 d。  相似文献   

18.
思北 《辽宁气象》1997,(1):19-19
被誉为“山乡虫迷”的喀左县气象局副局长、全国优秀青年气象工作者孙立德,18年来共主持和参加科研课题13项,均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前不久,由他主持的“棉铃虫监测防沿技术”研究成果获辽宁省政府1996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北地区干旱气候的成因、预测和对策研究”课题第三次工作、交流会议于1995年9月25日至28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课题领导小组及技术组成员近20人参加了会议。新疆自治区气象局徐羹慧副局长应邀参加了会议,对课题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宝贵建议。这次会议的议题是①汇报一年来的研究和管理工作。②交流已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③对一年来的研究管理工作进行评估④讨论安排下一年的工作重点。在这次会议中,交流了14篇研究成果,其主要内容是①国内外气候研究的一些课题和进展;②西北干旱特征分析;③青海湖水位年际变化规律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关心 《辽宁气象》1999,(2):41-41
近年来,喀左县气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成立了避雷检测中心,该中心坚持深入工厂、矿山、学校,对全县的高大建筑物及有避雷设施的单位进行检测,取得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