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关于中国矿产种类划分方案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徐志刚  朱明玉 《矿床地质》2015,34(6):1321-1345
文章是为"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进行"全覆盖"的矿产成矿规律研究而撰写的,旨在了解中国矿产的种类及其数量。在对前人有关古代矿业的众多资料和1949年至今的5个矿产分类方案进行汇总和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际上的矿产分类,根据《地球科学大辞典》中有关"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诸多术语之定义,对诸方案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宝玉石矿产分类分别进行述评后,提出了中国矿产资源的系统分类,包括:1能源矿产13种;2金属矿产39种/族(其中,黑色金属5种、有色金属13种、贵金属3种/族、稀有金属8种、稀土金属15种+钇和钪、分散元素9种);3非金属矿产114种/组,其中,矿物类非金属矿产65种/组、岩石(土)类矿产49种/组;4水气矿产6种,合计172种(组)矿产,并给出它们的矿物分子式。此外,还重复列出宝玉石类和观赏石类(装饰石、收藏石及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砚石、印章石)矿产53种;其中,宝石类矿产14种/类、玉石类矿产22种和观赏石类矿产17种;另增加有机类的琥珀1种。  相似文献   

2.
白育坊  孙承晟 《地质论评》2023,69(1):2023010016-2023010016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曾于1903年在《浙江潮》发表《中国地质略论》一文,1906年与同到日本留学的顾琅合作出版《中国矿产志》(附《中国矿产全图》)一书。它们在中国地质学史上均具有开创性并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中国矿产志》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地质矿产著作。本文从中日地质学交流的角度,结合新发现的史料,通过文本对比分析,指出《中国地质略论》和《中国矿产志》均是吸收当时日本的一些地学著作编写而成。《中国地质略论》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佐藤传藏的《地质学》(1898)一书;《中国矿产志》的导言部分是在《中国地质略论》的基础上拓展而成,增补的内容则参考了矢津昌永的《高等地理清国地志》(1905)、横山又次郎的《地质学教科书》(1903)以及石川成章的《地球发达史》(1904)等著作,本言部分主要参考了日本地质调查所1902年发表的《清国及韩国主要矿产颁布图说明——附清国主要矿产地名表》;《中国矿产全图》则是顾琅依据日本《清国主要矿产分布图》绘制而成。《中国地质略论》和《中国矿产志》(附《中国矿产全图》)的编撰反映了20世纪初日本逐渐成为中国地质学知识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王安建 《地球学报》2023,44(2):257-260
关键矿产是指对国家经济发展、国防安全至关重要、对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不可或缺,同时又存在供应风险的一类矿产资源。不同国家关键矿产的种类因国家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而存在差异。21世纪以来,美、欧、日、澳、加等发达国家相继发布了其关键矿产目录,而中国多年来一直将这类矿产统称为战略性矿产,迄今尚未发布相关关键矿产目录。本专辑讨论了中国战略性关键矿产目录厘定,需求分析,供应风险评估和战略性关键矿产全球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谢良珍  章雨旭 《地质通报》2008,27(4):571-574
第二代《中国矿产图集》(以下简称《图集》)包括《中国黑色有色金属矿产图集》(刘兰笙等主编)、《中国固体燃料非金属矿产图集》(王永勤等主编)和《中国贵金属稀有稀土金属矿产图集》(刘梦庚等主编)3部,反映了除流体矿产和放射性矿产以外的中国所有主要矿产的分布,并简要介绍了各矿种的区域成矿特征,现均已公开出版。《图集》的编制工作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和原地质矿产部地质调查局(原直管局)主持,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负责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原地质矿产局(厅)参加。  相似文献   

5.
第二代《中国矿产图集》(以下简称《图集》)包括《中国黑色有色金属矿产图集》(刘兰笙等主编)、《中国固体燃料非金属矿产图集》(王永勤等主编)和《中国贵金属稀有稀土金属矿产图集》(刘梦庚等主编)3部,反映了除流体矿产和放射性矿产以外的中国所有主要矿产的分布,并简要介绍了各矿种的区域成矿特征,现均已公开出版。《图集》的编制工作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和原地质矿产部地质调查局(原直管局)主持,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负责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原地质矿产局(厅)参加。  相似文献   

