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相似文献   

2.
我局七二三地质队在煤田地质中钻探,由于地层松软,常易造成孔壁坍塌,钻孔超径。当钻杆折断在超径孔段中,往往贴靠孔壁的一边,用捞锥及其它打捞工具下去打捞,不容易找到孔内钻杆断头,造成事故处理时间长,甚至报废管材和钻探工作量,使钻孔达不到预期目的。这种事故钻探工作者认为是“老大难”问题。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战斗洗礼的该队职工,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  相似文献   

3.
解放以来,宁芜地区铁矿找矿取得了巨大成果。原有铁矿的储量逐步增长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没有铁矿的地方,不仅在地面而且在深部找到一批大、中、小型铁矿。现在,宁芜地区铁矿正为发展我国钢铁工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回顾一下宁芜地区找矿工作史,对今后富铁矿找矿工作,是有一定参考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末到21世纪前半期,地质工作在为社会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方面将面临着一系列的战略任务.其中最艰巨的任务之一,是要制定正确的对策以解决未来矿产资源需求不断增加的问题.矿产资源是一种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由于人类的不断开采,其数量总是在减少,  相似文献   

5.
两年来,我队在某矿区勘探金刚石,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和“认识从实践始”等伟大教导,针对该矿区矿体较小、勘探深度较大、斜孔钢粒钻进、围岩较硬而且片麻理较发育和对钻孔弯曲度要求较严等实  相似文献   

6.
连鹏灵 《地学前缘》2002,9(1):162-162
土地利用方式是指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物质生产的主要形式 ,如各种形式的农业、牧业、狩猎等 ,是重要的人类文化特征。人类的文化是对环境适应的产物 ,人类在不断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总是趋于使其与环境的关系达到最优。因而一种文化形式通常与其所处的环境相平衡 ,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由于环境一直存在着不同幅度的变化 ,变化的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对人与环境之间已有的平衡产生影响 ,导致人类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在人类历史的早期 ,由于生产力低下 ,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较弱 ,因而环境变化对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更…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创造、不断发现的历史。地球科学的研究也是如此。但是新发现不是垂手可得的,它是前人经验的继承,又是发现者敏锐思维的结晶,要有大量的经验积累,又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凝结着大量辛勤的劳动。70年代在矿床学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中有不少新发现,其中一些新的矿床类型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80年代同样有所发现,本刊拟组织一组矿床新类型的文章,希望能从中得到启发,愿这一组文章对读者的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蒋志文 《云南地质》2006,25(2):267-268
二十世纪是人类与自然矛盾不断显现的时代。人类在不断追求自身目标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带来的新威胁。一方面,人类的知识、技术体系不断发展与完善,全球经济不断增长;另一方面,环境问题日显突出,协调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要求日益高涨和全球化,追求可持续发展成为共同的目标。在地球科学领域的表现,一是研究范围和技术手段不断拓展和深入,宏观和微观领域齐头并进,利用地球资源的深度、广度和速度前所未有;二是治理地质环境、保护地质遗迹、发展新型地质产业逐步兴起。地质公园正是在如此背景下诞生。  相似文献   

9.
《辽宁地质》2013,(11):20-22
相对于人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而言,矿产资源总是有限的、稀缺的,而人类对它的需求则是无限的。因此,就需要制定矿产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范资源的开采和使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
王宏峰 《山西地质》2013,(6):4-5,10
相对于人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而言,矿产资源总是有限的、稀缺的,而人类对它的需求则是无限的。因此,很需要制定矿产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范资源的开采和使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1.
从海洋内部研究海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百年来,人类总是从海洋外面——在船上或者岸上研究海洋。随着技术的最新发展,人类现在可以从海洋内部来研究海洋。简要讨论了海底观测系统和活动观测平台为各领域的海洋研究提供的空前机遇,并指出中国发展海洋科学必须对这一新趋势给予密切注意。  相似文献   

12.
钟其 《浙江地质》2008,(2):42-44
资源环境问题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伴生问题,广义是包括一切形式的资源环境情况恶化或是对生物圈、大气圈造成的一切不利影响。人类社会经济社会的发展,总是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环境作为支撑和依托,并且这种消耗,对于资源环境而言具有负面意义。虽然人类在与自然进行的漫长斗争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胜利,然而每一次辉煌胜利的背后,自然界都以它特有的形式报复了人类。  相似文献   

13.
遵照毛主席关于“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教导,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我们针对钻探设备中的四脚钻塔,结构庞杂、成本高、重量大、安拆、搬迁费时费力等缺点,认真地总结了以往在这方面革新的经验,于1966年,开始设计、试制,试用了“复合式两脚钻塔”。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几年来,经过多次改进,现已在我公司各队全面推广,受到了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幅员广大,地质条件优越,沉积了各个时代和不同岩性的地层,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火山岩及各个时期的酸性、基性及超基性侵入岩广泛发育,这些给成矿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是控矿的主要因素。解放后,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进行了大量的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勘探,发现了许多矿点、矿化点,探明了一批铁矿床,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遵照毛主席关于“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Dark Ages"冷事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历史文献资料、树木年轮、冰芯等记录为依据, 论证了"Dark Ages"(400~600 AD)时期发生过一次以冷干为特征的气候突变. 此次气候突变在中国及世界其它地区均有所反映, 可以推断此次气候突变在北半球比较明显甚至具有全球性, 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关于"Dark Ages"时期气候突变的原因有许多争议, 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气候总是在冷暖波动中前进的, 结合紧随其后的中世纪暖期(MWP), 由"Dark Ages"向"MWP"的过渡可以为认识由小冰期(LIA)向20世纪全球变暖的转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全球变化与地质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球增温、臭氧层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和污染、植被破坏和生物灭绝等全球性问题不断困扰整个人类.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引发的全球环境变化给人类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威胁,并危及人类在地球上的可居住性.在这种形势下,80年代  相似文献   

17.
对人类来说,自然地球作用引起的灾害总是存在的,必须认识这些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可以避免的,而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的危害应该是最小的。从第二章讨论的均变学说中,我们认识到现代正在发生的物理及生物作用在地球上持续存在的时间要比人类长得多。因此人们总是不得不同这些使人们生活发生困难的自然作用相抗争。令人惊奇地是。人类种族正是出现在冰期——气候和环境都是相当恶劣的时期。  相似文献   

18.
某地震旦系底部铁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某铁矿区震旦纪底部确一层分布广、储量大的含有稀土和锰的铁矿层.该矿层,日伪时期曾被进行过掠夺式开采.这种矿石,前人称之为羚羊石(Chamosite,即鲕绿泥石),结论为"世界上很少当作铁矿床开采"、"品位太低,在目前之选矿基础上,尚无法利用"的硅酸铁.因此,未做全面系统的试验研究工作,长期沉睡于地下.遵照毛主席关于"开发矿业"和"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  相似文献   

19.
土地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是直接保障人类生存的自然资源。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工业和城市的载体,是人类活动的空间和场所。因此,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土地。土地资源的有限,耕地资源的缺乏,人口的不断增长,社会对土地需求的不断增加,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节约集约用地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1人类的需求与自然界的供给人类社会面临的基本问题是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用来满足人类需要的各种资源的有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用来满足人类需要的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直接取自自然界的自然物和自然力,即自然资源(包括自然信息);另一类为经过生产加工的产品(广义的)。在人类的幼年期,满足人类需求的资源基本上是第一类。随着人类物质文化需要的不断发展,第一类资源的效用(有用性)越来越满足不了人们的要求,就促使人类通过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来创造或增加人类所需要的效用,从而使第二类资源不断发展壮大。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用来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