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杨凡  孙琪  丁锋  钟志伟 《山东气象》2009,29(3):35-36
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过程中,要组织大量的火箭作业点开展作业,但有时可能出现少量火箭不能完全爆炸的情况,且火箭易受风力的影响而产生偏移,若火箭初速过低,易造成近距离坠落;因此,利用最新的SPOT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结合火箭作业点的实际情况,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制作了火箭安全通道图,为安全进行火箭作业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提高黑火药火箭的发射高度和增加火箭的飞行稳定性,就必须增加火箭的装药量和增大火箭的起始推力。于是,我们在研制锥—22型消雹火箭的基础上,应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火箭人工增雨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北省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的实际情况,从火箭作业系统的选取、火箭作业点布设、适宜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的云层条件、合适的作业部位和时机选择、火箭人工增雨实施作业情况和作业量分析等入手,采用区域对比方法分析了河北省2000~2004年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的效果和效益,得出了河北省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的总增雨量和增雨效益,并根据河北省2000~2004年的总投资情况计算出投资效益比为1:46。  相似文献   

4.
远程控制人工影响天气火箭自动化作业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人工增雨火箭作业自动化程度,应用GIS、GPS、GPRS技术,以雷达为主要指挥手段、集雷达图像分析、作业预警、作业指挥、火箭状态、数据传递、火箭管理等项功能为一体,建立远程控制人工影响天气火箭自动化作业系统.该系统将指挥中心形成的作业指令无线传递给作业火箭,实现了远程控制火箭的自动旋转和发射,较好地解决了火箭操作烦琐、参数设计不科学、作业记录不完整、指令传输慢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根据探空数据风场资料、WR-98型作业火箭的弹道性能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对该型火箭的实验数据,对韶关2021年1月21日一次火箭增雨作业的落点进行预测,并与实际落点对比,探讨高空风对增雨火箭开伞后箭身残骸落点漂移的影响,为广东省安全开展地面火箭增雨作业提供参考。虽然预测落点与实际落点有误差,但落点方位是一致的,可以在地面火箭增雨业务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33型防雹火箭是毕节县化工厂在25型火箭基础上研制成功的,制作方法与25型火箭大体相同。但效能比25型火箭大,一般高度可达1600—1800公尺,空中爆炸的冲击波和震击波比25型火箭大得多。33型火箭的结构如下:全箭由箭头、箭身、尾翼三个部分组成,全长  相似文献   

7.
增雨防雹火箭飞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雨防雹火箭飞行过程受到重力、推力、惯性力、风力等诸多因素影响,是一个综合的物理矢量作用结果。文章总结了火箭发射中有时会发生的意外情况:因火箭发射动力不足而提前坠落;飞行轨道偏移;火箭残骸不正常坠落等。分析了产生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与火箭发动机工作持续时间;火箭质量大小—克服与保持惯性的能力;箭体外形迎风面积的上下差异;采用固定式尾翼或是旋转式尾翼技术;火箭开伞时机早晚等等均有关系。从实验的角度分析了影响火箭飞行的主要因素和作用原理,以探求规避危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弹的构造,以及火箭发射弹的工作原理,使读者对火箭的结构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孙百安  姜水平 《气象科技》2010,38(5):625-628
当风速较大时,BL-1A型增雨防雹火箭发射后的飞行轨迹与厂家提供的火箭弹弹道曲线相差很大。火箭顺风发射飞行时,风使火箭弹体仰角抬高,逆风发射时,风使火箭弹体仰角降低;右侧侧风将使弹体向右侧滑,左侧侧风将使弹体向左侧滑,对出膛后火箭飞行方位角产生影响;火箭飞行中还会随风漂移。使火箭不能进入云体有效部位播撒作业,影响作业效果,有时甚至超出安全射界,造成安全隐患。结合近几年的作业实践,提出参照BL-1A型火箭标准射角对应的弹道曲线,并根据地面和高低空风向风速情况,通过对发射仰角和方位角的调整来进行风修订,使调整后的发射角保证催化剂开始撒播时的火箭高度、方位满足预定作业要求,自毁点控制在预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气象科技》1975,(3):33-33
飞机机身的一侧安装有长2.4米的火箭垂直发射管。火箭是纤维玻璃做的,重426克,长21厘米,在海平面上3公里高度燃烧时,火箭的速度达到1.1马赫,火箭的旋转速度是750转/秒,火箭的穿云能力是2.1—2.3公里。  相似文献   

