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微体古生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学领域的深入和拓宽,微体化石的生态研究已成为这个领域中自70年代后期以来的一个热点和新趋向,研究者已引入包括生物学、地球化学、沉积学、稳定同位素、形态功能分析、化石组合分析及定量分析等多种手段,以探索微体化石的生态,并将微体古生态研究广泛应用于古气候、古海洋、古地理、占环境再造和生物演化、生物大绝灭机制等研究领域;这与以研究微体化石的形态、分类、命名和生物地层为主题的传统微体古生物学形成对比,两者实际上已形成微体古生物学领域中两个不同的研究方向或分支。  相似文献   

2.
单砂体研究是高含水开发区中后期层内剩余油挖潜、改善开发效果的重要基础工作。笔者通过岩心观察,结合电测曲线特征,总结出研究区等高程、叠置砂体、沉积相变3种砂体对比模式及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沙坝3种砂体成因类型。最后结合动态注采对应关系进行单砂体展布规律分析。研究结果为注采调控提供地质依据,为精细注水示范工程的开展奠定基础,对揭示储层非均质性和预测剩余油分布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易》思维与现代大地构造学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彭玉鲸 《吉林地质》1993,12(1):26-33
当代大地构造学已经认识到板块、地体、板片、推覆体,都是组成地球的物质通过漂、撞、隆、降、伸、缩、滑、旋等八种不同的运动形式所显示的活动特征。并铸成了地壳表面四类二级规模的构造地文单元:山地、谷地、台地、盆地。它们又分别都表现在地球上两类一级规模的构造地文单元—大陆和海洋之中。因此,大地构造学研究的地球,洋陆,“山谷台盆”,“漂撞隆降伸缩滑旋”可从《周易》的思维模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受到更深的启迪,帮助地学家建立系统论、控制论和全息论的新的地球观。  相似文献   

4.
地幔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卢焕章 《岩石学报》2008,24(9):1954-1960
地幔岩石中的流体包裹体代表地幔流体的样品。地幔流体包裹体可以存在从地幔来的金刚石,地幔捕虏体和岩浆碳酸岩中。研究这些岩石和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可以得出其所代表的地幔流体的温度、压力、成分和同位素。我们目前见到的这三类地幔岩石的包裹体主要可在橄榄石、辉石、金刚石、方解石和磷灰石中见到。这些包裹体可以粗略地分为CO2包襄体和硅酸盐熔融体包裹体。又可细分为四类包裹体:(1)富碳酸盐的硅酸盐熔融包裹体。这种包裹体在金刚石、地幔岩捕虏体和岩浆碳酸盐岩中见到,它又可分为结晶质熔融包裹体和玻璃包裹体。(2)CO2包裹体。这种包裹体大多见于地幔捕虏体中,在金刚石和岩浆碳酸岩中也可见到。(3)含硫化物的包裹体。这种包裹体见于地幔捕虏体中,与纯CO2包裹体和含CO2的熔融包裹体共存。(4)高密度的流体包裹体。这种包裹体见于金刚石中,是一种高盐度、高密度的含K、Cl和H2O的流体包裹体,又可分为高卤水包裹体和含卤水的富硅的碳酸盐岩浆包裹体。从对金刚石、地幔捕虏体和岩浆碳酸盐岩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地幔流体存在不均匀性和不混溶性。  相似文献   

5.
横山地区位于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下石盒子组盒8期处于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与三角洲前缘过渡区。由于地形平缓、间歇性水流供给使得河流频繁改道。不同形态与规模的河道砂体交错叠置,加大连续沉积砂体的寻找难度。通过连井剖面追踪主河道内的单一砂体,揭示其空间展布规律,多条砂体追踪得到不同厚度砂体的空间延伸形态,其结果表明连续沉积越厚的砂体,其延伸距离越远。基于砂泥叠置关系与砂体发育规模确定优势砂体为多期次叠加的且隔夹层较少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整套砂体。优势砂体空间延伸较远、沉积厚度较大、岩性较为均一,为理想的储集砂体。确定优势砂体的平面发育情况,为优势储层的寻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绿柱石中包裹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包裹体性质、类型、成分特征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绿柱石中包裹体研究在绿柱石的成因类型、形成条件及绿柱石宝石的产地的判别、绿柱石宝石的鉴别等方面的进展 ;同时也介绍了包裹体研究中某些测试技术的进展 ,并对绿柱石中包裹体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Jaros  J 胡克 《世界地质》1991,10(1):99-100
研究区内海西期构造包括三个主要构造单元、自东向西为:Brunovistulicum(Havlena,1979;Dudek,1980),Moravicum和Moldanubicum(Suess,1901)。Suess(1902,1910,1912)认为该构造是海西期时Moldanubicum推覆在Moravicum之上;而Moravian穹窿(北为Svratka穹窿,南为Dyje穹窿)代表着从西向东逆冲的Moldanubian推覆体的不完整构造窗。此后的一些研究推翻了推覆体观点,但近20年来的工作又证实了推覆体构造,并做了一定的修改(Jaros和Misar,1968,1974,1976;Bosak,1983;Jaros,1988)。最下部的构造单元是Brunovistulicum,位于石碳-二叠纪Boskovice凹陷东部、是Bohemian地体的东南部。再向西,它仅露在Svratka穹窿的核部,即Moravian推覆体的不完整构造窗内,此处的叠瓦构造很复杂。依据泥盆纪盆地的古构造、古地理复  相似文献   

