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86年11月15日在我国台湾省花莲海域发生了一次7.6级强烈地震及其随后的一系列余震。这是台湾经历了8年(1979—1986年)地震相对平静期后,发生的一次强震。除台湾省台北、花莲、宜兰等地遭受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外,福建、广东和浙江三省的沿海地区也受到波及,有感半径达600—700公里。这次地震前闽赣水位观测网的深井水位异常特征明显。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用小波法研究台湾省两次7.6级大震前后仑坪台的地磁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小波法分析了台湾省两次Ms 7.6大震(1986年花莲大震和1999年集集大震)前后仑坪台的地磁变化。从小波分析得出的“日变幅差”变化看,两次大地震前一个月内都有异常变化,花莲地震前出现负异常,集集地震前出现正异常。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个月 ,我国台湾省连续发生中强地震 ,具体情况如下。1 ) 2 0 0 3年 6月 9日上午 9时 52分在台湾宜兰发生里氏 6 3级地震 ,震中位于宜兰南澳地震站东面 2 5km处 ,震源深度 2 1 3km。主震后 ,半天就发生 1 0 0多次余震 ,其中包括多次 4级以上余震 ,最大的 1次余震为 5 3级。这是今年以来台湾最大的 1次地震。2 ) 6月 1 7日凌晨 2时 33分在花莲发生里氏 5 9级地震 ,震中位于花莲红叶地震站东北 2 9 7km处 ,震源深度 1 8 8km。3) 6月 1 7日清晨 6时 38分在花莲红叶地震站东面 2 7 8km处又发生里氏 5 2级地震 ,震源深度 1 9 9km。我国台…  相似文献   

4.
1986年11月15日05时19分在台湾省花莲海外(24.1°N,121.7°E)发生了M_s7.6级地震及其随后的一系列震群。这次地震是1972年以来发生于台湾地震带内的最强的地震。这次地震,福州及沿海地区强烈有感,局部地区造成了少量的灾害。这次地震前后,在闽赣地下水位观测井网(以下简称闽赣井网)观测到了一系列水位异常动态。  相似文献   

5.
1986年11月15日台湾花莲7.6级地震是1922年以来台北地区烈度最大的一次、是1897年以来90年内有感地震频度最高的一次、也是1978年以来台湾省地震强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一)震后工作概况这次地震发生后,福建省地震局的有关科技人员迅速赶到办公大楼,协助值班人员快速测定震中;为了安定民心,使惊慌的居民恢复  相似文献   

6.
零讯     
零讯1996年3月我国台湾省发生两次强烈地震1996年3月5日和6日在台湾花莲东部海域发生两次强烈地震,台湾全岛普遍有感,但地震只造成轻微破坏。1震源参数1·1发震时间这两次地震分别发生在1996年3月5日北京时间22时52分和3月6日01时32分。...  相似文献   

7.
1986年5月20日我国台湾省花莲县附近连续发生两次强震,打破了近廿年在台湾岛内无震灾的记录。两次地震有感范围很广,福建、浙江沿海普遍有感,甚至上海高层建筑上的人都有感。两次地震使花莲等几个县遭到破坏,造成人员伤亡,引起了许多地震学者的关注。 震源参数 大震发生后,台湾气象部门测定的震中在花莲县以东海中,而台湾地科所测定在花莲县以北十公里。结合宏观调查,确定其参数: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2009年12月19日台湾花莲海域发生6.7级地震基本情况及厦门市地震局应急处理过程。并讨论了如何完善应急对策。对厦门市今后的地震应急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宁波ZK-03井1979-1987年的水氡观测资料,发现该井水氡正常动态平稳,但在南黄海6.2级地震,舟山3.9级地震和台湾花莲7.6级地震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负异常显示,文中还对异常形成和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刘超  许力生  陈运泰 《地震学报》2010,32(1):127-129
2009年12月19日13点2分16秒协调世界时(UTC),在台湾花莲海域发生了MW6.7地震.作者利用矩张量快速反演技术,通过反演全球地震台网的宽频带P波波形资料得到了这次地震的矩张量解,并判断走向4°、倾角75°、滑动角76°的节面是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面.  相似文献   

11.
利用MDCB电磁辐射前兆仪的监测记录,对发生在台湾花莲的6.7级地震前的电磁辐射前兆信息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探讨了MDCB型前兆仪对台湾地区地震的一些前兆特征,结果表明MDCB型前兆仪对台湾地震有不错的监测性能,MDCB型前兆仪在短临地震预报中的应用有着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台湾省是我国的一个多地震地区。目前,全省有两个单位管理着全区的地震台网,这就是台湾省气象局和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台湾省气象局现有17个地震台,分布在整个台湾地区,如图-1所示。该台网始建于1897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台湾南投-花莲Ms7.6地震(1999.9.21)和岫岩-海城Ms5.4地震(1999.11.29)前后本溪井水位的异常变化情况。认为此次台湾强震群活动导致辽宁地区地壳应变及应力场发生明显改变,是发生岫岩5.4级地震的重要起因。  相似文献   

14.
1986年11月15日花莲7.6级地震是台湾地震经历八年相对平静后,我国地震活动进入新的活动期出现的一次强震。(一)地震参数此次地震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主震发震时刻为1986年11月15日北京时间5时20分,震中位于北纬24.1°、东经121.7°,震级为 Ms7.6,福建省地震台网定为7.2;台湾气象局确定的  相似文献   

15.
笔者于1988年8—9月间在美国地质调查局短期工作期间,与美籍华人金继宇博士进行了学术交流与座谈讨论。现将我国台湾省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的简况介绍如下。1969年邓大量教授向我国台湾省提出了地震研究的长期计划,1971年成立了以游世高博士为组长的地震组,1972年开始建设地震、强震台网,1973年中央研究院物理所设立地震组,蔡义本博士任组长,1976年由蔡义本博士筹建地球科学研究所,1980年开始增设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地球构造物理学两个组,1982年正  相似文献   

16.
台湾东地震带地震活动特征及与大陆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台湾东地震带地震活动的特征及其与中国大陆地震的关系,发现二者具有时间上的同步性和某些动力学特征的联系,既为判定大陆地震趋势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可能统一研究中国大陆和台湾省的地震趋势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5月20日14时25分,台湾花莲附近海域发生6.8级地震.据了解,本市少部分高层建筑和郊县个别地区有轻度震感.台湾地处环太平洋大地震带,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这一条地震带上.这些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约占全球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76/100.因此,台湾是我国地震最多最强烈的地区之一.据统计自1901年至1969年的69年间,台湾地区  相似文献   

18.
1999年全世界地震灾害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全球地震活动为中等水平 ,但地震灾情较重。重大地震灾害分别发生在土耳其、中国台湾省和哥伦比亚。地震死亡人数总计 2 3 3 11人 ,伤 64 2 91人 ,经济损失约 3 0 0亿美元。台湾 7.6级地震是中国自唐山地震以来最严重的震灾。  相似文献   

19.
1.引言台湾东北部现代地壳运动强烈,地震活动水平很高。1986年3月22—28日在钓鱼岛西南海域发生一次中强震群活动,同年11月15日在花莲附近海中发生了7.6级大震,泉州地震台观测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震相特征。本文根据该台的观测资料,对上述两次地震的震相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并讨论了其与构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台风脉动对地震触发作用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49年—1980年在西北太平洋形成的台风和发生在中国大陆及台湾省的地震为基础资料,通过简单分析、机理讨论和震例论证,发现存在一次台风可触发多次地震和一次地震可由多次台风触发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