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刘春  胡丛玮 《测绘科技》2004,24(1):29-34
卫星导航提供的实时定位信息在许多领域尤其在智能运输系统(ITS)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把交通空间数据库与卫星导航系统集成在一起,更能推动卫星导航产业的应用与发展。本文在分析卫星导航发展趋势以及在智能交通中应用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以交通空间信息为主的导航数据库数据的采集、处理与融合,并对卫星导航服务中关键问题之一的数据通信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由于信息化时代对空间导航系统的依赖越来越严重,未来空间战争中,导航战将是主要的战争形式之一。为提高生存能力,导航卫星需要具备一定的轨道机动能力。这里针对某种设定的机动模式,对卫星所需的燃料进行了初步估计,为导航卫星设计提供必要的设计约束。  相似文献   

3.
2000年10月,我国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升空,中国开启了建设自主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一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宏伟工程。经过10多年的努力拼搏,2012年底,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正式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并对外公布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掀起了北斗应用的热潮。2013年成为北斗规模化和产业化应用的元年,以北斗系统为核心应用引领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逐步形成,“北斗特色”为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注入了强大的创新和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在国家安全、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各个卫星导航系统均通过不断发射卫星,保持足够数量的卫星在轨正常运行,从而确保系统对外提供连续的导航定位服务.随着在轨运行时间的不断增长,导航卫星设备出现故障或工作异常的概率也将逐渐增大,针对在轨导航卫星出现的常见故障,提出在轨导航卫星的性能监测需要对卫星运行的空间环境、卫星钟性能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报,并对导航信号、卫星有效载荷重点参数进行监测和分析,同时对相应内容的监测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一、引 言 2012年10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16颗北斗卫星,至此,我国北斗导航工程区域组网顺利完成.同时,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BDS空间段包括5颗GEO卫星和5颗IGSO卫星,在亚太地区可以在全时段或者绝大多数时段里观测到这些卫星,从而实现了BDS对亚太地区的区域增强,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对全球导航卫星的信号体制进行了专利检索分析,综合考虑信号调制、多路复用等技术,分别以导航卫星的信号调制方式、信号生成方式、信号编码方式为检索领域,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申请专利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检索。在初检基础上,以空间段、星上技术为依据进行复检并深入分析,指出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为我国未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体制的设计提出知识产权规避措施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GNSS中,获取各个可见卫星的位置和速度是卫星导航接收机实现定位、测速和定时的必要条件。介绍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的星历数据参数,依据卫星星历参数,给出了卫星空间位置、运行速度和加速度的数学表达式;研究基于轨道插值的卫星状态估计方法,利用分段三次埃尔米特插值计算卫星位置与速度;采用Matlab软件编制星历参数法与插值法的解算软件,并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两种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插值法得到的卫星位置误差可满足导航定位需求,在处理数据量大的情况下,插值法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8.
<正> GPS系统是利用设置在地面上的专用接收机,接收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来实现导航定位和时间传递的综合系统。在第一讲中已经介绍了利用CPS系统可以进行实时的三维导航、定位以及授时工作,为此需预知卫星在空间精确的坐标,卫星信号在空间的传播时间,以及地面接收机对卫星信号进行捕获跟踪的能力。为了实现上述要求,全球定位系统将由空间部份,地面控制部份和用户装置部份组成,在这讲中将介绍这三个组成部份的系统设备及其相应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前,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正在建造自己的太空卫星导航网——“地区导航卫星系统”,它将为印度提供不依靠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系统,独立的区域导航定位能力.  相似文献   

