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生物分子在第四纪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赖旭龙  杨洪 《第四纪研究》2003,23(5):457-470
从第四纪化石和沉积物中获得的古代生物分子为第四纪研究者提供了丰富和独特的有关古代生物、遗传和古环境信息的定量和高分辨率的数据.过去10多年的研究证实来自第四纪材料中的各种古代生物分子的分离、鉴定和应用的能力在不断增加.文章总结了古代生物分子在第四纪研究中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不同类型的古代生物分子在地质体中的保存和降解;2)古DNA和古蛋白序列中的生物遗传学信息;3)单体分子同位素与第四纪古环境和古气候研究;4)建于古代生物分子水平上的第四纪年代学.作者预见对第四纪地层中的原位和分散保存的古代生物分子的研究将在广度上以多分子综合研究而深度上与单体分子同位素技术相结合,为第四纪科学家们提供大量解决地质学和演化生物学问题的高精度数据.随着地球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人们对古代生物分子的降解过程和机制的进一步理解,对古代生物分子的研究无疑将进一步促进和推动第四纪科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成立于1957年1月15日,不久就要迎来它成立50周年的纪念日。在2004年8月16日筹备将于今年10月在南京召开的第九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和拟议提前在会议期间举行的庆祝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成立50周年活动的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的全委(扩大)会议上,亲历这不同寻常的50年全过程,并始终领导和关心着这一学术团体的刘东生院士抚今追昔,发表了热情洋溢的重要讲话。讲话中回顾了中国地质研究的过去,也提出了第四纪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对今后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的工作和正在从事第四纪研究的年青学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征得刘东生先生的同意,根据录音进行了整理,并请刘先生做了个别文字上的修改,予以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后记     
《第四纪研究》2000,20(1):100
感谢本期的作者们在新的世纪到来之际展望了第四纪研究的未来并缅怀我国第四纪科学研究创始人之一侯德封先生。侯德封先生为他自己在已经过去的时代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但他却为第四纪科学研究的未来画上一个大大的惊叹号。虽然我国第四纪研究已有了很大发展 ,取得了许多好成绩 ,但他还是不会停止的 ,因为他生前一直强烈地希望第四纪和地质科学研究的未来有新的、更大的、惊人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他画了一个惊叹号的缘故。当我们看到为满足国家对海洋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古海洋学和第四纪研究在国际大洋钻探计划 (ODP)中初露头…  相似文献   

4.
中国第四纪地层和更新统、上新统界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对中国第四纪地层和更新统、上新统界线的划分,过去已作过不少研究。杨钟健(1948)把中国第四纪地层划分为洞穴、砾石、河湖和土状四个堆积类型进行对比,李四光(1947)对中国东部第四纪冰期的划分,黄汲清(1944)对中国西部第四纪冰期的划分,为中国第四纪研究奠定了基础。新中国建立后,对更新统、上新统界线的划分大都采用18  相似文献   

5.
中国第四纪冰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第四纪冰期是经过极其剧烈的争论才得以确立的。我国卓越的科学家李四光教授早于1922年,就在太行山东麓及大同盆地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当时未得到地质地理工作者的承认,他们认为中国没有第四纪冰期。以后又在长江下游相继找到了大量冰川流行证据,又遭到强烈反对。直到三十年代中期,李四光教授在安徽黄山慈光寺U形谷壁上发现了确凿的冰川擦痕的证据,并对江西庐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进行了详细研究,以大量的确凿事实,对中国第四纪冰期进行了探讨,从而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工作奠定了基础,揭开了中国第四纪地质历史新的篇章,但反对者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6.
王敏  王猛  赵志中  钱方 《地质论评》2022,68(4):1530-1540
第四纪冰川和冰川地质遗迹的研究,是研究第四纪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分布很广,类型多。最北的大兴安岭、南部的广西大明山、东部的长白山和台湾玉山、最西的喀喇昆仑山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均有分布,是世界上低纬度地区山岳冰川发育最广泛的国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阐述我国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分布概况,结合开展的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以地质遗迹调查规范为基础,系统开展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调查方法研究。根据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对地面的侵蚀、冰碛物的搬运和堆积等不同的地质作用阶段,总结我国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调查方法体系,为开展同类地质遗迹调查提供方法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敏  王猛  赵志中  钱方 《地质论评》2022,68(2):2022030021-2022030021
第四纪冰川和冰川地质遗迹的研究,是研究第四纪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分布很广,类型多。最北的大兴安岭、南部的广西大明山、东部的长白山和台湾玉山、最西的喀喇昆仑山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均有分布,是世界上低纬度地区山岳冰川发育最广泛的国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阐述我国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分布概况,结合开展的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以地质遗迹调查规范为基础,系统开展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调查方法研究。根据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对地面的侵蚀、冰碛物的搬运和堆积等不同的地质作用阶段,总结我国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调查方法体系,为开展同类地质遗迹调查提供方法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 分布着多样的自然地带, 从热带到寒温带, 有世界第一高原和西北干旱地区。 近代地质历史时期中的气候恶化, 始于晚第三纪。到上新世, 北半球普遍发生的气侯变冷已经相当深刻, 第四纪气候变冷, 只不过是这种前期恶化的继续。因此, 单就第四纪早期的气候恶化来说, 至少也应追溯到上新世。晚第三纪是第四纪的直接准备阶段, 其对于第四纪植被和古地理发展上的重要意义, 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于六月十日至十五日在京召开了第三届全国第四纪学术会议。会前组织了泥河湾地质旅行。科学院副院长钱三强在开幕式上讲了话,尹赞勋同志致开幕词,刘东生作  相似文献   

