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1~3月天气气候条件利多弊少。1~2月上旬,全省以阴雨相间天气为主,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积温大部偏多,未出现明显的低温冻害天气;温度条件对油菜、冬小麦、绿肥等越冬作物及柑桔、李子等果树的越冬和蔬菜的生长有利;但降水偏多,光照明显不足,雨日长达18~23 d;田间10、20、50 cm土层土壤相对湿度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对越冬作物的根系生长及形成壮苗不利,也不利于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复。2月中旬全省气温偏高,光照充足,对油菜的开花授粉及冬小麦的拔节有利,至月末≥0 ℃的生育期积温达945~1 755 ℃,大部较常年偏多38~4…  相似文献   

2.
2002年4~6月天气条件对我省油菜、冬小麦等越冬作物成熟收获,早稻、棉花、花生等作物播种育苗有利有弊,部分地区弊大于利。2002年4月,全省气温偏高,降水北多南少,日照中南部偏多、北部偏少,双季早稻生育期大部分提前2~11d。月内赣南基本以晴雨相间天气为主,光热充足,对早稻秧苗生长及移栽返青有利。赣北、赣中上半月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温高光足,有利早稻、棉花、花生等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及秧苗生长;下半月则多阴雨寡照天气,尤其是24~27日赣北部分地区出现连续3~4d的低温阴雨天气,对早稻移栽、返青,…  相似文献   

3.
2000年1月~3月天气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有弊。1月上中旬的连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达14d ,油菜、冬小麦等越冬作物田间土壤湿度从地表0cm层至50cm深度层均达99%以上 ,对油菜现蕾、抽苔和小麦苗期生长有一定影响。而雨日多 ,湿度大 ,温度较低可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1月下旬末至2月初我省出现了入冬以来的第一次较大的降雪天气过程 ,这次雨雪天气过程对大田越冬作物没有不利影响 ,且有利于增加土壤水分 ,可减少越冬虫卵的成活率 ,抑制生育期超前的油菜生长 ;但对大棚蔬菜而言 ,却因积雪可造成大棚倒塌。2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4.
1大雾过程2003年1月我省出现大雾日数特多,且范围大。全省每日15站以上大雾日共14d,分11月4日5921月11日5831月12日4041月17日3751月19日3961月23日49别是4、8、10~13、16~21、23和28日(表1)。2强冷空气过程2003年1~3月我省共出现1次寒潮、2次强冷空气过程(表2)。3暴雨过程2003年1~3月我省10站以上暴雨过程较少,仅有1次(表3)。4大雪过程受冷空气影响,2003年1月6~7日我省中南部地区出现了1次较明显的降雪天气过程。积雪深度一般为5~15cm,局部达17~23cm。另外,赣州市的石城、兴国、宁都、于都、大余、信丰还出现了4~10mm的冻雨。5大风…  相似文献   

5.
1降雪过程1月31日 ,我省出现了2000年第一场降雪天气 ,这也是我省2000年冬季唯一的1场成片的降雪天气。赣北、赣中普遍下了小~中雪 ,其中万年、乐平、余干、樟树、新余、峡江、永新、吉安、泰和、井冈山10个县市出现了大雪(表1) ;赣南也出现了小雪或小雨夹雪和冰凌天气。该场降雪范围较大 ,但持续时间短 ,强度一般 ,未造成明显的危害。2长阴雨过程1月4日~17日 ,受2次冷空气影响 ,我省出现了长达14d的连阴雨天气。期间降水日数北部有12d ,南部8d。日照特少 ,除5、10、11日南部略有日照外 ,其余时间全…  相似文献   

6.
4~ 6月是我省油菜、冬小麦等越冬作物成熟收获,早稻、棉花、花生等作物播种育苗的关键时期。 2001年 4月全省大部时段光温适宜,未出现低温连阴雨天气,天气条件对早稻、棉花、花生等春播作物的播种育苗及油菜结荚、冬小麦壮籽有利;全省早稻基本上未出现烂种烂秧现象,且秧苗长势良好,素质高。受强对流天气影响, 4月中、下旬冰雹、龙卷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使我省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4月 20日、 28日,金溪、吉安、宜春等地暴雨成灾,吉安市农田受灾面积 15 207hm2,成灾面积 8 273hm2,绝收面积 1 378hm2;抚州的 4个乡镇出…  相似文献   

