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调整能源结构、提高环境质量和治污减霾。关中盆地西安凹陷地热水赋存条件较好,资源量丰富,地热水具备规模化开发利用的基础。目前,未见关于西安凹陷地热储层划分及资源量的研究。将西安凹陷地热水热储层分为红河-白鹿塬组、新近系的冷水沟-寇家村组、蓝田灞河组、张家坡组4类,对其系统分析每类热储层的储盖特征、地层岩性、沉积相等。通过地热水水化学分析,认为在纵向上,西安凹陷地区地热水赋存环境越往下部封闭性越强;在平面上,西安凹陷中部地区的环境相对较为封闭,而南部、北部为相对开放的化学环境。结合区域地温资料,分别计算了西安凹陷地区洪积平原和冲积平原的恒温层深度,分析了区域20 m、500 m、1500 m、2000 m深度处的地温场特征及区域地温梯度特征。采用体积法评价了西安凹陷地热水的总体积储量、总弹性储量、总静储量。总体积储量为5270.96×10^8 m^3,总弹性储量为16.89×10^8 m^3,总静储量为5287.85×10^8 m^3。通过对西安凹陷地区地热水资源规律的研究,认为该地区地热水资源储量丰富,热储层的埋藏相对比较稳定,开发利用的风险较小,推进该地区地热水的开发利用对治污减霾、调整能耗结构及改善民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艾丹丹  王桂莉 《地下水》2011,33(2):77-78
住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其水环境的建设对解决城市缺水问题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住区水环境建设中中水、雨水的利用及各种高新技术应用等新动态,分析了现阶段住区水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盲目的开发建设、设计不完善、先进理念应用度低、居民环保意思不强等,针对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营造体现地域特色的...  相似文献   

3.
以天津潘庄凸起区为例,利用TOUGH2.0模拟软件建立了地热流体的数值模型,并利用2002年10月至2014年10月的水位动态资料进行了模型的识别与验证,针对18眼雾迷山组热储层地热井开发利用现状,以区域地热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为目标函数,以区域水位降深最小、不超过限制水位埋深及满足实际需水量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区域地热资源优化管理模型,利用MATLAB软件求解模型得到了最优开采方案。通过与现状开采方案对比,说明所制定的优化开采方案合理。  相似文献   

4.
西安地热田地热弃水回灌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分析研究西安地热田西南地热开发区的地质构造、热储特征的基础上,首次建立了回灌区地热系统三维数值模型,完成了地热弃水回灌的数值模拟研究,提出地热弃水回灌层位及回灌水量、回灌对热储层渗流场及温度场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5.
关中盆地深层热储流体锶同位素演化及其指示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Sr含量、87Sr/86Sr比值及热水水化学资料,结合关中盆地地质构造演化对关中盆地腹部深部热储流体的补给起源、路径、成因及混合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北方向为咸礼断阶东南热储流体接受补给的来水方向;咸礼断阶西北水源来水方向为西北部;西安城区补给源有少量来自秦岭北麓,其主要水源来水方向为西部及北部,而长安区热储流体接受来自秦岭北麓正南方向的补给。固市凹陷深层热水封闭性好、水岩反应显著,属残存沉积水;咸礼断阶东南咸阳城区深层热水封闭性较好、水岩反应较为显著,是含残存沉积水的古溶滤水;西安凹陷西安城区热水半封闭,存在一定水岩作用的古溶滤水;长安东大中层-浅层热水开放性好,属混入现代降水的古溶滤水。  相似文献   

6.
宋晓莹  单连建 《地下水》2011,33(2):119-121
从低碳住区规划设计的理念出发,总结低碳住区水环境的涵义,阐述住区水环境设计现状并指出国内住区水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低碳住区水环境规划设计应采用分质给排水、中水、景观以及雨水回收水循环系统相结合的策略,保证低碳住区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心义  黄丹 《地下水》2009,31(6):33-37
在评述河南省地热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开发利用状况的基础上,依据评价标准对河南省地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基于各地的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从开采总量控制、地热井规划布局、开发利用现状分区、资源利用优化配置、资源勘查规划及重点项目规划等五个方面对河南省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科学系统规划,为充分发挥河南省地热水资源的最大效益并避免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采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西安地下水源地的类型、分布及水文地质特征,阐明了由于不合理开采而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及水质污染状况。为解决这些问题,西安市政府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了“西安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域研究”,提出了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的理论,程序、方法、计算模式与保护范围,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亚鸽  马致远  胡杨 《地下水》2010,32(2):8-10,22
为了了解西安凹陷地下热水的补给循环及其赋存环境特征,对西安凹陷地下热水D、^18O、^13C、^14C、^34S分布特征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研究表明:西安城区地下热水中环境同位素δ(^180)、δ(^13C)、δ(^34S)的分布规律与其所在的关中盆地存在相反趋势,指示西安城区地下深部存在欠压实作用,表明西安是一个年轻的快速沉积盆地或其深部存在开启性断裂。通过水化学分析表明西安地区主要水化学类型为SO4-Na型,咸阳主要为Cl—Na型,指示咸阳地区的地质环境更为封闭。根据补给高程计算,西安、咸阳城区地下热水补给来源分别为秦岭和北山末次冰期高山雪水补给。  相似文献   

