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成矿概率面金属量法在东天山铜镍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球化学方法被普遍应用于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但多数方法都只是基于地球化学数据本身而进行的,较少考虑除成矿物质来源之外的诸如构造、地层等地质环境的影响,结果使估算的资源量不能够很好符合客观实际。在充分研究地质因素的基础上,认为物质基础和富集强度是矿床形成的重要条件,并据此对传统面金属量法进行了修正,建立了成矿概率面金属量法。该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屏蔽虚假资源量。笔者采用成矿概率面金属量法对东天山地区铜镍矿的铜资源量进行了定量评价,效果较好。预测结果表明,东天山地区该类型铜矿资源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2.
对土屋地区干旱荒漠景观地球化学条件和勘查地球化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比例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对矿床的反映能力,指出了该区铜元素是预测铜矿的最重要的指示元素,论证了在区域铜高背景区和异常区开展1:5万化探是进一步定性、定位预测矿区、矿床的重要环节,提出了东天山地区经济、有效的地球化学勘查和异常查证方法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东天山地区野外地质调查、化探补缺采样及对不同时期1∶20万、1∶5万化探数据的收集,对东天山地区元素分布特征及与镍矿有关的Cu,Ni,Cr,Co元素在不同时期、不同岩石中的分布特征进行总结,并对图拉尔根、白鑫滩、路北铜镍矿床与不同尺度化探中的异常特征进行总结。区域化探圈定找矿远景区,化探普查寻找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并对其含矿性进行评价,化探详查可直接圈定矿体。通过化探成果数据集成,对东天山地区开展了定量预测,镍预测资源量987×10~4t。指出东天山铜镍矿带具有寻找超大型铜镍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根据恰特卡尔-海豹滩岩带内各岩体的地质背景、产出特征,划分了7个基性-超基性岩群。从岩体地质、岩体剥蚀程度、岩石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要和地球化学等5方面对各岩群成矿特征进行分析,并建立了基性-超基性岩型铜镍矿找矿评价模型。采用地质体积法,对区内7个岩体群进行镍资源量定量预测,指出东天山铜镍矿带具寻找1~2个超大型铜镍矿的潜力,其中以路北、恰特卡尔、海豹滩3个岩体群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5.
利用区域地物化资料,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及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对东天山成矿带中黄山铜镍矿床、小热泉子铜锌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对东天山西段进行了有色金属矿床找矿靶区预测。预测结果认为:色尔特能、铜花山—硫磺山、米什沟、马鞍桥、彩华沟是今后找寻大型有色金属矿床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6.
娄德波  邓刚  肖克炎  孙艳  丁建华 《地质通报》2010,29(10):1467-1478
以中国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规律研究现状和2005年全国储量平衡表为依据,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品位-吨位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矿床地质经济模型,主要包括描述性模型和品位-吨位模型。并以新疆东天山为例,采用矿床地质经济模型法对铜镍硫化物矿床的资源潜力进行评价,共圈定29个矿田级远景区,估算铜资源量453×104t,镍资源量448×104t,表明东天山地区该类型矿床资源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7.
新疆比勒提地区地处西南天山,是金和有色金属矿产的重要成矿远景区。通过该区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和水系沉积物测量,研究了该区成矿地质背景,总结分析了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圈定了3处找矿远景区;采用地球化学定量预测法(面金属量法),选取研究区内的典型矿床布隆金矿和萨喀尔得铜矿为参考对象,对喀拉铁克金铜铅锌成矿远景区进行了Au和Cu资源潜力评价,估算得出Au潜在资源量309 kg,Cu潜在资源量38 168 t,表明该区具备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塔吉克斯坦位于中亚腹地,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古亚洲与特提斯两大构造域的结合部位,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使其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笔者以地球化学块体理论为指导,借助低密度地球化学数据与区域地球化学信息分析系统,从地球化学块体角度对塔吉克斯坦金矿资源潜力进行预测。