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获得测站点在指定坐标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基准站、流动站和数据链(一般采用民用电台)。基准站接收机设在具有已知坐标的参考点上,连续接收所有可视GPS卫星信号,并将测站点坐标、载波相位观测值、伪距观测值、卫星跟踪状态及接收机工作状态等通过数据链(电台)发出去,流动站接收机在跟踪GPS卫星信号的同时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通过差分处理解求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  相似文献   

2.
以2016-11-13新西兰地震为例,利用PANDA软件的精密单点定位(PPP)模块,基于高频GNSS数据分析地表形变并计算震级,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估GNSS地震波测量精度对震级估计的影响。结果表明,当GNSS测站的峰值地面位移(PGD)精度在2 cm范围内时,对震级估计的误差影响在0.1以内。另外,由于震级估计与测站震中距和PGD有关,震中距越大,估计的震级对PDG越敏感。
  相似文献   

3.
采用动态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处理高频GNSS数据获取GNSS位移,利用空间叠加滤波法消除其共模误差的影响,基于Kalman滤波将高频GNSS位移和强震观测加速度融合,利用GNSS位移校正强震仪加速度的基线漂移,得到融合同震位移和速度,建立顾及基线偏差改正的高频GNSS和强震仪组合模型。以2016年意大利北部6.0级地震为例,探讨本文模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具有高精度、宽频带特点,能准确描述地震引起的永久阶跃和震时地表位移变化。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1日本东北Mw9.0地震和2008汶川Mw7.9地震若干台站的高频(1 Hz)GNSS观测资料,通过精密单点定位方法解算出地震发生时的位移形变波形。对位移波形一阶差分得到震时高频GNSS速度时间序列,采用S变换谱的方法对该速度时序进行地震波到时的拾取,即震相识别。将地震波拾取结果用于震中位置和发震时刻反演,并与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的资料对比。结果发现,两者日本地震震中位置相差约16 km,发震时刻相差约0.7 s;汶川地震震中相差约4 km,发震时刻相差约0.4 s。  相似文献   

5.
一、RTK基本原理 RTK测量技术即实时动态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测量与数据传输技术相结合的以载波相位测量为依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是GPS测量技术发展里程中的一个标志,由3部分组成:基准站接收机;数据链;流动站接收机。  相似文献   

6.
基于不同类型北斗终端的共天线零基线实测数据,从伪距标准单点定位、单频伪距相对定位以及单历元单频载波相位相对定位等方面,比较一款典型低成本导航型北斗终端与一款典型高性能测量型北斗终端的定位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导航型北斗终端相比于测量型终端,其伪距单点定位和伪距相对定位的精度稍差,但载波相位相对定位精度差距十分明显,无法实现cm级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1988年5月下旬在京津地区所作的我国首次GPS试验观测的情况,数据处理结果及同地面测量资料的比较。试验观测中使用了六台Trimble 4000 SX单频GPS接收机。观测结果表明,在60公里范围内利用目前卫星所提供的轨道信息,使用单频载波相位钡量GPS接收机,可以达到10mm+2×10~(-6)这样的测距精度,而高差的测定精度则要低一些。但60公里以上距离的观测结果不佳,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针对GPS信号受短时遮挡等影响导致载波相位不连续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载波开环跟踪的相位预测方法。通过对失锁通道的多普勒进行精确预测实现对载波相位进行开环跟踪,重点改善接收机晶振钟漂对多普勒估计精度的影响。基于软件接收机对该方法进行性能评估,在部分GPS信号连续中断15 s情况下,其估计的载波相位误差小于1/4周的概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
RTK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在基准站上设置1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在用户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地解算整周模糊度未知数并计算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  相似文献   

10.
根据Trimble 4000SST的随机数据处理软件和自行编写的DDKIN动态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处理了车载DGPS一秒数据率的动态载波相位测量数据,结果表明,两者的三维位置较差在4mm以内。用卡尔曼滤波数据处理方法,获得了汽车的三维运行速度。此外,还取得了外部事件写入4000SST数据流的模拟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鉴于三频GNSS在削弱观测误差方面的优势,基于GNSS三频载波观测独立等精度的假设,在利用滑动多项式拟合实现三频载波无几何无电离层GIF组合观测精度快速估计基础上,研究了一种载波观测精度快速估计算法。GPS和BDS三频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实现三频载波观测精度的快速估计,为快速精密单点定位提供准确的随机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12.
???????????????????????????????????????????????????????????????GPS??GLONASS????????????????Ч?????????????GPS????????????????????????????GLONASS??  相似文献   

13.
应用适合于处理由相同类型接收机组成的短基线的模糊度固定方法,采用实测数据计算分析GPS与GLONASS单历元双差模糊度的固定效果。结果表明,GPS单历元双差模糊度成功固定的比例略高于GLONASS。  相似文献   

14.
概述测量型接收机的架构,分析BD970 OEM板卡与ARM7架构卡片式电脑及其外部的通信机制,设计出基于ARM7架构卡片式电脑,实时获取BD970 OEM板卡数据并具备实时解码功能的原理样机。针对其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将BD970 OEM板卡同Trimble NetR9采用零基线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测量型接收机原理样机可以连续稳定地运行,并实时解出正确可靠的观测值与星历数据。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日界不连续误差对GNSS载波相位频率传递的影响,采用MGEX/BIPM并址站10 d的GPS/BDS观测数据进行PPP测站钟差解算,在分析测站钟差估计结果日界不连续误差统计特性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两方面研究日界不连续误差对两地时钟相对频率偏差估计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界不连续误差基本服从高斯分布,导致两地...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GNSS载波相位组合观测值选取过程中效率低、工作量大的问题,在对BDS三频载波相位组合观测值的波长标准、电离层延迟标准、观测噪声标准进行误差分析的基础上,以长波长、弱电离层、弱观测噪声标准作为聚类指标,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BDS三频载波相位组合观测值进行优化分类选取,最后通过矩阵变换法和实测数据对优化组合进行整周模糊度解算,对组合模糊度方差-协方差阵以及历元间模糊度差值进行分析,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ڵ�վ��Ӳ���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11?′?????????????γ?????IGS????????????????GPS???????????????С?????????????????TEC???????С?????????????????????????????????????????????IGS??????????????£?????????????????????Ч??????GPS?????????????????????????????????????з?????????????????????????仯?????????????????????????????????????????????????????????????  相似文献   

18.
大陆地震观测中连续震颤波信号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陆地震观测中的连续震颤波,根据其信号特征和观测特点,在准确识别震颤波信号、提高信噪比、缩小信号范围等原则基础上,参考国际上对间歇式震颤的定位方法,对信号的识别、处理及定位方法和技术进行整合、改进,提出对这类信号采用的定位技术和方法流程,并应用该方法对中国大陆地震观测中几个由台风引发的连续震颤波信号进行定位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这些技术和方法是可行的,其定位结果合理可信。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零速修正在GNSS/INS紧组合导航中的应用,提出综合利用GNSS/INS紧组合解算速度、IMU原始数据和多普勒观测数据的零速判断准则以及零速状态下的紧组合数学模型,并通过车载测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零速判断准则对载体静止状态的判断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零速修正能够有效抑制载体静止状态下的IMU传感器误差积累,尤其是在卫星观测质量不好时。相对于不使用零速修正,在较短静止时间内,采用零速修正算法可以使卫星信号正常时的载体位置、速度精度分别改善27%、35%;卫星信号中断30~120 s时,载体位置和速度精度分别改善16%~75%和87%~97%;但卫星信号正常与中断时,姿态改善效果都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