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黏质土隧道围岩分级指标的选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序列黏质土围岩物理力学指标及埋深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学原理和灰色关联度理论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黏质土围岩分级的指标选取。研究结果表明:选用力学指标的影响因素作为分级的基本指标是可行的;黏质土围岩分级预选物性指标可分为3组,根据综合分组分析和关联度分析,确定了各组内指标的综合相关系数,综合相关系数大小表明液性指数、天然密度及塑性指数的变化对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参数有很大的影响,据此确定黏质土隧道围岩的分级指标为液性指数、天然密度和塑性指数。  相似文献   

2.
围岩稳定性分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某轨道交通二期工程中土质围岩岩土为例,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完成对土质围岩稳定性分级影响因素的排序和筛选。通过计算围岩稳定性分级影响因素的相对关联度、绝对关联度和综合关联度,确定出土质围岩稳定性分级影响顺序为:压缩模量〉密度〉饱和度〉孔隙比〉塑性指数〉含水量〉压缩系数〉液性指数。  相似文献   

3.
根据原状扬州各层土体的室内试验数据,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了该地区土体的物理指标与力学参数间的相关性,并进行线性函数和指数函数拟合。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塑性指数的增加,压缩系数和体积压缩系数逐渐增大,内摩擦角和有效内摩擦角逐渐减小;土的黏聚力随着液限与天然含水量之差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液性指数的增加而减小,且黏聚力与液性指数间的相关性更好,当含水量超过液限时黏聚力不随上述两个参数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压汞试验结果表明扬州原状土的孔隙结构均为明显的单峰孔径分布,其颗粒间孔隙的累计量随着塑性指数增大而增加;并且各层土体孔径分布的峰值所对应的孔径随着塑性指数的增大而减小。以上结果可以为扬州地区土体力学参数的估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人工冻融土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杨平  张婷 《冰川冻土》2002,24(5):665-667
研究了原状土与人工冻融土的密度、干密度、含水量、饱和度、孔隙比、塑限、液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渗透系数等物理指标, 以及抗剪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压缩模量等力学指标的差异性. 土冻融后, 密度、干密度及塑性指数略有降低, 孔隙比、液性指数略有增大, 而其它物理指标基本一致. 粘土冻融后, 渗透性大大增加, 为原状土的~10倍, 而砂土仅略有增大. 粘土冻融后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原状土的1/~1/2, 灵敏度降低, 其结果对冻结法向市政岩土工程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核桃湾隧道是新建地方铁路叙永至大村线的控制性工程之一,其围岩等级的划分是整条隧道施工的关键工程技术问题和前提。本文在大量现场调查测量、室内试验数据分析以及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性、岩体的弹性纵波速以及地下水状态4个指标建立了隧道围岩分级体系。并将该隧道围岩分级体系应用于叙大铁路核桃湾隧道围岩分级中,结果表明应用本文中建立的分级体系的围岩分级结果更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可为核桃湾隧道围岩的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对天然土进行工程分类的基本原则出发,提出“土质统一分类法”存在如下问题: 一、按塑性图对细粒土的分类,由于仅以扰动土的塑性指标(W_L和I_P)为依据,不能全面反映决定天然土工程性质的本质因素——土的结构性质与强度。因此:存在着不同形成年代与成因的、工程性质显著不同的土在塑性图上占据相同位置的问题;塑性图的主要判别线——A线不能正确划分粘质土与粉质土及无机粘土与有机粘土。二、粗粘土与细粒土的划分标准与界限值的确定,缺乏依据,依此划分,会出现砂土与  相似文献   

7.
王明年  王玉锁  李玉文 《岩土力学》2008,29(12):3235-3240
砂类土的抗剪强度和重度与砂类土体隧道围岩稳定性有较大的关系。从影响砂类土体隧道围岩稳定性因素及围岩分级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利用综合性指标SBQ值作为基准指标来评定砂类土体隧道围岩稳定性方法的可行性。分析表明,SBQ值可以作为其他物理力学指标的代表值,可以综合评定砂类土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并给出了用SBQ值描述各物理力学指标的定量表达式。  相似文献   

