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在地震间接经济损失中占主要的停减产损失的定义进行了讨论,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对现有评估方法进行了讨论,结合地震现场的工作性质和特点,给出了现场评估的建议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P波走时反演了安徽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和地壳厚度,对二层模型和三层模型分别进行了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到了较为可靠的二层速度模型、地壳厚度以及地壳底部P波速度,并对不同模型造成的差异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预报,对某些历史事实进行了订实,对其预报的偶然性与必然性进行了分析,并对"1975年海城地震预报"一文的某些观点和史实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6,(8)
本文对红庙赵家铁矿床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划分了含水岩组,对矿床充水因素进行了分析。用大井法和水文地质比拟法对矿坑涌水量进行了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可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依据和资料。  相似文献   

5.
两河口水电站混合料流变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两河口水电站混合料进行了三轴流变试验研究,对其流变机理和模型进行了探讨。两河口水电站混合料的轴向和体积流变特性可以用幂函数来描述,模型参数可根据试验得到的流变特性确定,并对流变模型参数的影响因素及取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土-地铁隧道动力相互作用的大型振动台试验:试验方案设计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以南京地铁的建设背景为基础,对含有可液化土层的深厚软弱场地上双洞单轨的地铁区间隧道结构进行了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根据本次试验的目的和特性,首先给出了模型体系相似比的设计基本原则,并对整个模型体系进行了相似设计,对模型土和模型结构的制备方法和模型材料的物理特性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同时,根据对隧道地震反应分析的数值模拟结果,对传感器的选择及其布置方案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地震环境,对台面输入地震动的选取及其加载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试验结果表明本文对土-地铁区间隧道动力相互作用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的设计方案是合理的,对相关试验结果的整理和分析见另文。  相似文献   

7.
黄河兰州断面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固相萃取和液液萃取的方法对黄河兰州断面的水样品进行预处理,再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测定,对饮用水源水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测定,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地球物理学在本质上是一门观测科学,高精度、高分辨率的观测和实验仪器、设备是地球物理学发展进程中的“前哨”.为此,本建议对中国的地球物理科学仪器事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论点、论据和想法与建议.对中国地球物理现代化仪器与设备的研发进程进行了历史回顾和剖析,对发展自主创新的地球物理科学仪器事业的战略地位进行了细致的思考;对依赖国外科学技术的危害性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对中国地球物理科学仪器事业的现状进行了理智的分析;对中国地球物理仪器和设备研制队伍从有到无的缘由进行了深度剖析;为此,提出了要使中国地球物理事业得到健康迅速发展,必须国家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的国家行为的思想,提出了设立“地球物理仪器设备研发工程”——“张衡计划”的建议,并对不同阶段性发展的具体目标、任务和实施给予了框架性的厘定.为此,中国地球物理科学仪器与设备事业,当今必须转变观念,依据国家战略需求和自主创新的理念,创自己的品牌,并逐步产业化,乃是进入世界地球科学强国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最小二乘配置方法在提取GPS时间序列信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最小二乘配置方法的研究,应用该方法对GPS观测值时间序列和GPS基线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完成滤波并提取出不同频段的信息。首先,对最小二乘配置的具体解法进行了讨论。其次,对GPS基线计算方法进行了论述。最后,讨论了利用最小二乘配置在时间域进行信息提取的优势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江苏及邻近地区地震电磁辐射异常与地震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这20多年来江苏及其邻区的地震前的电磁波观测资料进行了整理,对出现的异常信息和地震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电磁波异常信息与地震三要素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并对电磁波的性质从电磁波产生的机制和传播方式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海口地区火山活动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口地区的马鞍岭-雷虎岭火山群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个休眠火山群之一。通过对区域火山活动期次划分、深部岩浆囊探测以及对火山类型、规模、物质组成和溶岩覆盖面积的分析,总结了海口地区火山活动的时、空、强特征。结合对火山区地震、地磁、体应变和地热等观测资料的分析,对火山区深部岩浆活动的状态进行了初步评估。研究认为海口全新世火山区最后一次火山喷发距今约4 000a左右,其现今火山活动已趋于平静,未来的火山活动可能向1605年琼州7.5级大地震震中区迁移  相似文献   

