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北部湾6.1,6.2级地震的前兆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时平  王林 《华南地震》1996,16(3):46-52
通过对北部湾6.1,6.1级地震前的震兆分析,认为地震是在区域地震活动出现中期异常背景的情况下发生的,前兆观测的趋势异常较为突出,但短临异常极少,地震活动性和前兆观测手段的趋势异常变化具有稳定性和准同步性,反映了震前区域应力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云南地区中短期前兆场异常与强震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虹  刘丽芳 《地震研究》2003,26(Z1):95-100
通过对云南地区观测连续、稳定的近200个台项前兆资料全时空的中短期异常信息分析研究,发现有规律的前兆变化只是一种理想的模式 .在强区域应力场的作用下,会导致观测环境发生变化,使观测值的规律性发生变化(这类变化通常发生在强震前后),从而异常的判别标准需有变化,才能提高预报效能.由于常常存在多个应力集中点,用前兆预测地点很难达到现行预报要求的精度,但用场上的群体特征判别云南地区的活动水平,有较好的预测预报效能.云南强震前前兆的群体异常特征很显著 ,当有40%以上的前兆观测项目出现异常,可能有7级地震发生.笔者认为目前观测到的大部分异常是区域应力场增强的结果,是场上的信息,而不完全是震源的应力集中引起的.在区域应力场的作用下,一定范围内可以有多个应力集中点,这些点中因结构和介质的不同, 有的积累了应变,逐渐发展成震源,有的以应力应变的形式表现出来,被前兆仪器观测到就成了人们认为的异常,地震和异常都是区域应力场增强的结果,二者是伴生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2014年以来山西夏县台多项前兆同步异常变化的原因,从对异常测项周边观测环境做调查,与周边相邻台站资料进行对比,运用震源机制解和GPS资料得到的区域应力场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等方面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夏县台多项前兆异常变化受周边环境干扰较小,异常区域范围为山西中南部及晋陕交界区,异常变化主要由区域应力场调整所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理论上研究贯通地壳的两条相互平行的具有滑动—弱化型本构律的断层的相互作用。采用有限单元—松驰迭代方法,分别对走滑断层,正断层和逆断层三种不同情况的断层相互作用问题进行了模型计算,并对位移场、应力场、应变场以及弹性应变能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所讨论的几种情况下,两条相互作用的断层相继发生失稳,从动态角度反映出断层的相互作用。断层失稳前,在不同区域有截然不同的前兆变化,而同一区域对不同断层失稳的前兆响应也不相同,有些区域为“前兆灵敏点”,而有些地方则为“前兆盲点”。这些结果对于研究合理的观测条件和最佳观测布局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于分析大震的前兆异常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龚丽文  陈丽娟  郭卫英  陈涛  唐小勇 《地震工程学报》2021,43(5):1087-1094,1102
奉节钻孔应变前兆异常对应震例较远,前兆异常机理不明确。结合其他观测数据和历史背景资料,对比分析该异常的可信度及观测物理意义,并进一步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分析其前兆异常机理。结果显示:奉节钻孔应变的趋势变化与附近的其他观测资料较吻合,能记录到区域应力场的变化信息。数值模拟分析认为该台位于扬子地台四川台坳东缘,扬子地台基底较硬,具有很好的应力传递性;地台边缘岩性破碎较软,受力易变形,对块体另一端的应力较敏感。因此,奉节钻孔应变趋势异常变化是区域应力场应力传递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代县中心地震台各形变观测手段的基本情况,通过对各测项资料的分析,进一步研究其动态特征和映震能力,总结地震前兆短临异常,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郑熙铭 《地震》1994,(5):36-43
通过对1976年唐山7.8级、1983年菏泽5.9极和1989年大同6.1级.1991年大同5.8级四次地震的非测震学前兆异常(短水准、地电、水氡含量、水位等)的研究,发现在这些地震以前,邢台地区的非测震学前兆观测值均有异常出现,显示出该地区不仅有地震活动性的窗口效应,而且有非测震学前兆异常的震情窗口效应。其它地区也有相类似的情况存在。这对区域应力场研究和前兆场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强震的预报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合分析了1976年唐山地震前大范围显示出的部份前兆手段趋势异常变化,指出当岩层在区域应力场变化或受震源应力场前期影响作用下,只要其应力变化达到几个10~5帕〔斯卡〕的大小,对处于活动断层附近的不緻密岩层特别是含水层将会发生孔隙含水量相对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造成浅层大面积前兆手段趋势异常的一种物理原因。文章还根据这种设想估算了重力△g、重力位二次微商W_△、视电阻率和水氡的变化量大小,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值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9.
吴富春  曾鸣 《地震》1989,(3):52-57
前兆观测中的噪声问题,不仅存在于单点单手段的前兆观测中,而且还存在于有多点多手段的前兆台网中。在一个前兆台网里,一般都会有百分之几的观测点项出现异常而其后并无地震发生,这即为前兆台网中的异常本底问题。而这些异常并不是由于观测仪器和外界干扰等原因所造成的。 前兆台网中的异常本底,可能是由于地壳中局部介质的应力积累、调整和释放这样一个无震过程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西藏玛尼7.5级震与云南的远场前兆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继登 《地震研究》2000,23(3):307-313
远场前兆,是一种场兆,它是地壳构造活动的反映,往往也是强震连发的异常表现,它显示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增强作用。1996年2月3日丽江7.0级大震后,云南省的前兆异常突出。前兆异常分布广,异常种类也多;有新的趋势性异常出现,持续多年的继承性异常也很多,有些前兆异常幅度类似于孟连、武定、丽江三次强震前的异常图象。1997年7~9月,这些趋势性异常或继承性异常出现转折与恢复,一些短期异常也趋于结束。如果说云  相似文献   

