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兆水  张勤 《岩矿测试》2010,29(1):34-38
在0.10 mol/L酒石酸介质中,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水溶态和可交换态Sb(Ⅲ)和Sb(Ⅴ)。以氢气发生器为氩-氢火焰提供氢气,明显降低了硼氢化钾浓度,改善了测定检出限。考察了酒石酸掩蔽Sb(Ⅴ)的量及共存干扰元素的允许量。方法检出限Sb(Ⅲ)为0.026 ng/L,总Sb为0.019 ng/L。加标回收试验表明,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络合态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梅俊  熊采华等 《岩矿测试》2002,21(4):275-278
采用酒石酸作提取剂,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络合态Sb(Ⅲ)和Sb(Ⅴ)。研究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测定土壤中络合态Sb(Ⅲ)和Sb(Ⅴ)的浸提和还原条件及对测定结果的影响。Sb(Ⅲ)和总Sb检出限分别为0.11μg/L和0.09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分别为5.4%和6.1%,加标回收率在82.5%-101.9%。  相似文献   

3.
于兆水  张勤  刘玲 《岩矿测试》2012,31(5):838-841
以氢气发生器为氩-氢火焰提供纯净、稳定的氢气,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水溶态和可交换态Sb(Ⅲ)和Sb(Ⅴ)已有应用,本研究进一步将此方法用于测定土壤样品中的As(Ⅲ)和As(Ⅴ)。在0.3mol/L NaH2PO4-Na2HPO4缓冲液中,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水溶态As(Ⅲ)和总砷的含量,通过差减法计算As(Ⅴ)的含量。实验考察了0.02~0.4 mol/L NaH2PO4-Na2HPO4对As(Ⅲ)和As(Ⅴ)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0.3 mol/L NaH2PO4-Na2HPO4可以有效掩蔽As(Ⅴ)。As(Ⅲ)的检出限为2.92 ng/g,总砷的检出限为2.35 ng/g;As(Ⅲ)和As(Ⅴ)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104%和101%~103%。本方法不再依靠化学反应产生氢气来点燃并维持氩氢火焰,可在发生氢化反应的任何介质中测定砷,且不需要考虑酸度问题。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能满足大批量样品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50℃条件下,使用4.8 mol/L HCl超声提取水系沉积物中的As,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As(Ⅲ)和总As的含量,用差减法计算As(Ⅴ)的含量。实验了柠檬酸、柠檬酸钠、草酸、草酸钠、酒石酸和酒石酸钠对As(Ⅴ)的掩蔽效果,通过控制合适的介质酸度选择性地测定As(Ⅲ)。结果表明,柠檬酸钠掩蔽As(Ⅴ)的效果最佳,且As(Ⅲ)有较高的灵敏度;超声提取30 min,柠檬酸钠浓度为6 g/L,测定酸度为0.24 mol/L时可获得最佳测定效果,降低了测定时As(Ⅴ)对As(Ⅲ)产生的信号干扰。方法检出限为0.41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33%(n=11),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1.5~250μg/L。As(Ⅲ)和As(Ⅴ)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2.7%~95.3%和96.1%~107.6%。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高,分析成本低,应用于水系沉积物中As(Ⅲ)和As(Ⅴ)的价态分析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可满足大批量地质样品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0.10mol/L NaH2PO4和0.50mol/L NaHCO3为浸提剂,试验了其对土壤样品中As、Se、Sb的浸提效果;以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HG-AFS)测定了浸提液中As、Se、Sb的含量。方法在武汉、宁镇测区应用试验表明:采用0.50mol/L的NaHCO3为As、Se、Sb的有效态浸提剂,以HG—AFS法测定其含量的方案可行,检出限分别为:0.006mg/kg、0.001mg/kg、0.002mg/kg。精密度试验,6个标准样品的RSD(n=12)As、Se、Sb均≤10.15%。  相似文献   