塔吉克斯坦全境共圈定金地球化学块体8处,结合已知金矿床及成矿地质背景对各金地球化学块体特征进行总结,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塔吉克斯坦金资源潜力巨大,按照金资源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泽拉夫尚东金地球化学块体、卡拉马扎尔西金地球化学块体、泽拉夫尚西金地球化学块体、中帕米尔金地球化学块体、卡拉库里北金地球化学块体、东南帕米尔金地球化学块体、卡拉马扎尔东金地球化学块体和穆克苏金地球化学块体,塔吉克斯坦南天山地区有发现超大型金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完成单位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矿产所内容简介 :通过对黎溪、通安、淌塘等铜矿资源富集区开展评价工作 ,查明会理 会东地区铜矿资源潜力。经工作确定红泥坡、通安老厂铜矿等 7处有利的找矿远景区。通安老厂铜矿经地表揭露和浅部坑探验证 ,工程系统取样 ,提交新发现矿产地一处 ,并估算 334铜资源量 ;另外淌塘铜矿、小街铜金矿、铁柳铅锌矿、红泥坡铜矿床 (点 )估算了部份资源量。根据铜矿成矿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选择了“拉拉式”、“东川式”铜矿找矿靶区 ,进行了铜矿预测。为今年部署铜矿找矿工作提供了一定依据。四川省会理会东地区铜矿产资…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预测评价项目的基础上,以区域化探资料二次开发为前提,通过总结已知典型锑矿床的成矿成晕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在贵州榕江-雷山地区,对不同地质单元(盖层和基底)开展锑矿的地球化学定量预测示范工作。以相似度、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点分布特征、元素组合特征、Sb异常强度为预测变量,对榕江-雷山地区锑矿进行了预测靶区的圈定,从地球化学角度,通过类比法、面金属量法对圈定预测靶区的资源量进行估算,为矿产资源潜力预测评价提供地球化学预测资料。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通过中国地调局在新疆东天山浅覆盖区开展1∶5万化探示范项目,圈定了一批具找矿价值的铅锌银铜为主成矿元素的化探异常,通过异常查证和矿产评价工作,采用化探、物探、探槽工程揭露、钻探验证等综合技术方法,在阿奇山一带浅覆盖地区相继发现了一批以铅锌银铜为主的矿产地,发现了阿奇山火山沉积-叠加热液交代改造型铅锌矿床、屹立火山热液型富银铅矿(黑矿型)、1288高点铜矿点等十余处。通过矿产资源评价工作,目前确定阿奇山铅锌矿资源量达大型矿床规模。屹立富银铅矿以其品位高、埋藏浅、开采经济价值高为特点。阿奇山地区铅锌矿找矿成果揭示了阿奇山一带浅覆盖区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土屋-延东斑岩型铜(钼)矿床多源信息找矿模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东天山铜镍成矿带内的矿产勘查效益,文章综合了区域成矿环境、矿床特征、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等成矿信息,尝试建立了土屋—延东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多源信息找矿模型。认为成矿带内铜矿资源远景良好,必将成为我国又一个铜矿资源潜力区。  相似文献   

13.
任燕  颉勇 《新疆地质》2019,(3):313-317
同成地区位于东天山阿齐山-长城山岛弧带(觉罗塔格岛弧),南部有彩霞山铅锌矿,东部有红柳沟铜铅锌多金属矿及维山铅锌矿等。该地区处于新疆重要的铜、镍、金等多金属成矿带,是新疆重要成矿带,成矿条件有利。研究区内元素异常受地层控制明显,主成矿元素Pb、Zn富集度高、范围广,且元素异常整体重叠,所圈定的化探异常与地表发现的铅矿化带走向一致。根据目前取得的化探及找矿成果,认为同成地区具有寻找新型铅矿的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4.
新疆金地球化学块体内资源潜力预测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拓  王庆明  郑启平 《新疆地质》2003,21(3):298-302
新疆地域广大,成矿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极好,有着巨大的找矿潜力.据统计,在新疆已知岩金矿床中。有70%是通过区域化探直接或间接发现的.本以谢学锦院士1995年提出的地球化学块体理论为指导,利用区域化探信息系统和新疆已有区域化探数据,从地球块体角度对新疆金矿进行了资源潜力预测和找矿方向探讨.全疆共圈定金地球化学块体27个,并对各金地球化学块体基本特征及其与已知金矿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剖析.研究表明。金地球化学块体规模及浓集度越大、块体结构越复杂,其金资源量和资源潜力就越大;反之越小.在综合研究基础上。按金资源量由大到小的顺序,将新疆各地区金资源潜力大小和金矿主攻地区排序为西天山、东天山、西准噶尔、阿尔泰、西昆仑、东准噶尔和阿尔金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东天山中段铜矿床类型主要有斑岩型、火山岩型和夕卡岩型3种类型.矿床类型受板块构造制约,并与板块俯冲、碰撞作用密切相关.