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金红石是提炼钛的重要矿物原料,在国民经济中用途广泛。本文总结了山西代县碾子沟金红石矿床、矿体地质特征,就其成矿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矿石的物理性质及其主要用途。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红石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金红石矿床成因类型不一,控矿因素各异。通过对地层、构造(包括大地构造环境及褶皱)等控矿因素,区域变质作用、岩浆作用、热液作用、风化及沉积作用等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分布等规律的归纳与研究,提出了陕西石泉-镇坪、陕西丹凤-西峡、河南南召-方城、湖北枣阳-河南新县、湖北英山-潜山、江苏徐州-东海、山东栖霞-荣城、山西代县-河北涞水、四川会东9个金红石成矿远景区。并圈定出山东省荣城曲家、安徽凤阳板桥、湖北郧西土门—涧池、湖北七里坪大悟仙山、山西代县义成沟—羊廷寺、河北涞源司各庄、河北丰宁黄土梁等7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3.
方磊  高飞 《地质找矿论丛》2014,29(4):535-540
辽宁义县红石金矿是与中生代火山岩-次火山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文章从基础地质研究入手,阐述了红石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并根据其外围地区金矿化异常特征及分布规律,提出矿区外围的进一步找矿方向,并圈定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4.
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是我国最为重要的金红石成矿区带和原生金红石主要产地之一。本文根据近期对该成矿带金红石矿床开展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整理研究工作,综述了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金红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将成矿带内金红石矿床(点)划分为区域(沉积)变质型、榴辉(闪)岩型和机械-沉积型三种类型。同时从地层、构造以及成矿地质条件等方面简要探讨了矿床(点)的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在此基础上识别出地层时代、岩性、地球化学异常等找矿标志,并初步勾勒出湖北枣阳-河南新县以及湖北英山-安徽潜山两个金红石矿床的找矿远景区。本文对成矿区金红石矿成矿规律的总结和成矿条件的分析显示出成矿带金红石具有极大的找矿潜力,可望成为我国最具潜力的金红石战略储备基地。  相似文献   

5.
夏学惠  阎飞  赵玉海 《矿床地质》2006,25(Z2):281-284
通过对中国金红石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成因类型、成矿条件及成矿远景等几个方面的综合研究,将我国金红石矿床划分为6种主要类型,进行了成矿远景预测,划分出9个成矿远景区和5个找矿靶区,指明了今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柴北缘鱼卡金红石矿床是本团队在青海省发现的第一个具有超大型找矿远景的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为了对该矿床的成矿条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成矿模式及金红石的赋存状态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在详细野外地质填图、室内综合研究基础上,利用LA-ICP-MS对该矿床榴辉岩样品中的金红石进行原位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矿床的形成还受原岩成分的影响,金红石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  相似文献   

7.
碾子沟金红石矿床位于山西省代县县城北北东方向约26 km处,是我国唯一的粗粒超大型金红石矿床.  相似文献   

8.
河南西峡金红石矿床成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峡金红石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东段南缘,古生代陆缘断陷带内,是一个大型角闪质片岩型金红石矿床.矿体赋存于古生界信阳群龟山组第三段,含矿层为合金红石角闪质片岩与大理岩互层.通过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母岩特征、钛的分布规律,变质成矿作用及后期热液改造等方面的研究,认为陆缘断陷深海槽及控制其形成的深断裂、富钛基性火山岩、区域变质及热液改造等综合因素叠加部位是寻找该类型金红石矿床的最佳方位。  相似文献   

9.
新疆祖母绿(绿柱石)矿产出地质特征与找矿矿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首次发现的祖母绿矿质地优、前景良好。对新疆祖母绿(绿柱石)矿的成矿基本地质特征进行探讨,包括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及矿体地质特征,并对与祖母绿形成有密切关系的矿物一方解石、长石、电气石和金红石等进行了找矿矿物学方面的研究。借助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等方法,对方解石、长石、电气石和金红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其与祖母绿的形成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该地区祖母绿(绿柱石)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代县脉矿金红石重选试验,用了螺旋选矿机,经磨矿机处理的金红石矿石,-200目含量为43.20%细粒物料;不分级或宽级别入选,能抛弃产率为54%的尾矿,其粗精矿作为摇床的给矿。再将金红石精矿进行磁选。用此简单的重选工艺流程,能取得金红石精矿TiO_2品位为95.28%,回收率76.93%的理想技术指标。给粗粒嵌布的金红石脉矿和金红石砂矿。开辟一条新的选矿途径。  相似文献   