8.
作者首次于金川含铜镍超基性岩体中发现了岩浆包裹体。本文系统研究了岩浆包裹体特征,阐述了包裹体中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铬尖晶石等晶相子矿物的化学成分以及F_2、Cl_2,CH_4、H_2S、H_2O、SO_2、CO_2等气相挥发组份。测温结果表明,原生岩浆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介于950—1100℃。各造岩矿物中原生岩浆包裹体的发现,证明金川岩体为岩浆成因。包裹体中不混熔现象的发现,证明各类岩石和矿体是铁质超基性含矿熔浆在液态就地分熔成不同成分的熔体,并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结晶而成。这些研究对认识成岩成矿的物化条件和成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矿物沸腾包裹体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振声 《湖南地质》1989,8(1):60-65
矿物沸腾包裹体是矿液处在沸腾相态下被矿物捕获的包裹体,它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大小、不同类型混乱产出的特征,包裹体溶液含盐度高,均一温度变化大,有些包裹体可能含有围岩碎屑。温度、压力、盐度是影响矿液沸腾的因素。研究沸腾包裹体有助于研究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和矿液运移方式,可提供找矿信息。均一温度用所测数据两极值或中值作为成矿温度均不恰当,应以均一温度最小的液、气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作为试样所在处的成矿温度较为适宜,成矿压力亦采用这种包裹体所测得的压力值作为代表较为恰当。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豫西龙潭沟断层两侧的基底岩性、出露地层、构造景观、岩浆岩的分布、地热异常、煤变质程度等地质异常现象及成因分析,提出龙潭沟断层是嵩箕地体与崤熊地体的拼接线的新观点,并对两地体的拼接时代与识别标志进行了研究,进而对嵩箕、崤熊两地体的构造重新解释,并依此对两地体内的地质找矿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郯庐断裂中段管帅拉分盆地的确定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管帅盆地是郯庐断裂中段产出受左阶式走滑断裂控制的白垩纪盆地。该盆地长约30km,宽15km,具长宽比近于2:1的菱形构造格架。盆地内白垩纪王氏群的沉积时代为距今116~73Ma,总沉积厚度>3470m,沉积速率>80cm/103a;主体以冲积扇相—河流湖泊相沉积为主;同沉积构造发育,沉积相变剧烈,沉积中心侧向迁移特征明显,并与边界断裂的走滑效应具有一致性,具有拉分盆地典型的构造背景、构造格架及沉积特征。确定管帅盆地为郯庐断裂白垩纪走滑过程中形成的拉分盆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郯庐断裂左阶式走滑活动的构造特征及其对管帅拉分盆地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现代地震活动及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地震活动特征,利用近震直达波最大振幅比方法反演了99次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并作了统计和聚类分析。现代地震活动整体上继承了历史地震分布格局,未显示增强趋势;断裂带及邻区应力场P轴和T轴优势方位大致呈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分布,现今承受的作用力以近水平或斜向为主,但也存在部分其它方向的应力场和近垂直方向的作用力。震源断层的破裂类型,带内以逆冲(或正断),或近逆冲(或正断)型为主。带附近较明显地呈现出走滑型或近走滑型破裂的优势;北、南亚段应力场有明显差异,即北压南张,其分界大约在北纬32°附近,北西西走向的桥头集—东关断裂是两者间的构造变换带。  相似文献   

13.
渝怀铁路三峡水库库区段回水坍岸预测与处理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渝怀铁路鱼嘴至土坎段位于三峡水库库区回水范围内长江河谷与乌江河谷,采用两段法逐段落实坍岸线和坍岸范围,分析了回水对不良地质体与盐溶角砾岩的影响,为保证铁路安全,对于水库坍岸严重、工程处理困难并可能留有隐患的地段采用了隧道绕避,对不太严重的坍岸地段采用了工程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条山北段元古宙岩浆活动与陆壳生长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勤文  叶德隆 《地质论评》1997,43(3):257-263
中条山北段元古宙未变质和变质的火成岩分属于3大阶段5期岩浆活动的产物。综合分析本区火成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和沉积相与变质变形作用的关系后提出,中条山北段元古宙时期不是大陆裂谷,而是古大陆边缘活动带。中基性岩浆活动是该区元古宙地壳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幔源基性岩浆的底侵导致了陆壳的垂向增生,而两期火山活动则导致了陆壳的水平侧向增生。  相似文献   

