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藏高原东部玛多-沙马地区的重力场与深部构造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根据青藏高原东部玛多-沙马(下察隅)重力剖面的重力数据资料,对该地区的重力场和深部地壳构造特征作了分析研究,提出青藏高原东部的布格重力异常是高原边缘高,内部低,地壳厚度是边缘薄,内部厚,平均地壳厚度为60km左右,在察隅-沙马地区,为负均衡异常区,因此,该地区是属于地壳上升的地区,此项结果,填补了察隅-沙马地区的均衡重力异常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滇西试验场区最新完全布格重力异常和地形高资料,采用设置虑拟数区和边界限定,消除趋势项,低道滤波等预处理措施,按试验均衡理论,计算了该区了地壳的均衡响应函数及试验均衡异常;结合文献(1)的研究结果,对其均衡异常分布特征,区域构造运动机制,活动的断裂与强震展布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均衡响应函数值高于美国。加拿大及我国华北等地区,其地壳处于亚均衡状态;2)区内各部位的均衡状态并不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作为中国大陆强震活动的主体区,不但构造变形历史复杂,而且高原内部与周边块体之间的重力异常差异也十分显著。本文基于EGM2008重力模型,计算得到了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和艾里均衡重力异常;并依据复合均衡模型原理,以Crust1.0地壳模型中莫霍面的深度为参考,反演得到了地壳剩余密度的分布,该结果适用于研究地壳横向密度的差异;最后,将反演结果与弹性板均衡理论模型反演得到的岩石层有效弹性厚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块之间的地壳力学特性和平均密度存在显著差异,为强震孕育提供了动力学背景。以此为依据,可为潜在强震危险区位置的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地块及邻区重力均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更加精细地了解鄂尔多斯及其邻区的地壳均衡状态,本文在考虑地壳密度横向变化的基础上计算了该区域的重力均衡异常。首先,利用研究区内重力异常和真实莫霍面深度进行反演得到壳幔密度差分布,以艾里均衡理论为基础计算了莫霍面的理论深度;其次,通过莫霍深度理论值与真实值对比来获得研究区的重力均衡异常;最后,结合区内地震分布,讨论了重力均衡异常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盆地以负均衡异常为主,山地则表现为正均衡异常,鄂尔多斯地块内部基本均衡;研究区内中强地震主要分布在重力均衡异常梯度带上。   相似文献   