6.
采用Luminol-H。O。Air(巨)化学发光反应体系作为分析检测方法,建立了一个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锑的化学发光分析法。方法的原理是用AgNO。吸收由样品发生的氢化锑气体,使吸收液中生成Sb(巨)与过量的K。Cr。O,反应生成Cr(1),方法的检出限为0.6us/mlSb,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是2~1000ng/mlSb,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本方法已用于地质样品中痕量佛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详细考察了用氢化物发生-光导比色法在野外实验条件下测定Sb的各种条件及影响因素,制定了适合野外的氢化物发生-光导比色快速测定锑的方法。样品经王水封闭溶解后,在掩蔽剂存在下,用自制的硼氢化钾片使经预还原的Sb生成氢化物逸出,将吸收液中的Fe(Ⅲ)还原为Fe(Ⅱ)与邻菲口罗啉显色,用自行开发、研制的光导分光光度(比色)计进行比色测定。方法的检出限(3s)为0.18μg/g,加标回收率为96.0%~98.0%,11次测定的精密度(RSD)小于8.2%。方法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分析结果与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8.
薛超群  郭敏 《岩矿测试》2012,31(6):980-984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HG - AFS)测定土壤样品中Se(Ⅳ)和Se(Ⅵ)时,提取剂的选择是技术的关键.以往的提取剂种类多且不具有针对性,本文对比了不同提取剂的提取能力,确定使用KH2PO4 - K2HPO4溶液(pH=8.5)为实验用提取剂,以6 mol/L HCl作为还原剂,沸水浴30 min后HG - AFS测定Se总量,不加热直接测定Se(Ⅳ)含量,以差减法得出Se(Ⅵ)含量.在本实验酸度条件下,加入三价铁盐,可消除共存元素的干扰.方法回收率为90.0% ~ 112.5%,线性范围为0.00 ~6.00 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5.0% ~ 12.6% (n=11),方法检出限可达到0.347 μg/L.标准物质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实验证实此方法提取效果好,是测定土壤样品中硒不同价态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9.
亚铁氰化钾提高原子荧光法测定砷锑铋的抗干扰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提出抗坏血酸-K_4[Fe(CN)_6]-硫脲体系,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As、Sb和Bi。用K_4[Fe(CN)_6]消除干扰元素,可大大提高共存元素允许量。方法检出限(μg/ml)As 0.10,Sb 0.04,Bi 0.05;RSD均小于6%。 1 仪器与分析条件 XDY-1型原子荧光光度计(北京地质仪器厂生产)。输入功率As 20~35W、Sb 20~30W、Bi 30~40W,反射功率均调至最小,氩载气流量1L/min,负高压300~350V,炉温为900℃。7g/L KBH_4加入量是5ml。  相似文献   

10.
纳米铁去除饮用水中As(Ⅲ)和As(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园英  秦臻  刘菲 《岩矿测试》2009,28(6):529-534
在好氧水体中,As(Ⅲ)比As(Ⅴ)更易迁移,而且在水处理过程中去除效率更低。在实验室合成制得BET比表面积为49.16 m2/g,直径范围为20~40 nm的纳米铁。通过批试验考察纳米铁对As(Ⅲ)和As(Ⅴ)去除能力及其反应动力学情况。结果表明,在pH为7,温度20℃时纳米铁能够快速地去除As(Ⅲ)和As(Ⅴ),在60 m in内,0.25 g纳米铁对起始浓度为968.6μg/L As(Ⅲ)和828.9μg/L As(Ⅴ)的去除率大于99.5%。反应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标准化后的As(Ⅲ)和As(Ⅴ)比表面积速率常数kSA分别为1.30 mL/(m2.m in)和1.64 mL/(m2.m in)。由实验结果可知,具有高反应活性的纳米铁是用于含砷饮用水处理非常有效的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11.
油菜籽品质及重金属污染程度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对油菜籽中As、Sb、Cd和Tl等有毒元素含量进行监测有助于对食用油生产原材料的提前监控。避开强酸消解前处理的繁琐,为了实现快速测定菜籽中As、Sb、Cd和Tl等易挥发有毒元素的准确含量,以及解决粮油食品脂肪含量高对前处理的挑战,本文采用一种悬浮-乳化协同制样技术,详细考察了影响悬浮-乳化的诸多条件,制得均匀稳定的悬浮-乳化试液(Slurry-Emulsion Solution, SES)体系。在进样效率高的电热蒸发器(ETV)中,优化程序升温参数和改进剂硝酸钯的用量,SES直接进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了油菜籽中As、Sb、Cd和Tl。该方法对As、Sb、Cd和Tl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0.1%、8.8%、8.9%、6.4%[c=0.5%(m/V),n=5]。在最佳实验条件下,As、Sb、Cd和Tl检出限(3σ)分别为40.0ng/L、20.0ng/L、50.0ng/L和10.0ng/L,对应原始固体样品的检出限(3σ)分别为8.0ng/g、4.0ng/g、10.0ng/g和2.0ng/g。菜籽样品中As...  相似文献   

12.
离子交换反应富集—XRF测定地质样中痕量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林友  赵尔燕 《矿物岩石》1992,12(4):109-110
在0,5mol/L HCl介质中,利用As(Ⅲ)与巯基纸上的Sb(Ⅲ)交换反应富集痕量砷,通过测定AsKα和SbKα线强度变化总量,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砷,方法的检出限为0.10μg/g,经地质标样考证,结果与推荐值吻合。  相似文献   

13.
压实度是影响铁盐稳定化砷(As)、锑(Sb)污染土环境岩土工程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测定不同压实度铁盐稳定剂(PFSC)稳定化As、Sb污染土无侧限抗压强度(UCS)、As和Sb浸出浓度、渗透系数kw,研究了压实度对PFSC稳定化As、Sb污染土环境岩土工程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工业CT扫描、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明确了稳定化土微观孔隙特征、元素价态随压实度的变化规律。As的浸出浓度随着压实度的提高先降低后略微上升,压实度为93%时,As的浸出浓度最低;Sb的浸出浓度随着压实度的提高而降低,压实度大于85%后趋于平稳。压实度由75%提高至96%,稳定化土UCS由4.26 kPa增大至43.78 kPa。压实度由80%提高至96%,稳定化土kw由1.33×10–7 m/s降低至2.81×10–9 m/s。工业CT扫描结果表明,随着压实度的提高,土体逐渐紧实,土体孔隙度由7.54%降低至5.30%。As、Sb和Fe的XPS分析结果表明,压实度增高促使As(Ⅴ)、Sb(Ⅴ)和Fe(Ⅲ)分别向As(Ⅲ)、Sb(Ⅲ)和Fe(Ⅱ...  相似文献   