10.
吴广翩 《云南地质》2023,(4):442-450
广东境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地震、新构造活动剧烈,特别是深大断裂反复活动、岩浆多期次侵入的背景,为广东中低温地热资源形成与赋存、温泉出露创造了有利的地质环境。本文对广东地热资源分布现状、热储特征及地质条件等分析,以广东隆起山地型热储区为研究对象,划分为岩溶型层状热储区和裂隙型带状热储区两类,通过重要区域及盆地热储区地质特征及水文化学特征研究,分析了广东热储系统成因机制,对地热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剑河温泉形成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热资源形成的四个要素为热储层、热储体盖层、热流体通道及地热源,该区的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地质构造环境对温泉形成了一个补给、迳流、排泄的有利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烃源岩地球化学的分析,探讨了南泥湾地区三叠系延长组烃源岩的生源构成、有机质类型及热演化等特征.结果表明,长,油层组烃源岩形成于较深的水体环境,生源以盆内水生生源为主,有机质类型主要为过渡型.长5油层组烃源岩沉积水体环境较浅,接受了以陆源生源为主的有机质,类型以型为主.本地区烃源岩均经历了较高的热演化,已普遍进入成熟期.  相似文献   

13.
综合物探方法在西安东郊地热勘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安东郊灞河谷地处于骊山断隆西南斜坡上.利用MT、地震测深及重力测量结果综合解释了测区新生界的厚度,推断了隐伏断裂的性状及切割深度,选择了拟建地热井的新生界热储,并经钻探验证,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地矿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环境地质开发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董发开同志,1966年9月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长期从事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评价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环境地质评价和开发研究,被地矿部确定为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的一大研究特色,其事迹已编  相似文献   

15.
西安地热田自开发十多年来,先后有十多个单位施工成井近百口。尽管设备钻具各不相同。施工、成井工艺亦有较大差别,但笔者认为以石油成套钻井设备和石家庄煤机厂的TSJ-2000钻机成套设备施工的热井较具优势。l地层条件西安地热田位于西安凹陷区内。西安凹陷是汾谓盆地三大凹陷之一,面积约2700km‘。基底为震旦亚界片岩及燕山期花岗岩。盖层最厚达70corn,自下而上发育有下第三系红河组、白鹿原组、甘河组、上第三系冷水沟组、寇家村组、兰田。渡河组、张家坡组、第四系三门组、秦川群。应当说明的是:不同构造单元,地层的发育情况差异…  相似文献   

16.
地裂灾害的区域稳定动力学探讨——以西安地裂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工程场地破裂灾害是区域稳定动力学环境下的灾害效应之一,而地裂缝又是工程场地破裂灾害的重要类型,但目前尚无针对性的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以西安地裂为例,尝试对地裂灾害开燕尾服区域稳定动力学探讨,并就西安地裂灾害提出了几点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热源、热储层(砂体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地温场等是影响地热资源评价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渭河盆地西安凹陷-西安市延长石油西化小区为例,在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应用地层测温、测井、岩芯分析等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地温场特征、热储层特征及地热资源量,运用多种参数对热储层有利区进行了综合评定。研究结果表明延长石油西化小区属地热异常区,地温梯度为3.5℃/100 m;研究区张家坡组、蓝田灞河组砂泥岩互层发育,砂厚分布在40~140 m之间,平均孔隙度分布在15.68%~30.3%之间,蓝田灞河组砂层厚度、地层热量、含水量和总热量均高于三门组和张家坡组地层,地热开发条件最好;综合考虑砂体厚度、地层含水量、地温梯度、地温、热储层物性因素,认为西安凹陷延长石油西化小区地热开发应选择蓝田灞河组为主要目的层段,最优的地热开发方式应采用采灌平衡法进行地热开采,综合考虑研究区更宜选择中深层地埋管井下换热方式进行地热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8.
天津地热资源评价与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4 000 m以浅的主要热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天津地热资源特征及勘查现状,利用热储法结合水均衡法和数值耦合优化管理模型计算天津市主要热储层30 a热流体可采资源量及可采热量。结果表明: 到2045年底,热储法结合水均衡法计算的热流体可采资源量和可采热量分别为27.012×1018 m3和47.0×1016 J; 数值耦合优化管理模型计算的热流体可采资源量和可采热量分别为26.6×1018 m3和49.74×1016 J; 2种方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该计算结果可为天津市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充分考虑用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及周边环境件因素,以及住区建筑与周边建筑及城市空间相协调,使之成为城市空间的延伸与发展。创造一个从城市公共空间—〉住区公共空间—〉内庭院半私密空间—〉住户私密空间的设计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西安市地下热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规模  吴群昌 《地质与资源》2009,18(3):210-213,236
对西安市地热水赋存条件和地下热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指出了多年持续超采地下热水,导致地下热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热水资源衰减等一系列问题.探讨了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西安地热资源的问题,并提出了可持续开发利用西安地下热水资源的建议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