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本刊1959年第3期上,读到了纪传豪同志的“对岩层含水性图编制原则的几点意见;一文,觉得有些意见要谈谈。近几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大规模地开展了水文地质普查工作,也进行了不少城市供水勘探。在这些工作中,我们主要依据查依采夫的“综合水文地质图编制法”,编了许多岩层含水性图,正确地反映了各个工作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固然这种编图方法  相似文献   

2.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编图,很难把不同类型、不同层位的含水岩层(组)的富水性、埋藏条件等各种重要的水文地质要素清晰地编绘在一张图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提出用“色环”法编制综合水文地质图,供同行们参考。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一、编图原则 按《综合水文地质图编图方法与图例》(下称《方  相似文献   

3.
水文地质分层,往往和编制水文地质图联系在一起,无疑是水文地质学的基本问题之一。讨论水文地质分层问题,需要有一个共同的基础,才能比较各种划法的优缺点,我认为水文地质分层基础应为以下三点: 1.水文地质分层要突出水文地质特点,能适用于编制中小比例尺(1∶20;1∶50万)综合水文地质图,并能使图面明显反映水文地质规律。  相似文献   

4.
母海东  陈辉  张志飞  张斌 《中国地质》2021,48(S2):124-138
全国1∶200 000区域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以建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本次未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开展工作) 30个省开展的1∶200 000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所取得的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综合水文地质图等地质资料为数据源,在制定的“1∶200 000区域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标准”的基础上,建成了一个全国性的、大型的区域水文地质学空间数据库。该数据库总共采集、处理了全国范围内1∶200 000图幅的1 017幅全要素综合水文地质图信息,全部数据量约50 GB。数据库涵盖了以1∶200 000国际标准图幅为管理单位的水文地质要素空间数据图层,内容包括:地理要素(交通层、水系层、行政区划层等),基础地质要素(地层分区层、断裂构造层),水文地质要素(地下水类型层、地下水富水性层、地下水迳流模数层,地下水水质层、水文地质特征层、地下水利用规划层),专题要素(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水文地质剖面图) 四大类近30个要素图层。空间数据库主要采用MapGIS地理信息系统格式存储,形成了目前国内覆盖范围最广、包含信息最完整的区域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成果,是地质领域全国性最重要的基础信息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5.
MAPGIS在水文地质制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功能强大的MAPGIS系统,根据水文地质图的编制特点,笔者利用VisualFoxpro开发了MAPGIS数据接口程序MAPHYDRO,成功地编制了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为机助编制各类水文地质图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按图幅开展的1:5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推进,水文地质图的编制愈显重要。如何编制易读、准确的水文地质图是摆在水文地质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通过多年探索,笔者针对基岩山区提出了水文地质纲要图的概念与内涵,并在沂蒙山区1:5万水文地质图编制中进行了尝试和探索。结果表明,以地下水系统为对象的区域性水文地质纲要图作为水文地质图的镶图,可使读者从地下水系统角度掌握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运动规律,并且有助于图幅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1/50万《广东省水文地质图》,已于1977年编成;1974年秋以来,笔者曾就编图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向有关部门征求意见。获悉各省在编制中比例尺分省水文地质图的工作中,还没有公认的规则可循,编制原则与方法还值得探讨,俾于编图实践基础上,创立我国中比例尺分省水文地质图的编图体系,更好地为四个现代化服务。兹就1/50万《广东省水文地质图》的编制原则与方法,抛砖引玉,请予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一 在编制水文地质图中,岩层富水性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可以说是水文地质图的核心问题。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受到水文地质工作者的重视和研究,提出过各种对岩层富水性的评价方法。大致可归纯为二类: 1.基岩山区裂隙水:含水很不均一,一般没有连续的统一地下水面,多以泉或片流的形式排泄于地  相似文献   

9.
编制综合水文地质图时,经常遇到多层结构含水组的表示方法问题,特别是第四系沉积比较厚、结构比较复杂的水文地质单元,以及许多山前冲、洪积扇分布较广的地区,地下水含水组常呈多层结构。被第四系覆盖或埋藏于其他地层下的岩溶水发育的地区,也存在多层结构含水组,都需要正确地反映它们的分布特征、和赋存条件。研究多层结构含水组的表示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编制第四系环境水文地质图系的目的,是以直观的形式评价其环境水文地质条件,为环境规划、“三废”治理、防治地下水污染与水质恶化提供科学依据。该图系一  相似文献   

