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藏墨竹工卡县哈海岗钨钼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冈底斯成矿带首次发现的矽卡岩型钨钼矿床。笔者主要介绍了该矿区的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该矿床进行成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确定矿床类型和范围。经工作评价,查明该矿床钨钼资源量已达大型矿床规模。该矿区的找矿经验对在冈底斯成矿带上寻找该类型钨钼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西大湖塘地区近年发现了一批大-特大型钨铜多金属矿矿床,矿床类型均为燕山期构造-岩浆热液型,成矿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基底中的成矿元素被活化并参与成矿;矿化受燕山期断裂及其岩体与围岩接触面的控制,根据岩体形成时代、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与矿化的关系判断,细粒花岗岩及花岗斑岩为成矿岩体或成矿地质体;该区的成矿作用与区域燕山期构造-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直接相关,并受深部作用过程和浅部构造环境的双重控制;其成矿机理是基于成矿系统内部各种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的耦合,成矿实际上是深部过程背景与表层岩石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安徽青阳高家塝钨钼矿床和狮金山钼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江南过渡带北段,均赋存于青阳-九华复式花岗岩体北缘的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中,两者在空间上紧密相邻,成矿元素组合分别为W-Mo和Cu-Pb-Zn-Au.本文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工作基础上,对两个矿床赋矿花岗闪长斑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矿石矿物S、Pb同位素组成特征进行分析,并厘定了狮金山矿床赋矿花岗闪长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矿石中辉钼矿Re-Os年龄.研究显示,高家塝钨钼矿床和狮金山钼铜多金属矿床赋矿花岗闪长斑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结合年代学研究,指示为同一期岩浆事件产物,成岩物质以壳源为主;矿石矿物S、Pb同位素组成特征指示两矿床受同一岩浆热液体系控制,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成矿年龄与赋矿花岗闪长斑岩的成岩年龄显示,两个矿床成岩、成矿作用基本同时,且矿石类型、元素组合及其分带与岩体产状、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及断裂构造关系密切,但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明显不同,反映矿质富集和沉淀受控于地质及物理化学条件.由此推测,高家塝钨钼矿床和狮金山钼铜多金属矿床属于同一岩浆-热液成岩成矿系统的产物,区内隐伏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与相关围岩接触带部位是寻找此类钨钼铜多金属矿床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4.
郭波  朱赖民  李犇 《矿物学报》2007,27(Z1):148-150
金堆城钼矿床作为东秦岭西部具有重要代表性的斑岩型钼矿床,前人对该矿床的矿化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含矿斑岩与矿化的关系特征及成矿地质背景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作为赋矿围岩的熊耳群火山岩与成矿的关系研究比较薄弱,且区域有关熊耳群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大多集中在豫晋地区,针对陕西金堆城地区的熊耳群专门研究较少.已有资料表明,熊耳群火山岩系不仅是东秦岭金堆城、东沟、石家湾等大型钼矿床的赋矿围岩,而且也是控制金、银多金属矿床形成的主要地层层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熊耳群火山岩中已经探明金、银、铅、锌多金属矿产多处(张汉成,2003;裴玉华,2007).  相似文献   

5.
乌日尼图钨钼矿床是近年来在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床.钨钼矿体主要产于燕山期细粒花岗岩与中下奥陶统乌宾敖包组砂板岩的外接触带中,矿体多呈脉状及透镜状,且明显受构造裂隙控制;矿床成矿在不同部位其矿化形式不同.在成矿母岩--燕山期细粒花岗岩中形成浸染状矿石;同时在与含钙质的板岩接触部位形成夕卡岩型矿石,在乌宾敖包组裂隙中形成热液脉型矿石.其中热液上侵与围岩接触处的细脉状矿床最为主要;矿体围岩蚀变发育,硅化、黄铁矿化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矿床深部钨钼矿石呈浸染状分布于细粒花岗岩中,后者为成矿母岩;矿床成因属广义的斑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矿化特征的分析研究,总结了西藏春哲地区铁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认为研究区主要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中低温构造热液型铅锌银矿,还可能存在斑岩—矽卡岩型钨钼矿和热水沉积型铅锌矿,成矿受特定的地层、构造、侵入岩控制,成矿时代主要为喜山期。依据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建立了矽卡岩型和构造热液型矿床的找矿模型,并开展了成矿预测,圈定出9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7.
