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寺合金矿床位于秦岭褶皱系礼县-柞水华力西褶皱带和南秦岭印支褶皱带的结合部位,受与夏河-临潭-岷县-宕昌-西和-凤县深大断裂斜交的断裂带、印支-燕山期花岗闪长岩体的共同控制。矿床赋存于泥盆系变质砂岩、千枚岩中。矿体呈板状、似板状。矿石为多金属石英脉型,以原生矿为主,近地表为氧化矿石。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褐铁矿。今后应注意在有利的地层(岩性)、有利的构造和岩体周边找金,利用地化剖面在深部找金。  相似文献   

2.
甘肃徽县嘉陵镇-两当云屏寺地区位于南秦岭EW向断裂构造发育区,出露志留纪-三叠纪地层和印支期中酸性岩浆岩.区内金矿化赋存于泥盆系和石炭系中,构成北、中、南3条金矿化带,金矿床(点)定位于EW向断裂和印支期岩枝(株)内外接触带中,断裂构造与岩枝(株)是主要控制因素.今后金矿勘查工作以泥盆系和石炭系为重点找金层位,古湾梁-通天坪-黄圪塔断裂和印支期岩枝(株)内外接触带为重点勘查靶区.  相似文献   

3.
<正>王家坪金矿大地构造位于秦岭褶皱系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凤县-镇安褶皱束,山阳-凤镇断裂和镇安-板岩镇断裂之间。区域岩浆活动剧烈,山阳-凤镇断裂两侧有晚元古代-加里东期花岗岩、印支期酸性岩和印支期岩浆活动伴生产物的纳长角砾岩出露。本文在综合利用前人资料基础上,对王家坪金矿地  相似文献   

4.
寺合金矿床位于秦岭褶皱系礼县-柞水华力西褶皱带和南秦岭印支褶皱带的结合部位,受与夏河-临潭-岷县-宕昌-西和-凤县深大断裂斜交的断裂带、印支-燕山期花岗闪长岩体的共同控制.矿床赋存于泥盆系变质砂岩、千枚岩中.矿体呈板状、似板状.矿石为多金属石英脉型,以原生矿为主,近地表为氧化矿石.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褐铁矿.今后应注意在有利的地层(岩性)、有利的构造和岩体周边找金,利用地化剖面在深部找金.  相似文献   

5.
桃花-石门金矿带位于秦岭地槽区北秦岭纬向褶皱带的北端黑沟和瓦穴子断裂所夹持的前加里东褶皱带中。矿床类型为石英脉型,石英脉规模小,数量多,分布于瓦穴子断裂北侧。矿脉的产出受地层、构造控制、成矿与岩性、构造、岩浆活动,温度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南秦岭泥盆系基底包括前寒武系结晶基底和下古生界构造层两个部分,前者是裂谷发育的基础,后者是泥盆系的直接基底,上古生界就是在早古生代裂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广海型沉积。北侧为北方板块南缘古活动大陆边缘,中部为南秦岭洋壳基底,南侧为华南板块古被动大陆边缘。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图解证实,南秦岭泥盆系的基底具洋壳性质,经长期的分合演化,形成了印支期发展起来的南秦岭褶皱断裂体系,北方板块和华南板块最后完成对接。  相似文献   

7.
秦岭地区卡林型金矿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岭自寒武纪后,一直是大陆边缘的地槽,接受了近万米的沉积,三叠纪末期褶皱回返上升为陆。秦岭地槽北以天水─宝鸡─洛南深大断裂和中朝板块及祁连褶皱带接壤,南沿勉县─洋县─下高川深大断裂与扬子板块相邻,在西南方向的甘肃迭部、武都、文县等地则与松潘─甘孜褶皱带毗邻,成为一东西向狭长分布的招皱地带,从甘肃南部经陕西南部延入河南境内(图1)。秦岭地区广泛发有古生界,形成了一套巨厚的碎屑岩(局部富含碳)、碳酸盐岩和部分硅质岩的沉积建造。据该区已发现的甘多处卡林型金矿,含金层位为中泥盆统、下石炭统、中石炭统、下…  相似文献   

8.
1 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板块早古生代被动大陆北缘,向南靠近区域东西向山阳-牛耳川大断裂,大断裂以南为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北侧以商丹大断裂与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相隔.  相似文献   

9.
洋县铁河石墨矿区大安沟矿段是一个大型晶质石墨矿床,处于秦岭褶皱系印支褶皱带白水江—白河褶皱束的中部,南界以马道断裂为界与康县—略阳华力西褶皱带分开,北界以白水江—留坝断裂为界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留凤关—金鸡岭褶皱束相邻。该石墨矿床赋存于中—上志留统第五岩性层内,属于变成矿床。  相似文献   

10.
柞-山矿集区处于商丹断裂与凤镇-山阳断裂之间,构造位置属南秦岭华力西褶皱带,为西秦岭泥盆系主要热水沉积盆地之一(图1).在华力西期发育近东西向断裂带内,沉积了泥盆—石炭系.柞(水)-山(阳)沉积盆地控制了该矿集区的形成,次级近东西向顺层断裂和含矿层复合控制了矿带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
西倾山地区横跨秦岭地槽和巴颜喀拉地槽两大构造单元,归属为秦祁昆地槽系(据黄汲清等)。以F1断层为界,其南、北各分跨二个次级构造单元。其北为西倾山隆起带和尕海—郎木寺沉陷带,其南为玛曲褶皱束及黑河沉降带。西倾山隆起带包括:忠格扎拉—巴列卜恰弧形断裂走滑...  相似文献   

