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推进土地整理 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沂水县地处鲁中泰沂山区,属低山丘陵区,土地产出率低,土地资源有如下特点:一是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全县人均耕地面积0.073公顷,个别村人均拼地甚至低于0.02公顷,二是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据土地详查统计,全县未利用土地面积27014.67公顷,多为山丘荒草地和裸岩石砾地,分布零散,土层浅  相似文献   

2.
坚持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6月25日是第十八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安邦立国的基本依托。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后备资源十分稀缺,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目前,我国耕地只有18.27亿亩,人均仅有1.39亩,我国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承载着世界22%的人口。我省土地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但基础设施薄弱,产能比较低,加之用地结构不够合理,土地利用粗放。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6月25日是第24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全国"土地日"宣传周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土地是万物生存之源、立国富民之本,承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然而,我国土地资源十分有限。资料显示,现全世界人均耕地为3.38亩,而我国由于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的一半,只有1.52亩,具体到河南省就更加少了,人均耕地只有1.23亩。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快速发展,用地需求持续刚性增长与土地供应刚性约束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面对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节约集约用地"是缓解土地供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但土地资源属于中等偏小省份。2003年全省土地面积31774万亩,人均占有土地4.77亩,约为全国水平的40%,耕地面积5751万亩,人均占有耕地0.86亩,略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最低警戒线0.79亩,土地后备资源匮乏,人地矛盾突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5.
东营市东营区实施土地开发整理的措施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东营区针对全区土地资源“一少一多”的实际(即:耕地总量少,总面积29588.15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5.6%,人均耕地仅有0.12hm2,而且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量的55.5%;耕地后备资源多,宜农土地面积8540hm2),精心组织土地开发整理,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年,东营区在福建漳州召开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2006年10月,非洲十国考察团到东营区考察学习土地开发整理经验做法;2007年被评为全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先进单位,才利民副省长到牛庄镇1133.33hm2(1.7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场进行调研,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6.
太康县位于豫东平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财政穷县。全县总人口131.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5.8万人,耕地面积171.4万亩,人均耕地约1.3亩,低于全国人均耕地平均数。因而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太康经济发展至关重要。1999年,太康县将原属于乡(镇)管理的国土所上收,实现了县、乡土地管理机构垂直管理,并且在理顺体制和提高素质上狠下功夫,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国土资源所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韩国土地总面积993.7万公顷,其中农地(耕地)面积195万公顷,约占总面积的22%。韩国现有人口约4900万,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04公顷。有限的土地资源、密集的人口及快速发展的经济,使韩国政府同样面临着如何管理和保护耕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杭州人多地少,全市丘陵山地面积占总面积65%,人均耕地仅为0.46亩.随着我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人地矛盾更加突出.截止2003年底,2003年市区人均土地面积只有786平方米,均低于长三角主要城市.市区实际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仅为13.67万亩.近年来,市区平均每年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为1.82万亩.  相似文献   

9.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对基本建设占地的需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因水土流失、沙化和不良耕作等因素,个别区域耕地质量在降低,这使我国的粮食生产面积受到严重的威胁。为了缓解耕地资源日益紧张的局面,应在全国范围内重视土地整理事业,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笔者仅从土地整理这一角度阐述土地整理与保护耕地的必要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温州是土地资源贫乏的地区,温州市人均耕地0.33亩,仅为全国人均耕地的22%。温州市平原土地较少,而山地资源却极为丰富,如何充分挖掘潜力,利用山坡土地资源搞城市城镇化建设,是土地资源管理和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极需研究的当务之急的新课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开发整理作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手段,在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耕地面积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最近几年,我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每年补充耕地量在9.6万亩以上,年均达10.8万亩。已连续4年  相似文献   

12.
莱芜市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不仅是有限的,而且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土地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针对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全国范围内出现的乱占滥用土地,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等问题,国务院发出《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这是落实在我国实行世界上最严格土地管理的具体措施。莱芜市立足实际,分析潜力,提出了加强集约利用土地的措施。1莱芜市土地利用现状目前莱芜市人均耕地只有0.0573hm2,仅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60%和68%,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  相似文献   

13.
耕地保护和保障用地是土地管理的两大任务,也是一对矛盾,是今年国土资源部部署开展"保增长保红线行动"的核心内容.衡阳市土地总面积为153.03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36.6万公顷,人均耕地只有0.045公顷,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人口多,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少,是衡阳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实现"双保",值得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的背景和意义(一)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的背景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根据2007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全国耕地12173.52万公顷(18.26亿亩),与2006年相比,耕地减少0.03%,全  相似文献   

15.
大连是我国最早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大连又属辽东半岛丘陵地带,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全市现有耕地面积26.9万公顷,人均0.046公顷,既低于全国人均耕地的水平,也低于全省人均耕地的水平。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后,大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要全面建设“大大连”,在大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以此掀起了大连新一轮城乡建设的新高潮。新的建设高潮离不开使用土地,也不可避免地要占用一部分耕地。对于耕地总量和人均比率都比较小的大连,尽管城市建设在快速发展,内外商投资日益增加,但他们没有忽略在开发建设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保持和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6.
土地整理是人类在土地利用中不断建设,不断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过程,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土地基本国策,实现土地资源水续利用的必然选择;是耕地总量动态增长的有效途径,也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自然规律,尊重农民意愿和市场规律的一项有生命力的事业。  相似文献   

17.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目前有其它草地7201.8400ha,盐碱地3991.2900ha,其中,大部分可作为后备耕地潜力资源。在经过认真论证分析之后,决定将巴彦查干乡3120.9766ha土地申请为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重大工程整理项目,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是全国著名的资源大省,相对其它地区人少地多,土地资源较丰富。然而近年来,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与城镇建设用地逐渐扩展,使得土地尤其是耕地相对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而耕地必须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了实现耕地占补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国土部门采取了许多应对措施,土地整理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相似文献   

19.
素有“天堂”之称的杭州市山多耕地少,人均耕地仅为0.46亩,市区人均土地面积只有786平方米,低于长三角洲周边城市,“人地矛盾”突出。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该市政府大力推进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深化内涵挖潜力。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遥感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土地资源需求的增长与有限的土地资源量之间的矛盾 ,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 ,土地资源在高强度的开发中发生快速变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人与土地资源的矛盾更加尖锐 ,成为当前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 ,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大面积粮食高产、稳产区。本文在利用遥感和 GIS技术对 1985~ 2 0 0 0年间全区土地资源进行动态分析 ,特别是在对耕地资源数量的定量分析基础上 ,结合区域土地资源的结构变化特点 ,深入研究其时空过程及动态变化规律 ,探索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动态平衡的措施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 ,为区域农业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