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自记与自动观测降雨量的差异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4—2007年同时使用雨量计(自记)与雨量传感器(自动)观测的54站其中1年的平行观测日降雨量资料,通过对比差值、相关系数分析两者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表明:双翻斗式遥测雨量计自记观测比双翻斗雨量传感器自动观测的日降雨量平均偏小0.12 mm,标准差为0.93 mm。虹吸式雨量计自记观测比双翻斗雨量传感器自动观测的日降雨量平均偏小0.39 mm,标准差为1.5 mm。自动观测降雨量对雨日有一定的影响,两者存在一定的系统偏差。双翻斗式遥测雨量计、虹吸式雨量计与双翻斗雨量传感器观测日降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和0.994,虹吸式雨量计、双翻斗式遥测雨量计自记观测与人工观测降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和0.95。  相似文献   

2.
2005年夏季,乌海市气象局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12个DSD1型自动雨量遥测站。自动雨量站的高密度分布,能够及时、客观、准确地反映全市降雨的情况,弥补了以往单一观测站点在阵性降水中所测雨量代表性差的不足,在汛期的气象服务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DSD1型雨量遥测仪是集智能数据采  相似文献   

3.
田皓 《湖北气象》2001,(1):33-34
由江苏省无线电研究所研制生产的ZQZ -CⅡ型地面有线综合遥测气象仪 (以下简称Ⅱ型遥测仪 )于 1999年 10月中旬在荆州市基本站投入对比观测。通过一年多 ( 199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1月 )的对比气象观测 ,Ⅱ型遥测仪的各种基本性能已被测报人员所了解。经对比遥测数据和人工观测数据发现 ,两种观测数据差异不大 ,可见Ⅱ型遥测仪能够满足荆州站气象业务的需要。由于Ⅱ型遥测仪同人工观测相比 ,两者采集气象要素数据的原理不同 ,这决定了现行人工站所采用的仪器日常维护方法已经不能适用对Ⅱ型遥测仪的维护。另外 ,Ⅱ型遥测仪运行正常与…  相似文献   

4.
Ⅱ型地面气象综合有线遥测仪 (以下简称Ⅱ型遥测仪 )于 1999年 11月在荆州市气象台投入试运行。从其运行情况来看 ,其仪器性能稳定 ,人机对话界面友好。为进一步了解Ⅱ型遥测仪的观测效果 ,并确保历史气象资料的均一性 ,自 2 0 0 0年 1月起 ,对Ⅱ型遥测仪与常规气象仪器进行为期三年的对比观测。通过对 2 0 0 0年 1~ 12月荆州站对比观测数据所作的分析发现 ,利用两种观测手段所测得的地温、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雨量等气象要素均存在一定差异。这里 ,对其差异产生的原因作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1 地温差异形成的原因及其消除…  相似文献   

5.
网络数字雹雨分测仪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网络数字雹雨分测仪的传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浮力定律,翻斗计量,微机记录,网络传输等工作原理,模拟实验了理论数值和实验数值间的计量误差,探讨了误差产生的原因及野外观测调节技术和蒸发补偿订正等.经试验表明,各种部件结构科学、稳定、误差小、整体性能良好.野外观测资料表明,网络雹雨分测仪所测雨量与自动站观测的雨量误差在可接受范围;由于能同时进行雹雨分测,对极端冰雹天气具有实时监测优势,在野外林果和农作物雹灾危害评估中有重要作用,具有与遥测雨量计和其他遥测气象要素仪器一样的现代化水平,可广泛应用于农业和林业灾害野外监测网络之中.  相似文献   

6.
于治信 《气象》1978,4(4):32-34
雨情,对于国计民生和国防,尤其对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的关系甚为密切。为了适应气象哨、雨量点随时观测或记录降雨量及其变化,迫切需要研制能在雨季连续使用并适用于大暴雨的结构简单、牢固可靠、性能准确、使用方便和价格便宜的室内遥测雨量器(计)。 河北省气象局于1977年研制了导管遥测雨量器(计)等简易的室内观测或记录的雨量仪器。现将导管遥测雨量器(计)的研制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行设计的翻斗式遥测雨量计,已列为正式使用仪器,可用于发报和自记记录。我站通过3—8月近半年时间的正式使用,认为:遥测雨量计服务方便,减轻劳动强度,记录整理清爽,故障少而排除易,交直两用耗电省,性能好精度高。实测雨量与遥测雨量的对比情况如表—1。从表中可以  相似文献   

8.
向辽元 《湖北气象》2004,23(1):33-34
针对钟祥站遥测系统2003年3月23日和4月24日两次温度采集异常情况,运用madab绘图工具分别对人工站观测数据和遥测系统观测数据进行同期的连续对比分析,找出了遥测系统采集数据的异常时段,并对其出现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某些大雾、降水等异常天气能导致遥测系统采集记录失真。  相似文献   

9.
应用青海省班玛县国家基本气象站2011年6月1日—9月30日的降水资料,进行自动站与人工观测降水量记录统计、对比分析,发现自动站观测雨量与人工观测雨量存在一些偏差。分析表明,导致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仪器测量原理与观测方法不同、人为影响、观测时间不一致、降水强度等其他原因。  相似文献   

