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河低平原春季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海河低平原气候与小麦产量资料,对气候环境及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56 a海河低平原春季气温线性升高倾向显著,平均每10 a升高0.38℃;春季降水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增大或减少趋势,2000年以来的气候环境不利于冬小麦生产。冬小麦气候单产与春季气温、降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当气温距平为0.2~1.2℃时,小麦气候产量为正值;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小麦减产,高温使小麦减产更严重;近年来气温持续偏高,小麦气候单产持续偏低。冬小麦产量对春季降水的需求有一个极限值,降水异常偏多和异常偏少都会使小麦减产。研究认为,通过改进种植模式、改善农田小气候,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增加地面有效降水,可以增加小麦气候单产。  相似文献   

2.
周口市气候条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 1953~2003年周口气象资料、小麦生育期观测和小麦产量资料,分析了气候条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年份 11月上旬之前有 1~2次>20mm的降水过程,有利于小麦播种;小麦越冬期气温较高,有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地下部分继续生长的特征,有利于形成壮苗;穗粒形成期无连阴雨的年份占 80%,日照相对充足,气温>10℃的日数长,延长小花分化时间,有利于成大穗; 5月份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对小麦灌浆有利。小麦生产气候条件的劣势为:春季晚霜冻出现的几率为 10年 1遇,应注意防范 4月 10日之后出现的晚霜冻; 3~4月偏旱的年份较多,几乎 2年 1遇,应加强各种水资源的开发; 5月份出现干热风的几率为 2年 1遇,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3.
根据1953~2003年周口气象资料、小麦生育期观测和小麦产量资料,分析了气候条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年份11月上旬之前有1~2次>20 mm的降水过程,有利于小麦播种;小麦越冬期气温较高,有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地下部分继续生长的特征,有利于形成壮苗;穗粒形成期无连阴雨的年份占80%,日照相对充足,气温>10 ℃的日数长,延长小花分化时间,有利于成大穗;5月份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对小麦灌浆有利.小麦生产气候条件的劣势为春季晚霜冻出现的几率为10年1遇,应注意防范4月10日之后出现的晚霜冻;3~4月偏旱的年份较多,几乎2年1遇,应加强各种水资源的开发;5月份出现干热风的几率为2年1遇,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4.
气候因子与云南粮食生产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剑 《应用气象学报》2000,11(2):213-220
该文分析了云南近50年气候生产力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重点对气温、降水与小麦、水稻产量形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12月至翌年2月的降水是小麦增减产的关键因子, ≥10 ℃的积温比降水更有利于水稻生产.同时针对制约农业增产的重要气象灾害发生时期进行诊断, 发现小春作物的主要气象灾害是1~2月的冬旱和2~4月的倒春寒, 大春作物的主要气象灾害是5月干旱和7~8月的低温冷害.  相似文献   

5.
孙兴池 《山东气象》2002,22(2):50-51
利用山东省 2 0 0 2年 3~ 5月气温、降水和 5 0 0hPa月平均高度场及距平资料 ,分析了山东省春季天气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季内 ,全省降水量明显偏多 ,气温略偏高。丰沛的降水有利于解除春季旱情和农作物生长 ,但 4月下旬出现的大范围霜冻 ,使小麦、林果、蔬菜等遭受较为严重的冻害  相似文献   

6.
1 对小麦生产的影响1 .1 小麦生长期农业气象条件概述1 999年度河南省小麦生育期间总的气候特点是 :小麦播种时 ,降水量少 ,播种基础是近几年较差的一年 ;越冬至初春的降水仍偏少 ,气温异常偏高 ,干旱持续发展 ;拔节期间气温偏低 ,有效地抑制了小麦旺长 ;灌浆期大部麦区墒情较好 ,光照充足 ,气温适宜 ,有利于小麦灌浆。冬小麦全生育期降水 68~ 354mm ,比 1 998年同期偏少 4~ 8成 ,比常年同期偏少 1~ 7成 ,1 998年 1 0月至 1 999年 2月大部麦区降水特少 ,降水主要集中在 1 999年 3月份以后。其中大部分地市从 1 998年 9月~ 1 999年 2…  相似文献   

