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利用1986~1995年遂宁机场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遂宁机场各季节雷暴天气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张清宁 《四川气象》2005,25(3):30-31
利用1986-1995年遂宁机场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遂宁机场各季节雷暴天气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2~2006年6~8月的地面观测资料和常规天气图,采用多因子综合相关法进行回归统计,并采用极值剔除法对样本资料进行消空处理,建立雷暴的预报方程,统计结果及试报效果表明,该预报方程在遂宁机场雷暴的预报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邓兵奎 《四川气象》2007,27(2):30-31
本文利用2002~2006年6~8月的地面观测资料和常规天气图,采用多因子综合相关法进行回归统计,并采用极值剔除法对样本资料进行消空处理,建立雷暴的预报方程,统计结果及试报效果表明,该预报方程在遂宁机场雷暴的预报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贵萍 《贵州气象》1998,22(2):22-26
该文选用磊庄机场近14年资料对雷暴的季节变化、移动方向、维持时间以及雷暴大风、冰雹、降水、积云、能见度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机场雷暴主要特征为:持续时间较长、风小、雨量较多,强度较弱。雷暴多在5~8月出现,多产生于西、西北、北部山区。雷暴产生时风向变化有规律性,雷暴前为偏南风.雷暴后为偏北风。雷暴发生时能见度对飞行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利用大理机场5年天气观测资料和FNL 1.0X1.0数据,对大理机场雷暴特征及潜势预报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理机场全年各月都有可能出现雷暴天气,雷暴天气主要出现在6~9月,每年7月和8月雷暴天气出现最为频繁;雷暴天气持续时间0~1小时的次数最多,持续时间1~2小时的雷暴也比较常见,持续时间4~6小时的次数较少,没有出现持续时间6小时以上的雷暴;雷暴可以出现在大理机场的任何方向,出现在东边的次数最多,出现在天顶的次数最少;雷暴初期平均在1月31日,雷暴终期平均在11月14日,雷暴的初期和终期年际差别较大。选取对流有效位能、500hPa相对湿度、0度层高度、近地表四层等压面的抬升指数和可降水量作为预报因子建立大理机场雷暴预报方程,预报方程是显著的,有较好的雷暴潜势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7.
1前言预报经验和观测事实表明,对发生在沈阳桃仙机场的暖锋雷暴而言,雷暴出现在暖锋的尾部即“暖锋尖”的比例较大。本文通过本机场历年暖锋尖雷暴的分析,探索暖锋尖雷暴形成的原因,找出暖锋尖雷暴的预报着眼点,从而提高了对本机场雷暴的预报水平。2气候概况暖锋尖雷暴即发生地面暖锋尾部的雷暴。图1是1991年7月2日OS时发生在桃仙机场暖锋尖雷暴的地面形势图。经过对本机场1989~1994年资料统计,暖锋尖雷暴共出现ZOd。其中7月份次数最多,出现了11d,8月份和9月份分别出现4d和sd暖锋尖雷暴日数占机场7~9月份总雷暴日数的21.5%(Z…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6—2015年西宁曹家堡机场的雷暴观测资料,从雷暴日(次)数、持续时间、初现方位、伴随天气现象和雷暴初终日特征方面对该高原机场的雷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曹家堡机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4.7 d,主要发生在5—9月,夏季是该机场雷暴的集中爆发期;雷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集中发生在午后至夜间(16—22时),持续时间在2 h以内;雷暴初现方位以偏西、偏北为主,偏西、偏北的对流云团发展是该机场飞行保障的关注重点;雷暴伴随天气现象以干雷暴和小阵雨为主,而少数伴有中、大阵雨的强雷暴主要发生在夏季;雷暴初终日平均间隔为173.2 d,并且初雷能充分体现该机场的典型雷暴特征。  相似文献   

9.
对乌鲁木齐国际机场1984~2003年出现的典型雷暴天气过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机场跑道自动观测系统的实时观测资料,分析了机场雷暴天气的类型和雷暴天气下机场跑道附近气象要素演变及风切变,给出不同天气形势下机场雷暴的风切变特征。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二连浩特市机场2010—2016年夏季(6—8月)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雷暴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二连浩特市机场夏季发生雷暴的概率不高,雷暴日数分布不均匀;雷暴连续性不强;雷暴持续时间短,一般在0~2h以内;雷暴多数出现在午后至傍晚,上午出现的概率较低;雷暴形成在机场西南、北和西北方向,消失在东和东南方向,移动方向是由西向东。准确了解雷暴的分布特征,为航空飞行活动的安全、正常和效率服务。  相似文献   

11.
对乌兰浩特机场2005—2007年夏季(6—8月)雷暴天气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乌兰浩特机场夏季发生雷暴天气的概率不高,按日数统计的气候概率达23.36%;连续性不强;持续时间短,一般在1.5h以内;雷暴天气多数出现在午后至夜间,上午出现的概率极低。雷暴一般形成在机场西、西南和南部,消失在东和东南部,移动方向主要为由西向东。  相似文献   