14.
氨基膦酸树脂对镥(Ⅲ)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查介质pH、温度、吸附时间、树脂量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氨基膦酸树脂(APAR)对镥(Ⅲ)的吸附在pH=5.64的HAc-NaAc的缓冲溶液中为最佳。25℃时静态饱和吸附量为330.5 mg/g(树脂)。用0.5 mol/L的HC l溶液作为解析剂,解析率为95.4%;氨基膦酸树脂对镥(Ⅲ)的表观吸附活化能Ea=37.3 kJ/mol,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298=2.47×10-5-s1,测得热力学参数分别为ΔH=7.86 kJ/mol,ΔG=-4.42 kJ/mol,ΔS=42.5 Jmo-l1K-1,等温吸附服从Freundlich经验式。树脂功能基与镥(Ⅲ)的配位比约为2∶1。  相似文献   

15.
利用湿碱式化学提取技术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优化样品碱式消解方法,确定仪器最佳工作条件,建立了测定海洋沉积物中不同含量级别生物硅的方法。结果表明,仪器检出限为0.724μmol/L,方法检出限为0.942μmol/L。用于测定硅酸盐-硅溶液成分分析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8648和GBW 08649,标准值分别为50.0μmol/L和100.0μmol/L),测定值分别为(49.888±0.275)μmol/L、(99.578±0.651)μ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0.443%、0.527%;对于不同生物硅含量级别海洋沉积物样品的平行、独立测量,其相对标准偏差8.9%。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满足古海洋学不同时空尺度气候和环境分析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银进行了研究。样品经四酸溶解,在3mol/L的HCl介质中以EDTA-抗坏血酸溶液作为基体干扰改进剂,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银。方法检出限为0.051ng/mL,精密度(RSD,N=11)5.91%~12.83%。能满足地质样品中w(Ag)/10-6=0.03~5范围内银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液液萃取技术主要采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作萃取剂,这种异相萃取的传质速率一般较低,需反复振荡或多次萃取.本文建立了以乙腈-硫酸铵-水的双水相萃取体系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下水中苯并(a)芘和苯并(e)芘的方法,以密度比水小的乙腈为萃取剂,将其与水样混合(互溶)获得乙腈-水体系,然后加入硫酸铵,溶液澄清、分相后取上层有机相(乙腈)进样分析.考察了萃取剂的选择、双水相的形成条件、离子强度以及pH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两种化合物线性范围为2.00~ 400.00 ng/mL,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012~0.020 ng/mL,平均回收率为94.6%~97.3%,相对标准偏差为1.3% ~2.5%.与传统萃取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流程简单、快速的特点,可实现对野外环境水样进行原地样品前处理.  相似文献   

18.
无载气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砷锑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乾权 《岩矿测试》1989,8(3):217-219
本文在氢化物原子吸收法中使用了防爆鸣试剂碳酸氢钠溶液,解决了由于无载气时氢化物发生系统中存在空气而引起回火爆鸣的问题,完成化探样品中砷、锑、铋的测定。测定砷、锑、铋的灵敏度(1%吸收)依次为1.17ng,0.58ng,1.76ng。其相应的检出限依次为6.83ng,5.3ng,14.3ng。在拟定的条件下测定0.1μAs,0.05μg Sb,0.1μg Bi各10次以上。其信号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14,5.33,7.14。  相似文献   

19.
混酸溶解矿石样品,在酒石酸介质中,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生光谱法(ICP-AES)测定溶液中的铌钽。该方法ρ(Nb2O5)和ρ(Ta2O5)在0~20 μg/mL时,铌钽原子发射光谱强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直线关系,Nb、Ta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尺分别为0.999 9和0.999 7。检出限分别为0.023 μg/mL和0.072 μg/mL。本方法测定标准样品,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对实际样品分析,Nh、Ta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0.42%~2.3%和1.8%~3.3%,加标回收率均为97%~103%,适合地质找矿、选冶等领域的样品测试。  相似文献   

2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锑矿选冶中砷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玲  查立新 《安徽地质》2010,20(3):219-22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锑矿选冶过程中精矿、中矿、尾矿样品中的砷和锑元素。对矿样溶解、测定条件、介质酸度和基体干扰进行了实验,选用王水溶解矿样,在20%盐酸介质中测定,具有快捷、简便、测定范围宽等特点。砷和锑的质量浓度在0~20μg/mL范围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3和0.9998.对11份空白溶液进行测定,得到的砷和锑检出限分别为0.051μg/mL和0.080μg/mL;对GBW07174和GBW07175锑矿标样进行7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26%~2.47%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