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玲珑金矿田阜山金矿区为实测地区,研究了胶东构造岩浆岩浆活化区玲珑-焦家式金矿的矿源岩系,对2km^2内矿源岩的构造变形岩相形变进行1/2000填图。在此基础上,提出矿化趋势度(MTD)的概念并完成阜山金矿区矿化趋势度的分布图。矿化趋势度的概念及其填图研究方法对于探讨将成矿模型转化为找矿模型、逐步建立更具体量化的找矿预测实测方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吕古贤  郭涛  刘杜鹃 《地球学报》2002,23(5):409-416
在玲珑金矿田地质与构造特征研究基础上,建立该区玲珑-焦家式金矿成矿模式,开展1:2000阜山金矿矿区矿源岩系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填图,提出矿化趋势度的概念,并进行了较广泛的构造及水-岩系统物理化学参量的测算,并选择了15个参量进行大量测试数据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在对该类金矿床成矿作用贡献程度上,这些参量的排序从大小到依次是:pH,均一温度,构造附加静水压力(ps),最小压力pmin,CO2/H2O,lgfCO2,lgfO2,F^-/Cl^-和Na/K,其它参量次之。  相似文献   

3.
对几十年来地质找矿工作进行总结,支撑深部找矿的重大难题,经过多年的实际观测和分析研究,完成了“山东省招远市玲珑金矿构造蚀变成矿图”。玲珑金矿田发育玲珑焦家式金矿--陆内岩浆期后热液蚀变剪切带硫化物石英脉黄铁绢英岩蚀变破碎岩型金矿。该类矿床受断裂破碎带影响,成矿地质体是黄铁绢英岩质蚀变岩带。研究应用构造蚀变岩的地质测量和研究方法,实测了大量的构造岩相剖面,开展了1∶2 000和1∶10 000的填图。结果显示:(1)矿田处于滦家河岩体外接触带,赋矿围岩主要是玲珑似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花岗岩的似片麻理走向显示北西西至南东东向分布,带有胶东基底的构造痕迹。(2)断裂蚀变矿化带控制了金矿的分布规律,它们受到后期构造的改造。(3)图中从西到东、从北到南,流体交代蚀变岩的规模都逐渐增大,因此,通过断裂蚀变岩的发育情况,可知较大矿床集中在矿田的东南部。东南部构造及蚀变带规模大,矿体埋藏深,有良好的成矿远景。“山东省招远市玲珑金矿构造蚀变成矿图”的编制,反映了区内控矿构造的新资料。关于矿田找矿预测的靶区得到了探矿工程的验证,并有力地支持了今后一个阶段的深部找矿问题。以成矿地质事件为基础的大比例尺构造岩相地质填图及找矿方法,具有重要的成矿研究和深部外围找矿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化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武际春  吕古贤  任宏 《地质通报》2011,30(4):579-587
利用采空区的生产资料,开展矿化蚀变带剖面实测,建立石英脉和蚀变岩2种类型金矿的构造蚀变分带关系,形成野外可观察的矿化蚀变图例。通过地表结合井下构造蚀变岩填图,把找矿标志从矿脉和近矿蚀变岩扩大为全部蚀变岩石乃至弱钾化花岗岩,使找矿预测目标从1~2m扩大到几十米至几百米,扩大了几倍甚至几十倍。用构造蚀变岩相地质测量与深部找矿方法,在山东九曲地区采空区之下预测获得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玲珑金矿田深部资源第二富集带的研究和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展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地质方法填图,确立矿田NEE、NE和NNE三组方向的构造蚀变矿化带的成矿和控矿的构造分布模型,用构造校正方法 测算玲珑-焦家式金矿典型矿田的成矿深度。玲珑金矿田四期成矿的深度分别约为3 454.97 m(213 Ma),1 914.42 m(100.28 Ma),1 090.97 m(80.67 Ma)和720.55 m(71.86 Ma)。在地物化资料基础上开展综合预测,预测了3组方向构造蚀变矿化带深部第二富集带的赋存深度、富集金矿的概量。胶东金矿深部存在第二富集带已被地勘部门和矿山近10年的深部地质勘查工程所证实。胶东金矿深部第二富集带揭露数百吨新增储量的事实还表明,中国东部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有关的金属矿,主要和燕山期基底逐渐上隆及反钟向区域压剪的大地构造环境有关,其大型矿山深部发育深部第二资源富集带的现象可能是普遍的。  相似文献   

6.
松潘地区构造—岩相及金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绍东  吕古贤 《地球学报》1998,19(2):170-176
松潘地区在晚印支造山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构造-岩相组合;产出于三叠系中的金矿受矿源层、多期构造变形、岩浆热流体等复合作用,具多痼得成特点;应重视NE向构造矿化带的控矿、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7.