15.
论化学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矛盾与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资源、环境是国际社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资源的合理配置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化学矿产与其它矿产资源一样,形势严峻。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国家和地区、当前和长远、开采与保护、开发与环境污染等5个矛盾。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有:提高国民素质和全社会节约意识、确实贯彻矿产保护法、加强矿产基地建设、提高机械化程度、适应市场化经济、稳定地质科研队伍等。  相似文献   

16.
永梅坳陷南段是粤东地区重要的成矿区,银铜多金属矿床的产出严格受地洼阶段形成的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对该区构造层与成矿关系研究,阐述了成矿的构造基本特征和地洼阶段构造活动控矿的规律,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东西向的库车褶皱冲断带内发育近南北向的喀拉玉尔衮、康村和吐格尔明走滑断层,它们将库车褶皱冲断带尤其是作为前缘带的秋里塔格构造带分割成东秋里塔格、西秋里塔格和却勒塔格构造等段落;侧断坡在东、西构造分段上也起着重要作用.不同分段的构造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东秋里塔格构造深部发育双重褶皱构造,浅部构造发育断展褶皱;西秋里塔格构造受近东西向走滑断层控制,发育南、北两排构造,剖面上表现为断展褶皱和滑脱褶皱特点;却勒塔格构造是典型的滑脱褶皱.就油气成藏而言,走滑断层是破坏油气聚集的主要因素之一;侧断坡相关背斜是库车坳陷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斜坡段路基稳定性对铁路长期运营具有潜在的威胁,分析评价当前和未来斜坡路基稳定性可指导路基工程的正确设计和施工,从而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营。多年冻土地温变化使斜坡路基稳定性分析不同于普通土路基,其冻融交界面位置是制约斜坡路基稳定性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安多试验段3a来的地温监测,分析路基地温变化规律,并预测了未来50a内试验段地温的变化趋势,建立了当前和未来条件下的斜坡路基稳定性模型,计算分析了斜坡路基的稳定性。通过上述研究,取得以下认识和结论:(1)铁路路堤的填筑,引起多年冻土温度场重分布;由于坡向不对称和几何不对称,使得地温场存在不对称;(2)依据冻融界面位置和活动层的地温特征将冻土路基划分为4个不同时期,即冬季严寒期(1~2月)、春夏融化活动期(3~8月)、最大融深期(9~10月)及回冻活动期(11~12月);通过计算对比分析,每年最大融深期的稳定性系数最小;(3)数值分析的预测结果表明,20a以后,安多段试验段路基的多年冻土完全退化,在所预测的第10年最大融深期稳定性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19.
马元铅锌矿含矿构造带特征及矿床成因讨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陕西马元铅锌矿产于扬子板块北缘碑坝穹隆构造周缘灯影组上段。矿化受角砾状、裂隙状白云岩和放射状横向断裂组成的构造带控制。矿化强度与构造角砾岩发育程度和藻屑白云岩厚度成正相关。晚震旦世灯影期,通过基底断裂及裂隙通道产生的海水循环系统不断地萃取并吸收基底杂岩中的Pb、Zn等有用组份,运移到台坪相被藻类吸附,铅锌矿初步富集。灯影世末期,基底隆起产生灯影组容矿构造系统,同时形成构造热卤水活化、迁移吸附在藻屑白云岩中的铅锌等成份形成含矿热液,并在容矿构造带中充填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20.
祁雨沟金矿田S、O、C、Pb同位素组成及成矿物质来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伟  刘福 《现代地质》1994,8(2):139-145
祁雨沟金矿田是由以隐爆角砾岩型为主、石英脉型、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和斑岩-角砾岩型等金矿床组成的一个成矿亚系列.该矿田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窄,δ34SΣS=-0.17‰,硫来源于深沉岩浆;氧同位素变化范围为-4.31%0~4.60‰,主成矿期与幔源岩浆水氧同位素值相近,晚期出现负值,表明有大气降水参与成矿;成矿晚期联同位素的δ13CΣC=-3.83‰,为岩浆碳与地层碳酸盐不同比例混合的结果;铅同位素研究表明.矿床铅为正常铅混合型,μ值较低,成矿铅主要来源于岩浆,有少量地层铅混入.经同位素、构造、地层、岩浆岩、矿物微量元素和包裹体等综合研究,表明本区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壳幔层同熔的燕山期花岗质钙碱性岩浆,部分来自上地壳太华群变质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