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今年四五廿七日至廿九日在北京举行了第四纪地质座谈会。这次会的目的是:一、根据国家当前的要求——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农业,讨论第四纪地质研究工作需要应如何加强组织领导,以利开展工作;二、有关第四纪地质会议的四篇文章内容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参加这次座谈会的共有四十余人,主要是在北京的各研究单位和业务  相似文献   

2.
今年五月间在莫斯科召开了第四纪研究会议,是由苏联科学院地质地理学部、第四纪研究委员会、苏联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理研究所及苏联地质矿产保护部联合召开的。会议自五月十六日到廿四日共进行了九天。大会讨论的主要内容为:(1)第四纪与第三纪的分界问题及第四纪本身的分界问题;(2)区域第四纪地质的研究。大会共分以下几个小  相似文献   

3.
浦庆余 《地质论评》1980,26(2):177-178
1979年9月10日至16日,中国地质学会和新疆地质学会在乌鲁木齐市郊联合召开了新疆地区第四纪地质及第四纪冰川讨论会。会议就新疆地区的第四纪冰期的划分和对比,第四纪地层的分层,以及第四纪地质构造基本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1.第四纪冰期划分方面。大家同意对天山三个冰期的原有划分意见,即分为望峰冰期(力行达坂冰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地质学会和新疆地质学会联合召开的“新疆地区第四纪地质及第四纪冰川讨论会”于1979年9月10日至16日在乌鲁木齐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117人,来自全国各地73个单位。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和摘要60余篇,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是新疆地区的地质地理工作者多年来科学实践的总结,论文的内容大多集中在新疆地区的第四纪冰期划分,第四系分层和新构造基本特征等方面问  相似文献   

5.
地质部系统各水文地质单位近一、二年来,陆续开展了第四纪地质研究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江苏二水对淮北地区第四纪地层划分与对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辽宁、浙江队编制了全省第四纪地质图,江苏一水在对长江三角洲第四纪地质研究工作中,与中科院海洋所等单位协作,完成了1/50万三角洲地区第四纪地质图和1/20万南通沿海第四纪地质图的编制工作;黑龙江一水初步确定了黑龙江省第四系下限深度,认为第四系内存在九套地层,并首次获得了白土山组地层的年龄,为编  相似文献   

6.
李增全 《地质论评》1964,22(4):326-326
本书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第四纪研究室1957—1962年研究成果的一部分,由科学出版社于1964年6月出版。书中共搜集了论文12篇,内容涉及中国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分布特征,以及地层的划分和对比,黄河中游黄土的物质成分、粒度和结构,第四纪火山堆积及其在岩性地层  相似文献   

7.
当袁复礼先生讲完第四纪地质及其相关连的一些理论问题之后,应当接着谈一下第四纪地质图及地貌图的类型。内容和绘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现在就在这几方面作一些一般性的介绍。一、第四纪地质图方面Ⅰ.第四纪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内容为了完成整个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对第四纪地  相似文献   

8.
遥感技术目前已应用于地学研究的各个领域.遥感技术应用于第四纪地层、第四纪沉积环境、第四纪古冰川遗迹、新构造活动、第四纪地质编图及第四纪地质调查等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尽管仍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但在第四纪地质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探讨遥感技术在第四纪地质研究中的应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及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和江苏省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于去年12月在南京召开。有70个单位的102名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收到论文和摘要188篇。论文全面地反映了我国第四纪冰川及第四纪地质研究的主要成就和为国  相似文献   

10.
第四纪地质定年与地质年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时、空、质(物质)、能(动力)是研究地质过程、环境演变的基本要素,其中时间是关键.任何一个自然事件、任何一个地质过程,都与时间相关联,时间的重要性需要通过年龄的精确测量来体现。本文综述了第四纪定年的基本方法和特点以及近年来年代地层学所获得的进展,提出了中国第四纪的划分简表。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地质学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貌及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于一九八一年三月十一日至三月十七日在重庆市南温泉召开了“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1980度学术年会”。出席会议的会员代表及应邀代表共六十二名,中国地质学会,省科协均派员出席并指导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照片1 许杰教授在观察冰川条痕石 照片2莲卿教授给青年地质工作者讲解冰川现象照片3王家坡u谷照片5西谷中的冰桌照"4大坳冰斗照片6庐山西麓羊角岭的冰碛庐山第四纪冰川及第四纪地质学术会议照片选登@陈钢 @林景松  相似文献   

