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从氡气测量的国内外发展和氡气测量基础理论出发,阐述了活性炭测氡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活性炭测氡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古交南岩村地下采空区的活性炭测氡数据的处理可行性,并通过实地测量资料的分析,证明了采用活性炭测氡法探测地下采空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测氡法和瞬变电磁法在探测煤矿采空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活性炭测氡法探测采空区的基本原理。用测氡仪器测量其氡的衰变子体放射出伽马射线的强度,从而了解氡气浓度的高低,便可知采空区的位置。根据采空区的地球物理特征,利用瞬变电磁法,通过分析拟视电阻率断面图,准确地探测出了采空区的位置。以探测山西省西山煤电集团有限公司东曲矿采空区为例,来说明活性炭测氡法和瞬变电磁法在探测采空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河西走廊蕴藏有丰富的地热水资源,以往的地质调查成果显示地热水的形成和演化与地质构造具有密切关系。活性炭测氡法在探测隐伏构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活性炭对氡的吸附性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野外数据采集前需进行勘察区工作条件的测试实验。本文选择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民乐盆地进行活性炭测氡法实验条件研究。通过实验,确定该区实验条件为:吸附剂埋深40 cm,埋藏5天;数据处理时针对农田和河滩两种地表介质要进行分区统计;该区氡异常阈值下限为均值加3 ~ 4倍方差。实验结果显示活性炭测氡法是探测该区域隐伏断裂的存在、断裂位置、走向和倾向的一种很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活性灰吸附器测氡法在铀矿勘探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作者根据实验室内活性炭吸附器测氡的试验结果,选择了测量系统中装置参数的最佳条件,包括吸附剂类型,干燥剂的性质,吸附系统的灵敏度,吸附器的埋置时间,装置的容积、吸附容量与氧浓度的关系。另外,还研究了活性炭的解吸温度和时间以及温度对活性炭吸附能力的影响。文中详细给出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主动式活性炭吸附土壤氡气测量方法。在氡室条件下,利用设计的取样装置对主动式活性炭吸附法中活性炭吸附能力、取样量、取样速度等影响因素及测量参数开展了实验研究,并进行了该方法与其他3种不同土壤氡气测量方法的野外对比实验,相对于传统的被动式活性炭累积测氡,该方法工作效率高,为土壤氡气测量在勘探找矿、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测量方式。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沽源县大官厂研究区活性炭测氡和分量化探异常叠合区与铀工业孔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表明活性炭测氡-分量化探组合测量方法在火山岩型铀矿勘查中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基于活性炭测氡和分量化探测量数据,探索性地建立了综合勘探有利指数P的计算方法和铀成矿有利度分级方法,大官厂的钻探成果初步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测氡技术圈定采空区影响边界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结合在晋城市煤运公司晋化集运站开展测氡工作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对利用测氡法圈定采空区边界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现有α杯测氡技术的基础上,文章论述了采空区上方氡异常特征及确定采空区影响边界的依据和方法技术,并结合实际分析了测氡法解决煤矿工程问题中的应用效果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当前世界,氡测量法(包括瞬时测氡和积累测氡)新进展表现为:累积测氡法的灵敏度不断提高;氡测量仪器的标定装置逐渐在一些发达国家建立;氡的迁移机理的深入研究;测氡仪的微机化,直读氡含量。 氡测量法在地质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1、勘查油气 氡法勘查油气的模式,一是直接探寻与油气矿床伴生的铀的衰变子体~(222)Rn;二是寻找与油气矿床相关的构造。美国在丹佛盆地六七千米以下的油气田上方作氡法填图圈出了油田的边界。我国地矿部第六物探队和物探研究所采用累积测氡法探查石油也取得了效果。  相似文献   

9.
董湘龙  丁卫撑  张文 《地质论评》2019,65(Z1):303-304
正土壤氡及其子体测量可用于寻找铀矿,寻找与放射性元素或断裂构造有内在联系的金属和非金属矿床,寻找地下水和地热资源,以及地震预报、断层确认、滑坡探测、民用建筑工程氡浓度调查等。当前测氡方法主要分为瞬时法和累积法,瞬时法包括Ra A卡法、α能谱法、闪烁瓶法等,累积法包括钋-210法、活性炭法、径迹法、热释光法、α杯法等。瞬时法成本低、操作简单、高效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水、空气、土壤中氡的测定方法有电离室法、活性炭吸附法,闪烁室法,双滤膜法、气球法及活性炭滤纸法等。目前在国内铀矿普查和勘探过程中,广泛采用的是电离室法,活性炭吸附法和闪烁室法。其仪器多数采用CГ-11,FD-118及FD-3002等测氡仪。这些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仍然不能说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11.
花岗岩地区放射性测量受岩性、构造、后生蚀变、铀矿化等影响,形成了复杂多变的放射性异常晕圈,如何识别深部铀矿产生的矿致异常,采用了氡子体积累的活性炭吸附测氡法和坑内伽马能谱测量,数据经过后期氡浓度和铀含量比值处理,放射性异常特征反映了深部铀矿化信息,钻探验证在矿致异常反映控矿构造倾向一侧见到工业铀矿体.  相似文献   