12.
断续横亘于陕西境内凤县—山阳—商南一线的富钠岩石,其大地构造位置赋存于秦岭褶皱系中段的礼县—柞水华力西褶皱带及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凤县—镇安褶皱柬内。它们呈近东西带状,大致沿凤镇—山阳(深)大断裂两侧的中、上泥盆统(部分为中石炭统)内断续分布(图1)。  相似文献   

13.
1976年5月在普查工作中发现了马阴沟斑岩铜矿,当即地质、物探、化探配合进行了普查评价工作。该斑岩体位于秦岭地槽褶皱系南秦岭冒地槽褶皱带西芦山-蔡玉窑复向斜的南翼,山阳-风镇东西向大断裂北侧,与次一级北东向断裂之交叉部位,受北北东向小断层控制。岩体地表向北陡倾。岩体呈南东向延伸,南北长1650米,东西长400~850米,出露面积约0.56平方公里。围岩为中泥盆统陆源碎屑建造的池沟组。  相似文献   

14.
<正> 双王大型金矿床,以其独特的矿床类型和理想的选冶效果,已被国内金矿地质工作者和有关方面所关注。撰写此短文,以供讨论和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1 地质概况 陕西省太白县双王金矿,地处秦岭南麓。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秦岭褶皱系南秦岭海西-印支褶皱带的凤县-镇安褶皱束西段,商县-丹凤深断裂和凤镇-山阳(深)断裂从矿区以北的上、下白云(镇)附近通过(图1)。  相似文献   

15.
此项目是地矿部“七五”期间重点攻关项目“秦巴地区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和主要矿产成矿规律”中的三级课题“秦巴地区三叠纪地层古生物群的研究Ⅲ”.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系古生物教研室承担,自1985年至1988年历时四年,全面完成了任务.同时,对晚海西一印支期构造发展史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三叠纪是秦岭地质发展史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形成大型裂陷槽,发育了巨厚的地槽沉积,在秦岭中东部有大片印支期岩浆岩.西部有发育的印支期火山岩,南秦岭主体属印支褶皱带,北秦岭亦有印支运动,三叠系中还有重要的矿产.因此,对秦岭及邻区三叠系的研究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6.
西倾山地区横跨秦岭地槽和巴颜喀拉地槽两大构造单元,归属为秦祁昆地槽系(据黄汲清等)。以F1断层为界,其南、北各分跨二个次级构造单元。其北为西倾山隆起带和尕海—郎木寺沉陷带,其南为玛曲褶皱束及黑河沉降带。西倾山隆起带包括:忠格扎拉—巴列卜恰弧形断裂走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队在燕子砭火山岩地区工作,有机会在刘家坪铜矿原勘探工作基础上,又作了一些补充工作,获得了一些资料,经初步综合整理,对区内火山岩系及刘家坪铜矿地质特征有不同认识,由我队唐子林同志执笔,加以介绍,供大家讨论。一、区域地质概况本区位于杨子准地台龙门—大巴山前缘坳陷带之西北缘,北以汉江深断裂为界,与昆仑秦岭地槽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毗邻。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为碧口群海相绿色变质火山岩系,以紧密线状褶皱为其特征。龙门山—大巴山前缘坳陷带出露地层为下古生界浅海碎屑岩沉积。构成一轴向北东,两端紧闭之背斜构造。背斜核部有火山岩及花岗闪长岩出露。  相似文献   

18.
秦岭三叠系分带及印支期发展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秦岭及共邻区的三叠系自北而南可分为四带.北秦岭三叠系具有富含植物化石的陆相上三叠统,其下的优地槽型细碧角斑岩系时代未定.中秦岭下三叠统为复理石夹多层砾状灰岩,后者系斜坡沉积,物源可能来自北方,安尼期为复理石.南秦岭北带在二叠纪晚期已裂陷接受复理石及以砾状灰岩为代表的斜坡沉积.早三叠世至安尼期为深水相黑色板岩、薄层灰岩、复理石并夹火山岩.南秦岭南带及巴顿喀喇从早三叠世至安尼期为扬子地台的一部分,岩相及化百群与之一致,具有发育良好的安尼期陆棚边缘生物滩.从拉丁期开始裂陷.出现鱼鳞蛤页岩、砾状灰岩及巨厚复理石,后者延续至晚三叠世,有放射虫为证.整个中,南秦岭呈现一个由二叠纪晚期开始,延续于印支期的裂陷槽发育史.它的北部—中秦岭和南秦岭北带于二叠纪末及三叠纪初先后裂陷,并于拉丁期褶皱回返.它的南部—南秦岭南带及巴颜喀喇于拉丁期裂陷,并于三叠纪末回返.这个裂陷槽是否构成印支期秦岭的主体,抑或它仅是“北秦岭小洋盆”在扬子大陆边缘的弧后扩张盆地,取决于北秦岭是否存在早、中三叠世优地槽沉积.后者尚未证实.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带围岩蚀变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山金矿带位于扬子板块、松潘一甘孜地槽褶皱系和秦岭地槽褶皱系交接的碧口地体北缘的文县弧形构造带内,矿体赋存于泥盆系中统三河口组浅变质碎屑岩建造中。矿体与围岩界线模糊,研究矿区围岩蚀变特征对下步找矿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四平山门银矿位于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吉黑褶皱系,大黑山条垒西南端东侧.矿床产于黄莺屯组地层与印支期石英闪长岩接触带,受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局部赋存工业矿床.综合区内成矿规律,矿区深部及外围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