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0 毫秒
1.
最近新书     
长期天气预告原理 A.A.吉尔斯著 章基嘉譯 在近十余年来的世界文献中,这是一本较全面地概括了各种长期天气预告方法,并把这些方法与大气环流的现代观点紧密联系起来的综合性论著。 全书共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叙述长期天气预告所必需的大气环流知识,其中包括大气环流的多年平均特征、决定大气环流性质的基本因子、南北半球大型天气过程的类型、不同地区的天气和环流的基本特征、大气环流的多年变化等。笫二部分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现行中长期天气预报方法,其中群细地叙述了苏联模尔塔诺夫斯基、王根盖姆学派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5月份雨量的天气气候成因探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探讨了影响云南5月雨量的大气环流背景、天气气候成因,指出大气环流季节性转换、ITCZ、南亚高压、西太平洋副高等是大气环流背景;夏季风和西风槽相互作用、北方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相互作用是天气气候成因。以此为预报思路,得出一个云南5月雨量长期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赤霉病流行程度长期预报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高苹  居为民 《气象》1998,24(6):55-57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程度主要由天气条件决定,而500hPa大气环流因子是较好地表征天气形势和控制天气条件的物理量。利用最优化相关分析方法,分区挑选了与小麦赤霉病显著、稳定相关的500hPa大气环流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冬小麦赤霉病流行程度长期预报环流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平流层大气动力学及其与对流层大气相互作用动力过程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回顾了近年来关于平流层大气环流和行星波动力学、热带平流层大气波动及其与基本气流相互作用、平流层大气环流变异对对流层环流和气候变异的影响及其动力过程、平流层大气数值模拟以及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平流层大气的长期演变趋势预估等的研究进展。最近的研究揭示了大气准定常行星波传播波导的振荡现象、重力波在热带平流层准两年振荡和全球物质输送中的作用、平流层长期的变冷趋势变化、平流层在对流层天气和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现象,表明了平流层大气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性。平流层大气动力学的深入研究,以及对数值模式中平流层模拟性能的提高,最终都会推动整个大气科学和气候变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家诚 《气象学报》1963,33(4):562-562
“长期天气预告原理”是苏联吉尔斯在列宁格勒水文气象学院多年来致授长期天气预告课程的讲稿。 在这本书里,作者力图将长期预告当作一门学科来论述。例如,全书以超过一半的篇幅讨论大气环流问题,在这里全部论述都是针对长期预告的需要,与大气环流一般介绍有所不同,其中  相似文献   

6.
一、今后两年长期天气预报研究工作重点 (1)建立化半球大气环流异常和低频变化空间结构的图象,对环流异常的物理成因和变化规律,给出动力学、热力学解释,提出大气环流异常对我国长期天气异常的关系。(2)在大气环流异常的研究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某一时期降水量的多寡是与该时期相应的大气环流相联系着的,特定的环流型又是由对流层内等压面高度场的特定格局所决定的。长期预报的实践和长期天气过程理论的研究表明,在地——气这一套复杂且带有强烈反馈作用的藕合系统中,存在着若干月的低频大气波动。长期天气过程实质上是海、陆——大气系统大范围的热力——动力互相作用过程反映于大气波动中的低频振荡。其  相似文献   