7.
2008年春季(3—5月),农业区气温偏高,大部降水偏多。5月上旬,农业区大部出现透雨,对增加农田土壤有效水分十分有利,加之2007年秋季全省各地降水偏多,农田土壤底墒充足为次年春耕生产打下良好基础。3月上旬至4月上旬,农业区春小麦、油菜等农作物较历年提前2—17d播种。夏季(6—8月),大部气温正常或偏高0.1~0.9℃,降水偏少,个别地区出现了轻旱;大通、湟中、互助出现中旱,同时农业区局部地区小麦出现病虫害。  相似文献   

8.
王琪 《吉林气象》2012,(1):23-26
2011年吉林省作物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总的特点是:气温稍高,积温稍多,降水稍少,但作物关键发育阶段水分需求都得到满足。4月气温较低,降水较少;5月气温稍低,降水偏多;6月气温稍高,降水少;7、8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9月气温稍低、降水偏少,8月末至9月西部地区出现秋吊;秋季多数县(市)初霜偏早,发生霜冻害。总的看,今年作物生长季气象条件比较正常,作物生长季内水、热条件匹配比较合理,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大于弊,是粮食丰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2006年5~6月新疆主要天气气候特点是,气温:全疆持续偏高,但5月份前低后高,波动较大;降水:北疆大部偏多或接近常年但分布不均,南疆大部略偏少。5月份气象条件对粮食作物及牧草的生长、棉花幼苗生长、小麦的抽穗及充分灌浆、玉米的生长发育及畜牧业生产有利。6月份气象条件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已成熟冬麦的收晒有利,对棉花现蕾开花基本有利。5~6月,受持续低温阴雨、局地大降水和强对流等天气气候事件影响,全疆部分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水利设施等受到了较大损失。1 500hPa月平均环流形势特征5月份,北半球500hPa月平均…  相似文献   

10.
3-5月,我区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初春气温稳定且回升缓慢,4月下旬5月初温度变化幅度大.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份,季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偏多.5月份气候特殊:气温偏低,降水偏多,晴天日数少,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棉花出现烂种烂芽及死苗现象,春作物发育期推迟. 一、气候概况气温:3-5月,北疆北部的季平均气温2-4度;北疆西部、北疆沿天山一带7-10度;吐鲁番地区14-17度;南疆地区的巴州、阿克苏、喀什、和田地区则在12-14度.和历年同期平均值比较,全疆大部分地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10—2014年勉县小麦条锈病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条锈病在冬、春、夏、秋四季对小麦危害的气象条件。分析表明秋冬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利于小麦条锈病菌侵染、越冬;春季降水量大,易形成小麦条锈病爆发流行;夏季气温偏高,小麦条锈病菌不可能越夏。根据小麦条锈病与气象条件的特点,提出防治措施,有利于小麦条锈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1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1.1播期雨水多有利播种,苗期光热足有利生长2000年度麦播期10月份,全省降水57~154 mm,比上年同期偏多50~129 mm,比常年同期偏多10~79 mm.全省大部分地市小麦能足墒下种,麦播基础是近几年较好的一年,但部分地市由于降水偏多,小麦播期比常年推迟3~8天,加之气温一直偏低,部分土壤湿度过大的田块小麦出苗缓慢.  相似文献   

13.
张桂森 《气象》1989,15(5):62-63
2月份,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其中东北地区和华北平原北部显著偏高,对小麦越冬有利;西北地区东部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利于冬作物生长;下旬大—暴雪和冷空气活动使湖北和云南两省局部出现较重冻害。 一、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利于小麦越冬和备耕 月内,北方大部地区天气晴暖,气温偏高;南方大部地区上旬气温偏低,中旬以后,江南南部和华南大部由阴转晴,气温很  相似文献   