12.
利用福州长乐机场1998—2015年雷暴观测资料、2010—2015年自动站观测资料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对机场雷暴及其伴随的风切变天气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长乐机场雷暴天气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夏季最为频繁,且持续时间较长;雷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主要出现在午后至傍晚,持续时间一般在2 h内,l h以内居多;长乐机场偏西方向是雷暴生成最多的方位。54%的雷暴发生前3 h至结束后3 h内伴有风切变,且偏西方向的雷暴伴有风切变的概率较大。长乐机场弱风切变出现的次数远高于中等强度风切变,而强风切变出现次数最少,且出现在偏西方向的概率较高。伴有风切变的雷暴天气主要有4种环流类型:南支槽型、华北槽型、副高控制型及热带气旋型。  相似文献   

13.
新郑机场是河南省人工增雨作业飞机的起降机场.分析1998-2002年新郑机场的雷暴记录资料发现,雷暴发生的平均时段是在4月28日到9月4日,集中出现在7-8月,夏季雷暴日占全年的80%以上;雷暴日发生规律也较明显,08-10时发生较少,17-20时较多,集中发生在傍晚前后.从安全方面考虑,在河南夏季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存在比较大的风险,春秋季节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99-2010年海口美兰机场的雷暴观测资料.分析美兰机场雷暴的年变化特征和日变化特征.指出:一年中雷暴主要发生春夏季节,集中在夏半年(4月-9月);持续时间在0-1小时的雷暴最多,约占累年平均雷暴次数的38.5%.海口美兰机场的雷暴出现次数有明显的日变化,雷暴较集中出现的时段为05-12UTC.  相似文献   

15.
1引言 1999—2002年长春大房身机场出现204架次飞行延误,其中有86架次(占42%)为雷雨原因造成,2006年是龙嘉机场运营的第一年,全年由于天气原因造成航班延误共74架次,雷雨天气造成航班延误55架次,占74%,可见雷暴在7种引起延误的天气原因中是高居首位的。  相似文献   

16.
预报经验和观测事实表明,对发生在沈阳桃仙机场的暖锋雷暴而言,雷暴出现在暖锋的尾部即“暖锋尖”的比例较大。本文通过本机场历年暖锋尖雷暴的分析,探索暖锋尖雷暴形成的原因,找出暖锋尖雷暴的预报着眼点.从而提高了对本机场雷暴的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哈尔滨机场2007年6月27日的暖区雷暴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常规天气资料分析和雷暴预报系统对定性预报雷暴的发生有一定提前量;雷达回波图上低层风场扰动、风场切变及逆风区的出现,是判断雷暴持续时间长短的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2006年6月1日白塔机场的一次雷暴天气为例,从雷暴生成和发展以及与之对应的天气形势入手,力求找到雷暴天气的预报着眼点和预报指标,为今后的相关预报提供参考,进而提高复杂天气下飞行的气象保障能力,确保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9.
利用阎良机场2008—2017年地面气象观测和西安、宝鸡、延安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统计分析了阎良机场夏季降水、气温和雷暴天气特点, 针对型号飞机雨刷功能、湿跑道、高温和机载气象雷达探测性能的科目试飞展开研究。研究表明:(1)阎良机场具有适宜的雨刷功能、湿跑道、高温和机载气象雷达探测性能科目试飞天气条件,可以作为上述科目试飞场址;(2)阎良机场夏季月平均降雨量呈逐月增加的趋势,适宜开展雨刷功能和湿跑道科目试飞,可飞日数均为7月最多;(3)阎良机场夏季各月均有一定的高温科目试飞天气条件,7月可试飞日数最多,6月次之,8月略少;(4)阎良机场10 a夏季有574%的不稳定天气过程出现雷暴,试飞气象保障不仅要捕捉以雷暴为代表的强对流天气,以保障完成探测试飞任务,同时,还需防范426 %未出现雷暴的不稳定天气过程对试飞质量、效率、进度和安全的影响;(5)通过总结阎良机场出现雷暴天气的特点,研究出试飞准备和实施阶段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预警对策,在2018—2020年夏季试飞气象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气象探测试飞是以雷暴或强降水等为典型目标开展机载气象雷达探测性能鉴定的试飞。利用陕西省1991—2010年和阎良机场1996—2010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陕西中北部地区和阎良机场雷暴天气特征。结果表明:陕西中北部及阎良机场雷暴集中在6—8月;阎良机场地处雷暴少发的关中地区,且超过95%的雷暴由周边地区发展侵入。对照气象探测试飞要求发现,陕西中北部有充裕的气象探测试飞天气条件;以阎良机场为试飞基地,在陕西中北部地区实施气象探测试飞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