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磁场资料对罗布泊及周围地区的磁场特征、基底性质、深部地质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塔里木盆地中央纬向升高异常带向东延至罗布泊地区,均为下元古或太古代强磁性结晶杂岩构成基底,因而认为罗布泊地区属于塔里木地台的一部分,并明确指出,塔里木地台的东部边界至90°30'附近,向东不再延伸.文中还指出了库鲁克塔格隆起深部地质结构与南天山是一致的,而与塔里木地台存在较大差异,在元古代或下古生代主要处于台相沉积环境,但是,海西期的构造运动使它又被卷入天山构造带之中,其最终归属还应进一步探讨.文中介绍利用航磁首次圈定了罗布泊坳陷,并对罗布泊地区含油气地质、构造条件与邻区进行了对比及基本远景评价.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地质构造演化最早可追溯到33亿年前,主要体现在扬子准地台基底形成阶段和盖层发育阶段.在元古代末,出现盖层发育阶段.晚二叠世以来,扬子准地台西缘裂张解体,因而出现了松潘-甘孜地槽系.印支-燕山运动使地槽封闭、褶皱成山,扬子准地台盖层也形成台褶带,以四川古陆核为中心形成了四川盆地.第四纪以来,川西高原隆升,冰川覆盖.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地台的东部边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润 《地质论评》1992,38(1):28-32
本文依据航磁资料,对塔里木地台东部罗布泊地区及其外围的磁场特征,以及基底岩相构造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阐述了该区的构造特征。文中根据强磁性基底所反映前寒武纪塔里木中央纬向升高异常带的向东延伸情况,指出塔里木地台向东延伸止于东经91°30′附近,继而为反映褶皱带的弱磁场所取代。据此,文中进一步推测塔里木地台与华北地台自古生代至今可能是不相连的。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北部构造与油气分布规律   总被引:13,自引:11,他引:13  
塔里木盆地北部的构造演化和构造格局直接受控于南天山碰撞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在此构造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中生代的库车前陆盆地和新生代的北塔里木前陆盆地.塔里木盆地北部的构造演化和构造格局又控制了该地区的油气分布规律秋里塔格带以北的前陆褶皱冲断带,即库车坳陷的主体部分是天然气富集区;塔北隆起的南部至中央隆起的北部是黑油富集区;秋里塔格带的南部至塔北隆起的北部为石油和天然气的共同产区.  相似文献   

5.
特提斯构造演化对西北非地区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特提斯构造带油气资源丰富,从特提斯演化来分析盆地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意义.西北非位于特提斯构造带西段,具有三叠、锡尔特、伊利兹等多个超大型含油气盆地,主要有以撒哈拉地台为主的古生界成藏组合和北部大陆边缘为主的中新生界成藏组合.特提斯构造演化对西北非油气成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特提斯洋开启以及海侵阶段,控制盆地烃源岩、盖层发育;特提斯洋关闭阶段,构造运动活跃,发育含油气圈闭,控制油气运移及分布.  相似文献   

6.
中国早前寒武纪的地壳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瑾  戴凤岩 《地球学报》1994,15(Z1):73-84
以华北原地台为例,太古宙陆壳可能是由分散的陆核在涡旋构造机制的驱动下聚集而成的。早元古代伊始,板块构造机制控制了地壳演化的进程,出现不同性质的活动带同刚性地块并存的构造局。巨厚的火山-沉积建造,以其成岩环境和构造样式的多样性,宣告了一个新的地壳演化阶段的开始,明显具有太古宙克拉通基底的华北原地台、塔里木原地台和扬子原地台在它们的接触部位发育有早元在于代增生带,说明至少在太古宙末它们是互相分离的。而华夏古陆则是从早元古代以来逐渐向扬子原地台靠扰的。现代华北地台缘,早元古代建造近南北向的早期构造方位表明,它在  相似文献   

