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思路 要认识长期天气过程,需首先从天气学角度去弄清楚一些长期变化的基本事实及其物理意义。挖掘验证农谚就县站而言,具有广阔天地。如“春风对秋雨”,“大风百日雨”,“春寒夏雨多”,“秋暖春雨少”,  相似文献   

2.
我站在“百日优质”竞赛中,经全站同志团结战斗,大干一百天,测报质量显著提高,错情为百分之零点三,有七名同志达到“百日优质”,占参加竞赛人数的百分之七十八。我们的主要作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2~2013年北京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加密观测资料,分析CBD区域城市热岛(Urban Heat Island,UHI)强度日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发现,CBD区域气温高于周边自动站气温,平均偏高0.64℃;CBD区域城市热岛强度呈现夜间强、白天弱的现象,中午甚至存在“城市冷岛”现象。季节平均UHI日变化表现为:在夜间,秋季最强,冬季次之,春季和夏季较弱;在白天,夏季最强,冬季次之,春季和秋季较弱。相对于晴朗无风天气,雾、雨、大风等天气对城市热岛有抑制作用,并结合小波分析结果发现,秋季城市热岛强度强于冬季是由于冬季雾、雨、大风等天气过程发生比例较高的缘故。CBD区域城市热岛空间变化特征研究发现,花园、学校等绿地有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雾日、雨日和大风日的CBD区域城市热岛强度空间变化标准差比晴朗无风日小。  相似文献   

4.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来一个比赛”的号召鼓舞下,全省气象部门开展了“百日优质竞赛”。广大气象人员以八小时内拚命干,八小时外多贡献的精神,大干一百天,有力地促进了各项气象业务工作质量的提高。台站面貌焕然一新,涌现出不少先进事迹,赛出了风格,  相似文献   

5.
一、预报思路:农谚有“冬不冷、夏不热”,“冬冷伏雨多”、“三九天晒得水流,六月天渴死老牛”等。说明冬天冷暖和次年降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我们采用由点到面的办法,考虑到武威冬季侯温的代表性较好,先找武威候温为负距平的时段来反映全  相似文献   

6.
吴明哲 《气象》1983,9(7):12-13
谚语中有“雾气重有大风,雾气浓大雨凶”的说法。“雾气重”是指雾的持续时间长。我们规定:夜间出现大雾,持续时间超过08时,或较浓的轻雾维持一天或以上,均视为“零气重”。“雾气浓”是指能见度≤500米的大雾。我们将1979—1981年所有符合雾气浓、雾气重的个例选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雾气重”不一定就有大风,“雾气浓”也不一定雨就大,还应着眼于雾消后云系变化和对天气形势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2015年8月15日梧州一次强对流天气,表明:(1)本次过程是由于高空槽东移引导低层切变线以及低空急流所共同影响造成的。(2)物理量场分析表明,TlogP图能够对本次过程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结构有很好的指示作用。(3)本次强对流天气低空急流的存在对大风的产生的贡献较大。5、本次过程系统移动快、短时雨强大、同时伴有雷暴大风天气。  相似文献   

8.
1960~2010年湖南雨日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湖南省的88个地面气象站点逐日降水资料,运用经验正交分解(EOF)、线性回归、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湖南雨日的空间变化特征和气候变化趋势,以及湖南雨日与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南雨日空间分布大致是南多北少,平原少于山区丘陵区,呈现出2条少雨日带、4个多雨日区;过去51 a湖南大部分地区雨日呈减少趋势,对比雨日的空间分布发现,未来湖南雨日的空间分布差异可能减小;湖南雨日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1970年代和2000年代分别为近51 a来雨日最多和最少的10 a。湖南雨日的空间分型既有全区一致性,也存在着东南部—西北部、湘中地区与周围地区及东部—西部相反变化的差异。全区一致型雨日呈下降趋势,存在3 a、8 a和21 a周期变化。东南—西北反向型雨日东南(西北)呈下降(上升)趋势,存在3 a、6 a和18 a周期变化。湖南雨日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且雨日和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9.
20 0 2年 4月 1 6日 ,我站出现大风天气 ,打印出的日极大风速为1 7.5m/s,时间为 1 5∶2 7,风向打印“77”。然而打印出的大风报警时间为 1 5∶2 8,风速为 1 7.1m/s,风向为NW ,显然两者之间有矛盾。我站对如何处理该日大风记录进行了讨论。观点一 :大风开始时间应改为 1 5∶2 7;2 0时编发天气报中 91 5dd组时 ,风向用“NW”代替 ;编制月报表时 ,日极大风速对应风向记“NW” ,日极大风速和出现时间照实记录。观点二 :记录大风开始时间不应改动 ,仍为 1 5∶2 8;2 0时编发天气报中的大风组时 ,风向缺测不发 ,只发风速组 ;编制月报表…  相似文献   

