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静水生物试验法测定了氟乐灵对斑节对虾卵和幼体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氟乐灵对斑节对虾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的24hLC50/×10-6分别是1.68,0.83,1.84和2.09;48hLC50/×10-6分别是0.76,0.53,1.09和1.51。5.01×10-6氟乐灵浸浴受精卵12h,50%的受精卵可孵化。第22天仔虾用10×10-6以下浓度的氟乐灵浸浴5min,对其存活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 1 998年和 1 999年连续用轮虫代替部分配合饲料进行斑节对虾育苗 ,均取得很好的效果 ,现将我们其中一批育苗的做法、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育苗时间和地点于 1 999年 2月 2 3日至 4月 1 6日 ,在湛江市南三镇地聚中村虾苗场进行。1 .2 生产用幼体取自从新加坡进口的斑节对虾亲虾经培育产卵孵化所得。1 .3 生产用轮虫褶皱臂尾轮虫。1 .4 生产用水取自然海水 ,不经药物处理 ,经沙滤后使用。海水相对密度 1 .0 1 9~ 1 .0 2 0 ,p H值 8.2。1 .5 生产条件用于轮虫育苗的对虾育苗池 1 2个、每个 40 m3,共 480 m3水…  相似文献   

3.
以综合催熟措施和移植精荚手术相结合的技术方法、解决了鱼塘产斑节对虾催熟效应期长,产卵率低,易蜕壳失去精荚等难题。使用278尾雌虾,催熟率达90%以上,在40d内共产卵608层次,卵量18530万粒,孵出无节幼体11998万尾,平均孵化率64.7%,平均每尾雌虾孵出无节幼体43.1万尾,育成商品虾苗1028.5万尾,育苗平均成活率13.6%,试养成活率57.1%。  相似文献   

4.
以综合催熟措施和移植精荚手术相结合的技术方法,解决了鱼塭产斑节对虾催熟效应期长,产卵率低,易蜕壳失去精荚等难题。使用 278 尾雌虾,催熟率达90% 以上,在40 d 内共产卵608 尾次,卵量18 530 万粒,孵出无节幼体11 998 万尾,平均孵化率 64.7% ,平均每尾雌虾孵出无节幼体 43.1 万尾,育成商品虾苗 1 028.5 万尾,育苗平均成活率 13.6% ,试养成活率57.1%  相似文献   

5.
凡纳对虾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海水比重的变化对凡纳对虾亲虾人工殖活动的影响及换水对亲虾交配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剪眼柄,强化培育,控光,换水等技术措施,将凡纳对虾培育成熟并使之自然交配产卵,孵化出无节幼体;亲虾的平均产卵量可达16万粒左右,卵的受精卵化率可达80%以上,结果表明,适时换水可将亲虾的交配率从46%提高到79%,凡纳对虾人工繁殖的适宜海水相对密度为1.016以上。  相似文献   

6.
利用雷州半岛广泛养殖的马氏珠母贝及珍珠生产中大量废弃的珍珠贝体成熟性腺,获取贝类幼体作为饵料来培育斑节对虾苗。通过比较不同投喂方式的对虾幼体的变态率,各时期的成活率和出苗率来探讨贝类幼体替代事部分替代卤虫卵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投喂珠母贝幼体的试验池比投喂卤虫幼体、骨条藻的对虾幼体早期变态率要高。而平均出苗率以投喂卤虫幼体的池最高,为49.8%;投喂珠母贝幼体的池略低,为40.4%;而前期仅投喂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海水比重的变化对凡纳对虾亲虾人工繁殖活动的影响及换水对亲虾交配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剪眼柄、强化培育、控光、换水等技术措施 ,将凡纳对虾培育成熟并使之自然交配产卵 ,孵化出无节幼体 ;亲虾的平均产卵量可达 1 6万粒左右 ,卵的受精孵化率可达 80 %以上。结果表明 :适时换水可将亲虾的交配率从 4 6 %提高到 79% ;凡纳对虾人工繁殖的适宜海水相对密度为 1 0 1 6以上。  相似文献   

