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美国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及其最新活动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拉韦厄火山是现今世界上最为活跃的火山之一,根据全球火山计划的资料显示,在20世纪内该火山就喷发了53次,自1960年以来,已有30次喷发,自1983年以来几乎一直在喷发,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2018年4月23日当日的熔岩流覆盖面积达16公顷,这是自2015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熔岩流活动。随后火山活动进一步加剧,警戒等级也提升至最高警戒。本次火山活动主要集中在顶峰火口和东部裂谷区,同时也是受灾最为严重的两个地区。尤其是东部裂谷区的Leilani和Lanipuna地区,地表出现了数条地裂缝,岩浆和火山气体喷涌而出,破坏了多条公路和建筑,数千人被迫迁移。截止撰稿本轮火山活动依然没有停止的迹象,仍需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2.
归纳总结2017年度全球81座活火山的活动情况,共计活动1058座次,平均每周记录20座活火山的活动信息。根据火山潜在喷发的危险性和火山活动的强弱程度对上述火山进行分级描述,火山活动主要反映了地球表层的构造活动,其中大角度俯冲带的弧后火山最为强烈,小角度的俯冲带、拉张裂谷和走滑为主的板块边界火山活动较为平静,火山活动频繁的印度尼西亚岛链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区域。预计全球火山活动将进一步加剧,印尼岛链受火山灾害威胁的程度依然较大。位于印尼岛链巴厘岛上的阿贡火山自2017年9月开始活动以来,整个喷发过程极具代表性,监测阿贡火山喷发过程可为全球典型火山喷发事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关升  顾国辉 《中国地震》2023,39(4):922-926
<正>0全球火山活动概况2023年7—9月全球共有63座火山出现活动,其中,警戒级别Ⅰ级的火山15座,警戒级别Ⅱ级的火山23座,警戒级别Ⅲ级的火山25座,无警戒级别Ⅳ级的火山(表1)。从空间分布上看,绝大多数活动火山位于环太平洋火山链上,少数分布在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上,个别活动火山处于其他板块交界地带、板块内部(图1)。从国家分布来看,活动火山多集中在美国、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国,  相似文献   

4.
叶希青  康建红  关升 《中国地震》2023,39(1):219-223
<正>0全球火山活动概况2022年10—12月全球共有67座火山出现活动,其中,警戒级别Ⅰ级的火山15座,警戒级别Ⅱ级的火山21座,警戒级别Ⅲ级的火山27座,警戒级别Ⅳ级的火山4座(表1)。从空间分布上看,绝大多数活动火山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上,少数分布在地中海火山带西南段,个别活动火山处于板块交汇处和板块内部(图1);从分布国家来看,活动火山多集中在美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国;“一带一路”沿线有7座火山出现活动,其中,印度尼西亚5座,意大利2座。2022年10—12月全球火山活动水平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5.
中国火山危险性等级与活动性分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介绍了中国大陆全新世活动火山喷发危险性的评价与活动性分类。火山喷发危险性评价是进行火山活动性分类的基础,参照国外火山活动度水平与火山警报等级,根据火山动力背景特征与火山前兆异常特征确定了中国火山喷发危险性评价等级,它们是安全、注意、警惕、警报、危险、灾害、灾难等7级。根据火山活动的危险性,将中国火山的活动性分为4类:1)处于活动状态的火山——长白山天池火山,已经进入扰动期;2)有活动迹象的火山——腾冲火山,仍然处于平静状态,存在潜在的喷发危险;3)有潜在活动可能的火山,包括五大连池、镜泊湖与海口火山,各种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观察都处于背景值范围;4)活动性不明的火山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16年全球活动火山监测信息的统计,2016年共有96座火山记录到喷发活动,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俯冲带及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边界上。火山预警等级共有4个,可以标识火山的危险程度,本文根据火山每个预警等级在全年52次监测信息报道中的出现次数,将96座活动火山按危险程度划为4类,并对每类的火山活动作出了详细描述。2016年的火山喷发也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印度尼西亚是受火山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此外,根据火山灰柱海拔高度的整理及近年活动火山数量的调查,推测2016年的火山活动仅会使火山附近区域的天气受到影响,应不会引起全球性的气候异常。   相似文献   

7.
洪汉净  刘辉 《地震地质》2007,29(3):502-512
根据火山喷发实例总结了火山喷发在不同阶段的活动状态,并探讨了可能的物理机理。火山活动从岩浆补给到岩浆喷发的物理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1)岩浆补给阶段,岩浆囊压力差或过剩压力的大小决定了火山活动是否休眠或扰动,岩浆补给速率对压力差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通道形成阶段,当过剩压力超过围岩破裂强度时,围岩开始破裂,之后水热活动起了重要的作用;3)岩浆运移与失稳喷发阶段,主要是岩浆运移与地壳盖层的相互作用与失稳的过程。文中还讨论了火山活动状态与火山喷发危险性等级之间的关系,7个危险性等级分别对应于火山活动的7种状态,即休眠、平静、扰动、动荡、临界、活动、灾变  相似文献   