松潘地区北东向构造及金矿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松潘地区北东向构造的新认识。北东向构造是主褶皱造山期后叠加在北西西-东西向和南北向构造之上的构造系统,并控制成矿。区域金矿成矿受矿源层三叠系、多期构造叠加、岩浆热流体复合作用多种因素的控制。应重视北京向构造控制的矿体、矿化带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8.
构造-蚀变岩相填图方法在南秦岭汉阴黄龙金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一轮全国危机矿山找矿工作的开展,低成本、高效率的就矿找矿理论和方法对于一些老矿区的深部和外围找矿尤为重要。矿区构造-蚀变岩相填图的范围就是矿区勘查范围,在填图过程中把控岩构造、控矿构造、矿化蚀变等信息作为填图重点,以矿区地质图为底图,把野外填图过程中收集到的有关控矿构造、矿化蚀变等信息分期次,分不同特征等标示在底图上,形成控岩控矿构造实际材料图,在实际材料图基础上,编制矿区构造-蚀变岩相图,从而寻找主要的控矿构造和与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岩相带,并为下一步矿区外围和深部找矿、工程布置提供靶区依据。黄龙金矿区位于扬子板块北缘南秦岭构造带,矿区志留系梅子垭组地层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并叠加有区域变质和热液变质作用。本研究采用构造-蚀变岩相填编图的方法,在矿区填编出了3条脆-韧性剪切带和黑云母变斑晶化、硅化等蚀变岩相带,并认为脆-韧性剪切带、黑云母变斑晶化带、硅化带及蚀变岩相叠加带等蚀变与金矿体存在密切关系,是矿区下一步外围及深部找矿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9.
构造物理化学基本问题与金矿成矿预测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吕古贤 《地球学报》1998,19(2):117-125
本文初步定义构造物理化学为研究地壳物质在构造力作用下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关系的领域,提出该领域研究的基本问题:构造附加静水压力、构造影响热和构造岩石物理性质、成岩成矿pT变化及相组成,讨论了该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本文还以《金矿重点矿化区带隐仅矿床找矿方法和预测》项目(JG947110)成果为主,介绍用构造物理化学成矿找矿理论、方法开展金矿成矿预测方面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10.
玲珑金矿田不同级别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著名的胶东玲珑金矿田中,发育有众多的断裂构造,这些断裂构造具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并对金矿化起着不同的控制作用。其中,破头青断裂为一级控矿构造,它控制了整个金矿田矿脉的空间分布、矿化类型、矿物组合以及矿化深度的规律性变化。玲珑断裂为二级控矿构造,它控制了次级矿脉的富矿段,导致矿脉的斜列及走向变化,其产状对两侧次级矿脉的赋矿标高产生一定的制约。矿田内其他NE—NEE方向的众多断裂为三级控矿构造,它控制了矿体的产出位置、形态、产状等。  相似文献   

11.
运用成矿构造学分析、构造蚀变带填图和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对产于滇中中生代红层地区的大团包铜矿区进行了综合方法找矿研究,并取得了以下认识:矿区成矿构造具有多期活动性,北东、北西断裂均为矿区有利的控矿构造,二者交汇部位是成矿有利的部位.4号勘探线是矿区的矿化中心,北东向构造矿化具明显的不均一性,以往仅局限于北东向构造找矿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围岩硅化和褪色化是一种特征的找矿标志,构造蚀变带填图应用于中生代红层地区经济快捷,富有成效.成矿构造分析着眼于成矿的空间问题和驱动力,构造蚀变带填图着眼于成矿过程中矿物岩石成分的变化,构造地球化学着眼于成矿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三者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相互印证.根据综合方法找矿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三个可供工程验证的找矿靶区,即:4号勘探线的深部;F5断层及其与长冲菁断层(F2)的交汇部位;F1断层及其与长冲菁断层(F2)的交汇部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辽宁省罗甸地区区域地质及构造进行分析,从地层、各类构造以及地球化学作用等方面对该地区金矿形成的有利条件进行综述,结合地质填图与钻探来对该矿区金矿成因进行阐述,对金矿床的形成源头如热液形成等进行探究,总结得出该地区金矿找矿标志以及未来的金矿找矿前景,为下一步深入的地质工作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3.