6.
白育坊  孙承晟 《地质论评》2023,69(4):1589-1605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曾于1903年在《浙江潮》发表《中国地质略论》一文,1906年与同到日本留学的顾琅合作出版《中国矿产志》(附《中国矿产全图》)一书。它们在中国地质学史上均具有开创性并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中国矿产志》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地质矿产著作。本文从中日地质学交流的角度,结合新发现的史料,通过文本对比分析,指出《中国地质略论》和《中国矿产志》均是吸收当时日本的一些地学著作编写而成。《中国地质略论》的地史学内容主要来源于佐藤传藏《地质学》(1898)一书,有关煤炭内容以及中国煤田分布图则来自日本海军少将肝付兼行发表在《太阳》(1903)杂志上的《东方之煤源》一文;《中国矿产志》的导言部分是在《中国地质略论》的基础上拓展而成,增补的内容则参考了矢津昌永的《清国地志》(1905)、横山又次郎的《地质学教科书》(1903)以及石川成章的《地球发达史》(1904)等著作,本言部分主要参考了日本地质调查所1902年发表的《清国及韩国主要矿产颁布图说明——附清国主要矿产地名表》;《中国矿产全图》则是顾琅依据日本《清国主要矿产分布图》绘制而成。《中国地质略论》和《中国矿产志》(附《中国矿产全图》...  相似文献   

7.
《矿产与地质》2016,(4):703
正《矿产与地质》(双月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管,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地质类学术刊物。《矿产与地质》(双月刊)的办刊宗旨是:着重报道有色地质行业生产、科研的最新成果和工作进展,同时兼顾非金属矿产及矿物材料的研究成果,对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预测防治开展  相似文献   

8.
<正>《矿产与地质》(双月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管,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地质类学术刊物。《矿产与地质》(双月刊)的办刊宗旨是:着重报道有色地质行业生产、科研的最新成果和工作进展,同时兼顾非金属矿产  相似文献   

9.
《矿产与地质》2016,(4):514
《矿产与地质》创刊于1981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管,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地质类学术刊物。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  相似文献   

10.
《矿产与地质》2016,(1):0-0
正《矿产与地质》(双月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管,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地质类学术刊物。《矿产与地质》(双月刊)的办刊宗旨是:着重报道有色地质行业生  相似文献   

11.
赵立群  张敏  陈彤 《中国地质》2019,46(S1):105-109
金属矿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本数据集采集了16种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大宗紧缺矿产(铁、锰、铜、铝、金、铅、锌、镍、铬)、优势矿产(钨、钼、锡、锑)及战略新兴矿产(锂、钴、钛)2006—2017年的世界及中国资源储量、原矿产量、消费量、贸易量及贸易金额等数据。数据集为Excel表格型数据,包含6个sheet表(世界资源量、中国查明资源储量、中国基础储量、中国原矿产量、中国原矿消费量、中国进出口量),旨在分析研究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后期阶段所需重要金属矿产的资源现状和供需趋势。数据集显示:①我国大宗紧缺矿产如铁、锰、铜、金等查明资源储量虽稳步增长,但开采消耗量大,使得基础储量增速缓慢;未来需求总量仍将维持高位,国内保障程度不足,进口量持续攀升。优势矿产资源钨、锑储采比低,后备资源接替不足,优势程度下降;②战略新兴矿产锂、钴、钛资源量、基础储量增长缓慢或呈下降态势,国内资源品质较差,难利用资源多;产量、消费量近十年快速增长,且未来将持续高增长,国内资源储量增长缓慢,供需矛盾凸显。该数据集对已有金属矿产供需数据的收集和总结,为今后金属矿产勘查及战略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国内矿物治理重金属废水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综述了我国利用天然矿物治理重金属废水方面的研究新成果。天然铁的硫化物、天然铁锰的氧化物、方解石与磷灰石等具有良好的表面吸附与氧化还原化学活性;不同介质中它们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Cr^6 、Pb^2 、Hg^2 、Cd^2 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可广泛用于重金属废水处理。矿物吸附重金属离子机理的研究表明,矿物对重金属的吸附是矿物表面与无机重金属离子之间的表面作用过程,包括矿物表面功能基与重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矿物表面氧化还原反应和沉淀转化作用,以及矿物表面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3.
金宝山铂钯矿属于中国最大的独立铂族金属矿床,铂钯矿石的成分十分复杂,已发现73种矿物,其中有贵金属矿物25种、铂族矿物21种。矿石结构复杂,铂族金属矿物粒度很细,主要为10~80μm,其中20~40μm者占58.18%。贵金属矿物主要分布在蛇纹石中,占46.67%,有25.03%的贵金属矿物分布在黄铜矿中,其他载体矿物有镍硫化物、黄铁矿和磁铁矿等。矿石属于微细粒难选矿石。  相似文献   

