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庞萍  杨现国 《河南地质》2000,18(4):281-285
龙门石窟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雕像众我,龛窟雕 饰细腻逼真闻名于世,石窟风景区内赋存有地下热水、温泉群等其他旅游资源。文章论述了石窟雕像载体的岩体特征,评价了温热水、温泉群的水质特征,分析了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利用现状,就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和保护好风景区环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洛阳盆地地热资源与龙门地热田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龙门地热田的形成是其特殊地质构造制约地下水运动的结果,F1,F2为龙门地热田的控热构造,F41为地热田的导水构造,∈3为龙门地热储层,上覆数百米的二叠,三叠系则成为龙门地热田的盖层,龙门地热田之北邻洛阳盆地为凹陷区,但地温梯度却为3.1℃/100m,明显高于龙门及其它相邻地区,经对洛阳盆地地热背景及控热条件分析认为:延伸并隐伏于洛阳盆地中的龙门控热构造F1,F2断层,仍具有导热性质,F1,F2断层虽被F3错开,还仍具有导水作用,经F1,F2排入洛阳盆地的热水,不但提高了洛阳盆地的地温,而且也是洛阳盆地热储层,下第三系砂,砾岩含水层的主要补给水源,故根据龙门地热勘探情况,选择洛阳盆地的地热开发目标区应为F1构造带上和隐伏的北东向断裂带上,取水层段应为下第三系上部的断裂带附近。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10月26日,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地球科学系田云涛博士应邀来我所进行学术交流。田云涛博士做了题为"龙门山热年代学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龙门山从晚中生代至晚新生代热年代学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如何利用低温热年代学方法揭示龙门山构造隆升的地壳动力学,并生动地展示了其使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低温热年代学数据计算断层长期滑动速率的最新成果。我所相关科研人  相似文献   

4.
原阳县地热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通过对该县地热热储层的空间分布、地热水水化学特征、地热赋存条件和成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原阳县地下2 000 m深度范围内存在着温水储层、明化镇组温热水储层、馆陶组温热水储层和热水储层四个地热储层,地热流体由西向东或由西北向东南径流。温水及温热水储层水化学类型以HCO_3-Na型为主,偏硅酸含量达到医疗热矿水浓度;馆陶组温热水热储水中氟含量达到有医疗价值浓度;只有热水储层水质较差。研究成果对该县地热资源规划和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漯河市温热水资源分布地下600~1 200 m,温热水矿化度、偏硅酸含量、氯离子含量、锂含量、锶含量等均达到饮用矿泉水标准或医疗价值浓度.通过调查发现不同深度温热水水质有较大差异.通过对不同深度温热水水质进行分析比较,主要针对各层温热水的微量元素,对不同深度温热水的医疗价值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徐九儒 《城市地质》2011,6(3):40-42
本文分析了洛阳龙门地热的形成及赋存特征,提出洛阳地热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龙门南口伊河心滩的一处热矿水的水文地质特征,热矿水水温42~50℃,水化学类型是SO_4·C1—Na型,氟含量4.86 mg/1,氡含量185Bq,属于弱碱性含氡和氟的中温热矿水。研究认为,热矿水是由于浅层地下水经过较大断裂带的深循环后升高了温度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郑州航空港区位于郑州市东南方向25km,目前航空港区连接市区的供热管道没有贯通,港区供热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计算与评价结果,航空港区内浅层地热能较不适宜采用地下水换热方式开发,较适宜地埋管换热方式开发;深层地热新近系温热水主要分布在孟庄镇—龙王乡一线以东区域,热储层温度43℃—48℃,宜井深度500~1200m,单井出水量15~20m~3/h;奥陶系—寒武系温热水主要分布在孟庄镇—龙王乡一线以西区域,热储层温度43℃—82℃,宜井深度1800~3000m,单井出水量大于20~25m~3/h。对郑州航空港区地热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可有效解决港区目前的供热问题。  相似文献   

9.
邵崇建  颜照坤  李勇  聂舟  任聪  孙岳 《地球科学》2023,(4):1379-1388
新生代龙门山的隆升机制存在上地壳缩短和下地壳流两种端元模式,两种模式会造成四川盆地不同的构造变形响应,形成不同的盆山系统.为了厘定龙门山南段及前缘地区盆山系统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指示意义,利用低温热年代学技术(AFT和AHe)对龙门山南段前缘地区乐地1井7个砂岩样品进行了分析,约束该地区的剥露特征.结果表明,龙门山南段前缘地区中新世(约21 Ma)以来浅部地层经历了约10~11 Ma的快速剥露阶段(约500~700 m/Ma),与前人龙门山南段揭露的快速剥露时间一致.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约10~11 Ma龙门山南段向南东的逆冲推覆作用,导致构造应力通过四川盆地西南部多层滑脱层向盆地传递,造成龙门山前缘地区大范围构造变形及快速剥露,该认识支持龙门山上地壳缩短的隆升机制.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地热资源与地壳热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地壳结构和高热背景。南部的喜马拉雅地块属于"热壳冷幔"型,拉萨-冈底斯地体属于"热壳热幔"型地块,该区域内中地壳范围内存在一低速高导层,可能为部分熔融岩浆囊,形成了规模宏伟的地热带。高原水热活动带主要出露在喜马拉雅-冈底斯-念青唐古拉之间,>25℃的水热区有283处,>80℃的沸、热泉有近40处。著名的羊八井高温热储地热田,已经建成装机容量达25.18 MW的地热电站,为拉萨输送了大量电力,地热资源在高原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巨大的开发前景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兰州市主城区勘查发现地热异常以来,先后实施了6眼热水井。根据热水水化学特征分析,兰州市城区地下热水以温热水和热水为主,水化学类型以Cl--Na+为主,热储层中可能含有石膏夹层;热水中多种微量组分均达到具有医疗价值的浓度,部分地热水井可作为锶型饮用矿泉水开发利用;地下热水基本处于封闭状态,以溶滤作用、氧化还原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为主,地下热水水化学特征保持原始的水—岩平衡状态,水质较好,人类对该区域地下热水基本无开采扰动。  相似文献   

