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马德涛  王锐  黄毅 《海洋测绘》2013,33(1):57-59
首先分析了当前专题海图的生产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模板技术对专题海图快速成图的意义,介绍了基于模板技术的专题海图快速成图技术,并对专题海图制图模板结构进行了总体设计;最后从成图模式、工具平台和应用系统三个方面对基于模板的专题海图快速成图进行了方法上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宗海图是海域使用申请不可或缺的附件,目前多是基于AutoCAD技术制作,然而实际使用中宗海图要素如点注记、图例生成及图廓整饰等利用AutoCAD绘制时需不断的复制、粘贴及人工命令输入等操作,使得成图效率一般甚至低下。因此,如何能高效、规范的制作宗海图值得探究。ArcGIS具有强大的制图功能,这是目前宗海图制图工作研究的重点也是未来的发展远景方向,但关于ArcGIS技术在宗海图编绘中的研究报道甚少。鉴于此,文章以山东烟台沿岸某建设项目为例,从宗海界址点绘制、宗海范围绘制、图廓整饰、图例可视化及相关表格绘制等方面,探讨并总结了ArcGIS环境下绘制宗海图的技巧与方法。和传统的AutoCAD宗海图制图技术相比,基于ArcGIS平台制作宗海图更准确、更快捷,以期为更多的制图用户掌握ArcGIS环境下宗海图绘制方法、技巧,进一步提升ArcGIS技术宗海图制作的业务化应用及技术研究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海图制图综合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图制图综合是海图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之一,是海图编制的核心问题。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它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海图制图综合贯穿于整个海图编制的全过程。如果没有科学的海图制图综合,就无法制作出高质量的海图。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在测绘领域的渗透和应用,产生了地图信息论、地图模式论、地图感受论等一些新理论和方法以及计算机制图新技术。这无疑将使传统的制图综合理论和方法受到冲击。特别是海图数据库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对海图制图综合的研究提出了与现代制图新理论、新  相似文献   

4.
卫星影像空间分辨率与成图比例尺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卫星影像空间分辨率与成图比例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案例分析,在确定制图比例尺的情况下,如何选取适当空间分辨率的卫星影像,为制图提供帮助,最后指出了卫星遥感影像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等高线制图综合是海图生产中工作量比重较大的一项工作,通常采用人工处理的方式,效率较低,影响成图速度。根据海图等高线制图综合特点,利用ArcInfo系统相关功能,研究提出了一套相对较好的等高线自动制图综合方法,并在实际作图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提高了海图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张晶  韩士鑫  樊伟 《海洋技术学报》2006,25(2):52-54,88
海渔况信息产品对于渔业资源的研究、调查、预测、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计算机制作的海渔况图对于信息的表达一目了然,具有速度快、时效新、反应及时等特点,因此计算机制图已经成为目前海渔况信息产品的主要制作手段。论文将以《太平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场与SST叠加分布图集》和《东海中心渔场预报图》为例,简要介绍海渔况信息产品的制作原理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数字海图数据直接出版纸质海图是提高纸制图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数字海图与纸质海图在编制原则和表现规范上的差异造成由数字图生产纸质图时,需要大量的手工修编,从而增加了工作量,延长了成图周期。采用一种新的制图理念,利用ArcInfo的选择性压盖技术,制作纸质图符号库,选择正确符号化顺序,从而实现纸质海图生产与数字海图生产同步,减少重复劳动,缩短成图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文中介绍陆地影像图与港口航道图镶嵌的制图工艺,影像图与港口航道图镶嵌后的成图质量评价。简单阐述了作者在绘制该图种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以及影像图取代现有港口航道图上陆地地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基于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DPS)制作山东省1∶10 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的过程,并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研究讨论,证实了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能有效地节约成本,提高成图质量.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基于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DPS)制作山东省1:1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的过程,并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研究讨论,证实了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能有效地节约成本,提高成图质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介绍无人机航摄系统的优点,结合无人机航摄系统高效快捷、地面分辨率高、成本低等特点,对无人机影像采集、影像处理、制作成图的流程进行了归纳;通过虎平岛的实例,对无人机在海岛1∶500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精度比对,进而说明无人机影像可应用于海岛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制作。  相似文献   