14.
一种重要的非金属资源--萤石矿的开发及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萤石叉名氟石.为卤族矿物。矿石类型以矿物成分的不同,可分为石英-萤石型、方解石-萤石型、碳酸盐-萤石型、硫化物-萤石型、重晶石-萤石型、硅质岩萤石型。萤石中含有卤族元索氟,是制取含氟化合物的主要原料,又由于熔点低而广泛用于炼钢、有色金属冶炼、水泥、玻璃、陶瓷。我国萤石矿产资源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①储量居世界第一,资源潜力巨大;②萤石储量相对集中;③单一型萤石矿床(点)多,储量少;伴(共)生型矿床(点)数少。储量大;④贫矿多,富矿少;⑤难选矿多,易选矿少。  相似文献   

15.
江苏药用矿物资源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启宝 《江苏地质》1996,20(3):177-180
江苏拥有丰富的药用矿物资源,大部分药用矿物均有产出。通过对药用矿物的分类,阐述了药用矿物的治疗机理和各自的实际功能。方位 为:江苏药有矿物资源的合理开发,不仅能为人类健康服务,而且也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莱芜市成矿地质条件较好,辖区内蕴藏了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已发现矿产42种,探明储量的18种,是省内矿产资源总量较丰富,矿种配套较齐全的少数地市之一。近几年,莱芜市大力开展"治乱、治散、治毁、治本"工作,矿业开发走上规范化道路。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查明了北京市煤、铁、锰,铜、铬、铅、锌、铝土、鸽、钼、金、银、硫铁矿,萤石、饰面用大理岩、水泥用灰岩共计16个矿种的核查任务,最终形成了140个上表核查单元。通过分析核查前后资源储量变化情况,总结了11类变化原因:未上表矿区纳入、漏上表、错误上表、重复上表等等。文章通过分析对比,查明了核查前后资源储量的变化原因,提高了核查结果的可信度,为北京市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与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衔接,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为北京市矿政管理,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The Jingbaoshan platinum-palladium deposit is China's largest independent PGM (platinum-group metals) deposit so far discovered. There are eleven kinds of useful components in the ore: Pt, Pd, Os, Ir, Ru, Rh, Au, Ag, Cu, Ni, and Co. The platinum-group elements, gold and silver occur in the form of minerals in ores. twenty-five kinds of precious metal minerals have been found, of which twenty one belong to the platinum-group minerals. The minerals are very small in grain size. Copper occurs mainly as copper sulfide with a small amount of free copper oxide, and the beneficiated copper accounts for 95.21%. Nickel occurs mainly as nickel sulfide, and some nickel silicate and nickel oxide occur in the ore. The beneficiated nickel accounts for 72.03%. Cobalt occurs mainly as cobalt sulfide, and there are some cobalt oxide and other kinds of cobalt. The beneficiated cobalt accounts for 77.58%.  相似文献   

19.
Today,traditional methods for locating of metal re-sources at the depth of hundreds m eters are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However,the majority of the reserves in the world islarge or super- large mineral deposits in the deep region belowthe surface. Therefore,the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in the future will depend on the nontraditional m ethod wherethe traditional ones are less successful in searching deep re-serves.Ane method based on the nuclear analysis and accumula-tion sam pling has…  相似文献   

20.
CO2矿物捕获能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碳存储的研究表明, CO2最稳定的存储方式是 CO2的矿物捕获, 即将 CO2注入到地下,使其以方解石、菱铁矿、白云石及片钠铝石等碳酸盐矿物的形式存在.适合 CO2矿物捕获的岩石类型主要有火山岩、砂岩和火山碎屑岩.分析了3种岩石类型的金属元素含量、金属元素的释放能力、与 CO2反应生成的矿物类型及对 CO2的捕获量,并比较了3种岩石类型对 CO2矿物捕获能力的差异.其中玄武岩等火山岩的金属离子含量高,但其孔隙空间有限,制约了成岩反应,且 CO2注入后具有逸散的风险;砂岩分布广泛,有足够的孔隙利于流体注入,但是金属离子含量相对较低,对 CO2的矿物捕获所需时间相对较长;火山碎屑岩则结合了前2种岩石类型在矿物捕获方面的优势,是一种理想的 CO2矿物捕获的岩石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