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增谦  吴世迎 《地质论评》1996,42(6):531-540
本文首次报道了川西呷村黑矿型矿床硅质岩的硅,氧同位素组成,其δ^18O为12.8‰-18.3-‰形成温度约99-120℃,δ^30Si为0.0‰-1.6‰,与Mariana和Galapagos热液硅质烟囱的δ^30Si值范围基本相当,揭示两者具相似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
湘西晚前寒武纪层状硅质岩硅氧同位素组成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彭军  夏文杰 《地质论评》1995,41(1):34-41
湘西晚前寒武纪层状硅质岩硅氧同位素组成δ30Si为0.0%-0.7%,δ18O为20.2%-23.6%。利用δ30Si和δ18^O分析硅质岩成,认为硅质岩为原生沉积,二氧化硅来源于热水,沉积在下斜坡边缘到棚缘盆地的环境中。根据燧石-海水间氧同位素平衡倪程计算岩石的形成温度为66.0-89.7℃,沉积温度低于66.0℃  相似文献   

3.
一个巨大水晶中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对荡坪钨热液矿床晶洞水晶作温压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该水晶第1和第6切块的核部与其边缘环带氧及其原生流体中碳、氢、氧同位素组成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晶体核部富集^18O(δ^18Q值12.1‰~12.9‰)→边缘环带相对贫^18O(δQ值7.6‰~8.2‰);核部的流体为岩浆水(δ^18OH2O值+4.7‰~+6.2‰)→边缘环带为大气降水(δ^18OH2值-6.1‰~-8.4‰);水晶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石棉县大水沟碲床成矿物质来源的一些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矿床是一个新矿床类型。成矿作用分为磁黄铁矿-黄铁矿、辉碲铋矿和黄铁矿-黄铜矿三个阶段。矿化围三叠纪镁铁质火山岩。在矿脉周围广泛发育有以黑云母、白云母、石英和斜长石为代表的蚀普及分带。磁黄铁矿和辉碲铋矿的硫同位素值δ^34S=-1.7‰-2.8‰白去石和方解石的δ^13CPDB=-5.3‰--7.42,δ^18OSMOW=10.9-13.1‰。根据以硅质、碱和富挥发组分为特征的围岩蚀变和S、O?  相似文献   

5.
秦岭凤-太矿田与柞-山矿田成矿条件及环境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凤-太矿田和柞-山矿田分别位于秦岭泥盆系层奖多金属成矿带的中段和东段。凤-太矿田主要容矿石为硅质岩,其δ^30Si,δ^18O分别为-0.6‰--0.3‰,18.6‰-21.0‰。矿床的δ^34S值大部分位于4.9‰-11.3‰之间。柞-山矿田容矿岩类型复杂,除硅腩岩外尚有钠长石岩,黑云言柱石岩等,Na,Cl含量很高。  相似文献   

6.
苏北东海榴辉岩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傅斌  郑永飞 《地球化学》1998,27(1):35-48
研究了苏鲁地体西部东海地区超高压变质榴辉岩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得到绿辉石和石榴子石的δ^18O值变化较大(为-10.4‰-+4.8‰),多硅白云母的δD值变化较小(为-104‰--83‰)不同矿物对之间达到保存了氧同位素平衡,得到了一致的同位素温度(650-750℃),榴辉岩具有低至-10‰和-104‰的异常δ^18O和δD值表明,岩石与极贫^18O和D的大气降水成因流体发生过氢氧同位素交换,同时排  相似文献   

7.
苏皖地区凹凸棒石粘土矿床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易发成  李虎杰 《矿物学报》1995,15(2):242-248
本文对凹凸棒石粘土矿中坡缕石及其共生的蒙脱石、白云石、蛋白石进行了稳定同位素研究。坡缕石δ^18OSMOW为24.7‰ ̄26.3‰,δDSMOW为-59.1‰ ̄-16.8‰,推算形成温度为71 ̄81℃。白云石δ^13CPOB为-7.2‰ ̄-11.7‰,δ^18OSMOW为19.6‰ ̄27.3‰,推算形成温度为29 ̄74℃。研究表明,苏皖地区凹凸棒石粘土矿床是在火山喷发间歇期,与火山作用有关热水溶液  相似文献   