7.
2003年1~3月总的天气特点是:平均气温普遍偏高,但季内气温起伏跌宕较大;降水大部偏少,且南北分布不均;日照时数偏多。1~3月主要的气候事件有1月份的大雾和大雪低温过程、2月下旬的异常回暖过程以及3月份的轻度春分寒天气。2003年1~3月全省平均气温为9.4℃,比常年偏高1℃左右。其中赣北为7.5(修水)~9.7℃(贵溪),较常年偏高0.4~1.1℃;赣中为8.4(宜春)~10.4℃(遂川),较常年偏高0.6~1.1℃;赣南为10.2(广昌)~12.5℃(寻乌),较常年偏高0.9~1.2℃。3个月之中以2月份温度偏高幅度最大,其中赣北、赣中偏高1.5~2.7℃,赣南偏高2.0~3.1℃。200…  相似文献   

8.
程红军 《吉林气象》2004,(2):15-16,21
2003年冬季(2003年11月1日~2004年2月29日)吉林省总的天气特点是气温特高,降水特多。气温冷暖变化较明显。降水初冬(2003年11月)和后冬(2004年2月)持续偏多,隆冬(2003年12月至2004年1月)持续偏少。本文简要分析了冬季的天气特点、环流演变及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12月我省虽光温条件适宜,但持续少雨天气,不仅给秋冬季农业生产带来明显不利影响,而且给我省水电、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行业造成严重影响。2003年10月全省气温正常偏低,光照充足,但持续少雨天气,尤其是下旬全省基本无降水,少数地区又现旱情,对二晚灌浆乳熟有不利影响,据余干、宁都、南康考种资料,穗粒数为109~166粒,穗粒重3.0g,空秕率29%~32%,千粒重22.7~26.8g。部分地区因缺水致使油菜无法播种或播种后出苗缓慢。尤其是赣南少数地区全月无降水,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南丰、广丰、广昌等地农作物受旱面积达4~24千hm2,受害百分比…  相似文献   

10.
何勇 《气象》2005,31(4):94-95
1月份 ,全国大部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 ,其中华南东部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偏少 8成至 1倍 ,旱情趋于严重 ;云南西南部旱情有所抬头。长江以南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 ,湘、赣、鄂、贵等地遭受雪灾。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但地区分布差异显著 ,江南以及华南等地出现较为严重的冰 (霜 )冻灾害 ,农作物生产受到一定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雾日频繁 ,给交通运输带来很大影响 ,全国因雾引发交通事故较上月有大幅度的上升。1 长江以南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 ,湘、赣、鄂、贵等地遭受雪灾1 0~ 1 3日 ,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南下冷空气影响 ,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4年1月19~20日、1月31~2月2日海西地区出现的2次区域性中~大雪天气过程的高空环流形势、地面形势、单站要素、水汽条件及物理量场等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了海西东部地区2004年雪灾的成因,对进一步提高海西东部地区雪灾天气的预报准确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03年春季(3~5月)吉林省总的天气特点是气温特高,降水特少。春季回暖较早,终霜出现日期接近常年或略早。中西部地区春季第一场透雨普遍偏晚,发生了较明显的春旱。春季大风日数及沙尘天气均少于常年。本文简析了春季的天气特点、环流成因及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天气环流背景、物理量条件出发,分析了2003年10月31日~11月2日呼伦贝尔地区受蒙古冷涡影响出现的局地暴雪,结果表明高、中、低层系统配置恰好,认为低空强西南急流引导暖湿气流向北输送、不稳定能量及本地地形作用是重要因素。运用数值预报产品,总结了影响系统的特征,提出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2003~2005年的交通事故资料,得出黑龙江省交通事故的日、月际及季节变化特征,和交通事故的地域分布特点;通过气象资料分析,得出天气条件对交通事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03年7~9月,我省出现了历史罕见的高温干旱天气,对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均产生了不利影响。7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降水显著偏少,全省出现了超历史的高温炎热少雨天气。由于持续高温少雨,使早稻灌浆期缩短,造成灌浆不足,千粒重下降,从而对早稻产量、质量均有明显的影响。其中婺源、南昌、龙南等地空秕率比2002年增加2%~11%,千粒重降低0.7~2.7g。7月晚稻处出苗~分蘖期,由于高温少雨,尤其是赣中、赣南降水普遍<10mm,旱情日趋严重,晚稻移栽期普遍推迟1~5d。已移栽的二晚,秧苗素质差,分蘖迟缓,叶片发黄,甚至有死株现象。7月上旬棉…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第一季度未出现明显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有利油菜、蔬菜等作物生长发育。稳定通过10℃初日普遍较常年提前了1—20d,热量条件有利于早稻播种育秧;但由于3月全省平均降水日数多达22.5 d,持续阴雨寡照天气对早稻播种育秧有影响,春播进度较常年略偏慢。1月未出现明显的雨雪天气过程,温高光足,土壤湿度适宜,对油  相似文献   