14.
研究泰安市郊区 1 989~ 1 998年张种产茧量与同期气象要素关系 ,结论认为春茧张产主要与 4月气温、降水存在正相关 ,与 5月下旬的气温成反相关。夏蚕张产主要与 7月气温成反相关。对有效开展蚕茧生产气象预报服务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柴向群 《气象》1991,17(2):62-63
11月份,全国气温偏高。东部农业区降水偏多,其中冬麦区上、中旬出现两次较大降水过程,旱情基本解除;南方部分地区出现深秋少见的暴雨,局部地区农田积水或遭受洪涝危害;西部地区降水偏少。月内,有一个强热带风暴在海南省登陆。 一、全国气温偏高,有利作物生长发育 月内,全国气温偏高。北方冬麦区气温普遍偏高2—3℃,利于冬小麦播种和苗期生长。但山东省有1500万亩小麦出现旺长现  相似文献   

16.
2009/2010年伊川冬小麦生产虽然受到秋末强降温、春季低温、晚霜冻害等诸多不利天气气候影响,但由于底墒充足,越冬期墒情好,关键生育期降水偏多,灌浆期降水分布均匀,气温适宜,冬小麦灌浆期长,因此穗粒数、千粒重普遍偏高,大面积均衡增产.  相似文献   

17.
评价时段为1997年间月至1998年11月3专项气候影响评价3.1气候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评价3.1.1冬小麦1998年冬小麦种植面积1211.2千公顷,总产409.53万吨,单产3380公斤/公顷,与1993~1997年五年平均相比,总产持平偏丰,单产持平。冬小麦播种前期降水偏少,后期降水增多,播种出苗前差后好。由于冬前降水偏多,气温偏高,部分地区小麦旺长,提前进入分荣期;越冬期气温继续偏高,降水偏多,无强冷空气影响,冬小麦基本苗和单株分美数比1997年多,小麦长势较好,二类以上苗比例达84.2%。初春气温变化剧烈,前期(2月下旬至3月中旬)气…  相似文献   

18.
利用四子王旗气象站1959—2010年月平均气象资料,在较长时间尺度上分析了植物生长季节(5—9月)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百分率的变异度,以及降水与温度、降水与日照百分率之间的关系,评估了降水是否是影响温度和日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①5月和9月降水量较少,日照百分率大,气温低;月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变异度较大,日照百分率的变异度相对较小;而7、8月降水较多、气温较高,气温和降水变异度都较小。②5月和9月温度受降水以外因子影响较大,其与降水的相关性较差;6—8月,温度与降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降水量多则气温低,影响效果明显。③除6月外,各月降水量与日照百分率负相关关系显著,线性拟合效果优于气温,日照百分率随降水量的增加明显降低。盛夏,受夏季风影响,该地水汽条件好,云层厚且不易消散,导致光照少,是日照百分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张桂森 《气象》1991,17(3):62-63
12月份,我国北方和华南大部地区气温普遍偏高,其中黑龙江偏高最为明显;南方其余地区气温正常或略高,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小麦、油菜出现旺长现象。月内,长江中下游地区及东北地区东南部降水偏多,全国其它地区降水偏少。月初,四川西部高原有三个县出现雪灾。  相似文献   

20.
王琪 《吉林气象》2013,(1):37-39,48
2012年吉林省作物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总的特点是:气温稍高,初霜期偏晚,无霜期长,积温稍多;降水稍多,且全省大部第一场透雨出现早;光照稍少。4月气温稍高,降水偏多;5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6月气温与常年基本相当,降水偏多;7月气温稍高,降水稍少;8月气温稍低,降水稍多;9月气温稍高,降水特多。今年吉林省作物生长季没有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虽然局地发生了暴雨洪涝、冰雹、龙卷风、台风和低温等灾害,但影响均较小。此外,吉林省今年部分县(市)还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虫害,局地较重,由于防控及时,没有大范围发生,对粮食总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