11.
编制水文地质图中岩层富水性的评价方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岩层富水性评价是编制水文地质图的主要内容,这个问题一直受到水文地质界重视。在五六十年代,富水性是指含水岩层向人工或天然的排泄点输导水量的能力。七十年代以来,地下水开采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2.
综合水文地质图编图原则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梦熊 《地质论评》1964,22(3):224-232
一、前言随着我国地质事业的迅速发展,解放以来通过大量勘察工作已经累积了丰富的水文地质资料。为了满足当前国民经济建设和开展科研工作的需要,尽快利用这些资料编制中小比例尺的区域性水文地质图,已成为我国水文地质工作者非常迫切的任务。但由于水文地质图的编图原则与制图方法目前在国内和国际上尚无统一规定,因此结合我国具  相似文献   

13.
简讯     
由河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设计院编制的《河北省水文地质图(1:50万)和河北省环境水文地质总站编制的《河北省环境地质图(1:50万)》最近在石家庄市通过专家评审验收。水文地质图是在前几次编图基础上,充分收集利用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新思维、新方法,采用动态的系统论的观点,以  相似文献   

14.
“水文地质”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因而有不少地方还显得不够成熟,水文地质编图即是一例。无论是图件內容,还是精度要求、图例设计以至图件名称等方面,它都还沒有一套公认的通则可循。区域水文地质图是一种很重要的水文地质图,对于工农业建设来说,是  相似文献   

15.
这次召开的水文地质编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1)解决整编水文地质普查成果的问题;(2)讨论制定编图规划;(3)讨论制定统一编图方法。1955年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区域水文地质会议,曾决定编制比例尺三百万分之一的全国水文地质分区图。当时我国水文地质力量还很薄弱,区域性水文地质测量工作还是刚刚展开,没有条件编制区域水文地质图,只能根据所搜集到的材料,编制小比例尺水文地质分区图。这幅分区图的出版,对于规划和合  相似文献   

16.
目前,各水文地质队都在编制不同比例尺的水文地质挂图,用以指导生产、科研和数学工作。一幅大的水文地质挂图,往往由几幅图拼接而成,而一幅挂图的截幅,内分幅合  相似文献   

17.
陈梦熊 《地质论评》1984,30(4):318-318
联合国亚太地区经社会和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中心共同召开的亚太地区水文地质图讨论会,于1983年12月在印尼万隆市举行。参加会议的共有26个国家(或地区)的代表。会议的目的是相互介绍亚太地区各国水文地质编图工作取得的成就,交流编图经验,着重讨论了水文地质图国际图例与编制亚洲水文地质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详细研究矿床水文地质条件时,需要有表示出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过程及其分布规律的水文化学图系。完善的水文化学图系对合理地组织矿床的勘探或开采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编制矿床水文化学图系的原则和方法很多,而广泛采用的制图原则和方法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类:(1)编制在地形图上的地下水总矿化度或某些离子含量的等值线图;(2)在矿区平面图上按不同类型编制的地下水化学成分分区图。在进行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时候,这些图件都是很有帮助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地1:50 000尕海镇幅水文地质图数据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尕海镇幅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缘的巴音河山前平原,是1:50 000国际标准图幅。其水文地质图是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编制并即将颁布实施的《水文地质图编制规范(1:50 000)》的基本要求,结合区内发展建设的需求,利用2016年1:50 000水文地质调查最新获取的尕海镇幅钻孔抽水试验成果数据(本次施工以及收集已有钻孔资料共48个钻孔),水化学(61个水样)、同位素(12个同位素样)和土壤易溶盐(55个土样)分析成果数据,地下水位统测成果数据(68个统测点),以及已有资料与成果数据编制而成。编图以地下水系统理论和生态水文地质理论为指导,按地下水系统、水文地质结构、含水岩组及富水性、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化学特征、地下水水位埋深与流场、地下水与生态植被关系、地下水开发利用等分类加工处理数据形成水文地质图数据集,使大量的信息在图面上以主图结合镶图的形式主次分明、层次清晰地加以展现,以便为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直观易用的地下水资料支撑。  相似文献   

20.
吕卫  宫辉力 《地下水》1993,15(2):62-63
1 概述当前水文地质图上等值线的应用已成为热点之一,剖析当代水文地质图的编制原则,可得到一些启示.该原则是在时空四维系中反映地下水渗流场、水化学场、水文地温场的主要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而这“三场”的时空特征,恰好都可以用不同时刻的水文地质要素等值线来量化描述.如渗流场可以用导水系数(渗透系数)等值线、水位(压)等值线,降深等值线,补给强度等值线,顶底板埋深等值线,咸淡水界面等深线等等来刻画;水化学场可用各化学组分浓度等值线,不同化学组分浓度比值系数等值线等基于渗流场而展示;水文地温场则可通过温度等值线等来描述。这些水环境中各种要素等值线的巧妙结合,为我们在较高层次上揭示了地下水系统的本质。正因为如此,当前无论是国际上流行的水文地质溉念模型,还是近年出版的地下水图件,都广泛采用多种形式,不同水文地质意义的等值线及其组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