10.
卫星导航定位与空间原子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各类原子钟在目前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以及科学试验中的应用概况,给出各类空间钟的性能特征及我国目前空间原子钟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空间信号精度SISA是反映完备性参数的重要指标之一。从SISE与SISA的基本概念出发,描述了SISA的计算算法,根据卫星星钟的不同,选取了不同类型的GPS卫星,并利用IGS精密星历,预报精密星历进行了SISE和SISA的计算,结果表明:IGR星历计算的SISA指标满足系统要求,SISA主要受卫星钟差的精度影响,不同原子钟类型的卫星计算出来的SISA值变化不大。该成果对于卫星导航的完备性监测数据处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进展及建设CORS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介绍了GPS和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新进展,对GPS现代化的三个步骤作了简要介绍,对它和GLONASS的技术差异作了简评,对Galileo和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前景作了讨论。指出导航卫星系统将进入一个多系统近百颗卫星同时并存的新局面,用户将面临多系统导航卫星信号使用方面的组合、选用和最优化问题。讨论了全球导航卫星连续运行站网及其服务系统的构成和作用,及其在国内各地区各系统建设的概况。指出当前缺乏在国家级层面对全球导航卫星地面连续运行站系统的统一规划、设计、规范和标准。建议明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建设和管理的政府主管部门,建立全球导航卫星的国家级地面连续运行站系统,制定全球导航卫星地面连续运行站系统的国家级技术规范和标准,包括它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3.
多类用户的混合星座导航系统定位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地面用户与空间用户在测量环境与观测几何动态性等方面的不同,基于导航卫星可见性与加权精度因子(WDOP)对混合星座导航系统的定位性能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不同用户的星座天空视图与可视时长;从理论上讨论了权值选取对WDOP的影响.仿真表明,地面静态用户对不同类型导航卫星的可见性差异很大;而低轨卫星用户的可视时长更短,观...  相似文献   

14.
“北斗二代”地面监控站建设方案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自主研发"北斗二代"导航系统建立全球范围的地面监控站面临着巨大难题的现状,本文提出一种仅在国内建立地面监控站以实现对导航卫星进行实时监控、定位、授时等功能的设计方案。对照美国GPS的地面部分功能,从测定导航卫星的空间坐标、卫星钟差估计、导航电文的注入和大气数据采集四个方面分析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初步得到该方案具有成本低,满足精度要求,实时性较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全球定位系统》2008,33(5):64-64
2008年4月,欧洲导航会议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ENC-GNSS)及欧洲时间和频率论坛(ETTF)在法国举行。会议组织者决定将这两个会议与国际空间技术专题讨论会及空间应用展览会同时召开,称为图卢兹空间展览。  相似文献   

16.
樊蓉  孟觉  邬蒙  刘保军 《测绘科学》2012,37(3):21-22,17
当前临近空间技术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在临近空间建立伪卫星区域独立组网系统可以满足地面导航定位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卫星精度因子的计算方法,提出基于经验的伪卫星区域优化布局搜索算法,找到一种最优的临近空间伪卫星区域独立组网布局,利用MATLAB进行仿真。与其他几种相同高度的伪卫星布局做仿真比较,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伪卫星布局的DOP值较小,并给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正>北斗导航开启了中国自主卫星导航事业,拓展了卫星导航的深度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其导航、定位、授时及短文通信于一体,成为国际上别具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也成为中国测绘与导航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8.
李学涛  孙爽杰 《北京测绘》2023,(10):1431-1436
以提升北斗卫星导航能力为目的,设计了改进差分相干累加算法的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捕获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北斗卫星信号模型,利用该模型获得北斗卫星导航中频信号;然后以改进差分相干累加算法为基础,建立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捕获模型,将北斗卫星导航中频信号作为该模型的输入,经过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捕获模型对中频信号块实施累加处理和多普勒圆周位移搜索,以及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反傅里叶变换等步骤后,通过判断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捕获判决,输出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捕获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捕获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时的运算量较小,可有效捕获-36 dB的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同时其捕获概率较高,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卫星导航欺骗干扰信号检测是卫星导航接收机实施欺骗干扰抑制、防止产生错误定位和测速、定时信息的必要步骤.在介绍了导航战背景下卫星导航欺骗干扰技术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当前主要卫星导航欺骗干扰信号检测技术的实现难度、效果和场景适应性,指出了现阶段卫星导航接收机端最具研究价值的欺骗干扰信号检测技术.最后对欺骗干扰检测技术研究的趋势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展望.   相似文献   

20.
卫星导航信号体系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卫星导航当前面临导航信号测量性能提高、应用环境更加苛刻、导航频段频谱资源紧张等需求,合理的信号体制和各类标准的相辅相成是卫星导航系统持续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该文在梳理和分析国内外公开的卫星导航信号体制的基础上,研究了卫星导航信号的载波频率、调制方式、信道编码、导航电文等关键组成要素,简要剖析了各组成要素对系统兼容性、互操作性、码跟踪捕获性能、抗干扰性、抗多径及用户终端成本等方面的影响,开展了卫星导航信号设计的需求分析,设计提出了一种卫星导航信号设计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