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建设依赖于地质环境,又不断改造地质环境,诱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城市地质工作主要解决制约城市化建设的环境地质问题,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城市化建设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入手,梳理了宁波市城市地质环境问题,总结了城市地质工作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着重阐述了城市地质工作发展方向,并就如何更好地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提出了建议,确保城市地质工作在城市化建设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南充市城区地质环境质量分区模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收集了大量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和空间分析功能,通过专家一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运用模糊评判法对南充市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分区评价。地质环境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地质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对城市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定量评价,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评价的结果将南充市城市地质环境划分为3个区11个亚区,各区地质环境质量有明显的差异,并提出城市建设合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济南城市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及其成因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地质环境是敏感脆弱的.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工程活动和经济活动对其扰动日益剧烈,由此产生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城市地质环境以及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研究,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概要性的介绍了济南市地质环的基本特征,讨论了目前出现的和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主要包括滑坡与泥石流、地面变形与塌陷、地下水环境恶化(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断流,地下水污染)、矿坑与基坑突水、黄河"悬河化"等,并对其成因机制和影响因素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地质调查成果资料认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1∶2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在城市化发展趋势、人类活动特点地质环境脆弱性以及环境地质问题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认识.  相似文献   

5.
刘芳 《甘肃地质》2011,(3):71-74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区内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扰动不断加剧,市区经济发展面临着多种地质环境问题的制约,其中以地下水资源衰减、地下水污染、地质灾害以及特殊土地质环境问题最为突出。本文在研究上述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对地质环境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提出了环境地质问题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苏锡常地区地质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建平 《江苏地质》1996,20(4):205-210
苏锡常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市化程度高,另一方面,由于大量的人类-工程活动,导致了系列严重的地持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从地区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讨论了地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了该区经济可持续 面临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的特征和影响,并提出了今后地质环境工作的研究内容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在城市建设规划阶段,进行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分析与评价十分必要。本文在门头沟规划新城前期区域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危险性、工程建设场地适宜性以及规划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等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对门头沟新城规划分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了评价与探讨。认为该新城规划分区的地质环境总体来说是适宜或基本适宜的,但个别功能分区的地质环境不适宜。对于基本适宜及不适宜的功能分区,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宇洁  罗新杰  王现国 《地下水》2011,(6):109-111
豫西黄河流域是黄河泥沙的产区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河下游泥沙、洪水问题更加严峻.通过对研究区土壤侵蚀的地质环境及形态类型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研究区控制土壤侵蚀的主要地质环境特征,在此基础上依据不同地质环境特征,主要考虑地形地貌类型和地层岩性等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将研究区土壤侵蚀环境类型划分为基岩山地丘陵侵蚀、黄土塬梁峁...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地质环境调查与区划主要研究成果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展地质环境区划研究,对有效保护地质环境、履行地质环境保护管理职能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既是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开展全国地质环境区划的试点,又是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的支撑性工作,是在国内尚无成功的范例,又没有成熟的理论研究体系下开展的。项目在分析地质环境区划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明确了江苏省地质环境区划“六专(专题区划)一综(综合区划)”的区划思路;从地质环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层面考虑,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山体资源保护、地质遗迹保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等6个专题区划评价指标体系;以MapGIS的空间分析模块为评价平台,进行了6个专题区划评价;基于6个专题区划成果,建立地质环境综合区划评判体系,以地质环境问题为导向进行一级区划,以地质环境功能为导向进行二级区划;从地质资源保障及地质环境安全角度,提出了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0.
CO2地质封存工程的潜在地质环境灾害风险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2地质封存技术虽是有效减排CO2和提高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采收率的技术手段,但目前该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CO2地质封存工程可能诱发一些潜在的地质环境灾害风险,如浅层地表垂向差异变形、可能诱发的断层活化及地震事件、CO2逃逸导致淡水含水层的污染、CO2泄漏富集危害附近人类健康和局部生态系统等.本文分析了上述潜在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11.
城市工程环境地质效应是随着城市化快速进程中的一种自然与人为作用下的新型地质作用,这种作用的持续发展,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即质变为城市地质灾害。随着上海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地下空间的开发所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成为上海城市工程环境地质效应的关键问题;上海地铁M4号线建设重大事故发生后,对地下工程潜在的环境地质作用的研究显得特别重要。本文在大量调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快速发展面临的一系列工程环境地质灾害,采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方法,剖析了上海市地下工程建设中的主要环境和地质灾害问题;针对城市地下空间引起的工程环境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潜在性、隐蔽性、社会性的特点.归纳出城市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提出防治对策;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和2004年以后的远景目标,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整治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环境地质效应的基本对策与管理措施.为制定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远景规划和奋斗目标提供基本思路。这对深化地下工程环境地质问题的认识,推动城市地下工程环境及岩土工程问题的研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矿业城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进德  田磊 《城市地质》2010,5(3):28-31
本文论述了矿业城市的含义,阐述了我国矿业城市的概况,分析了矿业城市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矿业城市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对策。指出矿业城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应重点解决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防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两大方面的问题,逐步偿还矿山地质环境的历史欠账,杜绝再欠新帐。  相似文献   

