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现状和近期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自20世纪80年代建成并投入运行以来, 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数字地震学研究, 扩大并加深了我们对地壳、 地球内部构造和地震震源过程的认识, 从而有助于地震预报和减轻地震灾害的研究工作.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美双方于1992年~2001年,对CDSN进行了二期技术改造.本文综述了CDSN二期技术改造的目标和技术内容;ldquo;新一代rdquo;CDSN的技术特性和运行状况;基于CDSN二期技术改造建立的CDSN数据通信系统,研发CDSN数字地震实时分析系统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美双方关于CDSN项目台站数据传输和下载合作的协议,2000年7月,美国ASL(AlbuquerqueSeismologicalLaboratory)的系统工程师ChrisLepore在北京和西安进行了将白家疃和西安CDSN台的数据通过卫星信道实时传送到国家数字台网中心(CDSNC)的数据下载实验。并通过在北京建立LISS(LiveInternetSeismicServer)服务器,实验在互联网平台上向国内以及国外的用户提供上述两个地震台的准实时地震数据服务。从实验的结果看,基本达到了中国地震局的技术要求。同时也启发我们LISS系统不仅仅可以应用在CDSN台站的数据准实时下载,而且该项…  相似文献   

3.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 (CDSN)地震事件数据库系统是一个数据服务软件系统。它以国际著名的 ORACLE数据库为开发环境 ,以 CDSN数字地震事件数据为基础 ,借鉴 IRIS等国际地震学机构优秀的数据服务方式 ,利用 rdseed、 SAC等地震学领域流行的数字软件 ,为网上用户共享 CDSN数字地震数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服务窗口。本文对该数据服务软件系统及分布数据库系统作相关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1997年以来承担我国国内及周边国家发生较大地震的地震矩张量震源参数速报任务,以中国地震局测定的震中参数为基准,用CDSN台站记录的数字波形资料反演地震的震源参数,将结果上报给中国地震局。同时在CDSN的网  相似文献   

5.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经过第3期升级改造后,硬件系统性能有了质的飞跃,设备的可维护性及数据稳定性全面提升,系统的复杂程度也逐渐攀升。本文详细介绍CDSN技术系统的构成及升级过程,阐述技术规范和实施细节及对CDSN技术改造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汪素云  俞言祥 《地震学报》1998,20(5):481-488
利用65次地震的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和NCDSN)宽频带和甚宽频带(BB及VBB)记录,分别计算了阻尼比=0.005,0.01,0.02,0.05和0.10的基岩水平向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和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结果表明,工程上常用的强震加速度记录,不足以给出可靠的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而CDSN宽频带记录恰恰可以作为强震加速度记录的重要资料补充来源,用于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数据管理中心 ( CDSN DMC)从美国地震学合作研究会数据管理中心 ( IRIS DMC)得到的资料 ,2 0 0 1年 8月全球范围内共发生 M≥ 5.0地震 1 2 1次 (见表 1 ) ,其中 M≥ 7.0地震 1次。本月发生的 1 2 1次 M≥ 5.0的地震中有 76次发生在东半球 ,45次发生在西半球。根据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统计 ,对于发生在我国境内的 M≥ 5.0的地震事件 ,CDSN大部分台站有地震波形记录 ;对于发生在全球的 M≥ 6.0的地震事件 ,CDSN各台站也有地震波形记录。欢迎各研究单位使用 CDSN的地震波形记录数据…  相似文献   