5.
华北断块区均衡重力异常、构造特征及地震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衡重力异常是地壳均衡状态的标志,地壳均衡状态与构造特征及地震活动密切相关。文中基于高阶地球重力场模型EGM2008自由空气异常,采用高精度数字地形模型(DEM)ASTER GDEM 2009和ETOPO1分别作为陆地和海底地形数据,通过基于DEM的严密地形-均衡改正方法计算得到华北断块区5'×5'网格分辨率的Airy均衡重力异常。根据计算结果讨论了华北断块区均衡重力异常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区内均衡重力异常与构造特征、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北断块区均衡重力异常空间分布极不均匀,表现出明显的断块差异性;区内均衡重力异常大小主要受新构造运动控制,是地壳表层物质密度横向变化和深部构造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构造运动对均衡重力异常的显著影响说明华北断块区地壳均衡调整尚未完成;华北断块区地震活动和均衡重力异常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地震活动在显著的均衡重力异常高值区或低值区周围及正负均衡重力异常区过渡部位分布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区域重力均衡异常的物理模型,假定区域重力均衡异常源于上地幔密度分布横向不均匀以及由上地幔小尺度对流产生的边界形变.导出了区域重力均衡异常和上地幔小尺度对流之间的相关方程,讨论了该方程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应用几种模型计算上地幔小尺度对流产生的作用于岩石层底部的拖曳力场.结果表明,将这一相关方程用于利用区域重力均衡异常研究地壳及上地幔应力状态,将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蒙古及周边地区重力异常和地壳不均匀体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全球EGM2008自由空气重力异常模型,本文计算了蒙古及周边地区的布格重力异常和AiryHeiskanen均衡重力异常.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Crust 1.0地壳模型为参考,通过重力正演方法,对蒙古及周边地区不同深度地壳密度结构模型的重力异常进行了计算,并对得到的正演布格重力异常与实际重力异常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蒙古西部杭爱山地区与阿尔泰山地区的构造变形差异性明显,现今均衡重力异常中杭爱山周边没有明显的均衡异常高值区,而阿尔泰山地区西南方向存在均衡重力异常高值分布,分析与新构造运动密切相关;Crust 1.0模型给出的壳幔横向密度不均匀体分布对于计算Moho面起伏引起的重力异常作用明显;Crust 1.0给出的地壳内界面变形可以反映深大活动断裂的深部构造变形.研究结果对于认识蒙古东西部构造特征差异,以及现今西部活动断裂的地球物理场特征具有参考意义,也可以为进一步应用Crust 1.0模型为参考开展三维密度结构反演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地形-均衡补偿重力、大地水准面异常频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地形高、地球内部质量异常以及重力、大地水准面展开成球谐级数,依据岩石圈弹性挠曲均衡补偿理论建立地形—均衡补偿重力、大地水准面异常的球谐级数表达式.由此我们可以研究地形—均衡补偿重力、大地水准面异常与球谐级数阶次的关系,以及不同波长地形荷载与岩石圈挠曲补偿的关系,探讨地形—均衡补偿重力、大地水准面的频谱特性.从观测大地水准面异常和自由空气重力异常扣除地形—均衡补偿大地水准面、重力异常,可以得到均衡大地水准面异常和均衡重力异常.均衡大地水准面异常已经消除了浅层物质不均匀的影响,反映的是地球深部物质密度不均匀分布.均衡重力异常显示出中短波长特性,反映的是地壳上地幔物质分布的失衡和物质调整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重力场与壳幔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  陈石 《地震》2013,33(4):11-18
本文基于重力资料, 分析了青藏高原壳幔结构模型、 高原陆内形变动力学条件、 高原深部物质运动特征及动力学机制。 研究表明, 重力布格异常和自由空间异常除了分别反映大地水准面之下的“剩余”密度信息和大地水准面之上的“附加”密度信息之外, 还可以组合在一起反映壳幔结构的流变学信息。 在整体处于Airy 重力均衡状态下, 如果局部布格异常与空间异常同向减小, 则是弱地壳强地幔的反映; 如果布格异常减小空间异常增大, 则是强地壳弱地幔的反映。 笔者认为, 青藏高原南部多为强地壳弱地幔地段, 东部既有强地壳弱地幔地段, 也有下地壳柔性-上地幔脆性地段, 北部多为弱地壳强地幔地段。 高原南北两侧板块边界的挤压力对高原做功, 重力位能使高原物质向低位势转移, 产生流变变形, 导致南区和北区主要为挤压变形区, 东区主要为构造伸展-侧向挤出区。 由于壳幔结构的差异, 不同地区驱动变形所需位能大小不同。 相同位能条件下, 南部更易于隆升, 东部更易于流变伸展。  相似文献   

10.
李润江  孟令顺 《地震研究》1989,12(2):137-145
均衡状态是评价一个地区现今地壳构造活动性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对东北南部地区普拉特—海福特均衡重力异常特征的分析,并通过均衡重力异常与深部地壳测深结果、地形趋势面自由空气重力异常以及与艾理均衡重力异常结果的对比分析,以达到:(1)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基础资料;(2)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东北南部地区及海城震区的均衡状态,以期在海城震区深部地球物理特征的研究方面获得进展。  相似文献   

