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缨帽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图像融合和缨帽变换的意义,针对缨帽变换在植被信息提取方面的优点,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缨帽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在城区遥感图像融合中,将其与其他几种图像融合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缨帽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得到的结果图像纹理清晰、结构完整、光谱保持能力强,在城市零星绿地提取中有着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胶东半岛果园TM影像信息的提取决策树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胶东半岛最具代表性的5个果品县(市)为研究区,以Landsat TM影像数据为分类影像,尝试提取果园信息。选用可以"无缝"融入多种辅助信息的决策树分类方法,综合NDVI、地形地貌和缨帽变换等多种辅助信息,利用年内物候变化最大的果园与背景地物的光谱差异,进行果园信息提取;利用SPOT影像以及野外考察资料作为检验样本进行精度验证。表明综合多种辅助信息,利用决策树分类法提取TM影像果园信息可行且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遥感影像中不同覆盖度植被信息由栅格到矢量的转化效率和准确度,改进了常用的NDVI辅助提取植被信息方法,即根据NDVI与植被覆盖度之间的关系自动提取不同覆盖度的植被信息.为检验该方法的效果,利用试验区一组TM影像进行植被信息的提取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常用方法相比能有效地增强不同覆盖度植被边缘信息,提高了植被边缘信息栅格矢量化的效率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4.
几种TM影像的水体自动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刚  李小曼  田杰 《测绘科学》2008,33(3):141-143
本文对几种常用的TM影像水体方法进行论述,并提出了两种水体自动提取方法,一种是将TM2+TM3>TM4+TM5的谱间关系法与IHS彩色空间构建模型相结合提取水体;另一种是基于卫星图像数据的LBV变换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遥感影像水体信息自动提取的方法。并通过实验比较几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IHS彩色空间构建模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细小水体提取的精度,LBV变换与NDVI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准确地区分水体与低密度覆盖的水植混合区。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阴影提取的问题,通过分析影像主成分变换和HIS变换的特征,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阴影提取方法:首先,使用mean shift分割方法进行影像去噪和平滑;然后,结合主成分变换和HIS变换形成了一种阴影检测指数(SDI);最后,通过阈值分割提取阴影信息。选取两景影像进行了阴影提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SDI能有效地区分阴影与建筑物、水体、蓝色地物、植被等非阴影地物;另外,mean shift分割能有效地去除结果中斑点噪声的影响,提高阴影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多光谱影像NDVI阴影影响去除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在植被多光谱遥感反演中占据尤为重要的地位,而遥感影像中普遍存在的阴影对NDVI的精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去除阴影对植被NDVI的影响对更精确的定量化研究具有应用价值。本文基于光照区和阴影区的太阳辐射能量差异,模拟出同一植被在光照区和阴影区的辐亮度,分析阴影对NDVI的影响机理;利用植被固有反射率谱间关系,引入对阴影极敏感的且与植被信息相关性小的归一化暗像元指数NDPI(Normalized Dark Pixel Index),分析同一植被处于光照区与阴影区的NDVI关系,构建以光照区植被NDVI为基准的NDVI阴影影响去除模型NSEE (NDVI Shadow-Effect-Eliminating),并应用于Landsat 8 OLI影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NDVI阴影影响基本去除,阴影区NDVI接近正常值,且光照区NDVI保持稳定;有效解决了阴影导致NDVI统计直方图的偏态问题,使其更接近正态分布;与验证影像NDVI沿剖面线逐像元比对发现,植被NDVI阴影影响基本去除;均方根误差RMSE为0.067。本模型能够将本身NDVI值很低的像元与阴影导致NDVI降低的植被像元区分开,符合实际地物情况;模型基于影像自身信息,去除NDVI阴影影响的同时,有效保持了NDVI的相对空间关系;本文基于物理机理构建模型,模型表达简洁、易于应用,且仅依赖于影像自身信息,无需异源数据,计算方便且高效。  相似文献   

7.
为了精准地从高分遥感影像提取植被信息,需要消除遥感影像阴影。本文提出一种高分遥感影像波段最优组合阴影检测与基于颜色恒常的阴影消除技术,从而避免了阴影对提取植被信息的影响。采用覆盖城区QuickBird影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既能检测阴影,也能消除高分遥感影像阴影,是一种实用的遥感影像阴影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植被归一化指数研究是遥感应用的主要领域,同时也是遥感学科的重要的研究问题。基于遥感影像的归一化植被指数研究方法和理论随着计算机算法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介绍了植被指数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NDVI的特征及其优势,同时也通过编写程序实现了对遥感影像的归一化植被指数的提取。此外,通过利用遥感软件ERDAS IMAGINE9.1对遥感影像进行植被指数的提取,对提取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优化了自编程序算法。  相似文献   