8.
徐步台  黄建国 《地球学报》1997,18(3):275-281
本文列述了8个膨润土矿床的23个不同属性蒙脱石的氢、氧和硅同位素分析结果。其中,钠基蒙脱石δD值为-71‰~-80‰和δ18O值为10.9‰~14.6‰;钙基或铝(氢)基蒙脱石δD值为-50‰~-70‰和δ18O值为15.1‰~18.1‰;它们的δ30Si值-0.3‰~+0.3‰。通过这些同位素示踪判别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提出了该区中生代陆相膨润土属低温热液蚀变成因及其在现代(近代)环境水的再作用下天然改型过程的新的同位素证据。  相似文献   

9.
浙江西裘矿区新元古代火山-热泉活动强烈,矿石Cu:Zn:Pb原子百分比与火山岩和热水沉积硅质岩相似。矿床δ^34S值为-6.5‰~2.8‰,δ^18O值为8.14‰~22.32‰,铅同位素示踪主要为下地壳铅;矿石具较高的As、Sb、Bi、Ga、Zn、Ba等含量;具较低的Al/(Al+Fe=Mn)比值,Zn(Pb+Zn)比值接近1,均表现出火山-热泉沉积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章传玲  姚书振 《地球科学》1998,23(5):499-502
通过对浙江遂昌治岭头金银矿床的硅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成因类型金矿床(化)中载金石英的δ(^30Si)值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变质热液型金矿化中的弱黄铁矿含金石英脉的δ(^30Si)值为-0.1‰,叠加成因的硅化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第一成矿阶段的δ(^30Si)值为-0.2‰,岩浆热液型含金石英脉为-0.4‰;(2)不同成因类型的围岩中石英的δ(^30Si)值,差异也十分明显,其  相似文献   

11.
江西东乡矿区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徐跃通 《沉积学报》1997,15(3):110-114
江西东乡矿区石炭系地层中存在三层与地层整合产出的层状硅质岩。硅质岩富Fe,As,Sb,Bi和Ga;稀土元素总量低,Ce呈弱负异常,重稀土相对富集,δ^30Si值变化范围为0.5‰-0.8‰,δ^18O变化范围为12.54‰-21.11‰。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成因为介于热水沉积与生物沉积之间的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12.
大柴达木盐湖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俊周  孙大鹏 《地球化学》1996,25(3):277-285
以测定Cs2BO2^+离子的热电离质谱法,用VG-354型质谱计测定了大柴达木盐湖卤水及其外围水系的硼同位素组成。其卤水的δ^11B值为+4.96‰-+9.11‰,外围水系的δ^11B值为-3.85% ̄-42.68‰。同时也测定了其湖底沉积物,外围碳酸盐泉华和硼酸盐的硼同位素组成,它们的δ^11B值分别为-17.78‰ ̄+2.56‰、-31.97‰ ̄+0.17‰和-11.87‰ ̄-9.59‰。这些  相似文献   

13.
研究区的碳氧同位素组成表明,矿化灰岩和细晶灰岩的δ^13C为正值,其δ^18O值变化于-6.4‰~-21‰之间;而绝大多数矿石中碳酸盐矿物的δ^13C为负值,只有少数为正值,与其对应的δ^18O值为-12.3‰~-12.5‰。根据δ^13C-δ^18O图解分析,区分出了3种不同类型的碳同位素:(1)三叠纪海洋生物碳;(2)海相碳酸盐的碳与热卤水中碳的过渡类型;(3)深部热卤水中CO2的碳。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盆地氯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卫国  肖应凯 《地球化学》1996,25(3):296-303
采用正热电离高精度测定Cl同位素的方法对我国柴达木盆地水体及盐类沉积的Cl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精确测定,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Cl同位素组成存在着明显的变化。各种水体的平均δ^37Cl值顺序为:河水(0.94‰)〉咸水湖水(-0.2‰)〉油田水(-0.62‰)〉盐湖卤水(-0.97‰)。卤水具有低的δ^37Cl值,这是盐湖卤水蒸发析盐的结果。盐湖卤水与共存盐类矿物间的分馏系数为1.0001-1.0021  相似文献   

