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下用电安全历来是海洋水下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对国外水下用电安全技术研究历史的回顾,介绍了美国,挪威、英国等西方工业国家在水下用电安全技术研究方面的基本情况和技术管理现状,分析了现行典型水下用电安全技术法规的演绎,结构及主要特征,希望拙文能对我国潜水员水下用电安全标准法规的研究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海洋环境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保障水平,以我国海洋环境安全现状和国内外应急保障标准化研究进展为基础,结合海洋环境安全事件应急保障处置的事前、事中、事后等实际业务流程,通过材料搜集和广泛调研,借鉴其他行业构建标准体系的经验和准则,研究制定了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和内容,明确了基础通用、管理机制、数据产品、技术方法、系统建设和应用服务6类子标准体系要求。结果表明: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标准体系为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平台的建设运行和应用服务提供了重要参考,有效支撑了我国海洋环境安全应急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规范体系中,关于堤防工程安全标准的确定,主要根据工程级别确定设计重现期,从而选定工程设计参数。文中提出了依据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海堤安全风险等级方法。首先,通过对海堤灾害进行风险识别和分析,将洪水灾害和海堤结构自身安全失效作为海堤灾害两种主要形式,建立了海堤灾害故障树。然后,将水文动力条件作为随机变量,从频率分布角度定量计算海堤洪水灾害风险程度和结构安全失效风险,提出了海堤安全风险评价方法。最后,依据规范中关于海堤等级和重现期标准的规定,结合海堤洪灾安全风险和结构自身安全风险的评价结果,确定海堤安全风险等级。文中提出的海堤安全评价技术依据海堤风险定量计算结果,从海堤现状条件满足其设计功能目标有效程度,判定海堤安全等级的级别,是一种相对较新且更科学的方法。该海堤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为海堤管理和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4.
水下用电安全是潜水员在施工作业中经常遇到的一个实际,且竦手的问题。本文概要分析了潜水员水下用电安全的技术范畴,遭受电击时的主要特征、水下电气设备的故障漏电电流、防电击的基本方法、水中作业的安全距离,以及水中含盐量对用电安全的影响等在潜水员水用电安全密切相关的若干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5.
海洋平台结构实时安全监测系统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阐述了海洋平台结构实时计算模型的建立和修正方法,确定了在海洋环境监测的基础上本系统实时环境荷载,提出了海洋平台结构实时安全评估的方法,采用Delphi开发工具,开发出了Windows应用程序“海洋平台结构实时安全监测系统”。该系统于1998-1999年和1999-2000年冬季两次在渤海JZ20-2MUQ平台上试运行,实时监测了JZ20-2MUQ平台两个冬季的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6.
李红涛 《海洋工程》2013,31(1):90-94
在对美国海上固定油气开采设施安全监管体系和业界相关标准、规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海洋油气工程开发的特点,提出了适合国内海上固定设施的结构完整性管理的先进理念,并建议从国内立法、海洋工程业界规范、标准完善以及业主安全管理意识提升等几个方面加强国内海上固定设施的结构安全性管理,对保障我国海洋油气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6年以来,城阳区结合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践,全面推行了“三员”制度,牢牢筑起了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网,为全区海洋渔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徐彻  杨飏 《海洋工程》2014,32(1):117-124
海洋平台长期暴露在海洋环境当中,因此复杂的海上环境载荷以及爆炸、火灾等偶然载荷作用会对平台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安全储备概念的提出就是为了对结构的安全性进行量化评价。对现阶段结构安全储备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海洋平台结构安全性的定量分析提供思路,从而能够更合理地提高海洋平台结构的安全储备。首先概述了海洋平台方面安全储备的发展过程。综述了结构安全储备方面的相关概念、分类方式、评价标准以及相关的安全储备性能指标。从确定性研究方法和基于概率的研究方法两方面,对海洋平台安全储备研究现状进行对比和总结,并分别列举了构件层次的安全储备和与海洋平台结构相关的RSR和CMR等安全储备指标及研究方法,并提出了一些关于海洋平台结构安全储备研究的问题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结合国家海洋局电子政务外网实际情况,分析了该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管理、技术两方面,介绍了海洋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管理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最后,为进一步加强国家海洋局外网安全管理提出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0.