8.
研究火山喷发现象的历史记载对确定历史火山喷发事件及其年代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朝鲜半岛历史文献,系统整理和研究历史火山喷发现象的记载后,得出如下认识:1)直观的历史火山喷发事件有公元1002年济州岛火山喷发、1007年济州岛以西近海火山喷发和1597年中国吉林长白县境内的望天鹅火山喷发。2)根据"雨灰"(火山灰)记载可确定的火山喷发事件分别发生在公元1265、1401—1405、1668、1673、1702年等,推测均为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3)公元1373年的"雨白毛"(火山毛)记载,推测为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事件。4)公元1533年的"天火",若其为火山喷发物,则可能是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公元1601—1609年的"天火",可能是中国吉林龙岗火山喷发事件,或是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事件。5)史料记载的"雨土"乃是黄土沉降现象并非火山灰。依据"雨土"提出的长白山火山喷发事件不成立。  相似文献   

9.
在回顾总结了国外火山碎屑流灾害分析模型研究历史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Flow3D模型对我国东北地区长白山天池火山未来大喷发可能产生的火山碎屑流进行了灾害区域划分。以长白山天池火山现代地形为依据,设定了11条未来爆炸式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碎屑流的可能流动线路。模拟结果表明,在喷发柱高度为10km的情况下,灾害区划最大半径为13.7km;在喷发柱高度为20km的情况下,灾害区划最大半径为35.4km;在喷发柱高度为30km的情况下,灾害区划最大半径为57.8km。在此基础上,得出了长白山天池火山未来发生中规模、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火山喷发时火山碎屑流的覆盖范围,完成了我国第一幅长白山天池火山碎屑流灾害区划图。  相似文献   

10.
印度尼亚西爪哇岛的默拉皮火山是一座安山岩质成层火山,它呈现长期的喷发活动。在喷发活动期间,一个内生的火山穹丘连续地生长。粘性熔岩丘形成不稳定的块体。这些块体或者变成火山碎屑流。在火山没有呈现任何地表活动的时段内,火山内部的过压缓慢地增加。火山的不稳定定期从一个爆发阶段开始,其间前一个熔岩丘部分被毁。在1990~1995年之间我们观测到了不同时间常数的地磁变化,其中包括1990年8月26日的一次气柱  相似文献   

11.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默拉皮火山是一座安山岩质成层火山,它呈现长期的喷发活动。在喷发活动期间,一个内生的火山穹丘连续地生长。粘性熔岩丘形成不稳定的块体。这些块体或者崩塌或者变成火山碎屑流。在火山没有呈现任何地表活动的时段内,火山内部的过压缓慢地增加。火山的不稳定期从一个爆发阶段开始,其间前一个熔岩丘部分被毁。在1990~1995年之间我们观测到了不同时间常数的地磁变化,其中包括1990年8月26日的一次气柱喷射以及1992年1月20日和1994年11月22日的2次喷发。与其他类型的活火山相比,本工作中所观测到的火山磁变化是很小的,至多为几个nT。为了区分与总体活动有关的变化及与每一个非休眠阶段相关的变化,必须把这6年时段内不同时间常数的变化分离开。在消除了台网内每个台站磁场的长趋势变化之后,所有地磁差值问的明显相关性便显示出来。中期变化呈现出2轮活动性,它们与导致1992年和1994年喷发的地下火山体系内的应力场演变相吻合。1995年5月开始了一轮新的活动。在确定的每轮活动期内,快速的火山磁信号都与应力场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1991年5月,1991年9月,1993年2月和1993年12月……)。某些火山磁变化是短期前兆信号,如1992年喷发前3个月内幅度达1.3nT的下降变化。地磁资料、地震活动性和地表现象间的对比表明,与默拉皮火山各轮活动期有关的中期火山磁变化是由压磁效应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2001年7月17日,熔岩开始沿着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的山坡倾注而下,标志着近10年来该火山首次侧向喷发的开始。在埃特纳火山3350m 高的顶峰典型地经历了长时间的爆发和喷发活动。这次活动伴有短暂的侧向喷发。在侧向喷发期间,大量的熔岩可能对当地的居民构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13.
日本邮政省通讯综合研究所分别于 2 0 0 0年 4月 6日和 12日 ,利用与宇宙开发事业团共同研制中的航空雷达 ,在有珠火山喷发口周围地区获取了微波图像数据。有珠火山是从 2 0 0 0年 3月 2 7日开始出现地震活动 ,3月 31日开始喷发的。该图像数据捕捉到了火山活动活跃的初期状态。通过对间隔 6天所观测到的两次图像加以比较 ,清楚地了解了地形变这 6天的变化情况。这些图像是通过机载三维视频雷达 ,从12 0 0 0 m的高空 ,对有珠火山喷发口及其周围进行观测取得的。这种雷达是通讯综合研究所和宇宙开发事业团以地球环境观测和灾害监测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镜泊湖全新世火山研究成果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火山口的形态、分布、火山喷发时代、火山基浪堆积物及火山成因类型等方面概述镜泊湖全新世火山研究成果,指出该火山活动时间为距今5200~5500年,在该火山碎屑物中发现有火山基浪堆积物,该火山成因类型属于单成因火山。  相似文献   