12.
王艳丽 《云南地质》2021,(1):137-140
多年来我国在铀矿地质勘探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遗留了一些退役的放射性废物污染源,整治这类污染源有利于公众安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野外对氡(Rn)元素析出率的检测,以往的检测方法分别为局部静态法、驻极体收集积分法和活性炭吸附法。现采用HDC-90环境测氡仪可快速检测氡元素析出率。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目前国内外利用氡的子体寻找铀矿的测量方法有α卡法,活性碳吸附测氡法和~(218)Po 法等。各种方法在找矿过程中都显示了它的效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是,前两种方法都要两次上山,埋杯和取杯;后一种方法虽然取样方便,但尚需进行化学处理过程,因此限制了上述各法的工作效率。为弥补其不足,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新的测氡方法——~(218)Po法测氡。该法是利用取样片通过吸附的方法得到~(218)po,然后用α辐射仪测量它的α活度,达到测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杯法测氡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方方  贾文懿 《物探与化探》1998,22(3):191-198
本文分析了α测氡方法及应用的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α杯法测氡技术。文中详细论述了α杯法测氡原理、功能、特点、工作方法和应用情况。结果表明:α杯法测氡的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效率高、成本低、能够为寻找基岩地下水、探测隐伏地质构造、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等提供了可靠依据,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四平市区土壤中氡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内对测量天然条件下城市土壤中氡还为数不多的情况下,利用静态活性炭吸附法,对四平市区土壤中氡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四平土壤中氡的分布规律。区内土壤中氡浓度的变化范围为0.1-46.7Bq/l,个别点测值高出世界土壤中氡浓度平均值(7.4Bq/l)的8.6倍。根据土壤中镭的含量计算了空气中氡的变化规律,在距地表1m高的空气中氡浓度平均值为3.54Bq/l,此值在世界正常值范围(1-10Bq/l)内。  相似文献   

16.
美国班迪克斯野外工程公司于1977和1978年对各种测氡方法进行了野外对比试验。1980年发表了“用于铀矿普查的地表氡和氦测量方法的原理和特点”一文。他们根据三个试验区的实际数据,对各种测氡方法的效果和相互关系作了统计与分析。现将关于氡法部份编译如下。从中可以了解国外氡法的进展情况和问题并结合本地的资料与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得出符合自己情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活性炭法测定室内外环境中氡的吸附饱和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套实验装置,可通过该装置了解吸附了氡气的活性炭的放射性计数与活性炭所在环境的氡浓度的关系。活性炭中氡或其衰变子体放出的γ射线的总计数与氡浓度成线性关系;γ射线的总计数经过校正后,可以换算成活性炭所在环境的氡浓度。  相似文献   

18.
在北秦岭东段柳树湾地区开展的活性炭吸附法测氡实验结果表明,该地区氡浓度异常峰值高、连续性好,总体呈北西走向,主要沿岩体与地层接触带中的伟晶岩走向分布,其分布范围及规模明显受伟晶岩控制。通过对发现的氡浓度异常点进行钻探验证表明,氡浓度异常均为矿致异常,与深部含矿伟晶岩密切相关,能够很好的反映出隐伏伟晶岩的铀矿化信息。该方法为确定铀矿找矿有利地段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本区花岗伟晶岩型铀矿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大面积多点快速土壤氡析出率测量问题, 设计开发并进行了土壤氡析出率活性炭累积吸附法的方法技术研究.在参考氡析出率装置和野外实验数据的基础上, 进行了测量装置及材料的选择、装置刻度、野外累积暴露时间、活性炭盒吸附氡有效衰变常数等研究.通过2002-2003年22次重复观测, 北京西北郊区粘土类土壤氡析出率平均值为20.15mBq.m-2.s-1, 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26.75和13.49mBq.m-2.s-1, 标准偏差为3.55mBq.m-2.s-1.与仪器静电收集法比对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的相对误差小于±10%.实验结果表明: 活性炭方法测量结果稳定可靠, 简便易行, 适用于全国大面积土壤氡析出率调查.   相似文献   

20.
在纳米比亚欢乐谷南部地区开展的活性炭吸附测氡方法应用试验结果显示,氡异常能够较好地反映隐伏钙结岩型铀矿化信息,而且铀矿体上方土壤中的氡浓度随深度增大的变化率要明显大于无矿地段,前者为后者的5~16倍。在测区的西南部圈定了一处面积约为5km2的氡异常,经地质探槽揭露,伽马能谱当量U含量高达500×10-6,并在探槽内发现了次生铀矿物,推断此处氡异常是由钙结岩型铀矿化引起的,为进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