牌楼金钼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贵池矿集区南侧,矿区历经多阶段勘查工作,发现了具规模的金、钼矿体以及铜、铅锌等多金属矿化线索。矿体主要产于强蚀变的岩体中或其与围岩的接触带中,矿石组构以网脉、细脉状、浸染状为主,矿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矿床金钼成矿流体主要与矿区多期次岩浆作用关系密切。结合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球物理化学特征以及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分析了矿床的蚀变类型和控矿因素,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矿区金钼矿的成因类型属于斑岩型矿床,金矿化后期叠加了热液蚀变作用。  相似文献   

8.
江南古陆北缘青阳钨钼矿集区成岩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青阳钨钼矿集区处于江南古陆北缘钨-多金属成矿带的北部,区内钨钼矿床均分布于青阳-九华山复式岩体周边、以钨钼矿化为主。本文在综合分析青阳钨钼矿集区内钨钼-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岩成矿年代、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得到如下认识:1)青阳钨钼矿集区成岩成矿年代可以分为早(146~135Ma)、晚(134~128Ma)两期,早期成矿作用较强烈,矿点广泛分布在青阳岩体周边;晚期成矿作用主要分布于九华山岩体边部及外围,呈北东东向展布。2)青阳钨钼矿集区成矿斑岩体主要为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成矿斑岩体以壳源岩浆岩为主、从早到晚具有源区深度变浅的趋势,演化程度具有由花岗闪长(斑)岩(早期)→花岗(斑)岩(晚期)的增高、向富钼岩浆岩演化特点。3)青阳钨钼矿集区内钨钼矿床赋存在震旦系-奥陶系地层中,主要包括震旦系蓝田组、奥陶系仑山组及寒武纪碳酸盐地层,赋矿有利层位为成矿元素丰度值高、镁质含量较高的碳酸盐地层。青阳钨钼矿集区中成矿斑岩体与复式岩基的源区及演化过程均存在差异,他们可能是燕山期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同一时空背景下,不同源区组分发生部分熔融的岩浆经历不同演化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哈海岗钨钼矿床位于西藏墨竹工卡县境内,地处著名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北侧,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第一个以钨钼为主的矽卡岩型矿床,该矿床主要包括Ⅱ、Ⅲ、Ⅳ号矿体并沿北东向达龙断裂带分布,其钨矿规模已达大型。本次工作主要针对哈海岗矿床中矿体、围岩及侵入岩等不同类型地质体开展烃类气体地球化学特征的探索,研究发现哈海岗不同类型地质体烃类气体特征不同但又存在成因联系,其宏观特征和微观规律可以作为探索哈海岗矿床物质来源、流体演化等相关成矿理论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并为矿山今后进一步勘查工作提供技术方法和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0.
乌日尼图钨钼矿位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境内,是近几年该区新发现的较大规模的钨钼矿床.钨钼矿体主要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体的内外接触带附近,以细脉状矿化类型为主.该矿床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富气相、富液相和纯液相包裹体等类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0.0~371.7 ℃(峰值为160.0~260.0 ℃),盐度为0.2%~15.9% NaCl eqv(峰值为0.2%~12.5% NaCl eqv),属于中低温、中低盐度钨钼矿床.激光拉曼和群体包裹体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流体体系气相成分以H2O、CO2为主,其次为N2、O2以及少量CO、CH4、C2H2、C2H4和C2H6等; 液相成分以Ca2+、Na+、SO42-、Cl-为主,其次为K+、F-、NO3-、Mg2+以及少量Br-和Li+.成矿流体为H2O-NaCl-CO2体系.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流体的δ18O的含量范围为-2.11%~-0.11%,δD的含量范围为-85%~-108%,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物.结合矿床地质和成矿流体特征,认为该矿床为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钨钼矿床,成矿物质以深源为主.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迪彦钦阿木钼矿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昊 《地质与勘探》2016,52(3):451-461
论述了迪彦钦阿木钼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环状矿体、围岩蚀变、矿石特征与钼矿化之间的关系,认为该矿床具有斑岩型矿床的一般特点。矿床的成矿年龄为晚株罗世(156.2±1.4 Ma),在成矿时代上、成矿规律方面,与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上的其他斑岩型钼矿相似。侏罗纪末或白垩纪初,强烈的弧后伸展,诱发大规模陆内裂陷活动,在该区域形成断陷盆地,并且伴随着一定规模的中酸性岩浆活动。而本区的岩体侵位较深,受断陷盆地内早期构造影响的矿体富集,热液流体与岩性差异较大的岩石接触,形成了不规律的蚀变分带。解释了为什么钼矿体赋存在地层当中,而未发现规模较大相关岩体的原因。认为该矿床仍属于斑岩型矿床,形成于陆内裂陷构造环境,与深部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2.
