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俭  蒋斯善 《地质论评》1966,24(1):72-74
高骊山段一名最早见于李四光、朱森的“南京龙潭地质指南”(1932)一书中,但在李毓尧等著的“宁镇山脉地质志”(1935)一书中才有详细的描述,并在高骊山、龙潭、赤燕山等地采得植物化石及瓣鳃类化石碎片。植物化石主要有:Lepidoden-  相似文献   

2.
<正> 高骊山砂岩系1931年朱森创名。创名剖面在句容高骊山南坡。详细分层描述见于1935年李毓尧、李捷、朱森著“宁镇山脉地质”一书(209页)。1932年李四光、朱森将和州灰岩(上)和高骊山系(下)代表龙潭一带的下石炭统上部。1956年“中国区域地层表(草案)补编”一书中首称高骊山组。我们认为:高骊山组与高骊山系含义相似,后者为大塘  相似文献   

3.
新疆北部晚二叠世植物群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新疆北部二叠纪植物化石的研究工作由来已久。1934年,斯行健研究“芨芨槽系”的台木属新种后认为,该化石年轮明显,可能和苏联的库兹涅茨克植物群有亲缘关系。随着生产的蓬勃发展,不少二叠纪植物化石经李星学、潘钟祥等鉴定,确定了安加拉区系晚二叠世植物群在新疆北部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贵州关岭生物群中发现完美的植物化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关岭生物群是指贵州关岭一带以大量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为特色的多门类化石群[1],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化石宝库之一,但以往一直没有植物化石的报道。近些年来,笔者等在该地产海生爬行动物的同一层位中首次发现较多的植物化石,经鉴定为CtenozamitessarraniZeiller和Equisetitesare-naceus(Jaeger)Bronn.。这些植物化石的发现不仅增添了关岭生物群的组成内容,而且为海生爬行动物时代的确定提供了新的证据。植物化石产于关岭县新铺乡小凹组(原称“瓦窑组”)近底部。小凹组主要系一套海相不纯碳酸盐岩沉积,由灰、深灰、灰黑色…  相似文献   

5.
宁芜、溧水地区的上侏罗统西横山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宁芜、溧水地区为下扬子成矿带的重要地区之一。前人对本区上侏罗统做过很多研究。西横山组一名系地质部第六石油普查大队创建,归属中侏罗世,但无化石依据。1970—1972年,江苏区调队二分队对西横山组地层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地层层序,并发现了腹足类、植物、叶肢介、介形类及孢粉等门类化石,对西横山组的涵义作了修订。1981年三分队又采获了昆虫、瓣鳃等化石。化石由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及钱清鉴定。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中部早白垩世地层发育,含植物化石较好,但经系统描述和报道的材料并不多。对固阳城西茜连脑包一带下白垩统的植物化石进行了系统采集,化石采自固阳组灰黑色泥岩以及灰绿色、黄绿色粉砂质泥岩中。在对植物化石进行系统鉴定及描述的基础上,探讨了化石植物的埋藏环境。其中保存于灰黑色泥岩中的植物化石形态较为完整,且泥岩指示弱水动力条件,因而这些化石可能为近原地埋藏;而保存于粉砂质泥岩中的化石保存较为破碎,且粉砂质泥岩表示水动力较强的环境,故这些化石可能经过水流搬运,为异地埋藏。通过以上化石的保存状态及岩性特征,可知茜连脑包一带早白垩世固阳组化石埋藏类型为近原地埋藏和异地埋藏两种,且植物化石指示较温暖湿润的古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7.
论文主要涉及扬子地台北缘川东地区非海相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植物化石、植物古生态沉积环境及其地层的划分对比,是地矿部“七五”重点攻关项目《秦巴地区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和主要矿产成矿规律研究》的一部分。 1.须家河植物群及其划分对比 须家河组是一套含煤碎屑岩系,产丰富植物化石。本文鉴定描述的植物化石采自达县铁山、开县温泉、合川县炭坝和宣汉县七里峡,计有46属85种,以苏铁类和真蕨类最丰,分别占种数的29.1%和25.5%。根据岩性、岩相和生物组合,须家  相似文献   

8.
吉林“珲春组”的地质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双兴  杨学林 《地层学杂志》1997,21(4):307-311,320
“珲春组”系分布于吉林省东部的珲春、延吉和龙井等地区不同盆地的一套煤系地层,这套地层被认为代表下第三系古新统至渐新统。据研究,各地区不同盆地的岩性及植物化石成分差别甚殊,依据各地区植物化石的组合特征确定珲春二道沟的地质年代属晚白垩世,为使用方便仍可延用珲春组组名;延吉清茶馆的植物化石归古新世,龙井三合的植物化石归渐新世,因其各自地质年代不同,建议这二地区可分别另建新地层组名。  相似文献   

9.
<正> 1986年,笔者在上杭县庐丰乡庐源洞林地组一黄龙组剖面下部的泥岩层中采获叶肢介、瓣鳃类和植物化石。叶肢介经曹宝森、梁诗经鉴定,计有4个属;瓣鳃类化石个体小,且因铰合构造及生长线模糊不清不易辨认,未定属种,但属海相瓣鳃类;植物由吴岐鉴定。剖面自上而下为:(图1)  相似文献   

