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适应斑节对虾高密度养殖业迅猛发展的需要,研制了粤海牌斑节对虾饲料。该饲料配方合理,工艺先进,不加粘结剂,能达到水中稳定性的要求。试验结果表明:饵料系数1.39~2.18,饲养79~126d,产量6870~9240kg/hm2,收虾规格54~72尾/kg;饲养的斑节对虾肌肉饱满,活力强。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 1 998年和 1 999年连续用轮虫代替部分配合饲料进行斑节对虾育苗 ,均取得很好的效果 ,现将我们其中一批育苗的做法、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育苗时间和地点于 1 999年 2月 2 3日至 4月 1 6日 ,在湛江市南三镇地聚中村虾苗场进行。1 .2 生产用幼体取自从新加坡进口的斑节对虾亲虾经培育产卵孵化所得。1 .3 生产用轮虫褶皱臂尾轮虫。1 .4 生产用水取自然海水 ,不经药物处理 ,经沙滤后使用。海水相对密度 1 .0 1 9~ 1 .0 2 0 ,p H值 8.2。1 .5 生产条件用于轮虫育苗的对虾育苗池 1 2个、每个 40 m3,共 480 m3水…  相似文献   

3.
以综合催熟措施和移植精荚手术相结合的技术方法、解决了鱼塘产斑节对虾催熟效应期长,产卵率低,易蜕壳失去精荚等难题。使用278尾雌虾,催熟率达90%以上,在40d内共产卵608层次,卵量18530万粒,孵出无节幼体11998万尾,平均孵化率64.7%,平均每尾雌虾孵出无节幼体43.1万尾,育成商品虾苗1028.5万尾,育苗平均成活率13.6%,试养成活率57.1%。  相似文献   

4.
提高鱼虾等水产品幼苗的存活率的研究是许多学者关注的课题,如文献[1]试验研究了南美白对虾养殖中成活和抗病力的问题,又如文献[2]则用观察法研究了企鹅珍珠贝人工苗生长的情况及其成活率等.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一种虾、鱼、贝、藻多池循环水生态养殖及水质生物调控系统 ,该系统包括对虾养殖、鱼类养殖、贝类养殖、大型海藻栽培等 4个功能不同的养殖区 ,1个水处理区及 1个应急排水渠。通过在封闭循环系统内不同池塘中放养生态位互补的经济动植物 ,对虾池水质环境进行生物调控。结果表明 ,循环系统内虾池水层悬浮物数量、COD值、氨态氮含量比对照组单养对虾池明显降低 (t检验 ,P <0 .0 1)。养殖后排放水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E <1)。投入每千克对虾饲料生产0 .6 6 7kg对虾 ,同时生产 0 .0 37kg罗非鱼、0 .738kg牡蛎、0 .4 37kg江蓠 ,饲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显著增加。该养殖模式还具有防病性、环保性、高效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1990年在潮上带3m的大梅沙养殖场选28口共109002.4m2虾池进行斑节对虾高产养殖试验。采用提水式供水、虾池小型化、投苗高密度,配备增氧机,精心管养。试验结果获得总产69577.3kg,平均0.64kg/m2,最高1.01kg/m2。潮上带提水式高密度精养斑节对虾,具备条件是确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探讨壳多糖(chitosan)对虾苗的生长和抗菌防病的作用。用玻璃缸培育罗氏沼虾和斑节对虾苗,在水体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壳多糖,人为感染气单胞菌或弧菌,观测虾苗的生长和抗病情况。结果表明:(1)在培养水体中加入壳多糖(50×10-6)能净化水质,防止水质恶化,因而可进行不换水育苗;(2)壳多糖(25×10-6~100×10-6)可抑制气单胞菌和弧菌的生长繁殖,增强抗病能力,提高虾苗的成活率;(3)适宜浓度25×10-6~50×10-6)的壳多糖对虾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1998~ 1999年间在阳东县采用改造蟹池、水质调控、合理投饵、轮捕轮放等技术进行锯缘青蟹围塘养殖试验。结果表明 ,锯缘青蟹成活率为 70 .9% ,比 1998年提高 4 0 % ;平均产量 32 6 7kg hm2 ,比 1998年提高 12 2 .3%。 1999年与 2 0 0 0年推广养殖面积各为 10 3hm2 与 137.3hm2 ,平均产量分别为 30 5 9kg hm2 与 3132kg hm2 ,与 1998年相比分别提高 10 8.3%与 113.3%。  相似文献   