11.
卢培玉  孙建东  盛日锋  郭建 《山东气象》2010,30(1):33-34,38
分析了BL-1A火箭的主要技术特性,从作业安全角度出发,探讨了火箭系统安全作业技术要求,提出了火箭外场作业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火箭催化剂性能和撒播特点的分析、确定催化剂播撒最佳温度层和高度的方法、火箭防雹作业部位和火箭发射时的角度,提出火箭防雹作业用弹量的近似计算方法,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损失,科学、高效地完成防雹减灾作业。  相似文献   

13.
火箭人工增雨作业中应注意的一些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火箭增雨作业的原理对催化剂播撒量、成核率与火箭飞行速度和高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确定作业目标、时机和部位、作业火箭用量;对增雨效果、火箭播云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4.
项飞录 《内蒙古气象》2011,(6):96-98,128
为了提高火箭增雨作业科学性、合理性,有效发挥火箭联合作业、集团作业的优势,实现火箭增雨效益最大化,开发了基于GPS、GIS、GPRS,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的鄂尔多斯火箭增雨监控指挥系统,实现对地面火箭增雨车辆等移动目标的准确定位、跟踪及控制、实时指挥作业。同时系统通过应用GPRS与Internet和数据库直接访问,实现了监控中心无硬件接收设备,解决了对火箭作业实时监控难和费用高的问题。另外系统实现了空域请求功能,有效地解决了空域请示难、时间短困难。  相似文献   

15.
火箭增雨作业效果评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利用火箭开展增雨作业,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的特点,自2003年起,朝阳市龙城区政府投资开展火箭增雨作业,不间断地在辖区内开展作物生长季火箭增雨作业.利用降水变化分析和影响区和非影响区对比分析方法,分析了龙城区3年增雨作业情况,进行人工增雨效果评估,得出火箭增雨作业的增雨效率为33%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董晓波  王晓青  付娇  胡海涛  张权  杨洋  吕峰 《气象》2020,46(6):850-856
由于受到高空风场的影响,人工增雨防雹火箭真实的弹道轨迹和射程与理论弹道值具有不一致性。为增强实施增雨防雹作业的科学性、精准性及其作业效果评估准确性,研制了一套人工增雨防雹火箭播撒作业跟踪系统。该系统分为火箭定位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两部分,利用卫星定位模块加上数据传输电台模式将火箭飞行轨迹实时传输至地面。并开展了一次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弹道跟踪实弹发射试验,发射两发人工增雨防雹测试火箭,除初始阶段4~5 s卫星定位失锁而没有数据外,其余时间所有数据均接收完整。结合高空风场数据对人工增雨防雹测试火箭进行风偏修正后的实际弹道更接近于理论弹道,风偏修正意义明显,有利于增雨防雹火箭精准作业。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南阳气象观测站探空资料及AgI在云中成核率与温度的关系,确定了豫南BL-1型火箭人工增雨可播云体的判别标准、火箭发射仰角及火箭用弹量。  相似文献   

18.
20 0 0年 11月 6~ 11日 ,WR型人工增雨防雹火箭推广讨论会在西安航天四院 41所召开 ,会议由 41所民用火箭厂召集召开 ,与会代表 5 0余人 ,航天四院副院长夏选长、41所所长王晓君等有关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及学术讨论会 ,会上民用火箭厂厂长就 WR型人工增雨防雹火箭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的使用情况 ,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及对发现问题的研究情况和解决办法向与会代表作了介绍。并发布了两款新型火箭 ,一款是针对青海西藏等高地区的低成本射程 40 0 0米的防雹火箭 ,另一款是加入致导装置的针对层状云结构的高射程增雨火箭。前一款火箭已研究成功 ,可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吉兰泰地区火箭增雨点、监测点的设定和增雨效果的评估,统计了JFJ型增雨火箭10年增雨资料,初步分析了在层状云与积状云中催化作业对播撒区下游的不同增雨效果,提出了火箭增雨作业时存在的问题以及容易造成的失误,为干旱地区开展火箭增雨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以1995年世界气象组织(WMO)提出的合理防雹物理概念为基础,依据陕西省冰雹云的结构特征和防雹火箭作业特性,为最大限度利用播云催化剂的作用和发挥防雹作业能力,将防雹火箭发射方式分为单线催化作业方式、伞型催化作业方式、垂直催化作业方式和立体催化作业方式四类。以提高火箭防雹作业的时效性为目的,对各类防雹火箭发射方式进行效率分析,提出各发射方式的适用范围和使用要求,指导火箭防雹作业的指挥、操作和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