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空间数据的最佳内插法(Kriging法)及其在GIS中应用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针对GIS空间数据处理的外推和内插问题,提出了一种可采用的内插方法─Kriging法,并将该方法与其它内插方法进行了比较。另外,本文还探讨了在GIS数据内插和外推中应用Kriging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并指出了该方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在调兵山地区,选择61个已知点作为起算数据,采用移动三角面法和双二次多项式曲面内插法建立该地区的DEM模型。经实验分析发现,移动三角面法建立的DEM内插中误差值要高于双二次多项式曲面内插中误差值,尤其在地势变化比较大的区城内插精度比较高,适合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区域的高程内插。双二次多项式曲面法建立的DEM在地势变化比较平缓的地区内插精度要高于移动三角面法,适合地形起伏较小地区的高程内插。  相似文献   

3.
利用规则格网进行逐点DEM内插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待插点周围数据的搜索效率及如何选取内插函数模型。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本文提出了"逐步扩张搜索"法,能迅速搜索到内插点所需的参考点数据;并在分析和比较各种DEM内插算法的基础上,结合二次曲面模型和加权平均法的优点,提出"组合内插模型"。实验表明,改进后的DEM逐点内插算法,能显著提高搜索速度和内插精度,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利用三次卷积法对数字地形数据进行内插,获得了足够的三维地形数据,解决了由于格网地形数据有限,必须采用内插的方法以获得足够的三维数据问题,实现了三维地形数据内插和三维模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复杂地形的三维地形建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利用内插算法解决平面坐标转换的问题,讨论了内插转换模型对公共点不同分布情况下的适用性,并将拟准检定法应用于抵抗粗差的影响,通过实例表明,算法能获得较高精度的转换坐标.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利用内插算法解决平面坐标转换的问题,讨论了内插转换模型对公共点不同分布情况下的适用性,并将拟准检定法应用于抵抗粗差的影响,通过实例表明,算法能获得较高精度的转换坐标。  相似文献   

7.
基于反距离夹角加权算法的地理信息空间内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加权平均理论,在权因子变量中引入距离和夹角两个量来定权,得出反距离夹角加权算法。将反距离夹角加权算法应用在地理信息空间内插中,并与常用的几何内插方法算术平均值法、邻近值法、反距离加权法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当已知样本点只有一个时,该算法相当于最邻近值法;当只有两个已知样本点,或者多于两个已知样本点并且点位在全圆方位上分布均匀时,夹角权相等,该算法相当于反距离加权法;多于两个已知样本点,但已知样本点密度和方位分布不均时,反距离夹角加权法能减弱甚至消除已知样本点在内插点全圆方位上分布不均及疏密不匀对内插值的影响,保证内插值接近近点值。所提出的反距离夹角加权算法将广泛应用在建立DEM及图像处理等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内插中。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高精度规则格网DEM过程中,针对双线性内插模型对地形表面的线性描述所产生的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误差校正的方法。该方法依据待插值点邻域内的坡形以及坡度与R因子的值对双线性内插中间结果进行校正。实验结果表明,在4种不同地貌类型区域,基于误差校正的双线性内插方法精度均高于传统的双线性内插方法,在丘陵、低山、高山地区内插精度也高于自然邻近内插、反距离加权内插与普通克里格内插方法。  相似文献   

9.
内插算法用于测量平面坐标转换时,经常会遇到因病态矩阵和公共点坐标粗差导致坐标转换精度差、甚至转换失败的问题.文章基于双线性内插模型,结合LC曲线及抗差估计法进行抗病态与抗粗差研究.算例研究表明,LC曲线法与抗差估计法能分别克服内插平面坐标转换中病态矩阵及坐标粗差的问题,获得较高精度的转换坐标.  相似文献   