10.
后记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第四纪地层学服从于地层学作为一门科学的规律。但由于人类自己衡量时间尺度的不同,在时间概念上第四纪常把这一时期所发生的地质事件与前第四纪的地质事件区别开来各有所侧重。后者强调生物演化、地壳运动等长周期的地质事件,而第四纪则在地球表面大局已定的条件下虽然也注意生物演化和地壳运动但强调气候变化等短周期的地质事件。这是由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第四纪研究本身赋有的优越性所构成的。地质学的研究,包括第四纪地层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人类的生活如此息息相关。在这样新的形势下,为迎接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的召开《第…  相似文献   

11.
珠江三角洲中山横栏地区晚第四纪以来的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山横栏地区在珠江三角洲第四纪地层研究中具有代表性。本文通过对该地区第四纪Ⅳ01钻孔岩性、粒度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探讨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以来的沉积特征。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物自下而上包含三次沉积旋回:一次晚更新世海侵旋回和两次全新世的海侵旋回,其形成的下粗上细正向序列在进积型三角洲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沉积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粒度和微量元素B、Ba、Sr的指相特征,探讨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以来的海侵-海退旋回,揭示在中全新世中晚期(约5~2.5 ka BP)发生了海退过程,进一步印证中山横栏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存在三次海侵事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第四纪孢粉分析的时间序列与空间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卓 《地球科学进展》1998,13(3):300-305
论述了第四纪孢粉时间序列和孢粉空间模型在不同尺度上的时空代表性,同时介绍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利用数理统计方法来定量恢复古气候已成为目前第四纪孢粉时间序列研究的一个发展趋势。各种尺度的第四纪孢粉空间模型图可以反映植被对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响应。根据孢粉数据与气候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还可换算成古气候图。此外,在全球气候模拟和植被模拟中,孢粉数据成为必不可少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13.
序言第四纪沉积物在地表上比起其他时代的地层来是分布最广的,尤其在平原地区,例如河北、准河、松辽等大平原内都有广大面积和厚度很大的第四纪沉积物的分布。在这样的地区进行水利工程建筑时,无疑地,建筑物的地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第四纪的松软岩层。由于第四纪沉积物的形成历史和过程与其他的地质时代的岩层有着很大的区别,因而它们的物理一技术性质也就显著的不同于其他的岩层,这一点就更  相似文献   

14.
东海陆架第四纪地层层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局在东海陆架所获得的区域海洋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资料,对已有的第四纪地质孔进行统一的第四纪地层划分和对比,建立了东海陆架第四纪地层层序。将第四系四分,从老到新依次为下更新统西湖组、中更新统金鸡山组、上更新统西泠组、全新统海礁组或下全新统鸡骨礁组、中全新统大戟山组、上全新统嵊泗组。  相似文献   

15.
徐煜坚 《第四纪研究》1989,9(3):249-253,291
中国西部现代冰川现象和第四纪冰川遗迹,露头清晰,保存完好,中外地学同人多肯定无疑,但对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遗迹,几十年来一直在争论着。这是由于多种地质因素相互交织,致使在识别它们的标志上产生了一定困难,有时令人困惑不解。不过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深入研究,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剥蚀和堆积的证据是很多的,且不难识别。作者野外工作经验表明,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遗迹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成矿物质来源、构造、地貌、气候、搬运介质诸因素论述了第四纪砂金矿床的形成条件。文章着重论述了在前第四纪准平原化过程中形成的含金砖红土型风化壳和含金的砂砾层在侵蚀回春过程中遭受到剥蚀搬运后沉积在第四纪河谷中,是世界上各大砂金矿区形成和演化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7.
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for Quaternary Research,简称INQUA)第十三届大会于1991年8月2—9日在北京举行。这是该组织成立63年来首次在亚洲大陆上召开大会。它标志着亚洲,尤其是中国第四纪研究的水平正步人世界的前列,是我国第四纪工作者几十年来艰辛创业,为科学发展而努力奋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吉汝安 《贵州地质》2006,23(4):315-318
根据第四纪地质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长期的工作实践,对贵州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如在第四纪沉积研究中,有些资料不去研究沉积物的成因类型,仅凭个别“冰碛石”并把冲积物定为冰碛物;在研究方法上不采用综合方法确定其顺序、成因类型与时代,仅凭某一种方法下结论。  相似文献   

19.
侯景儒 《第四纪研究》1993,13(3):203-213
地质统计学是数学地质领域最为活跃而实用的分支,它是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以变异函数为基本工具,研究那些在空间分布上既具有随机性又具有结构性的自然现象的科学。在第四纪研究中的很多特征(变量)均可看成区域化变量进行地质统计学分析。作者在讨论了经典概率论及数理统计方法简单地应用于第四纪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后,着重介绍了用于第四纪研究中的若干地质统计学方法及基本理论,同时,对地质统计学方法应用于第四纪研究中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2008,28(5):959-961
今年是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第一届委员马溶之先生诞生100周年,对这些为中国第四纪科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刘东生先生十分重视宣扬这些老科学家的治学精神和对中国第四纪事业的奉献,总是在《第四纪研究》上亲自撰文纪念文章,表达对他们的敬意。他生前曾一再关照,《第四纪研究》应该在一定的时机,缅怀这些中国第四纪的奠基人。对马溶之先生的学术成就刘先生一直十分景仰,非常可惜的是刘先生不幸离开了我们,不能再为我们撰稿怀念马先生。为表达刘东生先生的遗愿和对马溶之先生的敬意,本刊征得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的同意,转载刘先生为纪念马溶之先生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文集《马溶之与中国土壤科学》撰写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