8.
经过国际地震专家组现场检验和评审,中国数字地震台网已经通过验收,得到国家地震局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确认,并已开始投入运转。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简称CDSN)和全球数字地震台网(简称GDSN)的资料也已开始交换。 CDSN和GDSN的台站分布、仪器性能和资料检测简况见图表。数字地震记录是一种新的高质量的数据源,为加快和深化科研与预报、满足科技界需要,尽早得到效益,从即日起可向国内各界用户提供下列期间的数字磁带、现有磁带的时段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球数字地震台网(GDSN)数据中心已经与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数据中心交换以光盘、磁带为介质的数字地震资料。这些 GDSN 资料的利用将大大地推动我国地球科学研究。使用 GDSN 资料必须首先了解其台站的类型和位置。早期的 GDSN 台站是由地震研究观测台(SRO)、简易地震研究观测台(ASRO)以及数字化世界标准地震台网(DWWSSN)组成的。1986年以后 CDSN 中的北京台、兰州台、昆明台、乌鲁木齐台、牡丹江台也成了GDSN 的组成部分(恩施台、琼中台、佘山台、海拉尔台不参加交换)。除了上述的 SRO、ASRO、DWWSSN、CDSN 四种类型外,GDSN还包括大地透视计划台网(GEOSCOPE)和格拉芬堡地震台阵(GRF)的一些台站。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观测并生成的数字地震资料是开展数字地震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高质量数据源。为了使科学家们更好地使用这些数据,本文主要从数字地震资料产生出的各个环节、数据结构与格式、数据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向读者作概括的介绍.希望读者对数字化地震资料的数据文件、数据记录、数据字均能有透彻的理解,从而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资料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 At present,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CEA), National 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NNSF) of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USG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 of UnitedStates and Incorporated Research Institutions for Seismology (IRIS) all support Sino-Americatechnical cooperation project— China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 (CDSN).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IGCEA) and Albuquerque Seismological Laboratory,Geological S…  相似文献   

12.
牟其铎教授是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技术管理研究室主任。本文包括:作一个线性系统的地震观测系统、数字地震记录的压缩、数字地震记录的格式三部分。  相似文献   

13.
新一代中国数字地震台网(NCDSN)台站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家疃数字地震台为例,介绍了新一代中国数字地震台网(NCDSN)台站系统的各种硬件单元及它们的相互联系与特征。同时介绍了系统的频率响应、数据流和动态范围,并与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期设备进行了简单比较。  相似文献   

14.
曹欢  万永革 《华南地震》2019,39(1):50-58
智利M7.6的地震激发了地球自由振荡,利用中国数字台网(CDSN)的10个台站记录到7 d的VHZ波形数据,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滤波的情况下,提取了2016年12月25日智利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自由振荡基频振型_0S_4~_0S53和一系列的谐频振型,并与PREM模型的理论自由振荡频率峰值进行对比,发现2.5~4.5×1013Hz的频率值与PREM模型预测的球型自由振荡周期符合得很好,说明本次地震确实激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振荡,而4.5~6×1013 Hz的频率值稍微有偏离,这是由于地壳的横向不均匀所致,可以用来研究地球内部的构造。  相似文献   

15.
CDSN正处在更新换代的重要时期,为了使广大地震研究人员更好地应用CDSN资料,本文详细叙述了更新的CDSN地震事件数据格式,提出了新数据与已发行数据格式相兼容的办法,同时说明了有关格式转换程序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ORACLE数据库系统在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是全球数字化地震台网的一部分。设在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CDSN的数据管理中心及其所属的北京、海拉尔、西安等11个野外台站的地震信息管理系统的均采用ORACLE数据。本文介绍了ORACLE数据库在CDSN应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新一代CDSN台站磁带,是重要的CDSN数据存贮介质。本文叙述了编制程序解折其数据记录格式方法和实验过程,通过对实验结果讨论分析,揭示了该磁带的数据记录格式。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兰州台数字化地震记录在1995年7月22日永登5.8级地震前后P波出射角与方位角的异常变化:主震前数月出射角出现明显上升异常变化,方位角出现明显下降异常变化。探讨了利用出射角和方位角异常进行大地震预报的可能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徐晓枫  万永革  王惠琳 《地震》2010,30(1):36-49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M8.0特大地震, 这次特大地震使得地球自身产生了整体的连续振动。 本文采用地震发生之后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所记录到的5天地震波形, 对VHZ频段进行了功率谱密度分析。 由于CDSN台网的地震仪对低频信号具有压制特点, 所以没有对资料进行固体潮处理, 从而获得了大地震激发的73个(0S40S76)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和6个谐频球型自由振荡(1S2, 3S2, 1S4, 1S0, 1S7, 4S2), 并与PREM模型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观测振荡周期与PREM预测的振荡周期吻合很好。 所得结果可以进一步用来研究地震震源机制和地球内部结构, 并对大地震的震源破裂分布给出一定的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