王庭院 《地质与勘探》2016,52(6):1057-1064
额济纳旗黄山铜矿位于内蒙古北山额济纳-雅干华力西期铁、金、铜、钼、镍成矿带的石板井-东七一山钨、钼、铜、铁、萤石成矿亚带,成矿条件优越。对矿区地质特征及物化探异常特征的分析显示,矿体空间分布套合较好,矿化与志留系公婆泉组关系密切,矿体空间展布受北西向逆断层控制。前期工程验证工作投入较少,尚未能揭露原生矿体,后续勘查工作应加大深部工程力度,尽快寻找到原生主矿体,为本区大比例尺勘查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The Wurinitu molybdenum deposit, located in Honggor, Sonid Left Banner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is recently discovered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a concealed fine-grained granite impregnated with molybdenite.?The wall rocks are composed of Variscan porphyritic-like biotite granite and the Lower Ordovician Wubin’aobao Formation.?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of the fine-grained granite reveals two stages of zircons,?one were formed at 181.7±7.?4 Ma and?the other at 133.6±3.3 Ma. The latter age is believed to be the formation age of the fine-grained granite, while the former may reflect the age of inherited zircons, based on the morphological study of the zircon and regional geological setting. The Re-Os model age of molybdenite is 142.2±2.5?Ma, which is older than the diagenetic age of the fine-grained granite.?Therefore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the metallogenic age of the Wurinitu molybdenum deposit should be?nearly 133.6±3.3 Ma or slightly later, i.e., Early Cretaceous.?Combined with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research, it is speculated that the molybdenum deposits were formed at the late Yanshanian orogenic cycle in the Hingganling-Mongolian orogenic belt, belonging to the relaxation epoch posterior to the compression and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closure of the Mongolia-Okhotsk?Sea.  相似文献   

14.
南泥湖钼多金属矿田是中国重要的钼(钨)铅锌银多金属矿产地,已探明超大型钼(钨)矿床3处,大型钼(钨)矿床3处,中、大型铅锌银(金)矿床10余处。矿田具有优越的地质成矿条件,深部找矿潜力巨大。现有矿产勘查深度主要是500 m以浅范围,深部(500~2000 m)找矿工作基本为空白,需要使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研究深部成矿规律,预测新的矿产资源。文章通过研究该区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和典型矿床物探异常特征,取得了有意义的研究成果。(1)确定了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隐伏岩体侵入模型:将全区隐伏岩体从南至北分为3个区,Ⅰ区隐伏岩体顶面深度0~800 m,分布面积约125 km~2;Ⅱ区隐伏岩体顶面深度0.8~1.5 km,分布面积约158 km~2;Ⅲ区隐伏岩体顶面深度1.5~3 km,分布面积约233 km~2。(2)建立了立体成矿模型(根据成矿空间位置的不同从地表向下分为4个空间成矿区)和综合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包括隐伏岩体、隐伏岩体顶上带、岩钟和斑岩体、矿体和矿化体的地球物理场标志)。(3)指出隐伏岩体顶上带及其上方的岩钟、岩脉、岩枝和小斑岩体等是成矿有利部位。(4)预测了找矿潜力;总结了寻找钼钨铅锌银金矿产的勘查方法技术组合。研究成果对在该区和类似矿区进行深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辽宁是国内萤石重要产地之一,分布着阜新哈尔套-义县地藏寺、辽阳隆昌—金州杏树屯两个萤石成矿带,带内已发现大中型矿床7处、中小型矿床和矿(化)点60余处。通过对辽宁萤石成矿特征和地层、侵入岩、构造等控矿条件与成矿关系的分析,认为萤石成矿类型为中低温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型,围岩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萤石成矿时期为燕山期、印支期和华力西期,且以燕山期为主;萤石矿体多赋存在花岗岩岩体内部断裂带或与围岩外接触带的断裂带位置。依据萤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结合构造、岩石与围岩、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等找矿标志,圈定出6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6.