9.
2016年4月23日至7月12日对地膜精养及普通土池模式下凡纳滨对虾池塘水体的主要理化因子进行跟踪监测,研究不同养殖模式对水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养殖模式下池塘水体的p H和DO均随养殖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地膜池与普通土池相比p H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0 d起地膜池DO含量高于土池(P<0.05);地膜池和土池的COD、氨氮、亚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含量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但土池亚硝酸盐含量在养殖后期(70~90 d)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0.
取体长为11mm的斑节对虾苗和刀额新对虾苗体长为6.1mm,经暂养数天后,分别在不同盐度的水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虾苗适应低盐度十分广泛。刀额新对虾苗可比斑节对虾苗适应更低的盐度。斑节对虾苗在从盐度23.18直接降至盐度6.21时,成活率仍可达70%。当虾苗饲养在盐度18.54时,直接放水至海水盐度5.1,成活率为85%。当虾苗在从盐度25.13逐渐淡化到盐度1时,成活率仍有20%~40%。但是,考虑到体重的增重率,虾苗最佳饲养盐度为13.8。刀额新对虾苗从盐度23.18的海水直接放入盐度2以下的海水中,成活率仍有56.7%~63.3%。如果逐渐淡化海水,可在盐度<2时正常生长。在盐度8.96左右饲养,其体重增重率最佳。上述这两种虾适于河口低盐度地区养殖。在有条件的养成场适当降低盐度,有利其生长。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外源性蜕皮激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实验时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 0 .1%、0 .2 %、0 .4 %的两种市售蜕壳素产品 ,制成 6种外源性脱壳素配合饲料 ,不添加的基础饲料作为对照组 ,试验在 2 6 0L玻璃钢循环水养殖系统中 ,每个剂量组设 3个重复 ,8周生长试验结果表明 :市售蜕壳素产品能有效地促进对虾生长 ,试验结束时 ,试验组虾体增重分别较对照组增加 16 .8%、7.5 2 %、5 .9%、11.4 %、2 9.0 7%、16 .5 3% ,但是凡纳滨对虾对饲料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明显地提高 ,凡纳滨对虾对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较低。推算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最佳蜕皮酮添加量为 6 0mg/kg。  相似文献   

12.
利用 2步 PCR检测技术对湛江和阳西地区的虾苗进行白斑综合病杆状病毒 ( WSSV)检测。在仔虾 2日龄最早检测到病毒 ,有 2 5%的虾苗带有 WSSV病毒。带病毒虾苗和不带病毒虾苗分别在不同养殖模式的养殖过程中跟踪。前者在湛江湖光镇普通虾塘跟踪养殖 ,它们在变化的环境中容易发病 ,p H、盐度和温度是重要的诱发因子 ,在养殖 50~ 60 d时发病死亡 ;后者在高位池和普通池养殖跟踪 ,它们对变化的环境有较大的适应性 ,养殖时间为 80~ 1 1 0 d,在相对优良的养殖技术条件下大部分可望养殖成功。环境中有 WSSV病原传入 ,不带病毒虾苗在养殖后期可以带有 WSSV病毒 ,出现白斑虾。跟踪的普通池有爆发病害 ,但是时间延后 ,跟踪的高位池没有爆发病害。  相似文献   

13.
高位池养殖凡纳滨对虾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高位池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进行生长研究。凡纳滨对虾养殖密度为135~165万尾/hm2,养殖海水盐度10.0~16.0,温度28.1~34.2℃,pH值7.6~8.8,DO5.0~6.0 mg/L。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体长(L)与体重(W)的对应关系为:W=0.01 955L2.784;体长生长方程:Lt=13.82(1-е-0.012 01(t-0.699 4));体重生长方程:Wt=29.250 7×(1-е-0.012 01×(t-0.699 4))3;体长生长速率方程:dl/dt=13.823 1×0.012 01×е-0.01 20 1×(t-0.699 4);体重生长速率方程:dw/dt=3×29.250 7×0.012 01×е-0.012 01×(t-0.699 4)×(1-е-0.01201(t-0.699 4)2);高位池养殖凡纳滨对虾拐点年龄为91.36 d,拐点年龄前体长增长较快,拐点年龄后体长增长相对较慢,而拐点年龄前体重增长较慢,拐点年龄后体重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14.
第 1期合浦珠母贝两个种群染色体组型的分析黄连荣 杜晓东 叶富良 ( 1 )………………………………企鹅珍珠贝人工苗生长的初步观察梁飞龙 毛勇 余祥勇 ( 6)………………………………………斑节对虾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感染的实验模式邱德全 林继辉 刘丽等 ( 1 0 )……………………广东近海油类漂流扩散的试验和实践 (英文 )张和庆 李福娇 ( 1 4 )…………………………………中国海洋渔业人力资源结构的灰色分析及其预测陈新军 周应祺 ( 2 2 )……………………………养殖海鲡肌肉的生化组成李刘冬 陈毕生 冯娟等 ( 3 0 )………………  相似文献   