15.
五大连池火山1720-1721年喷发观测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洪洲  吴雪娟 《地震地质》2003,25(3):491-500
存于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中的五大连池火山喷发满文史料 (由吴雪娟发现并译成汉文 ) ,详细记载了五大连池火山在 172 0年 1月 14日至 172 1年 3月 18日喷发形成老黑山、172 1年 4月 2 6日至 172 1年 5月 2 8日喷发形成火烧山的全部过程 ,记述了这 2座火山的喷发时间、地点、喷发状态和火山堰塞湖形成以及参加观测的人员情况等各种史实。这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对火山喷发仅有的一次有组织的观测活动 ,这些记录为火山观测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 ,也表明中国是世界上火山观测开展较早的国家之一。以往认为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火山喷发的时间为公元1719— 172 1年 ,实际应为公元 172 0— 172 1年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可公度计算及时空对称性理论,结合蝴蝶结构图及可公度结构图对印度尼西亚地区1900年以来VEI≥4火山喷发活动进行趋势判断分析,结果显示:(1)运用三元、四元、五元可公度可知2018年印度尼西亚地区发生VEI≥4火山喷发事件的信号较强.(2)结合蝴蝶结构图及可公度结构系计算得出,2018年印度尼西亚地区发生VEI≥4火山喷发事件的随机概率为45.5%,不漏报置信水平为41.6%.(3)通过经纬度迁移分析,发现其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迁移规律;纬向迁移对称轴在3.5°S左右,经向迁移对称轴在115°E左右.未来火山喷发事件有可能向东北方迁移.(4)太阳黑子数周期年份与火山喷发有很好的对应性,即火山喷发事件多发生在太阳黑子数下降阶段,在太阳黑子数上升阶段发生火山喷发事件的概率较小,在太阳黑子数峰年和谷年也会发生火山喷发事件,但发生概率明显小于太阳黑子数下降阶段的概率.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记录看地震与火山喷发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料记载表明,五大连池火山1720~1721年喷发期间有大量地震活动.本文从描述这些地震活动的文字记录入手,并结合国际火山地震研究的新成果,探讨了地震类型及地震与火山喷发关系,指出震群是火山喷发的重要前兆指标,强调火山地震的监测对火山喷发预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野外地质资料基础上,利用火山形态学方法,探讨了大兴安岭焰山、高山火山的喷发型式。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哈拉哈河-绰尔河火山群中的焰山和高山火山不同于斯通博利式喷发形成的火山,其早期爆破喷发的火山碎屑形成火山渣锥、空降火山碎屑席和小型火山碎屑流,晚期溢出大量熔岩。两火山具有较高大的锥体(标高200~300m以上),在结构上,松散火山砾、火山弹等构成下部的降落锥,熔结集块岩构成上部的溅落锥。由火山砾和火山灰组成的空降火山碎屑席分布在火山锥体周围。两火山溢出的熔岩经历了从结壳熔岩→翻花石→渣状熔岩的演变。根据喷发产物可推断焰山和高山火山具有以下喷发特征:爆破喷发形成持续的喷发柱→斯通博利式喷发→熔岩喷泉喷溢,其中以持续时间较长的喷发柱区别于典型的斯通博利式喷发。类似焰山、高山火山的喷发特征,在龙岗第四纪火山群、镜泊湖全新世火山群中也都有个例,这是中国大陆火山作用中一种新的喷发型式。  相似文献   

19.
2000年3月31日下午1时10分左右,位于北海道洞斧湖南侧的有珠火山相隔23年后再次喷发。最初喷发是从有珠火山西北山脚开始,烟柱高达3000m以上。之后,位于洞斧湖温泉镇稍往南的金比罗山附近也出现了火山口,它与西北山脚的火山口一起喷发,水蒸气喷泉和小规模的岩浆水蒸气喷泉交替出现,直至现在。山顶部分是直径约1.8km的外轮山,其内部有大有珠、小有珠两个熔岩穹地和1977年喷发产生的有珠新山的潜在熔岩穹地。同时,从西侧山脚到北山脚、东山脚,依次分布着西山、金比罗山、西丸山、明治新山、东丸山的潜在熔岩穹地和有熔岩穹地的昭和新山。首先,…  相似文献   

20.
长白山天池火山是目前我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生代多成因复合层状火山,火山锥体半径20 km,也是亚洲大陆规模最大的活动火山.1199-1200年发生过全球两千年以来第二大规模的喷发,火山灰向南漂了1 000km,在日本北海道落了5~10cm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