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是检验及衡量结构、工艺、施工方法的实际效果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手段。建(构)筑物沉降量的大小直接反映了地基变形的实际情况,它是建(构)筑物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沉降观测也是研究地基基础的重要手段。同时,建(构)筑物沉降观测能及时掌握、了解建(构)  相似文献   

2.
陈望春 《浙江测绘》2007,(4):33-34,42
本文介绍了建(构)筑物沉降观测方案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首先介绍了高层建筑物常规沉降观测相关要求,然后给出了南通市通州区公安局指挥中心大楼主楼沉降观测技术方案,并重点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就单个点而言,ZL08最不稳定,ZL02,ZL06和ZL07次之,ZL05最稳定,但最终所有点都稳定在0~1 mm区间内,按照主体结构封顶后一年内最后100d的沉降速率小于0.02 mm/d,可认为该高层建筑物沉降稳定该大楼在观测周期内沉降形变稳定,符合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一般沉降观测的测量方法和技术规定。重点剖析了沉降观测误差来源及测量精度选择,并提出了一整套提高测量精度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高耸建(构)筑物的动态变形观测的内容,方法及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进行了详细阐述了并结合实例,编制各种表格和曲线,这对高耸建(构)筑物的基础处理,结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建(构)筑物沉降变形测量等级确定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给出在不同工程要求条件下观测中误差的取值范围;同时对基准网、观测网点位的布设与观测提出了要求;指明在数据处理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珠海发电厂沉降监测和观测数据的分析,阐述了在海滨地质结构上的建(构)筑物进行沉降监测的重要性,尤其是对观测数据的分析,并进行了总结可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建(构)筑物沉降变形测量等级确定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给出在不同工程要求条件下观测中误差的取值范围;同时对基准网、观测网点位的布设与观测提出了要求;指明在数据处理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前言 倾斜观测和沉降观测作为监测建(构)筑物在施工过程和竣工交付使用后鉴予诸多原因而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倾斜及扭曲等变形,已为人们日益重视和广泛采用,从六十年代至今我队在这方面曾做过大量工作,积累了一些直观资料,为建筑设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有关部门提供了可信赖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曹占虎 《测绘工程》2014,23(9):70-73
地铁区间盾构法施工监测是确保地铁区间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分析盾构隧道施工地表建(构)筑物沉降监测、建(构)筑物倾斜监测、裂缝监测、隧道管片隆沉监测、隧道管片水平收敛监测等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率及控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某地铁区间盾构法施工监测工程实践,分析所获得的横向地表沉降、隧道管片沉降或隆起、净空水平收敛监测的结果,得到相应横向地表沉降、纵向地表沉降和沉降过程的规律,以及隧道管片沉降或隆起、净空水平收敛监测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1.
在西部黄土高原复杂地形地貌下构建采煤沉陷盆地和提取水平位移的难度较大,传统地表沉降监测手段只能获取线状数据,效率低,而重复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在大梯度形变区域易出现失相干现象,难以达到矿区地表沉降监测精度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构建沉陷盆地和提取水平位移的方法。结合多地形因子构建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模型,提取沉陷盆地构建过程中受地形影响较小的特征稳定区,利用较优插值算法对稳定区进行拟合,得到完整沉陷盆地。为了提取采煤地表水平移动信息,将二进制形状上下文特征描述算子与多地形因子融合起来,以改进特征匹配算法。基于此设计地表水平移动提取方案,提取主断面水平移动信息,同时对水平移动提取误差与点云密度、地形因子进行定量分析。榆神矿区结果表明,利用结合地形因子的DNN模型能有效提取特征稳定区,在复杂地貌下减小了沉陷建模误差,为构建采煤沉陷盆地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利用融合地形特征的改进特征匹配算法提取的水平移动曲线符合采煤沉陷水平移动基本规律,与水平移动偏差相关性较强的地形因子可用于衡量改进特征匹配算法对水平移动提取误差的大小。  相似文献   