矿床类型的规律性分布预示着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东天山是中亚增生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重要的铁、铜、镍、铅锌、金、钼、铷等矿床。近年来,东天山地区陆续发现了十余个大中型钨矿床,有望成为重要的钨矿资源基地。本文介绍了东天山地区钨矿床的地质特征、时空分布与构造背景,总结了东天山钨矿成矿规律,开展了成矿预测。东天山地区钨矿类型主要包括矽卡岩型、石英脉型及云英岩型,钨矿床的空间分布明显受控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成矿时间主要聚焦于三叠纪和晚石炭世。其中,中天山地块的矽卡岩型钨矿和东南缘的石英脉型钨矿形成于三叠纪,而中天山西南缘的矽卡岩型钨矿形成于晚石炭世,均与洋盆闭合之后的碰撞造山作用有关。根据东天山地区钨矿成矿规律,本文认为东天山地区钨矿找矿潜力巨大,提出了“前寒武纪基底+花岗岩+化探异常”的钨矿找矿预测思路,针对不同尺度的钨矿找矿勘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东天山南北两侧(准噶尔东缘和吐哈北缘)早二叠世沉积序列、岩相组合、古流向及盆地演化。研究表明,早二叠世准噶尔盆地东缘石人子沟组和塔什库拉组发育枕状玄武岩、流纹岩等双峰式火山岩建造和海相砂、泥质及碳酸盐岩复理石相沉积,并含有大量的海相生物化石,指示了海相裂谷盆地环境。吐哈北缘发育依尔希土组,以安山岩、流纹质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夹陆相碎屑岩为主,表现为陆相裂谷盆地环境。东天山南北两侧古流向及物源显示,东天山北侧,早二叠世古水流指向东南方向,在其南侧古水流指向西北部凹陷区,并且物源主要来自下伏前二叠纪岩石建造,表明早二叠世时期东天山博格达地区为汇水沉积区,且由东至西分别发育陆相和海相裂谷盆地,至早二叠世末期整体演化为陆相坳陷盆地。而导致东天山南北两侧早二叠世沉积环境迥异的原因是,石炭纪博格达裂谷东段祁家沟-天池地区和西段吐哈北缘地区演化的差异,造成随后的闭合阶段中东段早闭合、沉积环境“突变”,西段晚闭合和沉积环境“渐变”的不同过程。  相似文献   

18.
荒漠戈壁区超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以东天山为例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中国的干旱荒漠戈壁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4.自然特点是极其干旱,沙漠和戈壁广布,土壤呈碱性.大部分面积尚未进行区域化探扫面工作,即使进行工作的地区,由于风成沙和土壤碱性的影响,结果并不理想,难以了解整个地区资源潜力.超低密度地球化学方法经过近10年发展,已经显示它不受地表覆盖物影响,能够快速有效地圈定战略靶区.因此,超低密度地球化学方法被用于东天山1.5×105km2的调查试点研究,发现弱胶结层是干旱荒漠区超低密度调查的有效采样介质,并且深部含矿信息主要赋存在细粒级部分和氧化地球化学障中,使用细粒级部分与提取氧化物膜中的金属元素相互补充可以有效地识别含矿信息.使用超低密度地球化学方法可以达到迅速、有效圈定有利于大型矿床或矿集区战略靶区的目的.通过1.5×105km2地球化学调查,制作了30余种元素地球化学图,填补了东天山部分地区地球化学空白.新发现远景Cu、Au、U和W异常10余处,并发现东天山存在3条Cu异常带东天山北带、中带和南带,其中土屋铜矿和黄山铜镍矿都位于中带,新发现的维权铜矿位于南带,北带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相信这些异常的发现,对今后整个东天山矿产勘查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东天山大地构造演化的成矿示踪   总被引:54,自引:7,他引:5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矿床是大地构造演化的重要指示标志,矿床特征和时空分布格局为重建东天山地区大地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制约。研究表明,夹于吐哈地块和中天山地块之间的东天山古生代造山带,在空间上可分为吐哈盆地南缘铜矿带(北带)、康古尔金矿带(中带)和阿齐山—雅满苏铁(铜)-银多金属矿带(南带)3个不同的构造-地层(岩浆)-成矿带。在时间上东天山造山带具有明显的三阶段演化性:(1)吐哈盆地南缘奥陶—泥盆纪为活动大陆边缘,形成了包括VMS型铜锌矿床和斑岩型铜矿床在内的古陆缘成矿系统;晚泥盆世末—早石炭世初古洋壳向北俯冲关闭,中天山地块增生拼贴到吐哈地块(属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组成部分)南缘。(2)早石炭世(维宪期)沿康古尔缝合带再次拉张,形成石炭纪裂陷槽火山-沉积岩系及相应的层控成矿系统(VMS型铜锌矿床、火山岩型铁(铜)矿床、自然铜矿床),裂陷槽封闭过程中发育了夕卡岩型银多金属矿床。(3)早二叠世形成与幔源岩浆底侵作用有关、跨构造单元发育的铜镍硫化物成矿系统和与剪切活动有关的金矿床。依据上述认识,对东天山地区的矿产勘查提出了新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少华 《地质通报》2010,29(10):1452-1461
分析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地球物理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等中国科技期刊的快速反应和深度报道状况。大灾后,《学报》行动迅速,启动绿色通道,短时间内快速刊载相关研究成果,在快速反应速度上与国际大刊同步。在震后2年内《学报》持续深度报道汶川地震的研究成果,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