12.
大同地区玄武岩的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同盆地第四纪的火山可以划分为两部分:西北区(通常称大同火山群)和东南区。西北区的火山群属典型的中心式喷发,其玄武熔岩是碱性橄榄玄武岩。东南区的火山岩属裂隙式喷溢,其玄武岩流主要是由橄榄拉斑玄武岩组成。本文概括了这两个地区的玄武岩类在岩石学、地球化学、稀土和微量元素等方面的差别和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腾冲热海地区NW向断裂活动性的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腾冲热海是中国最著名的火山地热区 ,近期区内水热流体活动异常强烈。研究区内几乎所有 95℃以上的沸泉、喷沸泉以及 1993年以来发生的 2 0余次水热爆炸点均沿NW向断裂分布 ,显示该断裂目前处于强烈活动之中。钍、氡射气测量结果确定了NW向断裂的存在和具体位置。研究认为 ,NW向断裂的形成和异常活动可能与火山区壳内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4.
青藏及邻区新生代火山活动及构造演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万明 《地震地质》2003,25(Z1):51-61
青藏高原是现今地球动力学和地质演化研究的一个热点。该区火山活动受中 -新生代以来高原深部地球物理 -化学反应的控制 ,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表现的形式和结果。本区既有富钾质的 (主导 ) ,也有富钠质的火山岩 (次要 ) ;既有喷发熔岩流 (主导 ) ,也有一些浅源上侵的次火山岩体 ;火山活动发育在古近纪、新近纪与第四纪 ,而最强烈的发生在中新世期间。本区钠质和钾质两类火山岩在形成环境和时代上有很大的差异 :前者一般发育在古新世—始新世 (6 0~ 4 0MaBP) ,而后者主要形成在渐新世—中新世 (30~ 10MaBP) ;存在着钠质—钾质—酸性次火山岩的演化过程 ;大体上可划分为西羌塘、北羌塘、可可西里、中昆仑、西昆仑等 5个火山岩省。本文对比了青藏高原及邻区甘肃礼县和云南三岩区 (金沙江北段、腾冲和滇东南地区 )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组合、同位素年代学以及地球化学特征 ,大量的证据表明 ,这些火山岩形成在原始地幔、或“壳 -幔过渡带”或陆壳基底等源区。在实际考察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了岩石圈的区域构造特征及其与高原隆升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5.
琼北马鞍岭地区第四纪火山活动期次划分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琼北马鞍岭地区第四纪火山活动具有多期性。据火山作用方式、火山形貌及风化程度、火山喷发产物与沉积地层以及火山机构之间的相互叠置关系 ,结合同位素年龄 ,可分为德义岭、道堂、杨花、雷虎岭、昌道和马鞍岭等 6期 ,其中德义岭期为中更新世 ,道堂和杨花期为晚更新世 ,雷虎岭、昌道和马鞍岭期属全新世。不同期次具有不同的火山活动方式、喷发强度及火山结构类型。德义岭期火山活动以溢流为主 ,火山锥为低缓的熔岩穹丘。杨花期为射气岩浆爆发作用形成的低平火山。雷虎岭与马鞍岭期主要形成由碎屑锥和熔岩流组成的夏威夷式火山 ,熔岩流构造类型以结壳熔岩为主  相似文献   

16.
阿尔山火山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初探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阿尔山活火山区一条北北西向测线上进行了7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的观测。2-D解释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新、老两条火山带可能存在通往深部的岩浆通道。其中,新发现的活火山带地下在10~12km还保持着较高的热状态,很可能富含流体,在30~50km处可能是地幔向上的供热通道;而老火山带30km以上可能存在一个正在冷却的岩浆通道,两条火山条带的深部可能是同源的。  相似文献   