8.
目前实施的《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对土质围岩分级、围岩亚级分级方法都没有进行研究,因此,不能满足隧道设计和施工的要求。通过对岩质围岩和土质围岩自稳性的大量室内试验、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建立了公路隧道岩质围岩和土质围岩统一的亚级分级标准。研究结果显示:围岩自稳跨度是围岩自稳性的综合反映,围岩自稳跨度可分为长期稳定跨度、基本稳定跨度、暂时稳定跨度和不稳定跨度。研究表明,规范中岩质围岩的Ⅲ级、Ⅳ级和Ⅴ级分别依据自稳跨度可分为2个、3个和2个亚级;土质围岩尽管分为黏质土围岩、砂质土围岩及碎石土围岩,但按照各自的自稳跨度可以分别进行亚级划分。可见,以自稳跨度可以建立岩质围岩和土质围岩统一的亚级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张传庆  俞缙  陈珺  卢景景  周辉 《岩土力学》2016,37(Z1):341-349
潜在岩爆评估是工程前期或可研阶段预估工程施工风险、建设成本和规划工程布置中的重要课题,现有单独采用岩爆倾向性或应力与强度之比的评价方法存在不足。文中建议了一种地下工程潜在岩爆问题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了岩石力学特性、围岩质量和地应力三方面的内外在因素,归纳了岩爆对应的地质条件,总结认为岩爆主要发生在II、I类围岩。以体积应变反弯点为卸载控制点,改进了岩爆倾向性指数的试验方法。综合考虑岩石弹性能指数、应力强度比和主应力比3个因素,提出了潜在岩爆指数新指标,并给出了相应界限值,可为工程可研阶段岩爆风险预估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逻辑科学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量深埋特长隧道的修建,地应力问题特别是高地应力问题对围岩分级的影响愈发突出。围岩分级是一个复杂的矛盾问题,目前常用的围岩分级方法是选取固定的几个指标,然后采用集商、求和等方式进行评分分级。但有些围岩分级计算方法不能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灵活地选取分级指标,而且有些分级指标之间存在相关影响。可拓学理论可将矛盾问题转化为相容问题,是一种值得探索和运用的方法。本文将可拓理论方法与高地应力隧道围岩分级相结合,建立基于可拓理论的高地应力隧道围岩分级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选取能够反映和体现围岩分级的各项重要参数指标岩石单轴抗压强度Rc,RQD指标,岩石完整性指标Kv,地下水状态指标,特别是考虑了地应力值这项重要指标,然后在物元理论、可拓集合论和关联函数运算的基础上,建立了隧道围岩分级的物元模型; 通过实际的隧道围岩级别关联度的计算,最终确定围岩级别。通过可拓理论围岩分级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在高地应力隧道围岩分级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洞室跨度对围岩分类影响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建民  金丰年  王斌  赵佩胜 《岩土力学》2005,26(Z1):303-305
随着大跨度地下工程日益增多,跨度对围岩分类或岩体质量分级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节理岩体中洞室支护代价、塑性松动区半径和岩体宏观力学参数尺寸效应的分析,根据洞室跨度增加导致围岩稳定程度降低的情况,强调重视围岩分类中洞室跨度因素的影响,并建议通过研究岩体强度等物理力学指标的尺寸效应,在围岩分类中科学地考虑洞室跨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岩质围岩施工阶段亚级分级的数量化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丽  王明年  房敦敏  陈炜韬 《岩土力学》2009,30(12):3846-3850
为了对隧道施工阶段的围岩分级进行客观评价,提高判定数据的可靠性,必需建立一套实用的施工阶段围岩亚级分级方法,为隧道施工阶段的围岩分级服务。考虑到目前采用的属性指标的实际情况,特采用数量化理论对施工阶段岩质围岩亚级分级进行定量评定。通过对国内外情况的调查统计,得到了公路隧道围岩亚级分级的指标体系;并依托工程实际情况,在72条隧道中采集了800余条样本,从中选出了500条数据进行分析,完成了以数量化理论为基础的施工阶段围岩亚级的定量判定方法研究,并通过工程实例对判定方法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岩质围岩施工阶段亚级分级指标为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性状态、地下水状态;建立的数量化分级判别方程和判别值的自检平均符合率超过85%;数量化理论在岩质围岩施工阶段亚级分级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The influence of cavern’s span on surrounding rock classification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recognition along with large span underground working’s increasingly coming forth. The authors analyse the timbering expense of cavern in jointed rock mass, the radius of plastic loosened zone and the size effect of macroscopical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rock mass. Based on the complexion of depressing of surrounding rock’s stability due to increment of cavern’s span, the authors pinpoint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influence of cavern’s span on surrounding rock classification; and suggest reckoning the factor of cavern’s span in surrounding rock classification scientifically by studying the size effect of rock mass’s physico-mechanical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14.
砂类土体隧道围岩压缩模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砂类土的压缩模量与砂类土体隧道嗣岩稳定性有较大的关系.从影响砂类土体隧道嗣岩稳定性因素及围岩稳定性分级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与砂类土体隧道围岩稳定性相关的压缩模量的影响冈素,发现砂类土的细粒(d<0.074 mm)含量对其压缩模量有较显著的影响,二者呈负相关;砂类土的相对密实度并非完全足越人而压缩模量也越大,还与细粒含量及细粒含水状态仃关:采用砂类上细粒含水率而不是砂类土含水率的方法来评定潮湿砂类土的压缩模量,得出了细粒含水率对砂类土压缩模量的影响规律.根据细粒含量和相对密实度对压缩模量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两指标的分级界限.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论证比较,按照隧道围岩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围岩岩体结构及结构面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围岩弹性纵波波速,变形系数,泊松比,内摩擦角,软化系数等指标,重新划分和确定了围岩类别,分析了产生围岩类别偏差的原因,以期对同类工程勘察起到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岩爆是深部高地应力区地下岩体工程中的主要工程地质灾害之一,其发生及烈度预测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系统问题。为了有效预测和判别深部工程岩爆灾害,在总体考虑岩爆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地下工程中岩体完整性指数、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石单轴抗拉强度、围岩最大切向应力、围岩抗压强度与其抗拉强度的比值、围岩切向应力与围岩抗压强度比值、弹性能量指数、岩爆倾向性指数作为岩爆预测的评判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参数优化的RBF-AR岩爆预测模型。在终南山隧道竖井岩爆判别中,利用RBF-AR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表明该模型在岩爆预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