7.
<正> 铁矿床分布在以古生代沉积物为基底的,以巨厚的中—新生代地台沉积为盖层的构造带内,铁矿带延长400余公里。大地构造位置属大陆边缘火山带。许多矽卡岩型磁铁矿矿床与火山岩有关,现将一个大型矿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区域地质研究久已表明,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都具有典型的扬子地台的基底和盖层,西天山与东天山迥然不同,也是扬子地台西延的组成部分。因而提出一系列基本地质问题,诸如,扬子地台与华化地台真正界线在那里?我国古生代是否存在“东部地台,西部地槽”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9.
西南天山构造地层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高俊  肖序常 《地层学杂志》1995,19(2):122-128
西南天山造山带可划分为伊犁中天山、中天山南缘、南天山和塔里木4个构造地层区。伊犁中天山区出露早元古代变质结晶基底及晚期地台型稳定盖层。中天山南缘区产出一套早古生代变质俯冲杂岩。南天山区早古生代为陆坡、陆棚相被动陆缘沉积,晚古生代发育洋壳建造。塔里木区北部出露中晚元古代“优地槽建造”的变质结晶基底和早震旦世后稳定盖层。  相似文献   

10.
塔北隆起-库车坳陷区中新生代基底-盖层构造变形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三维建模软件获取了塔北隆起-库车坳陷区现今及不同时期基底构造格局,为基底构造分析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研究表明,三叠纪-古近纪,塔里木盆地北部块体的基底构造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基底-盖层构造变形不明显;新近纪,克拉苏背斜带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基底明显向天山倾斜,库车基底俯冲变形导致基底转折带逐渐向南迁移,库车前陆盆地形成;第四纪时期,库车-拜城盆地的基底整体向天山下倾斜,基底构造的强转折带迁移到塔北隆起带;新近纪以来库车坳陷的基底转折期与塔北隆起盖层的负反转构造形成期在时间上一致,在空间上,库车坳陷的基底在强烈沉降俯冲的同时,相邻塔北隆起的基底相对隆起,形成库车新生代前陆盆地的前隆;库车前陆冲断带的形成是在库车基底斜坡上伴随天山的推覆而形成的;塔北隆起为库车前陆盆地的前隆,基底俯冲变形及其转折带迁移导致塔北隆起盖层负反转构造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阿拉伊盆地位于特提斯构造带北缘,是在古生界基底之上发展起来的山间盆地,紧邻我国西部塔里木盆地。自中生代至新生代经历了陆表海沉积期、类前陆盆地期、山间盆地发育期、拗陷期、定形期等5个演化阶段,具有海陆交互、沉积多变、多期叠加、断-拗转换的性质。生储盖匹配良好;烃源岩为古近系、白垩系和中—下侏罗统的海相与潟湖相泥岩、石灰岩和泥灰岩;主要油气储集层为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和砂砾岩储层;多套泥岩、膏岩和泥灰岩为区域性和局部盖层;褶皱构造发育,以背斜、断块、断鼻等构造为主。盆地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碎屑锆石年龄分布对前寒武纪基底的指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碎屑锆石LA-ICP-MS U-Pb定年方法研究塔里木盆地前寒武纪基底与超大陆的关系, 对盆地内部不同地区井下11个碎屑岩样品进行锆石年代学分析。塔里木盆地南部与北部分别检测到早元古代、中元古代产生的物源, 结合周边造山带测年资料分析佐证了早中元古代塔里木南北块体演化有差异, 北部大量的中元古代早期年代数据可能预示塔北微块体存在与Columbia超大陆裂解时间相近的构造-热事件。南北塔里木在新元古代早期才发生碰撞拼合形成统一的基底与演化进程, 所有样品都检测到南华纪年龄数据证实塔里木板块及其周缘在此期发生大规模裂解事件, 南华纪大规模火成岩活动形成了盆地显生宙碎屑岩最主要的蚀源, 塔里木板块存在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时间相当的构造-热事件。碎屑锆石测年资料为研究塔里木板块与超大陆的关系提供了来自盆地内部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闽西南—粤东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及其特征、铜、(伴生)银矿床的成矿作用及与大地构造演化的关系。指出本区地壳经历了从太古代陆核阶段→中元古代—早元古代地槽裂谷阶段→晚古生代地台断拉谷阶段→中生代地洼陆相火山岩阶段的多阶段演化,形成了结晶基底、褶皱基底、地台盖层和地洼盖层的四层结构。铜、(伴生)银矿床赋在于三个构造层七个层泣中,与一定的沉积建造有关。成矿作用与各大地构造阶段发生的主要构造热事件有关。矿床具有明显的多因复成特点。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北部边缘构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  漆家福  谢会文  李勇  雷刚林  吴超 《地质通报》2012,31(9):1510-1519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北部边缘与南天山过渡带结构复杂,是了解塔里木盆地-南天山盆山关系的关键。利用2D、3D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北部边缘的结构特征、构造样式,对比研究不同区段变形的差异和影响构造样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根据基底断裂的发育情况,库车坳陷北部边缘自北向南可划分为三区五带,自浅至深可划分为4个变形层。其中,山前克拉苏构造带以克拉苏断裂为界可细化为高角度基底卷入变形区、低角度基底卷入变形区和盖层滑脱变形区。②库车坳陷盆山过渡带主要发育收缩构造、盐构造和走滑构造,根据其表现形式可划分为15种样式。③库车坳陷北部克拉苏构造带可划分为6个主要的构造段,受先存基底断裂、膏盐岩分布和南天山差异推覆作用的影响,各构造段表现出差异变形的特征。④现今构造主要形成于新生代中晚期,经历了晚二叠世—三叠纪古前陆盆地、侏罗纪—白垩纪坳陷盆地、古近纪—中新世弱收缩挠曲盆地和上新世—第四纪陆内前陆盆地4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地台位于天山和昆仑两地槽褶皺带之間,大部分地区为近代疏散沉积物所覆盖;組成地台基底的变貭杂岩及古生界等盖层沉积物多出露于塔里木盆地外緣一些山脉中。 E.諾林和B.M.西尼村先后曾在本区作过調查[6,12,17]。1955—1957年,包括作者等参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北部发育有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吐哈等四大含油气沉积盆地和众多的中小型含油气沉积盆地.现今盆地均是周缘造山带隆升后形成的地理型盆地,盆地基底均老于周缘造山带隆升时期,沉积盆地均具有造山型盆地性质.前人的研究表明周缘造山带的造山运动不仅给盆地提供了丰富的沉积物,同时控制了形成、改造和调整盆地的构造.笔者以相邻造山带构造演化对沉积盆地沉积、沉降、构造活动和热活动等特征的影响,特别是盆地边缘的影响研究为基础,在造山型盆地概念的基础上,系统讨论了造山带构造演化对含油气盆地油气生、储、盖、圈闭、运移和保存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南缘石油遥感地质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研究区经历了古生代地台演化阶段、中生代前陆盆地演化阶段和新生代拗陷盆地演化阶段;研究区油气形成的生、储、盖组合齐全,油气运移和聚集构造条件有利。通过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出的5个环形构造都是有利的油气勘探远景区。  相似文献   