12.
沈一峰  李勇 《海洋测绘》2002,22(4):43-44
采用彩色地图数字制图技术,设计编制了南京市商务旅游图,通过协调布局地图要素与广告内容、以图形和色彩区分图面层次、注重表现内容的现势性等手段,达到实用性强、制作精美的结果。介绍了利用数字制图技术编制商务旅游图的特点,并对其新的产品形式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专题制图标准是规范海洋专题图制作、建立读图者一致认知, 以及实现海洋信息共享的基础。随着我国海洋科 学调查的逐步深入及大量制图成果的涌现, 制图标准化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定义与描述 、获取与处理 、检测与测 试 、成果与服务等 4 个方面梳理了国内外海洋制图标准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 (1) 海洋专题地图的标准化尚待提高, 尤 其是与陆地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地质图 、航海图标准化相比, 发展较为缓慢; (2) 908 专项及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 项在海洋制图标准方面的大力建设, 使得海洋专题要素分类 、表示方法 、图件类型和图面整饰等趋于成熟和一致; (3) 当 前海洋专题制图标准多以定义描述类的图式图例为主, 缺乏处理与分析、表达与管理、检查与评价、输出与共享等全链条的 标准支撑。今后, 除海洋调查、信息化之外海洋制图应加大其他领域如海洋生态、规划、灾害等海洋制图标准的编制, 注重 多要素、多维度、多时序海洋现象和规律的制图表达, 深化地图要素设计认知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航道测量内业制图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上海航道处引进开发的海图、水运工程图和地形图自动制作软件,包括软件的主要功能、图的管理功能、制图的特点及全要素图的绘制等。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越来越多的ArcGIS用户制作国标地图的需求,结合我国海岛海岸带调查成果制图需求,对ArcGIS软件制图功能以及国标规定进行分析,设计并构建了基于ArcEngine组件的1:5万海岛海岸调查成果制图系统。系统生成了坐标网格与内外图廓,实现了坐标注记内容的分别读取并自动添加到内外图廓间的精确位置,计算了图廓外整饰信息的精确位置并实现自动添加。系统生成的所有图式内容均符合我国1:5万地图图式标准规定,成功运用于我国海岛海岸带遥感调查成果制图中。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实现推荐航线的规划和海图专题图制作的方法,基于ArcGIS软件完成在不同比例尺海图基础上的航线数据采集及规划,利用COGO功能模块完成航向、航程等专题信息数据获取;使用字段计算功能和编写脚本程序完成智能化注记,实现专题信息的制图表达。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能高效完成航线规划,提高制图效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通用制图软件GMT(generic mapping tools)和中国近海精密潮汐模型,开发了潮汐信息图件制作软件。软件以交互界面设置图幅、验潮站及分区以及等值线分布等信息,可制作主要分潮的潮波图、潮汐类型数与深度基准面等值线分布图。两个测量实例的测试表明,软件可在沿岸潮汐复杂海域制作潮汐信息图件,可作为技术文档中验潮站设计的佐证材料。  相似文献   

18.
应英国海道测量局的邀请,交通部安全监督局林玉乃局长、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孔令户部长率中国海道测量代表团,于1996年10月21日至23日,对位于英国汤顿的海道测量局进行了访问。局长克拉克少将向代表团介绍了英国海道测量管理体制和海图制图新技术应用情况。代表团详细参观考察了该局海图资料处理、海图编辑、计算机制图等作业部门,参观了光栅海图、矢量海图  相似文献   

19.
结合我国向海底地名分委会(SCUFN)提交海底地名提案的工作,介绍了海底地名专题图编制关键技术与难点,并对Arcgis、Global Mapper和Surfer制图平台进行对比。鉴于Arcgis以空间数据库的形式分析和管理海底命名信息具有显著优势,Global Mapper在格网数据的加载、实时三维显示和数据裁剪方面表现出色,Surfer在制作三维图方面具有操作简单、图形美观等优势,将三者优势结合起来,制定了海底地理实体专题图的编制方案,实现数据联合应用。编制方案能达到满足海底命名图件制作要求、提高制图效率的目的,为我国海底地名专题图编制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3S"支持下的海洋功能区划工作底图制图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工作底图的制作过程为例,阐述了“3S”技术在海洋功能区划工作底图的制作过程中的应用,对遥感技术在淤泥质海岸带信息提取方面的方法进行了重点研究和探索,并进一步展望了“3S”技术在制图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