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近年来地理教学中概念呈现碎片化、概念教学片段化、概念结构不清晰等问题逐渐凸显,考试评价对学生地理概念理解的要求提高。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系统整合地理概念,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本文从系统整合的角度切入,梳理地理概念体系建构的路径;以“河流”为例,通过提炼地理概念、联系地理概念、划分概念层级,形成围绕学生理解认知、实现教学内容重组的地理概念体系;讨论指向教学内容整合的地理概念体系的价值,即理清地理概念教学的逻辑线索、增强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效果、提供深度教学与深度学习的支架。  相似文献   

2.
根植于课堂教学实践,观察学生学习概念的学习情况,反省自我的概念教学行为,笔者发现地理概念教学往往容易陷入枯燥乏味的尴尬状况:概念的学习过程简单化,往往用一个概念来解释另一个概念,缺乏生活例证或实际情境的支撑,概念的学习缺乏生命力,很难使学生能用自己所理解的方式来理解概念。那么如何让概念学习富有生命力呢?通过以下笔者亲历的几个教学案例,从概念的生成、解读、运用、评价四方面来探寻概念教学的有效之路。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头脑里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在以往的教学实践或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了对于教学诸多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看法。我们把这种在接受正规的科学教育之前形成的概念称之为“前科学概念”,简称“前概念”。当“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含义一致(即朴素概念)时,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科学概念;而当学生已形成的前概念偏离科学概念(即相异构想)时,则可能对学生正确掌握科学概念、形成科学认识造成一定的障碍。  相似文献   

4.
近年学界逐渐兴起“大概念”的相关研究,但存在两个主要误区:混淆地理大概念与大概念教学,以及将大概念教学、情境教学和单元教学混为一谈。鉴于此,本文希望在厘清学界对大概念教学常见误区的基础上,阐明中学地理“大概念教学”的核心主张。本文还以“河流与海洋是重要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大概念下的单元教学课程设计为例,展示大概念教学和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地理概念是地理学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力载体。结合地理概念的“单独地理概念”“一般地理概念”“集合地理概念”三种类型的本质特征,基于深度思维理念探讨了三种类型地理概念分别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策略,旨在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地理概念,利于其地理认知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李晓军 《地理教学》2014,(4):58-59,44
从"‘清明时节雨纷纷’属何种天气系统"这一有争议的问题说起,指出地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并指出目前地理概念教学中存在重现象轻本质、重结论轻过程、重应用轻思维等问题。在概念教学中,可使用以下策略:运用直观手段,建立概念;抓住要点设疑,剖析概念;采用比较方法,辨别概念;借助典型范例,巩固概念。  相似文献   

7.
文友 《地理教学》1995,(4):26-27
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概念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一个基础工作。学生概念不清或一知半解将不能使教学深入展开。通常,概念教学往往枯燥、乏味。或停留表面,或罗罗嗦嗦。怎样才能既简洁迅速,又深入浅出地搞好概念教学?下面以“天体和天体系统”中的几个概念为例谈谈概念教学的几个方法。  相似文献   

8.
蒋少卿 《地理教学》2014,(23):47-48
一、地理概念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对概念教学的疏忽、缺失 这一点在新教师中表现得更明显。因为有的概念词句简单,无甚可讲,且可以顾名思义,教师也没有对概念做过多解释。导致许多学生不重视概念的学习,对一些地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认识模糊,相互混淆,直接影响到地理概念的掌握和使用,影响到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孙海平 《地理教学》2012,(20):54-56
概念教学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内容。本文针对地理概念教学中概念获得环节存在的问题,依据实际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理论总结归纳出几种地理概念获得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梅 《地理教学》2010,(2):18-21,14
地理概念若仅靠知识问的逻辑关系表述,就会使地理概念空泛、形式单一,成为抽象教条的罗列,学生学习概念时就会缺乏生活的体验性、真实性、具体性,只有记忆文化而缺失思维文化。教材在编写概念时,在注重知识构建的同时,要注意概念呈现的情境性、生活性与社会性,赋予概念生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魏伊 《地理教学》2019,(6):26-29,61
概念教学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以支架式教学模式为取向,整合"教"和"学"的双方,充分考虑地理概念教学的特点,对其五个环节进行重塑,建构起地理概念教学的五个环节:进入情境,概念注意与期望阶段;独立探究,概念习得与编码阶段;协作学习,概念存储与概括阶段;学以致用,概念提取与应用阶段;效果评价,概念反馈与强化阶段。  相似文献   

12.
地理概念教学中对概念本质属性的提炼和把握,具有促进学生理解概念、串联概念相关内容、明晰知识网络、接近学科本质的教学价值.本文紧密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提出了提炼地理概念本质属性的比较法,并依照地理学科逻辑,以概念本质属性为核心将概念相关知识串联与结合,构建完整的概念知识体系,实现高效的概念教学,并根据人教版必修一"土壤"一节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3.
刘登海  高孝株 《地理教学》2023,(5):27-30+26
深度学习离不开深度教学。深度教学是触及核心素养养成、促进学习主体发展的教学。在深度学习理念下,本文基于微专题“湖泊”一课的设计、实践与反思,提出了以“前概念资源化—概念视觉化—概念结构化—概念意义化”模式的地理概念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一、按照地理概念关系顺序串联知识 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在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基础上,一些具有从属关系的概念,可以根据其外延的大小用一条线串联起来。  相似文献   

15.
杨光  侯钰鑫 《地理教学》2021,(24):14-17,37
学生形成的错误概念或不完全准确的概念,称之为"替代概念".通过对北京市5所学校200多名初二学生问卷调查和访谈,进行"水资源"替代概念的分类和成因的研究.结果发现:替代概念分为认知错误、认知不足以及概念混淆三大类,替代概念的成因来自片面生活经验的强干扰、相关学科知识支撑的缺少、大众传媒的引导、认知水平不足、知觉的选择性和概念内化能力弱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6.
大概念立足于学科本质,能够统领众多地理概念或事实性知识,利用大概念进行单元教学,有利于促进从增强学生地理知识向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变。本文将论证式教学设计的思路引入大概念统领下的地理单元教学,构建“基于单元大概念,提出核心问题”“创设真实情境,激发论证欲望”“选取证据资料,构建论证过程”“螺旋上升推理,生成单元大概念”的教学设计路径,以期为在地理教学中的落实大概念单元教学提供有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徐锋 《地理教学》2022,(6):9-11+14
中学地理“大概念”是学科内整合提炼出来的核心概念,与中学地理课程内容和教学知识点有联系也有区别。《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具体地理概念和地理主题教育是中学地理“大概念”的主要来源。中学地理“大概念”具有内容的综合性、表述的简洁性、内部的关联性和结构的层次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一章概念很多,许多概念,教材中没有作详细解释,教师在教学中应对这些概念作补充说明。这样,会更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下面例举本章的一些概念作一辨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概念的整合性和建构性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新视角与新思路。大概念下的单元整合教学使得课程实践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大概念、单元整合教学的分析,以“地表形态的演化”为例,从凝练大概念、构建单元结构、编制教学目标等方面着手,探讨“大概念”下单元整合教学构型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地理概念是对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高中地理综合性强、涉及面大,教材中出现的地理概念很多,只有准确把握好地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才能准确理解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现将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作一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