系统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安全放到海洋管理的首位,利用3S技术的无缝集成构建了海洋安全管理决策系统。该系统利用人机交互功能,为用户提供界面操作,集图、像、表、文字等多媒体功能于一体,从可视化角度反映海洋安全信息,实现了海洋信息时空分布综合分析、安全事故监测预警、应急救助决策等功能,为快速、有效、合理地处理突发安全事故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圆筒码头结构特点,在现场检测和结构安全性评估方面进行了研究,然后结合一种特殊圆筒码头结构实例进行了现场检测和结构安全评估介绍。研究发现,该特殊圆筒码头结构与一般的重力式码头和高桩码头结构有较大不同,在进行结构检测时应专门制定检测方案;结构安全性评估时应重点对结构倾覆、结构滑移及重要构件进行安全计算,以确保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海岛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选取21个代表性指标评价该地区生态安全状况,对珠海市大万山岛的生态安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7年珠海市大万山岛的生态安全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安全指数为0.679,达到生态安全Ⅱ级“较安全”等级。2010—2017年,压力指数从0.038升至0.162;由于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增加,状态指数在2012—2016年呈现下滑趋势,从0.194降至0.074;响应指数明显上升,在2016年达到最高值0.496,而在2017年又下降至0.352。状态指数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海岛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大万山海岛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各子系统协调度失稳下滑。  相似文献   

13.
从海洋安全角度分析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国际方面的问题。首先从探讨海洋经济安全的内涵入手,分析世界主要沿海国家及我国周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研究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安全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为维护我国海洋经济安全应强调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智能船舶因其无人化、智能化的特点而与传统国际法律制度产生碰撞。当前,国际海事组织将制定“海上自主水面船舶规则”工作提上日程,航行安全问题作为其中的高度优先事项,受到各国广泛关注。船舶适航作为承运人的主要义务之一,是保障航行安全的先决条件。但智能船舶是否需要符合适航标准,如果适用会产生哪些法律障碍并如何解决等诸多问题亟待研究。对此,应修订《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并明确智能船舶适船技术标准,明确岸基操作人员的法律地位并制定其资格取得、培训、值班标准,明确安全配员标准及需船员在船承担的职责的履行方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引起档案信息资源安全问题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提出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张国光 《海洋工程》2006,24(3):113-118
从高压水射流技术在水下工程中应用及高压水射流的作用效应和伤害特征着手,分析影响水下高压水射流作业安全的因素,总结各国制订高压水射流作业的安全标准规程现状,提出制订我国水下高压水射流作业安全规程若干认识和设想。  相似文献   

17.
肖鹏 《海洋世界》2009,(7):53-57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世纪意味着权益的争夺,海洋权益关系着国家的安全与发展。中国在历史上曾有过惨痛的教训,如今又该如何应对海洋上的危机四伏?海洋方向的安全已成为各主要国家战略走向的重要考虑因素。当前,我国捍卫海洋权益的斗争形势十分严峻,我们目前还不能企求公正、公平、合理的世界海洋秩序,只能想方设法地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18.
为对载人潜水器运行管理工作进行科学考核评价,保障重大深海装备安全高效运行,文章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为例,分析研究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运行管理特点,针对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管理技术要求,在结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与试验性应用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合理、具备可操作性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运行管理工作中的试应用,充分证明该体系建设方法的有效性,值得在载人无人潜水器等重大装备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海底结构设施的电力供应是海洋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海底阴极保护系统、水下油气生产装置,以及大功率海底电缆的电气特征分析,探讨了这些海底用电结构对潜水员水下作业安全的影响及其防电击基本对策,以供制定有关“潜水员水下用电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及操作规程时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岛屿旅游的不断发展,其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印度洋海啸的突袭使岛屿旅游安全再度成为人们的焦点。文章从岛屿旅游安全管理系统构建的必要性出发,构建了岛屿旅游安全管理系统,并指出了这一系统对完善岛屿旅游安全管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