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东营市雷暴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东营市1971--2000年的雷暴气象资料,对东营市雷暴的时空变化及初终日分布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东营市雷暴气候特征的变化规律:雷暴日数分布逐年代呈减少趋势,且夏季多于春、秋季;雷暴日分布最易出现于白天午后15-18时;雷暴初日较雷暴终日的分布时间集中,初、终日逐年代变化成抛物线型,并对其上述特征产生的原因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2.
利用青海省海南地区5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雷暴资料,采用倾向率、绝对变率和MK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了雷暴变化趋势和突变时间。结果表明:近50年来青海海南地区雷暴总体呈极显著的减少趋势,每10年减少2.7天,但各地变化特征不一致。年雷暴日数少的地区雷暴日数的减少趋势明显,而雷暴日数多的地区减少趋势不显著。雷暴的初日有推后的趋势,雷暴终日呈显著的提前趋势;雷暴期呈显著的缩短趋势,年雷暴日数在2000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  相似文献   

3.
青海高原雷暴气候特征及其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胡玲  郭卫东  王振宇  汪青春 《气象》2009,35(11):64-70
利用青海高原41个气象台站1961-2007年雷暴资料,分析了雷暴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趋势系数、倾向率、绝对变率和滑动t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了雷暴变化趋势和振荡周期.结果表明:近47年青海高原雷暴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各区变化特征不一致,雷暴多的地区减少趋势越明显,雷暴最少的柴达木盆地变化不明显,甚至略有增加;雷暴初日表现为显著的推迟趋势,雷暴终日呈显著的提前趋势,雷暴期在缩短;青海南部高原雷暴出现最早,结束最晚,柴达木盆地出现最晚,结束最早;年雷暴日数在2000年发生明显突变,周期分析发现存在准5年周期振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雷暴天气引起的雷击、暴雨灾害在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4.
对泸溪县1959年~2011年53年的逐日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泸溪县雷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表明:泸溪县属于多雷区,平均雷暴日数为47.5d;年雷暴日数线性变化呈明显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4.6d/10a;全年4个季度均有雷暴活动发生,发生的频率以夏、春两季最高;一年中雷暴活跃期出现在3~9月,活跃期平均雷暴日数占全年的85.1%;雷暴初日和终日都呈缓慢提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上海地区雷暴气候特征及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靳利梅  史军 《干旱气象》2010,28(1):54-58,64
利用上海地区11个气象站雷暴资料,从时间和空间2方面分析了上海雷暴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60~2008年期间,上海年平均雷暴日数总体上减少,其中秋季雷暴日数减少最为显著。在近30 a,雷暴日数更多地从9月向8月转移。空间上,全年雷暴日数在上海的西北、西南和东南方向减少较多,春季雷暴日数在西部和南部减少较多,夏季雷暴日数在西北部减少最多,秋季雷暴日数在南部减少最多。在本世纪初,上海徐家汇雷暴初日提早,终日没有明显变化,雷暴的初日、终日之间的日数总体上表现为增加。  相似文献   

6.
甘肃中部雷暴天气变化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8-2005年白银地区4测站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估计、子波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白银地区雷暴初、终日及雷暴出现日数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雷暴初日北部平原呈推迟的趋势(2.7 d/10 a),南部山区在其平均期(4月20日)附近上下摆动。雷暴终日北部平原呈提前趋势(-2.6 d/10 a),南部山区呈抛物线变化趋势,先升后降;雷暴初日变化北部平原较南部山区稳定,雷暴终日变化南部山区较北部平原区稳定,雷暴初日较终日稳定;雷暴初、终日北部平原对应的候平均气温阈值分别为9℃、11℃,南部山区对应的候平均气温阈值皆为6℃;雷暴日数“南多北少,”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8-10 a的周期显著,其总趋势是减少的。  相似文献   

7.
统计整理罗甸县1961-2010年雷暴观测资料,通过时间对比法分析雷暴的季节、年代、年际变化等特征.发现罗甸县雷暴出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雷暴天气年代变化明显,年际频率变化较大,近30 a年雷暴日数趋于减少.总结罗甸县雷暴初终日分布规律及初终日间隔日数特征,用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方法,阐述雷暴日数和降水量、降水次数之间存在的非常强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杨文雄  陈军  易丁 《贵州气象》2013,37(1):26-28
根据玉屏国家一般气象站1961年1月—2010年12月雷暴观测记录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年雷暴日数进行线性模拟,结合5 a滑动平均和累计距平方法,分析玉屏县50 a来年雷暴日数的年、月、日变化特征。得出了如下结论:玉屏县近50 a来年雷暴日数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历年平均雷暴日数47 d,每10 a平均减少2 d;1985年为年雷暴日数出现转折的年份,但突变分析不显著。雷暴天气在全年均有发生,呈双峰型分布,最大峰值出现在7-8月,平均8.5 d和8.6 d,次大峰值出现在4月,平均7.6 d;夏季是雷暴天气多发季节,雷暴日数占全年的47%,春季是雷暴天气次多发季节,占雷暴日数38%,秋、冬季雷暴天气占8%和7%。一日中雷暴出现的高峰时段12-18 h,以14-16 h出现概率为最大,占26%。雷暴初日有提早趋势,终日有推迟趋势。  相似文献   