10.
<正> 1987年安徽区调队石炭系专题组在安徽巢湖、和县一带于高骊山组中部的生物屑微晶灰岩或钙质结砾岩中首次发现化石。发现的产地有二(图1):  相似文献   

11.
河南西部“山西组”含大羽羊齿植物的层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士  姚庚云 《地层学杂志》1991,15(3):215-220,208
<正> 大羽羊齿类植物是二叠纪华夏植物群的典型代表,它们的始现时间一直是地质古生物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不断有关于华北山西组中发现大羽羊齿类植物化石的报道,但由于对山西组的含义认识不同,或者没有图片佐证,因而大多对此持保留态度。本文以河南西部(图1)几个“山西组”剖面中产大羽羊齿类植物化石的层位为例,讨论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甘肃省文县关家沟组剖面的系统采样,获得大量微古植物化石,鉴定出16个属28个种。依据中国南方及其他地区南华系、震旦系资料,将本区关家沟组的微古植物化石组合特征与峡东、川西北等地区的晚南华世南沱期的微古植物化石组合进行对比,确认关家沟组地层时代为晚南华世南沱期。这一结果对研究关家沟组地层对比、时代划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鲁杏林  朱丽英 《地质论评》1983,29(5):451-451
我们在进行“湘西地区早古生代煤的性质与成因”课题研究时,采用简易分离新方法从高变质藻煤和炭质岩中分离出大量的微体植物化石,同时又在煤岩光片和电镜下发现了不少的超微化石和微化石。它们大都产在早寒武世和中寒武世及早奥陶世的高变质藻煤层和顶、底板炭质岩中。这次我们仅对其中的一部份作了初步的鉴定和系统描述。电镜下发现了2属4种。  相似文献   

14.
辽西建昌县喇嘛洞镇肖台子地区出露一套沉积地层,富含介形类、脊椎动物及大量植物化石.经区域地层研究,结合1:2000地质剖面实测以及对该剖面各层化石的采集,并对植物化石进行重点研究,确定了此套地层位于义县组之上,属于九佛堂组.生物化石组合面貌与“热河生物群”晚期群落特征一致,其时代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东部裴德组砾石中放射虫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裴德组原指分布在黑龙江省东部龙爪沟群下部、中生代海相化石层之下的一套含煤的陆相火山碎屑岩地层,所含植物化石一般认为属于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的中侏罗世组合。裴德组下部的砾石中发现了放射虫化石,鉴定和对比的结果表明这些砾石来自东部的那丹哈达地体。对佳木斯地体和那丹哈达地体拼贴时限和拼贴地点的进一步分析则建议将“龙爪沟群”解体、裴德组形成的时代修正到白垩纪。  相似文献   

16.
贵州海相三叠系十分发育、分布较广,大治组、安顺组内历因生物门类单一、化石不足,造成进一步划分、对比困难,一些组、段至今仍有争议。 1991年首地矿局科研所区调分队在开展旧州幅、天龙镇幅五万分—区调填图过程中,于早三叠世相变线南北两侧的“大冶组”、“安顺组”内首次发现数量丰富的牙形类化石,经初步鉴定计有Neospathodus;Neolun-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先民对动物和植物化石的认识很早,有关动物和植物化石记载的文献也不少。惟对这些有关动物和植物化石之文献加以整理研究,并撰成专文者尚不多,据笔者所知有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册“地质学和矿物学”部分,甄朔南的《我国古代古脊椎动物化石之一些记载》,李仲均的《古籍中记载的几种无脊椎动物化石及植物化石》,甄朔南的《我国古代对各种化石的认识》,其中以李约瑟和甄朔南两先生著作所讨论的  相似文献   

18.
江苏句容高骊山是早石炭世大塘期高骊山组出露较好的剖面。通过野外观测和镜下分析研究,显示高骊山组主要发育泥岩、硅质岩和砂岩。岩性组合显示高骊山组由4 个岩性段组成: ①粉砂岩段、②页岩段、③硅质岩和页岩互层段和④砂岩段。沉积类型分析显示,高骊山组主要发育滨海沉积、浅海--半深海沉积和三角洲沉积,可进一步识别出滨海泻湖、深水陆棚、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等4 种亚相,泻湖泥质沉积、深水泥质沉积和硅质沉积、间湾、水下河道、朵叶间、分流河道和河道间等7 种沉积微相,以发育深水硅质沉积为特色。根据岩性和岩相变化,高骊山组是一个完整的三级沉积层序。该层序由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相对海平面变化分析显示,研究区在高骊山时期经历了一个三级海平面升降过程,控制了三级层序的发育。根据沉积构造分析,高骊山时期为挤压背景下的弧后前陆沉积。  相似文献   

19.
邢凤鸣 《地质科学》1959,2(11):353-353
1958年大跃进以后,在江苏句容高骊山的下石炭纪地层——高骊山统中,发现了耐火粘土。同时对高骊山统地层也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浙江省兰溪市马涧组植物化石,鉴定28属54种,描述2个新种,讨论了马涧植物群特征,论证马涧组时代为早、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