10.
吐鲁番一次典型翻山大风的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6月2日吐鲁番盆地出现一场大风。大风引发严重火灾,烧毁民房数百间。这场大风属于典型的翻山大风,预报有一定难度。本文从天气学角度分析了形成这场大风的动力机制,为预报此类天气提供依据。另外,根据大风前期吐鲁番单站天文动力结构特征分析,也解释和印证了这场翻山大风的内在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1.
数值模式预报是阵风预报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中国气象局北京快速更新循环数值预报系统(简称CMA北京模式)”中AFWA、UPP、IUM三种阵风诊断方案在北京地区大风预报中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估。两次大风过程的分析以及各季节大风预报的批量试验检验结果显示:三种方案的阵风预报存在明显差异,IUM方案的阵风预报能力优势明显。IUM方案对冷空气大风和雷暴大风预警都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其对2020年3月18日冷空气大风过程中大风起始时间、大风区位置和演变以及过程极大风速均有较好的预报效果,对2020年8月2日雷暴大风过程中大风区范围预报偏大且位置存在偏差,但对大风预警的指示意义最强。IUM方案的阵风风速预报整体偏强,但对各个季节达到或超过5级阵风的等级预报较为准确。总体而言,IUM方案对北京地区大风预报性能较好,基于该方案制作的阵风预报产品可为大风预报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一、天气概况一月份,全省气温比常年偏低1度左右。尤其是下旬,浙北地区偏低2—3度。雨日偏多,日照偏少。5—9日、20—31日连续两次连阴雨(雪),形成多雨寒冷的隆冬天气。浙江沿海海面共出现8次大风过程,其中冷空气影响而形成的大风有5次,  相似文献   

13.
章正英 《气象》1979,5(2):13-15
在县站的予报中运用群众经验时,应针对不同的予报对象,抓住实质,深入验证,灵活运用。现谈谈我们验证天气谚语的几点做法: 一、验证天气谚语要研究其内在联系 保定地区流传着很多关于偏东风与降水关系的谚语。如“偏东风,雨祖宗”;“东风不转,阴雨不断”;“雨后东风雨更凶”等,到底它们之间有何关联,如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南京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数据,对2012年春季南京地区首场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廓线产品(VWP)在降水各阶段都呈现出相应的图像特征:中上层降水云系向下扩展而同下层降水云系"连接",形成"ND"楔形区域,是降水即将开始的一个信号;降水发展阶段大风区底高变化与雨势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大风区底高持续下降并维持某一高度后的30 min内,雨势增强明显,随着大风区底高的快速升高,雨强也迅速减弱。降水末期中层"ND"的出现预示着降水云系逐渐消散,风向杆位置的连续下降预示着降水即将减弱停止。逆风区断裂位置及边缘地带对应着强降水的落区。由雷达基数据计算出的平均散度信息较好地反映了此次降水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南低空急流和西南低层大风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从垂直切变角度对中国低空急流的定义,表明西南低层大风现象有两类:有垂直轴的低空急流和无垂直轴的西南低层大风(简称低层大风),并揭示了二者的气候学和天气学特征差异。分析表明:在江南地区,低空急流主要活动在4~7月850 hPa,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华南、江淮地区的暴雨期同步;在东北地区,低空急流在全年都有较多活动,多在925 hPa,日变化不明显,和降水季节没有同步性。低层大风主要活动在700 hPa,日变化不明显,江南地区主要发生在12月至翌年4月,东北地区全年都有少量出现;江南地区低空急流日,从850 hPa至500 hPa随着高度增加,气压梯度明显减小,风速随高度减小,大风只存在于对流层低层。东北地区低空急流日的气压梯度随高度减弱不明显,低空急流轴浅薄,位于925 hPa左右的低层,其上方仍然受高空急流控制。低层大风日,从850 hPa至500 hPa随着高度增加,气压梯度明显增大,风速随高度增强,大风存在于对流层整层。风场和气压场变化趋势都近似满足地转风关系。江南地区低空急流的水平尺度和垂直厚度比较大,东北地区的低空急流尺度与“狭管”地形相当。江南地区的西南低层大风当其活动高度下降到850 hPa以下并和副高西侧西南气流配合时,也有较强的水汽输送作用,伴有明显降水天气。东北地区的低空急流和低层大风,主要是与中高空大风的向下延伸和地形强迫有关,气流一般为西北再转成西南风,水汽输送能力小,不利于产生大的降水天气。总之,低空急流和低层大风有着不同的结构和成因,它们的动力热力学涵义也不同,通过对二者区分,可以更合理地理解中国低空急流与暴雨(雪)天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风城 :川西北高原因西风带动量下传与谷地效应 ,常年大风特多。历年达 1 7米 /秒以上的大风日数康定多达 1 74天 ,居全川之冠。康定大风最多年竟有 2 54天 ,堪称四川“风城”。雨城 :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的雅安素有“天漏”之称 ,常年降雨量达 1 774 3毫米之多 ;1 959年 8月 1 2日的降雨量高达 3 3 9 7毫米 ,属全川的最高日降雨记录 ,因而雅安有天府“雨城”之别称。日光城 :攀枝花市位于 2 6 5°N ,地处川西南金沙江河谷 ,属南亚热带气候 ,常年日照时数多达 2 70 9 2小时 ,可谓四川的“日光城”。阴城 :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的马边 ,常年平均…  相似文献   