17.
2002年7~9月,我省双季早稻处灌浆成熟期,晚稻处移栽~抽穗期,棉花处开花结铃~裂铃吐絮期,甘蔗、柑桔处茎伸长及果实膨大期。2002年7月,我省基本以晴雨相间天气为主,气温正常偏低,降水充沛,未出现明显的伏旱天气,天气条件对早稻灌浆成熟、晚稻秧苗生长、移栽返青和棉花开花结铃及甘蔗、柑桔茎伸长和果实膨大较为有利。但7月12~16日,受大陆高压控制,我省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平均气温普遍30℃,日最高气温一般为36~38℃,局部达39~40℃,造成早稻高温逼熟,千粒重下降,对产量形成不利;同时对晚…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南海区气象站2010年1、2和12月有冷空气影响和无冷空气影响的天气条件下,对地温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地温的日变化及垂直结构的日变化分析。结果发现:在冬季没有冷空气影响的各天气条件下,地面温度及浅层地温均呈正弦曲线变化,只是振幅不同、位相不同、周期不同。浅层地温在有冷空气影响下的阴天或雨天不呈正弦曲线变化。有冷空气影响下的阴天和雨天,地温的日变化特征较相似。在各天气条件下80 cm以下土壤深度的地温日变化很小。在晴天或阴天的天气条件下,40 cm以下的深层地温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在雨天的情况下,清晨时段深层地温不再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而是在80 cm土壤深度处有一个低值区。  相似文献   

19.
第一季度的主要天气气候特点是:1月气温偏高,2月气温偏低,3月气温正常偏低,月际气温连续演变是V形,即冬季最冷期出现在2月份。2月受强寒潮袭击,本省出现了自50年代以来最寒冷的春节天气。1.气温、雨量概况1月我省气温普遍偏高1~2℃,其中,北部正常,中部和南部偏高1~2℃。1月上、中旬平均气温普遍偏高2~3℃,南部沿海地区偏高3℃局部4℃,1月下旬以阴冷天气为主,温度偏低,其中北部偏低2~3℃,其余地区偏低1℃左右。2月上半月平均气温位高约1~2℃,2月17日起受北方寒潮南下影响,气温急剧下降,中旬气温普遍偏低IC,下旬气…  相似文献   

20.
阿勒泰地区一次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阿勒泰地区2003年1月15~20日大范围的暴雪天气过程作了分析,从环流形势、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方面阐明了形成大范围大降雪的有利条件。并指出高低空急流在本次暴雪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卫星云图对天气系统的识别和监测作用,最后,通过对比分析表明T213,产品对阿勒泰地区大范围大降雪的预报能力较强,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