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明 《海洋信息》1999,(12):16-19
日前,笔者在烟台市扇贝和对虾二次创业座谈会上了解到,面对当前严峻的渔业经济形势,该市重新确立了作为烟台市渔业经济发展重点的扇贝和对虾二次创业的新路子。座谈会上,不仅各县、市海洋与水产主管部门的领导畅谈了近几年各地在海水养殖中的经验教训,而且受邀参加会议的有关专家、学者也就当前海水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谈了各自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是利用对虾(扇贝)育苗池进行室内常温培育裙带菜苗。试验证明,育苗数量完全可以达到生产上的要求,这样既可充分提高对虾(扇贝)育苗池的利用率,又可解决裙带菜苗源不足的问题,促进裙带菜养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全国对虾养殖专家顾问组成员张伟权教授领导的课题攻关组,在经历了三年多的连续奋战和反复探索后,相继就该虾种的水环境驯化,性腺人工催熟,雌雄对虾精、卵巢发育速度控制,电激法安全提取精荚,对虾精子和卵子质量鉴别,以及人工授精方法等各项关键性理论和技术难题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1992年8月先后在青岛市成功地培育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我国海水增养殖生产发展过程与现状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研究探讨了我国海水增养殖生产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良好品种结构布局。首先深入调查分析了我国“七五”末期生产发展资金、苗种、饲料可供量和产品市场容量,生态环境、技术进步、保证低收入经济增长要求等制约因素后,运用线性规划模型运算,得到1990年海水养殖品种结构布局格局:渤海区以对虾生产为主,鱼类、滩涂贝类和贻贝配套生产为辅;北黄海区以海带、贻贝、扇贝等海珍品,对虾生产为主,滩涂贝类、鱼类生产为辅;南黄海区以文蛤、对虾、紫菜生产为主,其它品种生产为辅;东海区以对虾、贝类生产为主,鱼类、藻类和其它品种生产为辅;南海区以对虾、贝类生产为主,鱼类、藻类生产为辅。整个海水养殖生产将形成以虾(鱼)带贝、以贝保藻、以藻养珍,藻、贝、鱼虾海珍品类比例为0.20:0.60:0.20的格局。海水增殖的重点是建立三个中心开发区:渤海增殖中心开发区、东黄海主要港湾增殖和滩涂经济贝类增殖中心开发区和南海增殖中心开发区。放流品种以对虾、海蜇、岩礁鱼类、滩涂和浅海贝类为主。  相似文献   

5.
海水育苗室的优化设计与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沿海数以百计的各类海水育苗室为我国海带、对虾、扇贝等大宗水产品的养殖生产提供了充足的优质苗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水产养殖业大规模的迅速发展。但是,近些年来,在海水育苗室的设计和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同时,原有育苗室单打一式的生产,妨碍了育苗室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分别以对虾和海带育苗室作为深池类和浅池类的代表,论述了优化设计组合的一些主要经验和设计方法;提出了育苗室建设的主要原则与技术要求;探讨了原有育苗室的改造与综合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2002年山东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数据,对草鱼、鲤鱼、虹鳟鱼、大菱鲆、对虾、扇贝、海带等14个主要养殖品种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2003年水产养殖病害发生趋势,提出了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养殖容量评估是合理规划养殖区的基础。基于虾夷扇贝养殖生态系统模型,模拟了2006年12月至2017年11月不同放苗密度下底播养殖虾夷扇贝的生长情况。在考虑肥满度对虾夷扇贝养殖收益的影响下,计算最大养殖收益及其对应的最适放苗密度和养殖容量,并通过最大养殖收益及其年际差异的聚类分析结果进行养殖区区划。结果表明:考虑扇贝肥满度的养殖收益能很好的抵消扇贝品质对养殖收益的影响;底播养殖虾夷扇贝的养殖容量和最适放苗密度有明显的时空差异,獐子岛和小长山岛之间并向长海海域东北部延伸的条带海域是高收益区;中收益区在高收益区南北两侧;低收益区位于研究区西北部和南中收益区南部;研究区南部由于饵料匮乏导致扇贝生长缓慢,为不适宜养殖区。开阔海域养殖容量也是有限的,片面增加放苗密度并不能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合理规划和管理养殖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虾养殖净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水养殖是海洋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对虾养殖国,对虾养殖净收益直接影响对虾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影响对虾养殖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文章以山东省、江苏省和广东省对虾养殖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对虾养殖净收益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对虾养殖净收益的3个主要因素是:①每年对虾养殖的造数;②是否参加对虾养殖农业合作社;③对虾出塘的销售价格。对虾养殖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混养其他品种生物,养殖模式,养殖面积对对虾养殖净收益影响不显著。基于回归结果,笔者提出完善对虾养殖基础设施;发展对虾养殖农业合作社和养殖协会;建立稳定的对虾市场价格调控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邓烈志 《海洋科学》1989,13(3):63-64
目前国内对虾养殖事业正朝着大规格、低成本、高效益、多品种混养的方向发展。已见到有对虾、蛤仔;对虾、毛蚶;对虾、魁蚶;对虾、海湾扇贝;对虾、罗非鱼混养,以及在对虾池设置人工礁试养海参成功的报道。尚未见到在对虾池设置人工礁进行海洋生物多品种混养的报道。1988年7月15日至10月18日,笔者在山东省荣成市邱渔一虾场19号虾池投放人工礁,进行海洋生物多品种混养实验,取得了显著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大型海藻养殖大国 ,在海洋生物学的许多方面研究居世界前列 ,但是有关病害方面的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海藻养殖过程中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病害 ,给生产造成损失。有的育苗场因病害连年亏损 ;有的育苗场时好时坏 ,至今原因不明。因此 ,为了避免象对虾和扇贝养殖过程中由于病害而造成的大规模死亡 ,进行大型经济海藻病害发生及其抗病防御体系的研究 ,重视海藻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综述了大型经济海藻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害、研究现状及其展望。1海带养殖过程的主要病害胡敦清、房历生、丛沂滋等人的研究表明 ,人工培…  相似文献   