10.
数字高程模型广泛应用于测绘科学各个领域,如何建立模型并高效率地进行内插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问题。文中以辽宁省黑山市调兵山地区三维坐标采集数据为基础,使用多项式曲面内插法、加权平均法和组合方法进行内插,对比内插精度,验证加权平均对多项式内插精度的影响,研究组合方法的可行性,找出适合实验区域的内插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区域使用多项式和加权平均内插方法时加权平均方法内插精度最高;加权平均方法能较好地优化多项式内插精度;组合方法中加权双三次多项式内插方法能较好地削弱地势对精度的影响,是一种适合实验区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GPS网络RTK线性组合法与内插法关系的讨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证明了线性组合法可以转化为内插法在平面的线性函数内插,得出了采用线性函数内插法模型在理论上也能直接消除卫星轨道误差项和电离层延迟项对动态用户的影响,并且还能大幅度削弱对流层延迟、多路径误差和观测值噪声对动态用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工程施工中,通常使用的是地方独立坐标系,各类工程施工图、成果图都要求使用地方平面坐标。如何实现GPS测量坐标到地方坐标的转换,一直是工程施工中的热点问题。本文介绍了从GPS定位坐标至平面坐标的两种转换模型,其中坐标网格法采用格网内插,算法设计简单,计算复杂度低,但精度会受内插网点的影响。在海南岛范围内精度较高,但沿海区域因无差值节点,需将格网外推。克里金内插法计算复杂度较高,但利用变形区域附近的点内插出畸变趋势,转换效果较好。通过对全岛范围约200个静态GPS点位、水准点位的转换结果进行比较,克里金转换算法可以满足一般工程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徐忠燕  张传定  刘建华 《测绘工程》2007,16(3):23-26,30
局域差分GPS中,用户到基准站的距离对定位精度有着决定性影响。利用基准站生成用户误差改正数,其算法很多。文中针对局域差分GPS的数学模型空间相关性,介绍几种常用的内插方法,如加权平均法、线性内插法、低次曲面模型法及三角形内插法,并分析各种方法的内插系数和内插质量因子。利用局域差分GPS进行定位时,只有当用户站位于基准站构成的多边形网内时,才可能得到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Aitken插值法插值GPS卫星精密坐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卫星坐标的计算是GPS数据处理中重要的一个步骤,其精度直接影响到GPS定位的结果。在精密单点定位的数据处理中主要是通过内插精密星历的方法获取任意历元的精密卫星坐标,目前常用的内插方法有拉格朗日插值法、Neville内插法、切比雪夫插值法[1、6]。详细地介绍了Aitken插值法并对这几种算法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可视化、空间插值和叠加分析功能,以1982年全国684个气温台站观测数据为插值实验样本,探讨可视条件下空间插值几种主要方法的优劣及适用性,通过对年均气温预测精度的对比及陕西省年均气温预测图的分析,得出就效果而言普通克里格空间插值最优、反距离加权法次之而规则样条法相对较差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6.
分形插值与传统插值相结合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针对测量数据提出了基于分形的线性插值 ,该法综合了分形插值理论和传统线性插值理论的优点。算例表明 :该法优于单一的分形插值和单一的线形插值 ,后验差检验法表明插值结果优等  相似文献   

17.
精密卫星钟差的内插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几种精密卫星钟差的内插方法,将插值结果和IGS提供的数据相比较,采用统计量和差值图表来显示不同方法的插值结果,得到0.11~0.38 ns的精度.结果表明,内插方案的最佳选择取决于不同卫星钟类型的钟差变化特性以及插值方法本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GPS卫星精密星历和钟差三种内插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阐述了GPS精密星历和钟差滑动式内插方法,利用德国GFZ(Geo Forschungs Zentrum)数据中心提供的精密星历和钟差,分析和比较了两种滑动式多项式插值以及线性插值方法,并且探讨了线性插值的适用范围,得出了一些已有文献未论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的IGS精密星历插值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的滑动Lagrange多项式插值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顾及卫星实际运动特点的插值方法,并通过算例对比了两种方法的插值精度。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性能更优的星历内插外推能力,特别是其外推精度要高出传统方法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20.
北斗三号卫星位置插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敏  李特 《测绘通报》2021,(12):50-53
针对北斗精密星历只能提供离散的三维坐标,而无法提供任意时刻卫星位置的问题,本文提出插值法计算任意时刻的卫星位置,即分别采用拉格朗日插值法、多项式拟合法、分段线性插值法及径向基函数拟合法对北斗三号卫星精密星历进行内插。试验结果表明,拉格朗日插值法和多项式拟合法能够较好地内插BDS-3的位置坐标。搭载CZ-3A运载火箭的卫星X方向位置和搭载CZ-3C运载火箭的卫星Z方向位置均采用拉格朗日插值法解算效果最优;其余位置方向采用多项式拟合法解算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