索家沟银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内蒙古中南部发现的大型隐伏银多金属矿床,银多金属矿体主要赋存于燕山期酸性侵入岩体附近早期构造及同期张裂隙中,在岩体上部也发育矿化,属岩浆热液成因。为预测矿床深部找矿前景,笔者对矿床激电极化率异常、钻孔原生晕及深部地质体矿化特征进行研究。矿床频谱激电测量显示,激电极化率异常往深部未封闭且具较大延伸趋势;原生晕研究结果表明矿体叠加晕特征明显,局部出现反向分带特征,表明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同时Ag、Pb、Zn、Cu、Au、W、Sn等元素异常向深部均呈现高强度延伸,指示深部具备较好找矿潜力,由此提出深部存在厚大盲矿体或多金属矿脉群。通过对深部已控制岩体及Au、Cu矿化特征分析,提出深部具备寻找斑岩型铜金钨(钼)系列矿产的潜力。根据当前矿床地物化特征,认为索家沟银多金属矿床具有斑岩型成矿系统的特征,提出在岩体外围及浅部-中深部继续寻找银铅锌矿,深部寻找金铜钨(钼)矿的找矿方向,为该矿区或同类型区域进一步找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沙坪沟整装勘查区位于安徽北淮阳成矿带内,是皖西地区最主要的钼铅锌多金属矿化集中区。研究区内已探明十余处铅锌矿,以小型矿为主,但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总结。为了厘定区内铅锌矿与成矿地质体的关系以及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的类型和属性,总结成矿作用特征标志,指导找矿预测,本文开展了区内典型矿床"三位一体"成矿特征的总结研究。研究结果揭示区内铅锌矿化类型分为角砾岩型、矽卡岩型、构造蚀变岩型和热液脉型4种,成矿地质体为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浆岩,成矿构造为NE向和NW向断裂构造交会部位,成矿结构面主要为NE和NW断裂构造面、角砾岩筒、层间破碎带以及接触带等。在总结归纳铅锌矿成矿作用特征和找矿预测要素的基础上,建立起区内铅锌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并对找矿潜力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8.
对东秦岭有色金属成矿带中典型矿床赋矿地层的地质地球化学剖面、岩性特征、沉积环境、钼(钨)元素含量、微量元素分布及钼与微量成矿元素相关关系的多元回归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栾川群白术沟、三川、南泥湖、煤窑沟及官道口群龙家园等各组地层是该成矿带中主要控矿层位;滨海相及滞流较深相条件下沉积的陆源碎屑岩类平均含钼(钨)较高,赋矿地层富含钼(钨)可能与继承蚀源区太华群和熊耳群钼、钨高含量有关;钼与钨、锰成显著的正相关,而与铅或锌成负相关;东秦岭赋矿地层的直接标志是钼、钨平均含量均几倍到几十倍地高于它们在地壳中的丰度,该赋矿地层就是矿源层。并分析了主赋矿地层与非主赋矿地层中钼、钨的丰度,证实了矿化与含矿地层之间的内在联系。确认该成矿带中大型铝(钨)层控矿床之赋矿地层既是它们的矿源层,又是它们的围岩,这些含矿地层是形成东秦岭成矿带中大型、特大型钼、钨矿床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湘南地区钨矿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湘南地区钨及钨多金属矿矿床(点)分布广泛,类型复杂,它们的形成除与花岗质侵入岩体直接相关外,同时还受到区域地层和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共同制约?笔者从钨矿的地质背景?分布特征?矿床特征的研究,进而总结了区域钨矿的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20.
The Wurinitu Mo deposit is one of the newly found molybdenum deposits in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the late Paleozoic–Mesozoic Erenhot–Dong-Ujimqin metallogenic belt(S-EDMB),Inner Mongolia,China. In the present study,the mineralization age of the Wurinitu deposit is constrained to 137.3 ± 1.3 to 131.9 ± 1.5 Ma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the laser ablation–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of the mineralization related fine-grained monzonitic granite and the post-mineralization granite porphyry. The results of zircon Lu–Hf isotopes,combined with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anites in the S-EDMB,suggest that the Wurinitu Mo deposit was formed in an extensional environment in relation to the subduction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 in late Mesozoic. The Wurinitu deposit shares similarities with the classical Climaxtype porphyry molybdenum deposits in tectonic setting,mineral assemblages,and metal zon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