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已于2012年3月1日经国务院公布,自6月1日起施行。这个《条例》的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的海洋观测预报事业从此进入了法制化轨道,是我国海洋观测预报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深刻领会《条例》出台的重要意义《条例》的颁布施行,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海洋事业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填补了我国海洋观测预报领域的立法空白,对推动海洋观测预报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已于2012年3月1日经国务院公布,自6月1日起施行。这个《条例》的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的海洋观测预报事业从此进入了法制化轨道,是我国海洋观测预报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深刻领会《条例》出台的重要意义《条例》的颁布施行,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海洋事业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填补了我国海洋观测预报领域的立法空白,对推动海洋观测预报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东营市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是东营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全面履行海洋观测预报和海洋灾害预警的公益事业单位,承担着东营海洋环境观测预报和海洋灾害预警,为东营市海洋防灾减灾、海洋执法管理、科研调查、应急管理以及海上搜救等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的重要职责。文章在分析东营市海洋观测预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据《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相关要求,结合东营海洋事业发展需求及现有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水平和能力,提出了建设东营市海洋观测预报体系及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模式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并给出了实现总体目标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需要建设和完善的关键业务技术平台、系统。  相似文献   

4.
《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于2012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执法监管属于各级海监机构的执法新领域。目前,海洋观测预报相关的执法工作处于启动阶段,文章结合海南省所辖行政区域内海洋观测预报机构的现状,从执法监管的角度对《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的相关条文进行论述、解读与分析,探讨执法调查方式,提出执法监管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海洋观测预报系统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毅 《海洋预报》2008,25(1):31-40
本文通过对大量国内外文献的搜集、研读、比较,结合笔者具体工作体会,全面概述了我国海洋观测预报系统的发展历程、取得的主要成就及社会服务功能、与发达国家和国际海洋观测预报业务以及计划的差距;提出了我国海洋观测预报业务未来发展的路线,树立正确海洋观测预报系统的框架,制定完善立体和多学科观测体系的规划,促进和加快新型预报模式的研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展望了国内外海洋观测预报服务系统的发展趋势,根据日照市港口经济、海洋防灾减灾、体育经济和海洋生态旅游等发展需要,对日照市建立海洋观测预报服务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日照市海洋观测预报服务系统的组成:日照市海洋观测系统布局、海洋预报系统建立完善、建立有效的通信和海洋预报信息发布系统等几方面,为政府部门领导决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完善海洋观测体系,提高海洋观测数据在海洋预报和海洋防灾减灾中的适用性,文章以海洋经济较发达和遭受海洋灾害较多的温州市和台州市为例,选取潮位、波浪和水温3个重要海洋观测要素,分析海洋观测数据在海洋预报和海洋防灾减灾中的适用,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观测时间较短、地理位置特殊和数据代表性不足,海洋观测站的潮位数据未能在台风风暴潮的预报和防灾减灾中有效发挥作用;由于波浪观测仪器布设位置的地形阻挡和观测站少,波浪数据的预报准确性和实际应用不足;个别观测站的水温数据不适用于大面海洋环境和赤潮的预报,且缺少对低温灾害的观测。针对海洋观测数据的实际应用与相关业务脱节的问题,未来应提高观测数据质量、紧密结合当地海洋预报和海洋防灾减灾工作需求、开展重点目标保障预报工作以及加强海洋观测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8.