9.
鄄城县近48年雷暴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鄄城县1961—2008年的雷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鄄城县雷暴活动的年际、月际特征。结果表明:鄄城县年均雷暴日为23天,随着年代的增加,雷暴日数平均以2.9d/10a的速率减少。雷暴日数主要集中在4—9月份,其中以7月份最多;平均雷暴初日为4月21日,终日为9月20日;初终日间隔最少73天,最多264天。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雷暴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使用青海41个气象台站1961~2007年的年雷暴资料,对青海省年雷暴日数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雷暴空间分布青南地区最多,柴达木盆地最少;年雷暴47a来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各区变化特征不一致,基本上雷暴多的地区减少趋势越明显,雷暴最少的柴达木盆地变化不明显,甚至略有增加。青海省年平均雷暴日数在2000年发生明显突变,周期分析发现存在准5a周期振荡。青海省雷暴的年内分布为单峰型分布,雷暴主要发生在4~10月,占全年发生总数的99.6%,4~10月雷暴日数1961~2007年期间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夏季减少趋势最为明显,春季(4~5月份)减少趋势较秋季(9~10月份)明显。  相似文献   

11.
在利用我国中部5省(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经济协作区52个闪电监测站2007—2010年闪电定位资料和1961—2010年雷暴日资料,分析协作区内闪电参数的分布特征的过程中,发现中部5省闪电参数在30.8°N纬度带两侧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36.4~30.8°N,正闪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正闪陡度变化较小,平均值为16.48 kA·μs-1,负闪强度和陡度在32°N附近形成极大值后,在30.8°N附近迅速下降;一天中闪电频数最大值与最小值出现时间比较分散;初雷日约为4月5日、终雷日约为9月17日.30.8~ 24.4°N,正、负闪电强度绝对值呈上升趋势,正闪强度上升较快,从52.11 kA上升至77.88 kA,负闪强度绝对值上升较平缓,正闪陡度变化较小,平均值约为14.24 kA·μs-1,负闪陡度呈下降趋势,由12.07 kA·μs-1下降到8.90 kA·μs-1;闪电频数最大值出现时间集中在15—16时,闪电频数最小值出现时间集中在8—10时;初雷日约为2月18日,终雷日约为10月17日.  相似文献   

12.
江门市雷暴多发期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卓宏  梁敏妍  梁军  卢子安  黄嘉佑 《气象》2012,38(12):1502-1507
使用江门市1961-2010年和广东省其他20个地级市1971-2010年期间的逐日雷暴日数资料,用频率分析和主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江门地区雷暴多发期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江门地区的雷暴气候特征与广东省其他市的相关性高,其雷暴发生的气候规律在广东地区有很强的代表性。江门地区的雷暴多发期为4-9月;其中雷暴多发期又分为4-6月和8-9月的前、后雷暴多发期,7月为过渡期。前雷暴多发期有先下降然后上升的气候变化趋势,突变年份是1983年,与西风带大气环流的20世纪80年代初的突变对应。在候尺度的突变分析中,发现突变出现在5月第4候,与很多研究公认的南海夏季风的平均爆发日期一致。  相似文献   

13.
近40年潍坊地区雷暴日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山义昌  王善芳 《气象科技》2004,32(3):191-194
利用潍坊地区不同地理位置的 4测站观测资料 ,分析了 1 96 0~ 1 999年 (4 0年 )潍坊地区初、终雷暴日各地域的差异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初雷暴日 4 0年提前了 8天 ,终雷暴日变化趋势呈抛物线型 ;雷暴期各地域不同 ,基本规律是 :寿光 >青州 >诸城 >潍坊 ;雷暴日的年均频数寿光 2 8 0天 ,青州 2 7 5天 ,诸城 2 6 5天 ,潍坊 2 6 3天 ,平均倾向率每 1 0年 - 1 2天 ;雷暴频数的月分布呈单峰形 ,前半夏沿海大于山区 ,后半夏山区大于沿海 ;候平均气温上升 (下降 )稳定通过 8℃ ,是初雷暴日 (终雷暴日 )的温度阈值  相似文献   

14.
应用2017—2018年云南省VLF/LF三维闪电定位数据和1987—2006年云南省人工雷暴日观测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雷都"西双版纳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网格法将闪电定位数据转化为网格雷电活动日,研究人工观测雷暴日与闪电定位监测资料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地区雷电活动从3月就开始逐渐增多,峰值出现在7—8月。就闪电频次而言,云闪少于地闪、正闪少于负闪,正地闪明显多于云南省其他地区。11月闪电强度较大,但频次较少;7月闪电频次较多,但强度较小。云闪多发生在8 km以下,平均高度为4.914 km。地闪和云闪密度分布一致,北部高而南部和东西部低;云闪的强度明显高于地闪,但在空间分布上均是北部弱而南部和东西部强。人工观测雷暴日与网格雷电活动日的逐月分布特征较一致。研究还表明:西双版纳在云南省范围内是人工观测雷暴日最多区域,也是网格雷电活动日最多区域。  相似文献   