13.
黄永高 《地质与资源》2011,20(5):391-395
以广西某石灰岩矿山为例,着重介绍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基本思路、分析方法及防治对策.在了解矿山基本情况和查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采矿工程场地地形及工程活动特点,从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4个方面,对矿山配套工程逐项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评估区划分为重点、次重点和一般3个防治区,并提出了相应的恢复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大量野外调查和对已有成果的分析,发现该地区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并有恶化的趋势.该地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包括地质灾害、水环境污染、海水入侵和海岸蚀退,多数为人为因素引发,自然灾害是次要灾害.最后针对不同的地质环境问题提出综合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5.
简述高山矿区的地质特征、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特征,指出目前该矿区产生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表现为煤矿开采引起地面塌陷和地裂缝、地下水水位下降及煤矸石不合理堆放而造成的土壤、水质污染等.笔者认为,矿山环境保护法律不健全、地方矿政管理格局混乱、群众缺乏环保忧患意识是导致以上地质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作者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  相似文献   

16.
 The Commission on Geological Sciences for Environmental Planning (COGEOENVIRONMENT) of IUGS and UNESCO have initiated a joint project to develop a worldwide data base on earth-science-relate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to assess which geo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locally for prevention, prediction or mitigation of such problems. As a first step, a pilot project on geo-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geo-information was launched for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of a questionnaire sent to all these partly new countries are presente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hows that the most serious and common geo-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are earthquakes, landslides, soil contamination, groundwater pollution and flooding by rivers. Other geo-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is part of Europe and some difficulties experienced during the pilot project are also referred to.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geoscientific knowledge to mitigate such problems are presented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Received: 25 February 1997 · Accepted: 28 January 1998  相似文献   

17.
杨小泊 《城市地质》2008,3(1):45-47
完善和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单位设备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益,保障设备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促进地质环境监测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地质环境监测单位设备的特点、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类活动与中国沿海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通过对中国沿海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总结和与其它地区的对比,对沿海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中国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是脆弱敏感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是复杂多样的,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日益加剧的条件下,未来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较为突出,必须予以高度重视。(2)地震、洪涝、地面沉降、软弱地基、滑坡、泥石流以及海岸侵蚀和风暴潮灾害是中国沿海环境工程地质的主要问题,且彼此间有较为密切的相关关系。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灾害防治都必须重视学科交叉结合,尤其是与海洋科学的交叉渗透和社会经济学的结合。(3)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21世纪这一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将会更加迅速,因此,必须加强沿海环境工程地质的研究,扩大研究领域,建立系统的理论,既要重视对现状的总结,又要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科学的判断,着重灾害的防治与环境的改造、未来的规划与设计,才能更有效地为沿海地区的环境与发展的协调做出工程地质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况顺达  杨胜元 《贵州地质》2006,23(4):296-301
本文论述了利用遥感技术开展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调查的方法与技术路线,对贵州全省因矿山开采而诱发或产生的矿区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岩溶石漠化的加剧、水资源污染、地质灾害等各类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遥感影像特征进行了总结。快速、准确、经济地摸清贵州省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地质环境、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恢复与重建、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等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在系统分析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地质条件与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该地区工业用地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建立了基于工业用地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加权平均综合指数法对该地区的工业用地地质环境适宜程度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用地的地质环境适宜区及较适宜区占研究区陆域总面积的59%,总体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