8.
饵料是对虾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也是对虾养殖生产能否稳定的关键。刚从卵孵出的无节幼体不摄食,靠自身的卵黄为营养。当变态发育至溞状幼体时,消化道完全形成,才开始摄食。对虾也和一般动物一样,随着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所要求的饵料种类也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9.
斑节对虾在常规育苗中,往往出现成活率很低,育苗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幼体抗逆能力弱,易感染疾病所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寻求新的高效的育苗方法,提高育苗效果,于1997年2月15日至4月10日在湛江市南三镇调东虾苗场进行斑节对虾激光育苗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激光育苗的机理生物体经激光照射可改变细胞的染色体结构和功能,从而改变生物细胞的遗传性,定向地创造动、植物新品种。激光辐射能影响卵子的通透性,提高卵子受精率,促进胚胎发育;激光辐射能加强精子的活力,增加精子的存活率和存活时间;激光辐射能促进幼体发育,能抑…  相似文献   

10.
在室内实验条件下,对罗氏沼虾各期蚤状幼体摄食卤虫无节幼体量及早期饥饿对蚤幼发育变态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罗氏沼虾幼体从ZⅡ开始摄食,ZⅢ摄食量明显增加,日摄食卤虫无节约体量为19个,随着蜕皮变态.日摄食量逐渐增大.到ZⅥ日摄食量达90个,但在蜕变皮间期内日摄食量差别不大,从Z1发育至P1平均每尾幼体摄食卤虫无节幼体总量为1094个。饥饿对罗氏沼虾幼体早期的变态和成活有明显影响,罗氏沼虾幼体的PNR10O约为4d。  相似文献   

11.
饵料是对虾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也是对虾养殖生产能否稳定的关键。刚从卵孵出的无节幼体不摄食,靠自身的卵黄为营养。当变态发育至溞状幼体时,消化道完全形成,才开始摄食。对虾也和一般动物一样,随着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所要求的饵料种类也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2.
对应用单边眼柄切除术促进斑节对虾雌虾卵巢成熟的技术和由此产生的某些现象,提出单边眼柄切除术、催熟的环境条件、蜕壳、再交配、人工精荚移植、早产和无节幼体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等七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较系统研究了斑节对虾、墨吉对虾、日本对虾和刀额新对虾等4种对虾的耗氧率、CO2排出量、呼吸商和窒息点。结果表明,同一种类不同大小和不同种类及生活习性不同,耗氧率、CO2排出量、呼吸商和窒息点有较大的差别。日本对虾、刀额新对虾的耗氧率、CO2排出量比其他两种虾低。墨吉对虾次之,斑节对虾为最高。对DO忍受能力,刀额新对虾最强,在DO0.60mg/L才开始出现窒息。斑节对虾次之,在DO降至0.88mg/L出现窒息。墨吉对虾在DO1.19mg/L出现窒息。日本对虾忍受DO能力最差,在以DO1.31mg/L出现窒息。  相似文献   

14.
南海海域三疣梭子蟹的幼体培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幼体期Z1和Z2投喂扁藻和轮虫,Z2后期开始以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混合投喂,Z3后用卤虫无节幼体投喂,大眼幼体用不同饵料培育,进行南海海域三疣梭子蟹幼体培育,结果表明:溞状幼体平均成活率为15.3%;Z2变态为Z3、Z4变态为M为溞状幼体培育的敏感期,幼体的阶段成活率较低;以卤虫无节幼体、冰冻卤虫成虫、活卤虫成虫为饵料,均能使培育大眼幼体至幼蟹,其中活卤虫成虫投喂、加防残网片培育效果最好,成活率达80%。  相似文献   

15.
用物理、化学、生物和药物等方法综合系统地处理对虾育苗用水:1)澄清海水,用10~20 mg/L生石灰调节酸碱度;2)在沉淀海水中泼洒沸石粉30~50 mg/L,去除或降低总氨氮、亚硝酸氮等有害物质;3)用15~23 mL/m3甲醛消毒海水,杀除海水病原体;4)用棉花、过滤袋双层过滤,减少微细悬浮物及有害生物;5)育苗池投放水质改良剂及有益微生物制剂,维持稳定良好的水质,确保幼体正常生长。结果:对虾出苗率提高30%~100%。  相似文献   