山东平度大庄子金矿构造岩相解析与空白区找矿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庄子金矿发育蚀变岩型矿化与石英脉型矿化。走向NNE、倾向SEE的压扭性大庄子断裂控制蚀变岩型矿体的发育,而大庄子断裂下盘的次级张扭性断裂构造控制石英脉型金矿体的发育。主次断裂多级构造体系是大庄子金矿主要控矿形式。受构造应力场作用,两种类型的矿体均呈透镜状分段富集。成矿后断裂发育,对两种类型的矿体起破坏作用。对矿体影响较大的是F1断裂,切断了Ⅰ号矿体及部分石英脉型矿体。由于早期对F1断裂构造性质及两盘相对运动方向认识不清,该断裂以北区段,经过多轮的物探、化探和坑探工程实施,一直未发现被切割的Ⅰ号矿体。文中采用构造岩相井下填图方法,把钾长石化带及绿泥石化带确定为找矿信息,使预测目标及找矿标志放大到几倍甚至几十倍。经过实测和构造岩相解析,确定F1断裂两盘发生顺时针运动,北部的1号矿体相对南部的矿体水平向东错动80余m。通过探矿工作验证,发现了被错失的工业矿体,扩大了找矿空间,实现了空白区的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4.
中国红土型金矿类型、成因和找矿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根据典型矿床的剖面结构、控矿构造、与矿源关系等将中国红土型金矿划分为残积和迁积型两种。对比研究了中国红土型金矿与澳大利亚博丁顿金矿( 典型红土型金矿) 的差异,认为中国红土型金矿主要是由矿源( 矿体、矿化体)经风化残积、坡积而形成,其红土化仅为初级、中级阶段,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首先通过对查嘎尔崩金矿工作区内实测数据,进行各项改正及数据处理(化极、延拓),绘制出简单清晰磁异常图,然后结合岩石地球物理特征、实际地质填图成果综合分析解译,大致划分出第四系覆盖下各岩性大致分布情况,推断出断层构造位置及走向。最后将它们的赋存特征与区域控矿构造对比,大致判断各推断构造赋矿性,从而划出找矿靶区。后期激电、槽探、钻探等工作证明,该靶区圈定较为准确合理。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甘肃省花牛山金矿区热红外高光谱遥感数据(CASI/SASI/TASI)提取矿化蚀变矿物进行矿物填图,通过地面热红外高光谱测试验证其准确性,对热红外高光谱遥感矿化蚀变矿物分布规律和组合特征进行分析,结合矿床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特征,建立基于CASI/SASI/TASI数据蚀变矿物分带找矿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在找矿预测区内进行找矿预测,新发现多处金、铜等多金属矿化线索,找矿效果显著,为热红外高光谱遥感蚀变矿物填图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实例。  相似文献   

17.
金矿矿物学填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矿矿物学填图是提高金矿地质找矿勘探和矿床开采效益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讨论了金矿矿物学填图的研究意义和工作方法 文章介绍了苏联金矿床矿物学填图和矿物晶体形态填图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四川锦屏山地区金矿矿源层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通过对四川锦屏山地区金元素的背景分析,总结了该区金矿的同位素特征,并初步分析了该区金矿的流体包裹体特征,讨论了该金矿矿集区的矿源层,提出了该金矿矿集区受伸展-推覆构造的滑移带-褶叠层控制及从矿源、热源、热液源、成矿通道和成矿场所等方面探讨了其成矿模式,指出了该区金矿的找矿方向及找矿层次。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白乃庙金矿断裂构造控矿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乃庙金矿由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组成,并受断裂及其破碎带控制,研究了白乃庙金矿断裂构造与成矿关系,断裂构造趋势面与找矿及矿体在断裂中的富集规律,并对成矿远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北山中南带分布着众多受韧-脆性构造蚀变带控制的金矿床(点),此类矿化的显著特征是石英微细脉或构造蚀变岩含矿且富,而围岩几乎不含矿,短距离内金品位变化剧烈,传统方法很难发现微矿化线索。运用成矿构造学分析、构造蚀变带填图和构造地球化学测量对产于北山中南带东段的疙瘩井金矿区进行了综合方法找矿研究,取得以下认识:全区可划分为4个构造蚀变分区,北西西向主干断层上盘为有利控矿构造,其韧-脆性构造带内的构造突变或应力转换位置是矿体潜在地段。绢云母化、钠长石化是一种特征的蚀变找矿标志。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显示,Au是该区最主要的成矿元素,各元素异常空间分布与划分的4个构造蚀变分区配套,其中成矿元素异常呈北西向带状分布在北西西向主干断层上盘-成矿热液蚀变带。成矿构造分析着眼于矿区构造格架和控矿构造,构造蚀变分析着眼于地质过程中矿物岩石发生的变化及找矿标志,构造地球化学分析着眼于地质过程中流体化学成分的变化和找矿对象,三者互为补充、相互印证,是成矿时间-物理-化学空间的直观反映。根据本次工作,认为在北山地区通过构造-蚀变-地球化学综合方法寻找金微矿化线索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