13.
周口店第四纪地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 言 在听完帕夫林诺夫教授为研究生及教员开的“第四纪地质学”课程后,於1956年5月21日到5月28日参加了由帕夫林诺夫教授领导在周口店进行的第四纪地质教学实习。参加此次实习的计有边兆祥教授、王永焱教授、杜恒儉、马万钧先生等70余人。  相似文献   

14.
编辑组第一次工作会议1982年12月在正定召开。会议讨论、修改和通过《制图总设计书》,研究解决第四纪地层对比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确定1983年工作计划和落实任务和成员。该图是全国性公开出版的地质类挂图之一,比例尺1:250万,拟由地质出版社出版;该图除表  相似文献   

15.
侯景儒 《第四纪研究》1993,13(3):203-213
地质统计学是数学地质领域最为活跃而实用的分支,它是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以变异函数为基本工具,研究那些在空间分布上既具有随机性又具有结构性的自然现象的科学。在第四纪研究中的很多特征(变量)均可看成区域化变量进行地质统计学分析。作者在讨论了经典概率论及数理统计方法简单地应用于第四纪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后,着重介绍了用于第四纪研究中的若干地质统计学方法及基本理论,同时,对地质统计学方法应用于第四纪研究中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孙殿卿  吴锡浩 《地球学报》1987,9(1):121-135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和加强了第四纪冰川地质的研究,本文从十个方面扼要地综述了我国第四纪冰川地质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发现和确定了中国第四纪早冰期和中国东部的晚冰期;探讨了冰川和冰缘关系、冰川发育条件;认识了黄土的发育规律是与气候旋回,更确切地说与冰期有成因上的联系。以构造-气候旋回为主线结合气候地层法、古地磁法并考虑古土壤、地貌、年龄数据资料等多种因素,补充修订了经典的冰期系列;讨论了第四纪海水进退、海面变化、第四纪下限及第四纪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变化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吉汝安 《贵州地质》2006,23(4):315-318
根据第四纪地质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长期的工作实践,对贵州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如在第四纪沉积研究中,有些资料不去研究沉积物的成因类型,仅凭个别“冰碛石”并把冲积物定为冰碛物;在研究方法上不采用综合方法确定其顺序、成因类型与时代,仅凭某一种方法下结论。  相似文献   

18.
潘建英 《地球学报》1990,11(1):165-167
<正> 中国东部中、低山地是否发生过第四纪冰川,这是地质地理学者长期以来争论的重大学术理论问题。也是研究中国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关键问题之一。近些年来,通过对东部一些山地、盆地及沿海地带的大量研究,发现和鉴定了一批第四纪冰川遗迹及相关的地质证据。为更深入的研究中国东部乃至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的第四纪古气候环境和建立演变程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明 《地质论评》1991,37(4):378-379
1990年11月,在广州—海南召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第四纪地质学术讨论会,这是继1981年召开的全国沿海地区第四纪地质学术讨论会以后,第二次专门讨论沿海地区第四纪地质问题的学术会议,同时,又时值第十三届国际第四纪地质大会召开的前夕。因此,这  相似文献   

20.
海洋第四纪地质研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因此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建设、矿产资源、海域综合管理、环境和灾害评估等领域,并为沿海地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为防治灾害、保护环境提供合理化建议。本文通过作者的工作经历,结合其他部门的工作实例,系统地论述了海洋第四纪地质研究的内容及其应用,概括分析了其研究方法,并概述了其未来发展趋势,即必须建立信息化的海洋数据中心,提高海洋地质的调查研究水平,加强海洋监测和预测研究,促使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论文认为,海洋第四纪地质研究是海洋开发建设、海洋综合管理和其他海洋事务等方面不可或缺的一门科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和提高海洋第四纪地质研究工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