随着海洋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根据海洋环境的易变性、复杂性、海洋观测预报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技术装备水平,论述了海洋观测预报系统向着现代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为适应我国国情需要和与国际GOOS工作接轨的需要,提出了四点合理化建议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国家海洋局要把工作重点放在规划、立法和管理上”的重要批示,国家组织力量先后进行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工作。2002年8月22日,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同年9月4日,经国务院同意,由国家海洋局发布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03年5月9日,国务院批准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和国家海洋局组织制定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是我国海洋事业发展里程碑的两件大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印度洋海啸虽已远去,但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却是不可弥补的,带给我们的警示更不可忽视,让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海洋环境观测预报上来。本文在借鉴美国和日本海洋观测预报管理和立法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海洋观测预报的现状,主张从立法和管理体制的视角来完善海洋观测预报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日照海洋环境监测站海洋观测预报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总结,重点介绍海洋观测预报在日照市重大专项的争取、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海洋公益服务和港口建设等涉海部门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综合管理、滨海旅游和航运交通安全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厦门海洋环境预报台根据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应急指挥需求,开发了基于WebGIS的海洋观测预报集成服务系统,包含日常海洋预报发布、海洋灾害发布、实时数据显示及海洋功能区视频监视共享平台等功能区块,为海洋渔业部门的应急指挥工作提供了有力、有序、有效的技术支持。描述了海洋观测预报集成服务系统的建设及其应用,为海洋渔业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潍坊北部沿海地区主要13类海洋灾害的防治进行探讨,并提出:①提高区域性海洋灾害观测预报能力;②加强对海洋灾害成灾机理研究;③做好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工作;④尽快组织编制《山东省海洋灾害区划》;⑤加强防御海洋灾害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4.
认真贯彻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持续健康发展海洋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最近,国务院发布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个指导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和纲领性文件,是党中央、国务院贯彻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实施海洋开发”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规划》确定了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海洋区域开发原则和海洋产业布局,以及相关支持领域的发展方向和重要措施。贯彻和实施好《规划》,将有力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步伐,使我国逐步成为海运强国、船舶工业强国、海盐生产大国、海洋旅游大国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大国,并最终成为海洋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海洋防灾减灾体系作为国家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十八大"建设海洋强国"这一战略目标,也应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思路,强化服务意识,以需求谋发展,提升海洋预警服务水平,实现海洋防灾减灾为发展海洋经济服务,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厦门地处海峡西岸,厦门海洋环境预报台有观海听潮的百年老站,也是最早由国家海洋局与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海洋预报机构,文章以厦门海洋环境预报台观测预报业务发展为例,分析海洋观测预报业务发展需求及存在问题,探索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发展思路,为海洋预报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汪兆椿 《海洋预报》1994,11(3):38-41
《全球海洋观测系统》的缘由汪兆椿(国家海洋局,北京)《全球海洋观测系统》是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世界气象组织等发起的一项为全面长期探索海洋的运动规律,及其内在变化机制,以期长期监测海洋的计划,英文缩写GOOS。这个系统是在已经分别开展或即将实施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设计东海区共享网络、海区观测预报专题地图以及观测数据及预报产品共享工作流程,旨在搭建一套集观测预报数据共享、预报制作共享及平台服务共享于一体的东海区海洋观测预报减灾信息共享平台框架。该平台主要利用数据库及中间件技术实现东海区海洋观测资料及预报产品共享,并通过设计风暴潮预报制作系统,以及计算资源整合方案,实现预报业务的工作模式及资源共享,使预报资源效能发挥最大化;最终基于Web GIS建立一套信息展示共享平台,向共享网络内的专业用户及决策部门发布专题地图、观测数据、预报产品及减灾信息。通过以上研究工作,最终将实现观测预报数据共享--预报制作共享--平台服务共享的一体化、自动化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科学、客观地衡量海洋站观测业务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推进海洋观测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通过分析目前海洋站观测业务管理现状,基于国家海洋局《海洋站(点)观测业务检查考核办法(试行)》框架,结合作者长期一线观测业务管理工作经验,对海洋站(点) 观测业务考核指标进行细化,积极探讨业务考核结果与绩效、人事考核相结合的思路,强化考核成果,以期促进海洋观测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海洋功能区划是我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并组织开展的一项海洋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其目的在于为海洋行政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用海保障。该项工作自提出以来,得到了全国人大、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已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明确了其在海洋管理工作中的法律地位和作用。与此同时,国家海洋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沿海地方政府于1989~1993年、1998~2001年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海洋功能区划工作,其主要成…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我国目前海洋环境预报工作对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数据智能化管理的需求,提出了数据多重存储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技术方案。采用了基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技术和基于结构化查询语言的数据库技术,实现了海洋水文气象数据管理系统的模块化设计与开发,该系统可整合现有的观测数据,实现海洋观测数据的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