16.
较系统研究了斑节对虾、墨吉对虾、日本对虾和的对虾道路 对虾的耗氧率、CO2排出量,呼吸商和窒息点。结果表明,同一种类不同大小和不同种类及生活习性不同,耗氧率、CO2排出量、呼吸商和窒息点有较大的差别。日本对虾、刀额新地虾的耗氧率、CO2排出量比其他两种虾低。墨吉对虾次之,斑节对虾为最高,对DO忍受能力,刀额新对虾最强,在DO0.60mg/L才开始出现窒息,斑节对虾闪之在DO降至0.88mg/L出现  相似文献   

17.
对自然发生的斑节对虾烂鳃病进行了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发现病虾由杆状细菌感染造成鳃丝萎缩、坏死,鳃小片呼吸上皮脱落,鳃血中有菌团存在,而且病虾的肝胰脏、胃、肠、心脏等器官组织受毒素影响而发生组织变性坏死。证实斑节对虾烂鳃病由杆状细菌感染引起。本文对细菌引起虾体的损害及对虾的防御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斑节对虾是由于细菌感染造成鳃呼吸功能障碍和细菌毒血症造成肝胰脏功能障碍而死亡。  相似文献   

18.
用6.0×104拷贝、1.2×104拷贝和6.0×103拷贝3种剂量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对凡纳滨对虾和斑节对虾进行人工注射感染,比较了两种对虾对WSSV敏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死亡时间随病毒剂量降低而延长,斑节对虾死亡时间没有明显差异;随病毒剂量的降低,凡纳滨对虾人工注射感染后病毒复制高峰时间显著延长,斑节对虾感染后病毒复制高峰时间相同,WSSV在凡纳滨对虾体内比在斑节对虾体内复制慢。对虾携带WSSV数量最低为3.3×107拷贝.g-1,最高为4.3×108拷贝.g-1。凡纳滨对虾比斑节对虾对WSSV的抵抗性更强。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沙蚕、缢蛏、拖鱿鱼胴体、花蟹蟹肉以及斑节对虾亲虾肌肉和成熟卵巢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通过计算4种饵料与斑节对虾亲虾肌肉和成熟卵巢的必需氨基酸比率(A/E)的比值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评价4种斑节对虾亲虾饵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沙蚕、缢蛏、拖鱿鱼胴体、花蟹蟹肉以及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亲虾肌肉和成熟卵巢中的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9.18%、8.14%、12.10%、17.00%、21.90%、18.60%;总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7.30%、7.47%、11.70%、14.80%、19.40%、14.60%。以斑节对虾亲虾肌肉蛋白为参比,沙蚕、缢蛏、拖鱿鱼胴体以及花蟹蟹肉的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0.93、0.94、0.94、0.97;以斑节对虾亲虾成熟卵巢蛋白为参比,沙蚕、缢蛏、拖鱿鱼胴体以及花蟹蟹肉的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0.95、0.93、0.88、0.84。这说明4种亲虾饵料相对斑节对虾亲虾而言是一种优质蛋白质,能够满足亲虾蛋白需求。不过,精氨酸、组氨酸等必需氨基酸.不能完全满足亲虾需求。  相似文献   

20.
光照与日本沼虾繁殖和孵化关系极为密切。研究了不同波长的光对日本沼虾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境光谱主峰值470.5nm、477.9nm、492.6nm、504.8nm和615.2nm条件下,适度成熟的亲虾都能顺利孵化,日本沼虾孵化与否,与孵化环境中的光波波长无关,而与抱卵日本沼虾胚胎发育有关。日本沼虾在孵化期对不同波长的光谱有明显的视觉敏感度分布,在前4种光谱条件下,日本沼虾视觉器官敏感,而在光谱主峰值615.2nm时日本沼虾视觉器官不敏感。这一特点在日本沼虾育苗生产上具指导意义,可防止抱卵亲虾在孵化过程中吞食幼体,提高幼体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