15.
韩国中生代花岗质岩,根据其时代、产状、岩石化学特征,分为早侏罗-早白垩世的大宝花岗岩和晚白垩-早第三的佛国侍花岗岩。大宝花岗岩的δ^18O值为+5.0-+10.0‰(平均值为8.2‰),佛国寺花岗岩的δ^18O值为+2.4-49.1‰(平均值为+7.0‰)。δ^18O值的大范围变化,表明了在岩浆期后蚀变作用过程中,花岗岩中进入了^18O亏损的天水。可用石英δ^18O、SiO2、TiO2和Sr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韩国14个金-银矿床硫化物矿物硫同位素比值。尽管这些矿床的δ^34(CDT)显示了-0.2‰~+9.8‰的一个相对较宽的范围,但是90%的δ^34S值落在1‰~7‰范围内。单个矿床的硫同位素值的变化范围通常小于3‰。这样小的偏差范围和观察到的硫化物矿物之间的分馏作用表明了它们的沉淀主要来自平衡条件下的H2S。连同从前资料中获得的数据,得出了不同地质环境,形成时代和有用金属组分的矿床之间  相似文献   

17.
杨晓勇  陶士振 《岩石学报》2000,16(4):473-481
应用阶段段加热技术,对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的橄榄岩包体和大别造山带超高压榴辉岩进行了裹体CO2的碳同位素组成测定,结果表明,榄岩的δ^13C值变化较大,从-22.8%到+0.7‰到+4.6‰,同样明显不同于前人报道的低δ^13C值(-30‰20~-20‰)特征,大别造山带榴辉岩的δ^13C变化从-18.5‰到+4.6‰,同样明显不同于前人报道的低δ^13C值(-30‰~-20‰)特征。榴辉;岩的  相似文献   

18.
青海大柴达木湖卤水、沉积物和水源水中的锂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Li2B4O7,的热电离质谱技术研究了青海大柴达木湖的理同位素组成。与湖底沉积物相比,卤水富集7 ̄Li,其平均δ ̄6Li值为-21.7±1.5‰。湖水与沉积物间的同位素分馏因素α=1.009±0.002,来源水的δ ̄6Li值变化范围为+6.1‰--28.6‰,由它们的来源所决定。大柴达木湖中的锂和硼同位素组成有着相似的变化趋势,这说明大柴达木湖中锂和硼有相同的物质来源和地球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19.
深源流体—老王寨金矿床含矿流体来源的一种可能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老王寨金矿床含矿流体是一种富含矿化剂Cl^-、CO2和S^2-的高温高压深源流体。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δ^18OH2O值在+6.91‰ ̄+11.76‰之间,δDH2O值为-68.10‰ ̄-101.10‰之间,辉锑矿的δ^34S值为-0.15‰ ̄-1.03‰,方解石的δ^13C值为-0.34‰ ̄-3.12‰。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流体既不是岩浆热液也不是大气降水,而是一种深源流体。  相似文献   

20.
我国煤的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煤及其煤化作用产物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成果。煤的δ^13C值主要在-22.5‰~-25.5‰之间,中值为-24.4‰。煤化作用及地质年代影响极微,但煤岩显微组分对δ^13C值有明显影响,壳质组含量增加,煤的δ^13C值变轻。煤的热模拟演化产物δ^13C值;甲烷在液态烃产出峰值处有最烃的碳同位素组成,液态烃与煤有相似的δ^13C值,其族组分中烷烃部分随温度增高,δ^13C值有变重的趋势。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