11.
亚洲中部地区均衡重力异常特征及地震活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盛明  冯锐 《地震学报》1997,19(6):650-654
在讨论岩石圈均衡原理的基础上,采用Airy模型,计算了亚洲中部地区(30~70N,50~140E)岩石圈均衡重力异常,在概要阐述该区均衡重力异常的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对青藏地区的负均衡异常和华北至西太平洋的正均衡异常进行了探讨;并结合该区主要构造及地震活动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重力资料为主,参照人工地震测深资料计算云南地区的地壳厚度,分析了本地区地壳厚度分布轮廓及其特征、根据爱黎的均衡理论,计算出本地区的重力均衡地壳厚度,讨论了重力均衡补偿作用。又根据二者的差异及地壳厚度与人工地震测深结果的对比,研究了地壳上地幔的横向不均匀性。并对深部构造、重力均衡补偿作用与地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云南省西部,跨越中、缅两国交界的横断山系地区(97°E~102°E,24°N~30°N)有近一半的面积尚没有重力测点、即重力数据空白区和重力测点稀少的普查级测区.以前的有关文献、图集中所给出对此地区的重力场都是十分模糊的结果与图件.因此应用这些资料无法详细地研究该地区重力场特征与深部地壳结构(构造).本文应用卫星重力异常资料作为“近似空间重力异常”,经中间层改正后给出的“计算布格重力异常”,其分布特征与该地区的地形高程呈很好的镜像相关.对相应山脉、河谷以及断裂构造都有所反映.特别是在横断山系地区该布格重力异常呈现为近南北的走向.为此,据该“计算布格重力异常”,并选定对该区有代表性的一条重力异常剖面作正反演计算,以得到其地壳深部结构剖面.结果表明,在横断山脉地区的地壳厚度在51~56 km间起伏变化;滇西北云岭山系以及玉龙山区的地壳厚度约在60 km以上. 最后,对所得结果与图件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几点认识和纠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均衡重力异常和地壳表、浅层地质结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殷秀华  刘铁胜 《地震地质》1993,15(2):149-156
从理论和试验角度论证了利用均衡重力异常研究地壳表、浅层地质结构的可行性,从而指出:所有合理的地壳均衡模型产生的均衡效应几乎是一样的;地壳均衡模型类型和模型参数的变化,仅使均衡改正值在长波长上发生很小变化,而对均衡重力异常的局部异常影响不大;均衡重力异常与地壳表、浅层地质结构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因此,利用均衡重力异常研究地表和地壳浅层地质结构,以选择简单的地壳均衡模型为好。本方法的优点是不受地形格架影响,便于进行广泛对比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5.
论华北地区的均衡状态(一)——方法和局部补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经典均衡的原理,本文重点分析了五种局部均衡补偿模式.在计算方法上利用频域三维重力场的理论公式,快速求得均衡校正值,据此计算了66个模型的均衡重力异常场,注意到对这许多不同参量的模型而言,它们的均衡异常场在形态与分布特征上基本一致,其中计入了地表和上下地壳密度差异分布的 Airy 模型具有最佳的补偿效果,它的均衡面在莫霍界面以下的上地幔中,标准深度50km.从整体上看,华北地台处于亚均衡状态,均衡异常的均值为1810-5m/s2.均衡重力异常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块体特征,正均衡异常区主要分布在东部胶辽地块和冀中平原北缘,在汾渭裂谷区存在负异常.模型对比表明,以莫霍界面作为均衡补偿面的模型是不可取的;Airy 模型比 Pratt 模型的补偿效果略好,这同地壳构造以层状为主而侧向变化有限的特征相符.有关复合补偿、均衡重力异常的基本特征和深部构造的关系等结果,将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发表.   相似文献   

16.
重力均衡归算就是依艾里地壳均衡模式调整地壳,经过均衡归算后,使得地球内部均衡补偿面上的压力处处相等,得到一个密度均勻的地壳模型。重力均衡归算的方法一般分三个步骤进行:(1)按空间归算使观测点归算到大地水准面上;(2)将海平面以上的地形物质移去,即按地形改正归算;(3)按均衡密度或均衡深度加入均衡改正。  相似文献   

17.
汾渭断陷带均衡重力异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汾渭断陷带均稀重力异常分布特征与地壳表、浅层结构、新构造运动和现代构造运动,以及均稀重力异常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局部均稀重力异常分布特征与出露地表的岩石密度和地质构造特征存在明显对应关系,区域均稀重力异常特征反映了本区新构造运动和现代构造运动不是朝着地壳趋于均稀方向发展,而具有反均稀力的特征;不同方向异常带交汇的地方,现今构造运动最强烈,是强震多发区。  相似文献   

18.
甘肃西部地区深部构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重力资料,采用单层地壳模式反演了甘肃西部地区的地壳厚度。根据艾利的均衡假设,进行了均衡补偿的归算,编制了莫霍界面图和均衡异常图。作者对甘肃西部地区的地壳变异带形成的力源进行了简要的探讨,结合历史地震资料,讨论了地壳构造、均衡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北部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中周期和长周期瑞利面波资料分别反演得到中国北部及其邻区的三维S波带度结构。结果表明,地壳中横向非均匀性非常明显,许多地区显示出构造活动的特征;上地幔速度结构的横向变化相对减小。研究区的地壳厚度从东向西逐渐增大,地壳平均速度分布的格局与地壳厚度分布大体一致。地壳厚度与地壳平均速度的空变带处与布格重力异常梯级带基本一致。从数据上看,地壳厚度远比地壳平均速度与布格重力异常的一致性程度高,因此可以  相似文献   

20.
鄂西三峡区域重力场特征及其地震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深大断裂的强烈活动不仅能造成深部地壳界面不连续(变异)和重力场的异常分布,同时在上部地壳有相应的显示。基于这一思路,本文利用重力资料计算反演了鄂西三峡地区地壳厚度分布、重力均衡状态,进而着重研究了地表线性断(破)裂系统和现代地壳运动特征(包括地震活动)。由此得出结论:三峡东部NNE向延伸的重力异常梯级带不是现代强烈活动的深部断裂(块)作用结果,即其深部似不存在孕育和发生强震的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