18.
地台区的沉积盖层构造,一般以褶皱平缓、断裂少且规模小为特征,尤其是象四川盆地这种主要以古老结晶杂岩为基底的刚性地块,盖层是中生代陆相红层,构造十分简单。这种简单的盖层褶皱,长期以来曾被人们认为是基底断块垂直运动的结果。近年来苏联一些学者在东欧地台、西伯利亚地台内部,通过地球物理和钻探等手段发现,许多褶皱构造是逆冲断层的错动造成,而著名的日古列夫构造、图伊马孜等长垣构造都与基底的逆冲断层重新活动有关。说明地台内部存在着强烈的水平挤压力,并有强烈的构造变形。  相似文献   

19.
倪春中  张世涛 《矿物学报》2011,(Z1):213-214
1区域地质雨碌铅锌矿床位于滇东北曲靖市会泽县。大地构造位置属于杨子准地台、滇东台褶带、会泽台褶束滇东北坳陷盆地南部,处于小江深断裂带和昭通—曲靖隐伏深断裂带之间(NE构造带、SN构造带及NW构造带的构造)复合部位。区内地层出露齐全,沉积环境较稳定,主要为陆表浅海相。可分为2个阶段:前晋宁期地槽演化阶段:形成基底地层昆阳群,为被动边缘型灰黑色板岩夹砂岩。后晋宁期盖层演化阶段:震旦系至第三系均有出露,碳酸盐岩及碎屑岩交替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盆地前震旦—石炭纪构造演化与石炭纪原型盆地属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塔里木盆地自前震旦-石炭纪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演化,前震旦纪盆地基底固结,震旦-奥陶纪为克拉通内坳陷、坳拉槽、被动大陆边缘;志留-泥盆纪为克拉通边缘隆升及石炭纪的克拉通内坳陷阶段。每次构造演化都与其周边的构造活动事件密切相关,从而控制了塔里木陆块内的沉积盆地样式及盆地属性的演化。本文讨论了塔里木盆地前震旦-石炭纪构造演化的阶段性,以及石炭纪原型盆地的属性,指出构造迁移现象是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