8.
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场统一的时空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邦林  丑纪范  刘洁 《气象学报》1993,51(2):227-231
大气环流异常的空间分布结构、年内演变和年际演变规律与长期天气和短期气候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国内外对它们的基本特征、演变规律以及形成和变化的物理原因作了许多研究;这些研究是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变化研究很有成就的一个方面。但是上述的多数工作主要是对环流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分布规律分别进行研究,以揭示时空各自独立的分布规律,如大气中有空间上的遥相关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 1970年,默里(Murray)将英国气象局的长期天气预报方法概括为“物理讨论”和“选择相似”两个方面: 1.“物理讨论”的主要项目是:海冰、雪盖和下垫面状态、海洋表面温度距平、北半球大气环流、天气气候、统计学与天气规则。一般来说,“物理讨论”主要是考虑大气环流及其下垫面的异常之间的交互作用,并试图去估价下垫面对未来大气环流变化的反馈作用。由于有卫星和飞机的探测,对前两项已能获得比较完整和系统的资料,但如何具体应用,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0.
潘怡航 《大气科学》1978,2(3):246-252
近年来,大尺度海气作用与长期天气过程的关系已普遍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中Bjerkness分析了位于赤道太平洋中部坎顿岛的资料后指出,赤道太平洋中部及东部的海表温度为暖水时,其上空的纬圈环流(沃克环流)西端的上升分支将东移到坎顿岛附近,并获得加强,这一上升分支同时成为太平洋哈德莱环流的上升分支,这样由于加强了角动量的向北输送,将使得付热带高压、太平洋中部低压槽及东北太平洋中纬度的西风均增强;反之,当赤道太平洋中部与东部的海表为冷水时,则对大气影响的效果相反。但是,需要指出的是,Bjerkness所分析的是赤道海表冷暖与冬季东北太平洋中纬度大气环流间的联系,没有注意到对西北太平洋中纬度大气环流的影响,同时在他的工作中也没有应用资料揭露赤道太平洋上空的纬圈环流与经圈输送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 由于西北太平洋中纬度大气环流的长期变化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旱涝、低温等天气的长期预报,所以,有必要分析热带海洋的热状况对西北太平洋中纬度大气环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兴安盟夏季久旱转雨天气过程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普查21年的资料,进行久旱转雨环流特征定性分析,发现不同的稳定的大气环流形协对应着不同的异常天气过程,干旱的大气环流形势就是相对稳定的长期少变的异常天气环流形势,这种稳定的环流形势一旦崩溃或进行调整就是一次久旱转雨天气过程。根据这一结论,总结出几个影响兴安盟久旱转雨天气过程的天气系统和单站指标;并可应用数值预报产品,制作久旱转雨的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用天气-统计学方法制作中长期亚洲范围内大气环流型预报的一种客观方案。本方案是以统计学方法划分自然天气季节和对每个自然天气季节内的候平均环流型进行分类为基础的,着重点在于强调以认识大气中的物理过程为基础来选择预报因子。本文的结果指出,用经验方法制作长期天气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气象学会天气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11月下旬在广州召开了大气环流和中期天气预报学术交流会,这是天气专业委员会举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学术活动.会议主要交流了大气环流研究方面的一些新近成果和中期天气预报方面的业务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南海热带环流系统的若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必骐 《气象》1985,11(6):2-6
南海地区是东亚大气运动的热量和水汽的重要源地之一,热带大气环流系统非常活跃。尤其在夏半年,南海经常是热带东风与夏季风(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交绥之处,不仅东风带环流系统活动频繁,季风环流系统及其与东风带环流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环流系统也相当活跃。这些环流系统对我国特别是华南的天气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门从七十年代末 Charney 和 Devore 提出大气环流多平衡态的概念以来,大气环流的多平衡态及其转换、周期态的形成、流型的振荡、分支与突变等问题已取得了不少结果,这是大气动力学的一个新进展,正在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我们之所以注意上述非线性长期动力学研究的进展,是因为这些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回顾以往分析长期天气过程的历史,可以看出理论研究的重大应用价值。在六十年代末,清晰地提出了著名的观点,即长期天气过程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非绝热性。这个观点本来是从理论角度提出来  相似文献   

16.
应用Lamb-Jenkinson大气环流分型法对渤海海峡1979—2013年逐日海平面气压场进行大气环流客观分型,分析了渤海海峡大风天气与大气环流型的关系;以长岛气象站在渤海海峡大风天气中的指示作用为基础,分析了主要环流型下大风天气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渤海海峡大风天气以平直环流型为主,偏北型明显多于偏南型;春(夏)季是发生大风天气最多(少)的季节,以西南(SW)型出现频率最高,秋、冬季大风天气的环流型频率分布基本相同,均以偏北型为主;不同环流型下出现大风天气的概率及大风天气的气候特征也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气候形成及长期天气过程与短期天气过程的不同,在于前者具有非绝热性。在影响长期天气过程的非绝热场中,海洋加热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近年来国内外不少气象学者从研究海洋加热场入手,探讨形成长期异常天气条件的物理成因。J.S.舍维尔(Sawyer)指出,当异常热源的强度达到1千卡/厘米~2·月时,就能够使大气环流产生异常变化。另外,A.C.莫宁(),尼科拉也夫等人在研究海气相互作用时,论证了海洋输向大气的热通量强度及其变  相似文献   

18.
副热带高压的研究和长期预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言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天气气候的主要大气环流系统之一,很多的工作表明,无论是我国大范围的水涝和干旱,还是区域性的以至局地天气,都与这个大气活动中心有密切的关联,尤其是西北太平洋副高的盛衰及其位置的异常变化,往往能酿成我国大范围天气气候的异常,历史上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严重旱涝的年份,无一不与它的异常相联系,因此对副高环流系统特别是西北太平洋副高活动的分析和研究,一直为我国气象工作者所重视。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以及历年高空环流平均图和海水温度等资料的积累和收集,近年来对于副高环流系统,特别是直接影响我国天气气候变化的西北太平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桂东出现了历年少有的持续性晴热高温天气,高温天气与大气环流异常、副热带高压位置、强度、稳定控制等因素有关,大气环流的异常导致高压带停滞不动是一个直接影响高温天气出现的重要因素,做好副热带高压位置的预测是做好高温天气预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环流统计相关作长期天气预报是目前气象台站主要方法之一。着眼于大气环流天气学方法,并用环流特征参数为因子作数学统计,这必须注意到,大气环流预报要求各环流系统之间相互配合,各天气系统之间作为一个整体对预报对象以作用,而数学方法则要求在计算时各因子之间尽可能相互独立、互不相关,若有几个因子(区域)互有相关,最好择取其一、实际上在同一时间(月、旬、候)天气图上,各天气系统之间(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