10.
自动站观测与人工观测气象数据的对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揭西气象站2006~2007年自动站与人工平行观测项目,气温、地面温度、风、气压、湿度、雨量气象数据的对比,分析了自动站观测与人工观测气象数据的差异.结果表明,自动站与人工观测的气温月平均、年平均差值在±0.2 ℃之内;相对于传统的人工观测来说,自动站观测的相对湿度偏小,有一个偏干的现象;自动站雨量传感器经过调整和维护、运行正常情况下,月降雨量、年总降雨量可达到±4%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利用武汉、黄陂、黄石三气象站合计9 a的自动、人工观测(雨量自记纸)同期分钟雨量数据及雨量筒资料,对两种观测方式下的年雨量、月雨量、日雨量偏差程度、暴雨日短历时降水、不同时段的短历时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自动观测比人工观测(雨量自记纸)雨量偏大,两者的偏差程度主要在±10%之间。自动观测雨量结果与雨量筒更为吻合。3站多年自动、人工观测(雨量自记纸)两套暴雨日短历时(历时5 min)雨量序列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地面综合有线遥测自动站Ⅰ型(即CAWS 600型自动气象站)研制课题是国家科委下达的课题,其目的是研制一套产品化的功能全面的地面综合有线遥测自动站以实现国家基准站地面观测自动化.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省区域加密站降水观测项目普遍采用SL3-1型双翻斗式雨量传感器来测量降水,该设备在近期的干旱雨量监测中,为我省气象决策服务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经过1 a多的使用已经快到校准周期,必须用雨量现场校准仪来对其进行校准,以保障该仪器的准确度。该文对将雨量校准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降水观测常用仪器是雨量器和遥测雨量计。在使用期间常会出现遥测读数和雨量器读数有偏差 ,有时超出仪器本身允许的误差范围 ,这种现象称为超差。判断仪器是否超差 ,首先进行差值计算。即 : 差值 =(排水量 -遥测雨量 ) /排水量× 1 0 0 %如果差值在± 4 %之内 ,则为正常 ;否则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全国2 400个国家站自动与人工平行观测期的第二年的对比观测资料,以及基准站1999—2010年所有雨量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自动与人工观测的雨量数据差异,并对基准站雨量数据序列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1)自动与人工观测的雨量数据存在一定差异,且自动观测数据略大于人工观测数据,平均相对差值为1.8%;(2)两者在不同降水等级的月降水量平均差值介于-1.3~3.9 mm之间,当降水等级增大时,两者差值并非同比例增大;(3)两者的月平均最大相对差值为2.9%,最小相对差值为0.8%;(4)两者相对差值的空间分布表明,5月和9月偏差略高于7月;(5)通过对平行观测期的第2年自动月雨量值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在显著性水平a=0.05时,全国站点月雨量显著性检验未通过率为2%。  相似文献   

16.
西安观测站于1993年7月安装了地面有线遥测站,现已进入业务化考核阶段。为了使观测人员对这一现代化设备有所了解,现将有线遥测站的情况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翻斗式遥测雨量计,是我国新设计定型的雨量自记仪器,这种仪器既可作液态降水的定时测量,又能作降水量的连续记录,同时采用有线遥测,观测使用方便,测量精度为0.1毫米,在降水强度不大于每分4毫米时,误差不大于±4%。能满足气  相似文献   

18.
为了增强对微型(一体式)智能气象站(简称微智站)测雨性能的认识,2021年6—11月河北雄安新区气象局开展了不同测雨原理微智站的对比试验。分析表明:过程雨量不低于10 mm时,翻斗式微智站相对于标准站能够满足观测误差的控制要求,雷达式微智站测值偏大,光电式和压电式微智站测值偏小;过程雨量小于10 mm时,翻斗式微智站和压电式微智站相对于标准站能够满足观测误差的控制要求,雷达式微智站测值偏大,光电式微智站测值偏小。在雨强方面,双翻斗式微智站适合降雨极大值观测,光电式微智站和压电式微智站降雨极大值测值偏小;微智站雨强累积占比大于95%的雨强为[0.3 mm·min^(-1),0.6 mm·min^(-1)],雨量累积占比大于50%的雨强为[0.1 mm·min^(-1),0.4 mm·min^(-1)]。雷达式微智站对降雨响应比较快。微智站雨量传感器的分辨力越精细,对细微降雨观测越有效,有效降雨率也越大。  相似文献   

19.
有线综合遥测站现场对比试验结果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郭锡钦  曾书儿  王金钊 《气象》1994,20(5):24-27
介绍了3台遥测气象站样机的现场试验结果。这些样机已中标并为中国气象局所初选。除试验结果外,还介绍了试验安排,试验方法和试验质量。试验表明,当这些遥测站处地正常运行条件下,观测准确角度可以基本满足CIMO对自动站的要求,旬,月平均值与人工观测值滑有明显差异。但是,这些遥测站在运行中经常出现故障,所以,它们不能用于业务工作中,现在改进样机正在现场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20.
南澳遥测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数据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南澳县气象局2007年1~12月份自动观测(遥测)与人工观测数据进行比较,指出造成遥测和人工观测数据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仪器的工作原理不同、观测方式不同、采集数据时间不同、仪器性能敏感性不同、人工观测读数误差.提出在使用自动站观测资料时,应充分考虑仪器更换前后的变化,需要进行适当订正,以保证资料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