9.
首先,针对研究区GF-2影像进行Brovey变换、G-S变换、NNDpansharp变换、PC变换4种融合,对融合结果进行定量评价;其次,利用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对研究区作物进行分类,并进行精度验证,提出了研究区域农作物信息。结果表明:1)对研究区进行4种方法融合,提高遥感影像分辨率;2)从评价结果可知,4种融合影像中,NNDpansharp融合影像质量最佳。分类结果说明,NNDpansharp融合影像的随机森林分类总精度和Kappa系数最高,该方法和结果可为农业部门将高分二号遥感影像融合提取棉花面积方法提供选择性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遥感影像只具有红(R)、绿(G)、蓝(B)3个可见光波段时无法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方法提取植被信息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色调饱和度亮度(HSL)模型的可见光植被提取方法。利用自主研发的系统,将影像从RGB彩色空间变换至HSL彩色空间,构建归一化色调亮度植被指数(NHLVI),通过分析植被与非植被信息在HSL彩色空间中的特征,以及NHLVI、H、S、L、R、G、B各分量的特征,确定协同NHLVI、S分量提取植被信息,利用B分量特征剔除结果中的非植被信息,从而实现植被信息提取,并提高提取精度。研究表明,该方法在现有NHLVI指数方法基础上,加入S分量,提升了可见光植被提取的精度及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和多光谱影像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从卫星影像的成像过程出发 ,揭示了卫星影像所含信息的物理内涵 ,从频率域特性出发得出了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和多光谱影像可以融合的物理基础 ,为寻找一种较好的融合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影像匹配中核线影像的快速生成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入分析了核线影像与原始倾斜影像之间的解析关系,提出一种核线影像生成的快速算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图像特征的星载SAR图像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涛  王超  张红  张增祥 《遥感学报》2007,11(2):214-220
SAR图像模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SAR系统的设计和验证、SAR图像的正射纠正、雷达图像解译和目标识别等。随着星载SAR的发展,必然面临着对星载SAR图像模拟的大量需求。本文首先从SAR图像的几何特征和辐射特征出发,探讨了SAR图像模拟技术的原理,分析了RD(Rang Doppler)模型,后向散射模型和斑噪模型。在传统RD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形特征(起伏地形和平坦地形)考虑不同的后向散射模型。特别强调了在平坦地形情况下,需要地物分类数据的参与,并利用Ulaby和Dobson的后向散射模型。另外,在SAR图像统计特征的基础上,进行SAR图像的乘性噪声模拟,可以满足更逼真的SAR场景需求。然后,给出了图像模拟的算法流程,并对关键步骤的算法做了分析。最后,在实现基于图像特征的星载SAR图像场景模拟算法的基础上,选择新疆窝依牙地区和天津地区分别进行起伏地形和平坦地形的模拟试验,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模拟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深入分析了核线影像与原始倾斜影像之间的解析关系,提出一种核线影像生成的快速算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给出影像融合和复原的小波模型。其精髓在于小波的多分辨率性质可将一个复杂而相互交织的症结分解为一系列弱相关和容易解决的小问题。本文着重探讨影像融合与复原中如何利用小波模型的理论与算法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特征保持的IHS小波包活性测度融合算法.该算法首先对TM图像做IHS变换提取出I分量,然后对I分量和SAR图像做基于小波包活性测度的融合得到新的I分量,再将新的I分量与原始TM图像的H、S分量一起做IHS逆变换得到融合后的图像.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待融合图像的光谱信息,同时提高了待融合图像的清晰度和空间分辨率,防止图像纹理信息的丢失.  相似文献   

17.
IHS小波包活性测度融合SAR与TM图像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特征保持的IHS小波包活性测度融合算法。该算法首先对TM图像做IHS变换提取出I分量,然后对I分量和SAR图像做基于小波包活性测度的融合得到新的I分量,再将新的I分量与原始TM图像的H、S分量一起做IHS逆变换得到融合后的图像。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待融合图像的光谱信息,同时提高了待融合图像的清晰度和空间分辨率,防止图像纹理信息的丢失。  相似文献   

18.
光学传感器在夜晚和云雨天气难以成像,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虽然能够全天时、全天候工作,但其成像难以理解,对此提出利用SAR影像翻译为光学影像的新思路来弥补二者的缺陷。给出了遥感影像翻译定义,提出一套包含图像理解、目标转换等环节的影像翻译技术流程。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种子填充和基于样本的纹理合成算法等手段实现SAR影像典型目标向光学影像的转换与表达。最后,利用该方法实现了ENVISAT-ASAR转换为Landsat TM,ALOS PALSAR转换为GeoEye的两类影像翻译,并利用SAR影像翻译结果修补光学影像空缺。影像翻译和补缺实验证明了SAR影像翻译为光学影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全球环境实时、动态监测的需要,选用Forstner特征匹配理论对NOAA/AVHRR影像进行匹配试验。Forstner特征提取之前,先根据熵的理论对影像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工作量可减少到10%~20%。特征提取后的共轭影像,根据相似性尺度可建立一个可能的同名点匹配点表,再根据一致性尺度,采用Robust稳健估计剔除错匹配的点对,即可建立两幅影像的最终匹配点对。匹配结果表明,通过阈值的设置,可以在AVHRR多时相影像上提取足够数量的匹配点对,在行、列方向上平均误差约为0.6像素和0.3像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对X光支气管影象进行处理。用可变加权窗口法,去除X光片的非支气管杂乱噪声干扰;用分段线性拉伸,对数变换法对支气管主枝、分枝进行增强;用多角边缘检测法提取支气管边缘信息图象以显示支气管分布的立体感,为支气管病变的X光诊断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