11.
岫岩MS5.4地震前烟台形变异常特征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杰  李希亮  刘瑞峰  范军  赵小贺 《地震》2006,26(3):71-78
运用直接调和分析和速率合成方法对岫岩地震前后烟台形变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岫岩5.4级地震前,烟台地区形变观测资料出现了短临前兆异常,此次异常很可能是岫岩发震断层活动引起了相关的蓬莱-威海断裂活动,最终导致区域应力场增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震例》前兆资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张肇诚  郑大林 《地震》1990,(5):9-24
《中国震例》一书的60次震例共有前兆异常927项次,分归11类观测手段和75种异常项目。文章介绍了震例和前兆的基本情况,给出了对地震异常数量、不同地区定点观测项目的异常百分比及按观测手段和异常项目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的主要结果。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总结了我国大陆地震前兆的几条基本的综合特征:地震前兆的多样性与综合性;异常持续时间的长期性与阶段性;前兆分布范围的广泛性与非均匀性;地震异常的统计量与震级间存在正变关系;地震前兆的高度复杂性。文章指出了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与日、美、苏的地震前兆作了分析对比,并建议推进对我国大陆地震前兆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青藏块体东北缘前兆场动态演化过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前兆观测结果,从这些结果中筛选出32个台项,构成本研究所确定的区域前兆观测网,从而得到区域前兆场基本状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前兆场动态演化过程及前兆异常月频次的对应关系,以及整个区域前兆场异常状态,结果表明,中强震地震发牛前,会出现大范围的群体前兆成组同步异常和部分具有较高映震能力的前兆异常。提取综合异常信息,研究临震异常特征,可为该区域的地震短期预测预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西藏玛尼7.5级地震与云南的远场前兆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场前兆,是一种场兆,它是地壳构造活动的反映,往往也是强震连发的异常表现,它显示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增强作用.1996年2月3日丽江7.0级大震后,云南省的前兆异常突出.前兆异常分布广,异常种类也多;有新的趋势性异常出现,持续多年的继承性异常也很多;有些前兆异常幅度类似于孟连、武定、丽江三次强震前的异常图象.1997年7~9月,这些趋势性异常或继承性异常出现转折与恢复,一些短期异常也趋于结束.如果说云南地区没有一次强震或周围地区没有一次大震即将发生,这些异常是很难得到解释的.1997年11月8日西藏玛尼发生7.5级大震,正好在这个发震的时间段上.应该讲,这些前兆异常与7.5级大震有关,属于远场前兆异常.这样,不仅可解释1997年云南地区有异常而没有发生强震,也进一步说明这些前兆异常为远场大震异常.  相似文献   

15.
正在目前形变前兆仪器异常核实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从仪器的工作状态、异常前后时间段内是否发生人为干扰、气象因素和台站周边观测环境干扰等方面进行现场异常核实。台站山洞周边区域土质为非均质,该区域范围内的地表形变会引起台站所在的基岩区发生倾斜,进而可能导致洞室内的水管倾斜仪和水平摆倾斜仪产生与地震前兆异常相关的数据异常变化。由于台站周边区域发生形变范围较大,且形变区域的形变量较小,因此,仅仅依靠人力对形变区  相似文献   

16.
许秋龙 《内陆地震》1995,9(3):286-290
在地震的孕育、发生到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项地下流体观测量不同程度的前兆异常变化,这些异常变化是复杂多样、模糊不清的。引入模糊识别法对一定区域和一定时间段的地下流体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表明模糊识别法可较好地识别和分辨出地下流体前兆的地震异常。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唐山地震台内的唐山断裂形变、断层活动协调比、断层土壤气CO2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唐山地震台内的唐山断裂近35年来整体上在水平方向呈微弱的右旋张性活动,垂直方向呈正断活动,但不同时段的运动状态有所不同;综合分析认为,唐山地震台形变和流体前兆观测对附近及华北因区域地壳应力场调整引起的中小地震有一定的显示,说明该台具有一定的前兆异常显示能力;随着观测资料和经验的持续积累,在该区域发生更大地震前,有望捕捉到更显著的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8.
陈瑶  张富芳 《地震工程学报》2003,25(2):166-169,174
分析了南北地震带北段多年来应力场的动态变化特征,并结合其他前兆手段观测资料研究了应力场动态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探讨了应力场变化的动力成因和利用其进行地震预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大区域内地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大区域应力场的观点,阐述了远、近震前兆的相关性,并以几年来的观测资料为例,说明了表现在地倾斜自记曲线上的远、近震异常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20.
张北6.2级地震近震区前兆异常特征及时空演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永仙  刘桂萍 《地震》2000,20(1):53-58
1998年1月10日发生在张北的6.2级强震,是华北地区自1989年大同6.1级震群后的又一次较为显地震。在汇总首都圈及其周围地区各种前兆异常的基础上,研究了近震区(200km范围内)前兆异常的空间、时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前兆异常的发展过程存在较明显的阶段性和成组性,反映了震前区域应力场的增加过程。还对这些肖兆异常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