12.
地热井井位确定研究——以豫煤二队院内地热井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龙门地热田地质构造、地下水运动特点及规律的研究,提出了在地热田内寻找地下热水的富水靶区,并推算了其范围。又以地面调查、地面电法等手段进行了验证,确定了地下热水富水带的具体位置及地热井施工井位,一次成功地打中千米以下地热水的富水区,为地热田内寻找、开发地下热水总结了经验,丰富了深井及地热田找水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根据热储埋藏条件、盖层、导热构造、地形地貌的总体特征,将太湖南岸地热资源区划分为湖州太湖南岸地热资源区、湖州小梅口地热资源区和湖州苍山地热资源区3区。通过计算区内地热流体年开采累计可利用热能量、热储中的热量、热储中岩石的热量和热储中水的热量,得出太湖南岸地热资源区热储中的热量是现有7口地热井年开采累计可利用热能量的1162倍,其中,热储中水的热量是现有7口地热井年开采累计可利用热能量的126倍,热储中岩石的热量是现有7口地热井年开采累计可利用热能量的1036倍,研究表明太湖南岸地热资源区可利用的地热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初步预测太湖南岸地热资源区东西两侧广大区域内均有可能存在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可作为今后地热资源勘查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14.
德州市城区多年来因地热水大量开采,地热水位持续下降,并形成了以德州市城区为中心的地热水降落漏斗。根据区内馆陶组热储多年地热水动态与开采量进行分析研究,查明了区内地热水动态与开采量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揭示了人为活动的影响,建立了区内地热水动态与开采量相关方程,并通过方程曲线态势分析,提出了区内地热集中开采区馆陶组热储地热水预警开采量,为区内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Rehai geothermal field in Tengchong County, Yunnan Province is a significant high-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convective system. The geothermal reservoir is composed of granite. Various geothermometers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reservoir temperature. The most likely temperature of the reservoir as represented by TNa-K-Ca is about 230 °C. The chemical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fluids before boiling within the reservoir are estimated. The mixing and dilution of cold and warm waters are discussed. The Rehai geothermal field is a high- temperature (hot) water system with the subsurface boiling zone close to the surface. The reservoir pressure at different depths is calculated. And finally the water-rock equilibration is inferred.  相似文献   

16.
用现代成矿理论,结合水文地质学和地热学,对广西区内的地热水成矿特征研究发现,广西的地热水矿床在区域上的分布受深部构造的隆起区(带)和区域深大断裂控制,决定地热水矿床空间定位的主要因素是沉积盆地、断裂、褶皱、岩浆岩、地貌、盖层与热储层。划分出广西区内三种地热水储层及四种地热水成矿类型,初步建立了成矿模式,指出了区内地热水矿床的四大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7.
北京小汤山地区第四系深层地下水氟含量普遍超标, 严重制约区域供水。在收集整理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地热地质资料基础上, 开展第四系高氟地下水与地热水之间关系研究工作。研究表明: 小汤山地区位于复式背斜的核部区域, 该区热储层与第四系地层直接接触并形成水力“天窗”, 受构造应力影响在热储层发育大量张性裂隙, 加之上覆第四系盖层结构松散且厚度较薄, 导致该区成为地热富集带; 在高温高压环境下, 地热水中氟化物含量普遍较高, 地热水上涌同第四系深层地下水发生热流-冷流的混合作用, 导致第四系深层地下水中氟化物含量升高, 形成第四系高氟地下水。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从横径地区获得的温泉水、气体和同位素化学成分资料,系统地研究了该区地热水的成因。水、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横径地区热水的形成与岩浆和火山活动无关;地热水主要起源于大气降水,其中气体组分起源于大气、地壳和地幔的混合;地热水处在中低温的地热储中;地热水的补给区位于乌泥障地区,其补给区可能的高程为337.5-743.6m。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洛阳市龙门国家粮库所在地水文地质和地热地质条件, 分析解释了在该区同一隐伏断裂构造上进行热水、凉水井勘探定位时取得的综合物探资料, 并据此确定了钻探井位及孔深。  相似文献   

20.
辽宁盘锦新近系馆陶组地下热水埋藏较深,开发历史较早,但利用率较低。研究认为,该区地温场变化主要受地幔隆起相对程度控制;东西两侧幔隆带部位,地壳的厚度相对较薄,结晶岩基底埋藏浅,深部热能传导到储热层消耗能量少,地温及地温梯度值相对较高;中部幔凹带地温以中凸起最高,凹陷区相对较低。在地幔隆起的控制下,区内馆陶组地下水水温受储热层埋藏深度的影响,储热层的埋藏深度大,降低了热能向地表的散失速度,所以水温相对较高;反之,水温相对较低。地下水水温变化规律为:西部的谷坡区,受地下水径流影响,水温一般25℃~28℃,而凹陷区则为30℃~35℃;到中部隆起区水温升高到35℃~50℃;东部凹陷区为31℃~38℃,谷坡为29℃。深部上地幔幔源热源(岩浆热)构成本区生热层,经构造导热作用传输到储热层。最后指出,中央凸起区是该区馆陶组地下热水勘查开发的有利地区,重点开发应在温热水(I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