15.
用6.0×104拷贝、1.2×104拷贝和6.0×103拷贝3种剂量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对凡纳滨对虾和斑节对虾进行人工注射感染,比较了两种对虾对WSSV敏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死亡时间随病毒剂量降低而延长,斑节对虾死亡时间没有明显差异;随病毒剂量的降低,凡纳滨对虾人工注射感染后病毒复制高峰时间显著延长,斑节对虾感染后病毒复制高峰时间相同,WSSV在凡纳滨对虾体内比在斑节对虾体内复制慢。对虾携带WSSV数量最低为3.3×107拷贝.g-1,最高为4.3×108拷贝.g-1。凡纳滨对虾比斑节对虾对WSSV的抵抗性更强。  相似文献   

16.
提高鱼虾等水产品幼苗的存活率的研究是许多学者关注的课题,如文献[1]试验研究了南美白对虾养殖中成活和抗病力的问题,又如文献[2]则用观察法研究了企鹅珍珠贝人工苗生长白勺.情况及其成活率等。  相似文献   

17.
淡水有核珍珠大面积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3.3hm2的育珠水体中,选择2龄三角帆蚌作手术贝,采用外套膜错位排列的方法,每只母蚌植入直径6~7mm珠核10粒进行育珠试验。结果表明,经2~3a的育珠,育珠蚌成活率75%,留核率45%~75%,优质珠率40%,经济效益是普通无核珍珠的3倍以上,并且收珠后的育珠蚌可以再次植核育珠。1991-2001年,试验结果以广东绍河珍珠有限公司建立的养殖基地在福建、江西、安徽、浙江和江苏等地进行示范和推广,推广面积2000hm2,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大批低产老化虾池的改造和可持续生产的问题,设计了一个自然生态养虾新模式。利用长期不能清淤的低产老化虾池和已造成生态失衡的虾池,实行疏放苗,精管理,综合利用、立体开发,混养、轮养。试验结果表明,养殖周期为 80~90 d,对虾成活率60.5% ~76% ,体长达10.1~13.2 cm ,平均体重 17.2~19.2 g/尾,饵料系数 0.77~0.80,平均产量 645~780 kg/hm 2,鲻鱼产量 420~465 kg/hm 2 。整个养殖过程虾池的各种水质理化因子基本符合要求,从而使对虾养殖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  相似文献   

19.
斑节对虾在常规育苗中,往往出现成活率很低,育苗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幼体抗逆能力弱,易感染疾病所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寻求新的高效的育苗方法,提高育苗效果,于1997年2月15日至4月10日在湛江市南三镇调东虾苗场进行斑节对虾激光育苗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激光育苗的机理生物体经激光照射可改变细胞的染色体结构和功能,从而改变生物细胞的遗传性,定向地创造动、植物新品种。激光辐射能影响卵子的通透性,提高卵子受精率,促进胚胎发育;激光辐射能加强精子的活力,增加精子的存活率和存活时间;激光辐射能促进幼体发育,能抑…  相似文献   

20.
利用有益微生物改善养殖生态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噬菌蛭弧菌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水产养殖中常见病菌的裂解能力及噬蛭弧菌的光合细菌对池塘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噬菌蛭菌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裂解作用,噬菌蛭弧菌和光合细菌结合使用对养殖环境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25d实验组比对照组池塘中的细菌总数少2个数量级,70d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池塘中的细菌总数少3个数量级,25d对照组COD为6.35mg/L,使用噬菌蛭 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的COD分别为4.67,4.16,4.18mg/L;25d后对照组NH3-N为0.49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的NH3-N分别为0.36,0.33,0.32mg/L,90d后对照组NH3-N为0.41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的NH3-N分别为0.27,0.22,0.21mg/L,55d后对照组硫化的为0.011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的硫化物分别为0.010,0.008,0.008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