11.
1.国内网箱养虾的现状对虾的池塘养殖在我国目前正方兴未艾,无论在养殖规模,生产技术及产量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70年代末开始,随着对虾育苗技术、精养高产、南移越冬等技术突破的同时,国内也有不少地方和单位对虾类(主要是中国对虾)的网箱养殖作了各种方法和规模的试验,意图开辟出另一条对虾养殖的途径。这其中已见报的有:辽宁省金县水产研究所于1979年采捕自然虾苗,采用四级网箱试养中国对虾,在3只面积为45m~2的网箱中养成对虾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是海水养殖业兴衰的关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詹滨秋 《海洋科学》1999,23(2):66-67
海带筏式人工养殖在50年代形成产业化以来,我国海水养殖获得全面发展。最有影响当属海藻、对虾和扇贝以及最近涌起的网箱养鱼热潮。它们都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结果,对推动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截止1989年,我国海带产量达270000t,居世界首位;对虾产量在1988年达19000t,居世界首位;扇贝产量在1988年达190000t[1]。近几年,海洋鱼类养殖又获得更加飞速的发展,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海水养殖业(尤其海洋鱼类)的迅速发展,并对全国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以往的成功经…  相似文献   

13.
缩短栉孔扇贝养殖周期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被人们誉为海珍品。据我们试验,缩短栉孔扇贝养殖生产周期的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六条。 一、选择好的海区 通过六个养殖周期的实践证明,栉孔扇贝生长速度的快慢与海区环境条件有重要关系。理想的海区包括: 1.海区潮流要畅通,受大风、浪影响较少,流速选择在0.25—0.5米/秒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14.
长岛养殖扇贝丰,欠原因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岛扇贝养殖环境两年(1989、1990)监测及历史资料的初步分析研究,得出了影响长岛养殖扇贝丰欠的主要因子有:1)长岛地区的降水量;2)海水中浮游植物含量;3)海水盐度。建立了适合长岛水域的模糊综合评判关系式用以综合评判长岛的扇贝养殖环境及其与养殖扇贝丰、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自从对虾工厂化育苗成功之后,我国对虾养殖事业发展很快,但单位面积产量仍然偏低,有少数单位虽然达到500kg/亩以上,但很不稳定。近几年来不少国家进行对虾高密度养殖试验,有的亩产1500kg以上。为了探索中国对虾稳产、高产、高效益的高密度养殖技术,我们于1987年在山东省胶州市营海渔业公司对虾育苗场利用4个育苗池进行对虾高密度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年10月25日通过专家们的技术验收,4个试验池,总面积为78.43m~2,平均产虾1.98kg╱m~2,折合亩产1322kg。其中较好的3号池,单产2.80kg/m~2,折合亩产1868.3kg,对虾平均体长11.77cm,体重19.03g。专家们认为,该实验在国内属首次试验成功,创国内单位面积养虾最高记录,为我国的对虾养殖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时下我国北方沿海地区的扇贝养殖普遍陷入困境,而山东省长岛县的虾夷扇贝养殖却异军突起,今年养殖规模达1.7亿个,年可创产值9000多万元。这一切均得益于该县虾夷扇贝增养殖示范区对广大渔民的技术示范和推广带动作用。目前,长岛县共建立各种形式的养殖科技示范区(点)30多个,对渔村生产技术辐射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每年七八月份的高温季节,往往是扇贝死亡的高峰期。据了解,今年七八月间,蓬莱、威海等地曾陆续发生养殖扇贝大量死亡现象,荣成市个别单位养殖的扇贝也出现死亡现象,只是情况还不十分严重。因此,为了加强扇贝的高温期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扇贝养殖损失,现提出如下几项生产措施,仅供各养殖生产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8.
桑沟湾扇贝养殖对甲藻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1983-1984年和1999-2000年桑沟湾的扇贝养殖区内、外甲藻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扇贝养殖区内甲藻细胞的绝对密度和相对密度均低于养殖区外;在扇贝存养生物量高且摄食活跃的8月,扇贝养殖区内浮游植物的主要优势种也由甲藻变为硅藻。这表明桑沟湾的扇贝养殖对于甲藻的密度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明对虾2个群体的杂交子一代早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燚  孔杰  杨翠华  张天时  罗坤 《海洋学报》2007,29(3):157-161
目前,对虾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遗传学和遗传改良的潜力研究等方面[1,2].不同的地理群体代表不同的遗传资源,尤其是对虾人工养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对不同的群体生长发育性状特点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遗传改良的目标是提高对虾人工养殖群体的产量,这就需要育种计划不仅要建立在对虾自然群体相关性状差异的研究上,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不同发育阶段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特性.对虾幼体生长情况和存活率一直都是养殖者和科学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已经有研究证明美国大西洋牡蛎和港湾扇贝群体间在幼体生长发育和存活率方面存在遗传差异[3,4].杂种优势在生物界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青岛市崂山区海洋休闲渔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崂山区内领海基线之内的海域面积3700km^2,可用于养殖的海域面积2万km^2,目前崂山区海水养殖面积2215hm^2,养殖品种主要是鲍鱼、海参、对虾、扇贝等,但根据青岛市政府的统一布局,为优化滨海景观,清理潮间带和近岸水域的养殖设施,并进行渔业生产结构调整,也就是说,崂山区近岸海域相当大的部分要让位于旅游,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