12.
Human activities have a large impact on land subsidence in great metropolitan areas. In this study, the RADARSAT-2 observation data over a 4-year period (from November 2010 to September 2014)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trends of land subsidence in the eastern Chaoyang District in Beijing, China, an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it. The observ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s trend of land subsidence in this area is uneven, with deformation rates ranging from ??116.52 to 7.1 mm/year. There are two large subsidence area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tudy area, and we find that the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and deformation rates are strongly linearly correlated. The effect of construction on land subsidence has also been investigated. Over time, land subsidence is generally increased in the study area, with an exception at the Longfor Changying Galleria area, which is under construction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 Based on the time-series analysis of permanent scattered points in the 200 m buffer area,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are observed to cause both land subsidence and upheaval deform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soil.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surrounding soil is disturbed. After completion, the initial displacement of surrounding soil is tended to involve the uplift of the surrounding soil, followed by a gradual subsidence with time.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了利用GPS技术进行江苏省地面沉降监测的技术方案,对监测网的建立、数据采集、GPS观测数据解算和地面沉降综合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套科学、可行的江苏省地面沉降监测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房树田 《测绘工程》2004,13(2):50-52
分析了新建小区建筑物的沉降原因,提出了沉降测量基准网点及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和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的工作,讨论了差异沉降和基础倾斜,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建筑物的沉降测量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张丹  郝亚东 《测绘通报》2017,(11):77-79
高铁沿线施工期间引起地面沉降的因素错综复杂、相互影响,本文提出通过对沉降区域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等进行分层观测,根据分层观测得到地下水位变化、孔隙水压力变化等数据,并采用回归分析法构建了沉降区域地面沉降与诸影响因子的关联模型,通过对郑徐客运专线开封段进行的地面沉降监测量与同时采用二等精密水准测量得到的监测点沉降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京沪高速铁路是一条高标准、严要求的国家重大工程,为了使其顺利安全地运营,有必要对施工过程中全线的沉降信息进行动态监测,而Internet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空间信息管理、分析、统计和共享上有着强大的优势。本文以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信息为核心数据,探讨了基于Google地图服务的京沪高速铁路沉降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法,目的在于将京沪高铁沉降信息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大信息共享力度,起到真正的动态监测作用。已实现的京沪高速铁路沉降信息管理系统已在监测点数据与区段数据管理方面有了显著优势,结果表明: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起到动态管理和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录爽  陈廷武 《北京测绘》2013,(1):76-78,75
简要介绍各类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建筑物沉降监测方法与技术流程,并对沉降数据进行了全周期的分析。在建筑物沉降监测各个环节上遵循相关技术标准,有效监测建筑物在施工期间的沉降变化,为建筑物的施工和后期运营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某体育馆屋盖结构沉降监测的任务要求,采用了基于经纬仪或全站仪角度观测的非接触式沉降监测方法;论述了其测量原理及详细的作业过程,在论证测距误差及水平位移对沉降量计算影响可忽略不计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方法可达到的精度水平。为满足实时性监测的要求,采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了联机测量程序,实时记录和存储观测数据及计算成果。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水准测量无法实施的情况下,有效解决不易到达变形体的沉降监测难题。  相似文献   

19.
建立高精度的地壳运动速度场模型是实现区域大地基准动态维持,反映地面形变,保障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重要途径。针对点位分布密集、精度可靠和多年连续重复观测等准确获取区域地壳运动速度场模型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山东及周边省份2010年1月—2015年11月连续近6a的130座连续运行参考站点在ITRF2008框架下进行处理,获取时间序列。首次完整建立了山东省地壳运动速度场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表明:水平方向,山东省地壳整体向东南方向运动,平均速率为34.3mm/a,运动方向为SE110.25°;垂直方向,鲁中山区及胶东半岛地区地壳较为稳定,鲁北、鲁西等华北平原地区存在显著沉降,最大沉降量位于广饶漏斗区,年沉降量81.6mm/a。  相似文献   

20.
杭嘉湖地区沿海县市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地面沉降观测数据,开发并建立一套地面沉降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地管理这些数据,并进一步总结沿海县市的地面沉降变化规律,分析地面沉降机理,对防震减灾、城市规划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系统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对系统框架、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套地面沉降信息管理系统,并在杭嘉湖地区多个城市得到了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