17.
战士爱枪、司机爱车、外科医生爱手术刀、气象员爱温度表等等,历来都被人们传为佳话。下面,记述一段发生在八十年代第一个春天里气象员以身挡雹保护地温表的动人事迹。今年3月3日中午,强劲的冷风席卷着雹云向桂西山区铺天盖地压来。刹时,一场罕见的雷雨、大风、冰雹灾害就要在百色山城出现了。正在观测值班的百色地区气象台吴任贤同志预感到露放着的地温表很危险,找防护罩来不及了。每秒十七米的大风伴随着雷雨、冰雹阵阵袭来,他顶风冒雨冲进雹天,纵步赶到地温场,横身护住温度表。他被风刮、雨浇、雹  相似文献   

18.
·天气分析与预报·高原东北侧暴雨天气系统剖析青藏高原的雨季一次热带风暴引起的大雪张掖地区区域性春寒的分析与 预报对临夏地区春季和夏初干早的 分析用完全预报法制作要素预报的初 步体会用模糊聚类试作秋季寒潮动力统 计预报酒泉大风的短期动力统计预报西北区一次强寒潮和特大降水天 气分析重视“三线”分析认真寻找 指标1979年4月12日陇东大雪成因高原东侧的一次连续性暴雨伏旱结束时的一次暴雨剖析高原西南气流突发性和我区大、 琴雨关系连阴雨中攀雨的特征B棋式在盛夏季节的预报能力对B模式预报秋季连阴雨的检验B模式在我区降水…  相似文献   

19.
天气分析和预报总能量廓线分析应用试验l一2一种优越的统计预报法 —介绍一致拟合率法l一5用EMOS预报甘南收区春季大雪l一8临夏市六月降水量灰色预测模型1一10天水市北道区春伏旱专题预报方法l一12我国北方盛夏旱涝发展的演变特征3一2张掖地区中一大雨与500百帕环流型3一5夭水市汛期中雨以上降水MOS方法3一7EMOS在县站中一大雨顶报中的应用3一10武威市大风单站不f正MOS顶报方法3一H用EMOS与经典法顶报中一大雨天气3一13甘肃省河东地区2月中大雪预报方法4一2琳南春季大雪湿有效能量的分布和特征4一4酒泉区域性春季大风的客观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20.
在陕西2009年5月8日至15日连阴雨天气过程中的一段无降水天气条件下,采用普通的庆典用礼花弹升空爆炸进行“炮响雨落”的理论验证试验。证明“炮响雨落”的现象是真实存在的,其理论解释是科学、合理的。并证明了在云中一些特殊部位给予少量的动力扰动就可以引起天气现象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