17.
吉林龙岗四海火山碎屑物粒度分析与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海火山灰是龙岗火山群中的一次火山爆发形成的,这次火山爆发形成的玄武质空降堆积物分别组成金龙顶子火山渣锥和位于金龙顶子火山锥以东的、分布于辉南县红旗林场和靖宇县四海林场一带的低缓开阔的火山碎屑席。通过投点得知金龙顶子火山喷发类型为次布里尼式(Sub-Plinian)喷发,反映金龙顶子火山爆发强度很大。四海火山灰空降碎屑物7个样品的粒度累计频率曲线投点分布范围、集中区域均有较好的一致性,累计频率曲线表明碎屑物在空中搬运与沉降时都经过了类似的重力分选作用。近火口缘样品粗粒碎屑含量较高,随着与火口缘距离的增加,粗粒部分含量明显降低,细粒碎屑含量增加趋势明显。龙岗火山区内其它岩渣锥火山碎屑物粒度分布范围明显宽于四海火山灰粒度分布范围,累积频率曲线斜率较为一致。虽然样品距火山口距离均较近,但也出现了细粒富集程度变缓的现象,反映了龙岗火山区其它火山锥喷发强度明显小于四海火山。对比长白山天池火山碎屑物粒度分布特征发现,天池火山空降堆积物粒度分布斜率变化比较均匀,四海火山灰斜率有明显变化;四海火山灰最大粒度小于长白山天池火山空降堆积物,但是粗粒度碎屑物含量较高。细粒度碎屑物部分累计频率曲线上升趋势较缓,说明金龙顶子火山的喷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达尔罕断凸带火成岩气藏预测为例,从已钻遇火成岩的钻井资料出发,结合钻井地质信息与地震资料,利用地震特殊处理技术识别火成岩.通过分析结果,研究该区的火成岩分布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建立判断火成岩的地球物理模式.结合本区域地质资料,预测了本区的火成岩分布,总结出适合本区火成岩构造特征的火成岩气藏识别技术,包括火成岩测井识别技术、火成岩地震剖面反射特征识别技术、火成岩地震相识别技术和地震反演技术等来预测火成岩的空间展布规律,了解火成岩与构造的关系.进而识别火成岩圈闭,总结断陷层系油气成藏组合,为在本区寻找火成岩气藏提供系统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LI Yu-che 《地震地质》2017,39(5):1079-1089
The historical document record is of vital significance to determine the volcanic eruption history age in the volcanology research and it cannot be replaced by 14C dating and other methods. The volcanoe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east area of China, but there is lack of relevant historical records. However, there are the records of the volcanic eruption in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of Goryeo Dynasty(AD918-1392)and Joseon Dynasty(AD1391-1910)in the Korean Peninsula which is separated by a river with China only. Some of the records have been widely used as important information to the research of Changbaishan Tianchi volcano eruption history by researche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but they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in the Korean Peninsula, that is, the History of Goryeo Dynasty and the Annals of the Joseon Dynasty so on, the phenomena of volcanic eruptions, including the intuitive eruptive events and the doubtful volcanic eruption phenomenon such as "the ash fall", "the white hair fall", "the sky fire", "the dust fall" are investigated and put in order systematically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1)The intuitive eruptive events are the 1002AD eruption of Mt. Halla volcano on Jeju Island, Korea Peninsula, and the 1007AD volcanic eruption offshore to the west of Jeju Island, Korea Peninsula, as well as the 1597AD eruption of Mt. Wangtian'e volcano in Changbai County, Jilin Province, China; 2)"The ash fall" is airborne volcanic ash, and those "ash falls" happening in 1265, 1401-1405, 1668, 1673 and 1702AD are possibly the tephra of Changbaishan Tianchi volcano; 3)"The white hair fall" is Pele's hair and it is speculated that the "white hair fall "happening in 1737AD is related to Changbaishan Tianchi volcanic eruption; 4)If regarding "the sky fire" as the volcanic eruption phenomenon, "the sky fire" happening in 1533AD is possibly the Changbaishan volcanic eruption event, and "the sky fire" in 1601-1609AD may be the eruptive event of the Longgang volcano in Jilin Province, China or Changbaishan Tianchi volcano; 5)"The dust fall" is recorded in many historical documents. However, "the dust fall" is not the volcanic ash fall but the phenomenon of loess fall. So, it is improper to determine the eruptive events of Changbaishan Tianchi volcano on the basis of "the dust fall".  相似文献   

20.
三种压力源模型对火山区地面变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分析Mogi点源模型、有限标准椭球体及张开型矩形位错等三种压力源模型对火山区地面变形的影响,指出它们各自在垂直和水平形变方面的不同特点,最后对长白山火山区可能存在的压力源形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