11.
吕伟 《地质与勘探》2023,59(6):1260-1270
为研究黑河地区金红石微量元素特征及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本文选取滇西澜沧黑河地区榴辉岩、石榴多硅白云母片岩中的金红石进行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金红石微量元素呈现阶梯式三级分布特征,最富集Nb、Ta,其次是Zr、Hf,含量较少的元素有Ba、Rb、Sr、Th、REE;榴辉岩、榴闪岩类原岩属于变质基性岩类,含蓝晶石榴闪岩原岩属于玄武质凝灰岩类,石榴多硅白云母片岩类原岩属于泥质岩类;榴辉岩中金红石Nb/Ta比值均要高于其全岩Nb/Ta比值,金红石Nb、Ta含量与变质作用过程中元素在各矿物间的分配系数有关;采用金红石Zr含量温度计获得黑河地区榴辉岩的峰期变质阶段金红石形成温度为578~605℃,峰期变质作用后的退变质流体会造成金红石中Zr的再平衡。此外,黑河地区具备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形成的成矿物源、成矿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成矿的物质基础,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矿相学等研究手段,在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及铁石观一带均发现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其单个矿体长可达千米以上,宽均达几米至几十米不等,金红石物相Ti平均品位可达2.58%,属于高钛榴辉岩的范畴,且其矿床地质特征与大别—苏鲁地区的金红石矿床特征极为相似。鱼卡和铁石观金红石矿床的发现,填补了柴北缘榴辉岩变质带没有金红石矿床的空缺,并暗示柴北缘地区有发现大型榴辉岩矿床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3.
红石地区叶家小湾金矿形成于燕山晚期,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期后热液。断裂和岩浆岩是两大重要的成矿地质条件。控矿构造为北东向断裂,花岗岩是金矿的有利赋矿围岩。成矿物质来自深部,与燕山晚期 浆活动密切相关,叶家小湾金矿综合找矿模型的建立,对于在红石地区开展找金(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随州市红石地区金银成矿地质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红石地区处于河南围山城金银成矿带的东延部位,成矿条件十分有利,碱性岩、斜长角闪岩、基性-超基性岩与金银成矿密切相关。环放状断裂体系、北东向断裂、南北向断裂以及断裂交汇区是金银矿的有利控矿构造。北东向断裂中易成金,南北向断裂中易成银。成矿地质条件表明,擂鼓台一带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蚌埠地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阜阳-蚌埠铁–金–银–铅锌–金红石–煤–金刚石成矿亚带东段,成矿地质条件类似胶东金矿矿集区,成矿潜力巨大。由于该区覆盖严重,工作程度较低,成矿地质条件的研究工作较少。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于2014年在蚌埠地区开展了1:2.5万高精度航磁测量工作,通过该区高精度大比例尺航磁资料,结合区域地质及构造特征,分析研究区域航磁异常特征与地质构造的关系,成矿有关的航磁异常特征,为该区成矿预测及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建国50年来我国金红石矿产地质勘查及研究历史的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金红石矿床地质勘查可分为 1949~ 196 6年、196 7~ 1976年、1977~ 1985年、1986~ 1999年四个阶段 ,实行金红石专门找矿的最后一个阶段发现矿床的速度远高于综合找矿的前三个阶段 ,共发现矿床 5 9处 ,探明储量 1亿t。相应的系统地质研究分为 1980~ 1989年初步研究、1990~ 1999年深入研究两个阶段。成矿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矿床有 11个成因类型、5个成矿区带 ;矿床主要在变质岩地区沿深大断裂分布 ;成矿时代主要为晚元古代末期、泥盆纪、中生代及第四纪 ;成矿主要与板块的三次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红石山南金矿位于阿木乌苏-鹰嘴红山金、锑、铁、钨Ⅳ级成矿带中段南部,赋存于长城系古硐井岩群下岩性组,内部近东西向脆韧性剪切带发育.发育两条规模较大的含金构造蚀变带,金矿(化)体与主构造线方向一致,斜列式排列.通过对红石山南金矿地质特征、矿(化)体特征及物化探异常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总结了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探讨了矿床成因,经类比金矿类型属“卡林”型.在综合研究区域成矿规律的基础上,指出研究区金矿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鱼卡金红石矿床是青海省境内发现的第一个超大型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笔者在总结前人基础资料及详细野外地质矿产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榴辉岩岩石学及金红石矿物学研究,利用LA-ICP-MS法对该矿床中的金红石进行原位微量元素分析等。结果表明:金红石赋存状态主要有五种,即包裹结构、粒间结构、串珠状结构、退变残余结构、丝缕状出溶结构,其中以粒间和串珠状赋存状态产出时,含矿性最好。同时,变质阶段的差异、流体活动的强弱将影响金红石的赋存状态。流体活动越弱时,野外表现为榴辉岩的新鲜程度越高、且少或不发育长英质脉体、矿物越自形,则越有利于形成粒间和串珠状金红石富矿;折返过程中流体或熔体作用过强、野外表现为广泛发育长英质脉体、榴辉岩中矿物呈他形产出时,则金红石已经退变为钛铁矿和榍石。总结前人的地球化学和年龄数据表明:富集地幔源区、演化程度高、陆壳混染程度低的富钛基性原岩是鱼卡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主要物质来源,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促进了钛的进一步富集成矿,成矿年代集中在440~430Ma。金红石锆温度计显示的成矿温度主要在570~671℃之间,金红石中高场强元素Ti、Nb、Ta、Zr、Hf等富集,表明其可能形成于俯冲带环境。这些成因认识等将为柴北缘成矿带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的进一步找矿工作部署、勘查评价及突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苏北地区为例, 在分析区域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和成矿学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江苏省地质调查院和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有关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料, 初步建立了2个成矿系列, 即与超高压变质作用有关的金刚石-金红石-蛇纹石-蓝晶石-大理石成矿系列和与高压变质作用有关的磷-水晶-蓝晶石成矿系列.前者与印支期巨量物质超深俯冲有关, 后者与稍晚发生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事件有关.本区可能存在燕山期金、银多金属成矿系列, 在下一步地质找矿时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开发利用南召—泌阳金红石矿带的金红石,综合分析了以往资料,并在实地踏勘、样品测试和重点地段综合研究基础上,查明了各矿段金红石矿基本地质特征、金红石赋存状态、嵌布特征、粒度变化特征、金红石富矿体的主要赋存位置。区内粗粒易选富矿体位于矿带中段的左老庄组一段上部(北部)。采用以微生物提纯金红石粗精矿为标志的新工艺,取得了良好的选矿试验效果。刘岗矿区的1号和2号富矿体可作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