15.
伊犁地区雷暴日特征和雷电防护等级区域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伊犁地区10个气象观测站1959—2008年的雷暴逐日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了伊犁地区雷暴日变化规律和特征,并对伊犁地区进行了雷电防护等级划分。结果表明:伊犁地区为雷暴多发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17.5~86.1天,雷暴日数总的趋势缓慢减少,有年代际变化。雷暴主要集中在3—11月,2月下旬会出现雷暴,11月中旬雷暴会完全结束,1月、12月一般无雷暴。月平均雷暴日数在3—6月逐渐增多,7一11月逐渐减少。伊犁地区可以划分4个雷电防护等级:昭苏县1级;特克斯县2级;伊宁市、尼勒克县、霍城县、霍尔果斯口岸、巩留县、新源县、伊宁县3级;察布查尔县4级。  相似文献   

16.
统计了江苏省气象部门雷电探测系统2008-2009 年闪电记录,对江苏省闪电强度、闪电频数等闪电特征进行分析,得出江苏省的雷电流强度和闪电分布都有明显的时空差异,并且闪电频数和强度在空间分布上基本呈相反分布;同时利用地闪记录与雷暴日数的关系&得出了适用于江苏13 个地级市的地闪密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ENSO期间海洋性大陆典型地区闪电活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锦冰  马明  傅云飞 《气象学报》2013,71(1):109-120
利用星载闪电探测器(光学瞬变探测器(OTD)和闪电成像传感器(LIS))的观测资料,配合其他气象资料,对厄尔尼诺期间(1998年春季)和拉尼娜期间(1999年春季)海洋性大陆典型地区(11.25°S—3.75°N,96.25°—128.75°E)的闪电活动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雷暴单体数目以及雷暴单体闪电率对闪电活动变化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厄尔尼诺年春季和拉尼娜年春季的大气环流形势、相对湿度、最大对流有效位能、对流风暴高度等气象要素,讨论闪电活动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从ENSO期间雷暴单体密度和闪电密度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来看,厄尔尼诺年春季的闪电活动及雷暴活动均比拉尼娜年春季的多,并且,从闪电数目和雷暴单体数目的纬向平均、经向平均的年际变化可以发现在厄尔尼诺年春季闪电活动、雷暴活动有东伸南移的趋势。(2)在海洋性大陆典型地区,雷暴单体数目的变化是闪电数目变化的主要因子,而雷暴单体闪电率的变化是闪电数目变化的次要因子。(3)与1999年春季相比,1998年春季的副热带高压范围大、强度大;地面相对湿度大,高空相对湿度小,上下层湿度差异大,有利于对流发展;对流风暴高度较高,冰相粒子层厚度也较深厚,对流发展旺盛;最大对流有效位能大于300 J/kg的天数的空间分布极大值区域正好与闪电密度、雷暴单体密度的大值区域对应,雷电活动与对流有效位能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呼伦贝尔市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类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呼伦贝尔市地区8个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的雷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总结呼伦贝尔市雷暴的一般天气类型。结果显示:呼伦贝尔市雷暴日数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大兴安岭山地多、平原低地次之、草原地带较少的特点;各站的雷暴年际变化较大,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集中出现在4—10月,夏季6—8月的雷暴次数占80%以上,发生雷暴的峰值时段在14—17时,雷暴日数具有较强年代际变化,呈明显的波动下降的特点;呼伦贝尔市雷暴天气有4种基本天气类型。  相似文献   

19.
雷电定位系统与人工观测雷暴日数统计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利用雷电定位系统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LLS) 资料统计人工观测雷暴日数,采用湖北省2007—2012年LLS监测资料,选取25个气象站为圆心,统计其不同监测半径 (r) 圆区域内LLS监测的雷电日数,并与人工观测雷暴日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7 km时,LLS监测平均年雷电日数小于人工观测平均年雷暴日数;r≥8 km时, LLS监测平均年雷电日数大于人工观测平均年雷暴日数;r=22 km圆区域内年平均雷电日数可替代最大年雷暴日数。根据r=7 km,r=8 km圆区域内LLS监测的年雷电日数、年平均地闪密度资料,分别采用直接替代法、地闪密度法和该文提出的二元法计算年雷暴日数,结果显示:二元法效果最好。二元法计算的2007—2012年25个站平均年雷暴日数与人工观测相等,平均差异为7.4%;二元法计算的2013年年雷暴日数与人工观测相差0.8 d,平均差异为12.3%。  相似文献   

20.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对雷暴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利用2000—2007年广东省闪电定位仪所获得的地闪资料和广东省86个气象站所统计的雷暴日资料,对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的雷暴日闪电频次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虽然珠三角城市群雷暴日与非城市群雷暴日相差不大,8年中变化也不大,但总闪远多于非城市群,总闪在8年中也有显著增长。珠三角城市群的单个雷暴的闪电频次要远多于非城市群区域,总闪增长也主要是单个雷暴的闪电频次的增长。而且,珠三角城市群对前汛期雷暴影响大,对后汛期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